回覆列表
  • 1 # 電影爛檸檬

    看完《瘋狂的石頭》以後就去網上查了很多資料,也看了很多影評,有不少網友說劇情和蒙太奇運用手法和美國經典喜劇《兩杆大煙槍》非常相似,甚至有網友說是直接抄襲別人的作品。在我看來《瘋狂的石頭》已經很不錯了,是什麼樣的電影能讓它模仿呢?為什麼會有人說它抄襲?這一言論絲毫不能讓我信服。於是,我帶著好奇與一堆疑問看完了《兩杆大煙槍》這部電影,看完這部影片之後深深的被它的劇情折服,絲毫不誇張的說這部電影的編劇是個天才,20次左右大大小小的反轉讓觀者永遠猜不到結局,驚喜連連,讓我忍不住又看了一遍。不得不說,這部電影確實非常優秀,但是我不贊同《瘋狂的石頭》是抄襲《兩杆大煙槍》的說法。雖然兩部電影故事情節,配樂,兩夥盜賊的人物等都非常的相似,一個是偷兩杆古董槍,一個是偷翡翠,一個是還賭債,一個還車燈。與其說是抄襲,不如說是成功的借鑑。

    導演甯浩是一個擅於中西合璧的導演,他非常喜歡蒙太奇手法,也虛心學習西方的文化,然後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創意,從而形成自己風格。

    這部影片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本影片非常接地氣,影片的對話基本上都是方言,幾個地方的方言糅合在一起,很有地區特色,情節也貼近生活,讓觀者更有帶入感。而且導演把蒙太奇拍攝運用得非常好,影片開始就採用了交叉蒙太奇。鏡頭一:小猛在纜車上調戲美女,不小心掉落了飲料。鏡頭二:包世宏在路上開著車,鏡頭三:小猛不小心掉落的飲料砸在包世宏宏車窗上。原本兩個不相干的人,透過交叉蒙太奇的表現,讓兩個人有了關聯,也為後面他們的相識做好了鋪墊,整個影片大量的運用了蒙太奇手法,一波三折,讓情節更加緊湊,也給到觀眾更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本影片反映了很多中國當時面臨的現實,和一些不好的社會風氣。在幾位演員完美的演繹下表現得淋漓盡致。歸根結底,這部影片的好口碑與成功最大因素是導演是用心做出,並沒有因為是小成本製作就粗製濫造,在現在爛片盛產的年代,我相信每一位觀眾都和我一樣期待著這樣的良心作品,也期待更多的導演能把中西文化更好的結合,創造出更多的優秀影片,為中國產電影獻出一份力量。

  • 2 # 閒雜人羅本

    甯浩憑藉《瘋狂的石頭》一炮而紅。當年的石頭也因為小成本高票房高口碑而成為一部現象級影片。這一部影片也發掘了黃渤和徐崢這兩個金馬獎影帝。雖然說他們拿影帝的不是這部影片,但我個人認為他們兩個人的電影道路是從石頭開始的。甚至他們後來做導演的風格都有甯浩的影子。

    瘋狂的石頭和後面的《瘋狂的賽車》,敘事結構很像《兩杆大煙槍》:幾條線索,幾路人馬,最後都撞在一起,然後一陣乒乒乓乓的亂打,最後塵埃落定,輸家當然一地雞毛,贏家好像也依舊猥瑣,沒有半點凱旋歸來的感覺。相比較而言,瘋狂的石頭有點渾然天成的流暢感,瘋狂的賽車雖然更搞笑,但是總覺得有點硬拗的感覺,邏輯漏洞也更多。

    瘋狂的石頭橫空出世,我覺得首先是因為敘事結構很新穎,讓當年習慣了線性敘事的電影觀眾有耳目一新驚豔的感覺:原來國內的導演也能拍出這種無尿點的片子。

    形式只是一張皮,內容能引起共鳴才是關鍵。石頭中都是小人物,好像活得都挺憋屈的:郭濤人到中年,前列腺還不好,混個保安隊長,廠子都快倒了,工資都發不出來。黃渤他們這一夥,偷東西不順,騙人也騙成獨角戲,群眾都不入戲,也面臨業務升級的迷茫;徐崢演的房地產商,開發樓盤遇到釘子戶,要搞定麻煩,下屬又不得力,除了拍馬屁,啥也搞不定,最後還被自己請的殺手幹掉。香港的職業殺手一下飛機就被套路,買裝備又遇到偷工減料的奸商,最後大失專業水準。廠長被兒子坑,他兒子被女人坑。唉,反正大家都是各種不順,都不容易!

