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面人解讀歷史人物

    當時彭修才十五歲,其父是會稽郡一個地位低下的小官,父親帶著彭修一同回老家放假,半路上遇到一群盜賊搶劫,彭修父親被強盜綁起來,掠奪掉衣服和錢財,並且被各種羞辱,因彭修年齡小,強盜沒放在心上,就沒將他綁起來。彭修趁強盜沒在意時,奪過他的佩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大聲喝道,父親受辱,做兒子的不能苟活,你難道也不顧惜生命嗎?盜賊都很是吃驚,愣在那裡,誰也不敢輕舉妾動。強盜首領說,這小孩子是真正的忠義之士,莫要難為他,把他們放了吧。和東漢的朱暉有一拼,當時十三歲朱暉的舉動把盜賊震住了,強盜們對朱暉說,小子勇氣可嘉,把劍收起來吧,我們走。

    彭修擔任郡府功曹,當時西部都尉宰晁代理執行太守的職位和權力。宰晁因為十分小的過錯,將吳縣監獄小官逮捕歸案,判處死刑。主簿鍾離意再三阻止,言辭急切誠懇,宰晁被鍾離意惹怒,把他也給一起拘押逮捕,準備治他的罪。其餘人見宰晁大怒,誰也不敢上前勸說,這時彭修推門進入,拜倒於地,問宰晁,你對主簿生氣,請問他有啥過錯。宰晁說,接任務卻不執行,這是對國家的不忠誠,這不算是過失嗎。彭修拜了拜說,以前任座當面指責魏文侯,朱雲折檻。假若沒有賢君,又哪來的忠心的大臣呢?今日你就等於是賢明君主,主簿就等於是忠臣。於是宰晁就放棄了對鍾離意的處罰,同時也赦宥了犯事的獄卒。這其中朱雲折檻”是個典故,說的是西漢朱雲。朱雲在漢成帝時擔任槐裡令,上書說想要得尚方寶劍斬殺一奸臣。漢成帝知道他要斬的是張禹時,下命令要定朱雲的罪,朱雲手抓住殿上門檻大呼,以到於殿門檻被折斷。漢成帝赦免了他,並下令修殿檻欄干,以嘉獎正直的大臣。

    盜賊張子林等反叛作亂,發動武裝暴動。會稽郡守向州府提議,讓彭修做吳縣縣令。彭修跟隨太守一同討伐反賊,戰況激烈。飛箭密集得像雨點一般,彭修用身體保護太守,很不幸被流箭射中,重傷去世,而太守在彭修保護下活了下來。盜賊一向聽說彭修的名聲且敬佩彭修的人品,把那個放箭的人給殺掉了,也算是給彭修報了仇。其他的人或者逃跑散去,或是投降,眾賊人喊道,我們不是怕太守,而是感激愛戴彭縣令的恩惠,是因為彭修的原因才投降的。

  • 2 # 御前帶刀侍衛

    彭修表字子陽,是會稽毘陵人。年紀十五歲時,父親做郡裡的官員,獲得休假的機會,就和修一起回家,在路上被強盜打劫。彭修在艱難窘迫之下,於是拔出佩帶的長刀上前拿住強盜的頭目說:“父親受辱,兒子不活,你不怕死嗎?”強盜互相告語說:“這個少年是個大義之士啊,不能夠逼迫他。於是告辭道歉離開。鄉里的人都稱讚他的名聲。

    百善孝為先

  • 3 # 昨天即歷史

    我來分享一下對彭修的評價。

    先介紹下事情的來龍去脈和彭修的做法。東漢時期,15歲的彭修隨休假的公務員父親一起回家。路上被盜賊劫持,小彭修在危急時刻用刀逼住了盜匪頭子,說:"父親受人欺負,兒子不活,你難道不怕死嗎?"盜賊們相互喊道:"這小子是忠義之士啊,不要逼迫他"。向彭修道歉後走了。

    那麼該如何評價彭修的所作所為呢?

    首先我認為,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彭修是一位具有較高勸諫藝術水平的智者。拔刀逼住強盜頭子,並不意味著父子兩人就能脫險了,盜賊有很多,只靠一時武力,危險隨時還可能降臨,但是彭修說的那句話很顯說話水平,分析如下:一、“父親受欺,兒子不活,"這句話向盜賊表明我彭修在如此險境敢於反抗你們是因父親受辱,先讓自己站在孝的道德制高點上。讓眾盜賊一時也無法反駁,避免了激怒眾賊而立馬引來殺身之禍,給事情的解決贏得了一點時間。事情的結果也表明,彭修這個孝道理由找得非常好,盜賊們贊他為忠義之人。正所謂盜亦有道,盜匪有時更重孝義,也敬重孝義之人,彭修有意或無意間號準盜賊軟肋。二、最後一句反問"你難道不怕死嗎?"既語帶威脅,更顯出自己也不畏死的勇敢,如若不聽,大不了同歸於盡。小小年紀,且處於弱勢境地,但勇氣不弱,震懾了對手。可以說,一句話外加直面強敵的勇氣使事情得以解訣。

    後來彭修長大做的一件事也證明了他具有較高的說話水平。當時一名叫宰佑的太守因小過欲殺一獄吏,主簿鍾離意勸阻,大守發怒也要問罪鍾離意,彭修跪拜太守說,從前任座當面反對文侯,朱雲折斷殿檻,如果不是賢明的上司,又哪裡來的忠臣?現在我祝賀太守是賢君,主簿是忠臣。於是太守赦免了二人。先用古人作比,給太守帶上賢明的高帽,使其無法再做不賢之事。彭修真是善於勸諫的高手!