    這些人物個個都很接地氣,都沒有什麼超能力,做的事情也都瑣碎,取得勝利好像靠得也不是自己能力有多強,都有點陰差陽錯然後撞在手裡的感覺。但他們都代表了一個型別的人群,然後大家都有共同的困境和糾結。所以很容易引起共鳴。

    甯浩導演後來電影的票房好像都不錯,像心花路放。我覺得徐崢和黃渤他們都有點像同一型別的導演:尊重這一型別電影的規律,電影定位準確,鎖定票房的目標觀眾口味,所以電影出來,票房有一定的保障。

    但是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甯浩的《瘋狂的石頭》和《無人區》

  • 3 # 何敢1983

    老實說,時間有點久了。對劇情有些想不全面了。不過甯浩的瘋狂系列。包括無人區,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圍繞著一個故事主線,人物也不太多,之間發生的必然勾連很簡單突出。這種敘事風格是挺讓人著迷的。再加上拍攝上取景上人物上都貼近於現實。講述的都是現實中普通人之間會發生的故事。所以,比較打入人心吧!

  • 4 # 影視凌凌漆

    甯浩導演的瘋狂系列電影,能成功在於接地氣,很真實,有生活氣。為什麼這麼說呢?在我看來,有以下三個原因:

    1.黃渤主演的小人物很真實。沒有那些大人物的排場和氣場,就是我們身邊的小人物,和我們一樣,行走在城市大街小巷,成長在現代社會。會遇到坎坷不易,也會遭受委屈,不被人理解,在看他的故事時候,就會想到我們自己。

    2.黃渤主演的小人物接地氣。沒有那些排比對仗的詩情畫意,也沒有高深莫測的哲理話語,有的只是油米醬醋茶的日常瑣事。關心的事,詢問的事,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3.黃渤主演的小人物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他的生長環境,他的日常話語,都非常貼地氣,有生活氣。他的嬉笑怒罵,他的一舉一動,都有生活氣息。

  • 5 # 小張講電影

    甯浩導演《瘋狂的石頭》能取的這麼好的成績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選對了演員,

    也正是這部電影讓我認識了影帝黃渤,電影的劇情搞笑接地氣,讓我們從頭到尾都沒有找 出一個尷尬的鏡頭,更不會讓我有不想觀看的慾望。

    在網上我也曾看到過很多網友對《瘋狂的石頭》高度評價!並稱這部電影是十年來最好的中國產小成本電影。

    2006年,《瘋狂的石頭》橫空出世,震驚了所有人!

    誰也沒料到這樣一部小成本電影,女演員連胸都沒露。

    僅僅依靠幾位沒有顏值,沒有名氣,的小演

    員撐起了一部豆瓣評分8.2高分的電影。

    遠超同時上映的億元大片《滿城盡帶黃金》《十面埋伏》《英勇》

    透過這部電影也讓我們知道一部好的電影不需要投資太多,不需要明星大咖,觀眾們只需要有好的劇情,好的故事就行了!

    也正是這部電影成就了甯浩導演的風格!

    之後的《瘋狂的賽車》《無人區》《心花怒放》等……都沒有讓觀眾失望。

  • 6 # 文藝雜貨鋪

    認真回答一波。

    我認為甯浩導演瘋狂系列電影能火的原因有以下3點。

    1、有自己濃烈的個人風格,這種風格就是—多線條敘事、快速剪輯、環形故事,黑色幽默;這種風格在國外叫“蓋裡奇手法”,最早是導演蓋·裡奇運用在自己的電影《兩杆大煙槍》裡。國內這種風格在《瘋狂的石頭》出來之前是完全沒有的,甯浩導演把這種手法首次運用到中國產電影裡,給觀眾們帶來了新鮮感;

    2、故事情節充滿了黑色幽默。黑色幽默是一種絕望的幽默,力圖把主人公荒誕,悲劇的一面表現出來,引出人們的笑聲,是人們對生活中明顯的無意義和荒謬的一種反響;黑色幽默是一種用喜劇形式表現出來悲劇內容的文學做法。甯浩導演前兩部瘋狂系列都是表現小人物的悲慘荒誕的故事,雖然結局好,但是過程還是悲劇的,看到別人那種荒誕悲催的一面,不禁會讓人捧腹大笑的,這就是黑色幽默的效果;

    3、黃渤的春風化雨般的演技。每一部瘋狂系列都有黃渤,可以說沒有黃渤,電影就缺少了很多看點,他像很多頂級的喜劇演員,把喜劇橋段生活化,讓你看不出刻意的表演,讓你如沐春風,忍俊不禁!