    其次,從這件事還可看出彭修是位勇者。十五歲的年齡就敢於動手反抗兇惡的劫匪。臨危不懼。後來他被徵召做官,與太守一起去討伐盜賊,用自己身體保護太守,中箭而亡,也算是證明。

    總之,東漢彭修作為歷史長河中一個既普通又不太普通的人,算是一位具有較高勸諫水平的智者和有膽識的勇者。

  • 4 # 歷史齋錄

     原文:  彭修字子陽,會稽毘陵人也。年十五時,父為郡吏,得休,與脩俱歸,道為盜所劫。脩困迫,乃拔佩刀前持盜帥曰:“父辱子死,卿不顧死邪?”盜相謂曰:“此童子義士也,不宜逼之。”遂辭謝而去。鄉黨稱其名。後仕郡為功曹。時,西部都尉宰祐行太守事,以微過收吳縣獄吏,將殺之。主簿鍾離意爭諫甚切,祐怒,使收縛意,欲案之,掾史莫敢諫。脩排閣直入,拜於庭,曰:“明府發雷霆於主薄,請聞其過。”祐曰:“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廢命不忠,豈非過邪?”脩因拜曰:“昔任座面折文侯,朱雲攀毀欄檻,自非賢君,焉得忠臣?今慶明府為賢君,主簿為忠臣。”祐遂原意罰,貰獄吏罪。後州闢從事。時,賊張子林等數百人作亂,郡言州,請脩守吳令。脩與太守俱出討賊,賊望見車馬,競交射之,飛矢雨集。脩障扞太守,而為流矢所中死,太守得全。賊素聞其恩信,即殺弩中脩者,餘悉降散。言曰:“自為彭君故降,不為太守服也。”  

    譯文:  彭修表字子陽,是會稽毘陵人。年紀十五歲時,父親做郡裡的官員,獲得休假的機會,就和修一起回家,在路上被強盜打劫。彭修在艱難窘迫之下,於是拔出佩帶的長刀上前拿住強盜的頭目說:“父親受辱,兒子不活,你不怕死嗎?”強盜互相告語說:“這個少年是個大義之士啊,不能夠逼迫他。於是告辭道歉離開。鄉里的人都稱讚他的名聲。後來到郡裡做功曹。當時,西部都尉宰祐代理太守,憑很小的過失逮捕了吳縣監獄的官員。準備殺掉他,主簿鍾離意極力勸阻,宰祐大怒,要人捆了鍾離意,要治他的罪,佑吏們沒有人敢說話。彭修推門直接進去,拜倒在大堂上說:“您對主薄發雷霆般的大火,請您說說他的罪過。”宰祐說:“他接到教令三天,始終不執行,不執行命令,對上司不忠誠,難道不是罪過嗎?”彭修接著行拜禮說:“從前任座當面指出文侯的過失,朱雲用手拉斷了大殿的欄杆,要不是有賢明的君主,哪裡會出現忠臣?現在你是賢明的君主,主簿是忠臣。”宰祐於是赦免了鍾離意的責罰,原諒了監獄官員的罪責。後來他被州府召為從事。當時,賊冠張子林等幾百人作亂,郡府稟告州府,請彭修代理吳縣縣令。彭修和太守一起外出討伐賊冠,賊冠遠遠看到車馬,競相向他們射箭,飛箭象下雨那樣密集。彭修用身體掩護太守,自己卻被流箭射死,太守得以保全性命。賊冠一向聽說彭的恩德信義,立刻用箭射死了射彭修的人。其餘的全部投降散去。他們說:“本是因為彭修的緣故投降,不是由於太守歸順的。”

  • 5 # 2許雲輝

    東漢彭修隨父回家休假途中,突遭強盜打劫。彭修時年15歲,在走投無路的窘境下,他突然拔出佩刀挾持住強盜頭領,喝道:“父親如受辱,兒子也不活了!您考慮好是否與我們同歸於盡!”強盜們敬佩他,交口稱讚:“此童子義士,不宜逼之。”於是一齊向他道歉後離開。彭修捨命救父之舉傳出後,鄉里人無不稱頌其孝賢。

    彭修在生死存亡關頭奮起反擊,出其不意智擒匪首,且以禮義曉之,有理有節,令人欽佩,更由此折服眾匪,保全了父親及自身,可謂智勇雙全、孝賢兼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軒逸目前哪個版本賣的最好?這車現在值得入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