    以上三點,是我認為瘋狂系列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 7 # 黑白貓電影

    本土化、平民化、再加上一點點對經典電影的模仿,造就了甯浩《瘋狂的石頭》系列的成功。

    以《瘋狂的石頭》為例,看似互不相干的多線敘事的結構讓人把它和昆汀·塔倫蒂諾的電影以及幾年前的英國經典黑色幽默電影《兩杆大煙槍》聯絡起來,而《石頭》的成功,恰不是由於結構的模仿,而是本土化滲透在了影片每一個細節當中。

    而說到本土化,我們不得不提一下《石頭》這部電影,以及甯浩後續作品的演員配音。可以這麼說,《石頭》這部電影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這部電影全部是採用方言配音。不同於大製作影視劇的中規中矩的普通話配音,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可能就是演員那一口口的方言。從保衛科長那標準的四川話,到香港大盜那句經典的港譜:我頂你個肺,再到包哥那口地道的唐山話,最後廠長兒子普通話和四川話的熟練切換等等,讓觀眾們耳目一新,彷彿此時看的已不是脫離生活的電影,而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市井小事。這一切,讓看厭了大製作、大手筆、大明星的觀眾們猶如在大魚大肉的宴席之後,品嚐了一杯清新的綠茶。這種不同,帶給了觀眾們不一樣的感覺,而從實際的反應來看,這種感覺是觀眾們期盼已久的。

    《瘋狂》系列的電影的另外一個成功之處就是對經典電影橋段的模仿。比如,當來自香港的國際大盜模仿《碟中諜》裡湯姆·克魯斯的經典動作從天花板上綁著繩子吊下來偷翡翠時,由於賣繩子的小販短斤缺兩少給了一米導致他沒法夠著目標,只能吊在半空中盪來盪去眼睜睜地看著寶物乾著急。這種模仿並不是生硬的照抄,而是加入了中國式幽默進行了再加工,這種極具中國式設計的模仿橋段在甯浩的電影裡比比皆是,而也只有中國觀眾才能看出來其中的苦澀和黑色幽默,用句俗話說就是:接地氣兒。把老百姓熟悉的那點雞毛蒜皮的世俗問題弄出“花活兒”,這就是甯浩小成本電影裡的大智慧。

    甯浩本人也是一個怪才導演。

    跟外界印象的導演都是“文藝範”“愛酸”“愛幻想”不同,甯浩可以說是一個完完全全的“職業化”的導演。說白了,他首先把自己當成職業導演,而不是一個充滿了個人表達慾望的“藝術工作者”。

    什麼是“職業導演”?一句話,“只有投資人賺錢了,我們這些製作人才能賺錢”。於是他千方百計地要讓觀眾覺得好看,他用時尚的影像語言和層出不窮的笑料保證決不冷場;他的煩惱不是怎麼突出個人表達,而是沒有成熟的經驗和技術拍好撞車場景;他發愁影片的宣傳和發行,甚至和主演一道自掏錢包辦影評人觀摩場。

    或許正因為他的現實,使他能夠如此準確地抓住老百姓生活的脈搏。而目前的內地電影界,卻仍處在懼怕淪為“職業導演”的集體潛意識籠罩下,絕大部分導演都如此忌諱被扣上“工匠”的帽子,其結果就是與老百姓的趣味如此隔閡,無法娛民,只能愚己。而甯浩卻在這種懼怕中獨樹一幟,他以“商品”的角度去做電影,以觀眾的角度去拍電影,其結果就是一個個雖然所謂的“藝術價值”不高的電影不斷的出爐,電影界不看好,但是卻獲得了觀眾的口碑與認可。

  • 8 # 神經一號

    眾所周知,《瘋狂的石頭》是甯浩的代表作,也是成名作,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甯浩在《瘋狂的石頭》之前,也嘗試過其他風格和型別的電影,比如《香火》《綠草地》。

    很多今天知名的導演,在創作生涯的早期,都做過各種各樣風格的嘗試,比如徐老怪的《蝶變》。電影這一行,能夠從幕後到臺前,走到大眾的眼皮子底下,都是有著過人之處的人精,人精最大的優點就是敢於嘗試抓住機會,甯浩即如此。

    《瘋狂的石頭》能夠與觀眾見面,得益於劉德華當年的電影新人扶持計劃,所以甯浩這些年的“壞猴子計劃”也是將這一火種傳下去,值得點贊。《一代宗師》裡,新人要出頭,需要老江湖的成全,才有了比較文雅的宮先生的隱退儀式。而在賈樟柯的《江湖兒女》中,小年輕要出頭,則是要直接幹掉江湖老大。

    《瘋狂的石頭》能成,最大的優勢在於劇本,這確是個好故事,再加上獨特的剪輯方式,能成也是大機率事件。我一直覺得,甯浩電影最出色的地方,在於對故事的把握,不管是純粹的娛樂大眾,還是將他想要表達的東西透過故事來傳達,他講故事的功力絕對是過關的,包括瘋狂系列之三,今年的《瘋狂的外星人》,單線故事,講的也很精彩。

    人是環境影響下的動物,這在電影創作者身上的表現尤為突出,大部分導演都有自己特有的風格,這種風格浸淫者環境的影響,比如甯浩的電影中,主角向來都是小人物,這是他的故事視角,也和他並非根正苗紅的科班出身有關。在這個世界上,想要有自己的一畝三分田,總是得先把旗幟樹好標籤貼上的。看看近些年火爆起來的喜劇市場,你會驚覺,瘋狂系列電影,喜劇的這個標籤就貼的不僅恰到好處,而且很合時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都說女生比男生更情緒化?更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