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阿肥的每日放送

    周敦頤是宋明道學的開創者。在當時儒、佛、道合流的形勢下,從對於《老子》的“無極”、《易傳》的“太極”、《中庸》的“誠”以及五行陰陽學說等思想資料進行熔鑄改造,併為宋以後的道學家提供“無極”、“太極”等宇宙本體論的範疇和模式來說,周敦頤確有“發端之功”。他的理學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應當說,他的歷史貢獻可能更大一些。

    周敦頤(1017~1072),北宋思想家、理學家、哲學家。原名敦實,避英宗諱改名敦頤。字茂叔,號濂溪,道州營道縣(今湖南道縣)人,晚年定居廬山蓮花峰下,以家鄉營道之水名“濂溪”命名堂前的小溪和書堂,故人稱濂溪先生,元公是他的諡號。他與邵雍,張載,程顥,程頤並稱為“北宋五子”。

    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學家。字堯夫,諡號康節,生於北宋真宗四年,即公元1011年,卒於神宗十年,即公元1077年,享年67歲。他生於河北范陽,後隨父移居共城,晚年隱居在洛陽。邵雍,雖然不象三國的諸葛孔明那樣家喻戶曉,但是,無論從才幹和品德來講,他都不亞於諸葛亮。只不過,因為長期隱居,名字不被後人知道而已。

    張載(1020-1077),北宋哲學家,理學創始人之一(理學支脈“關學”創始人之一)。字子厚。鳳翔郿縣(屬今陝西眉縣)橫渠鎮人,世稱橫渠先生。嘉佑進士,歷授崇文院校書、知太常禮院。提出“太虛即氣”的學說,肯定“氣”是充塞宇宙的實體,由於“氣”的聚散變化,形成各種事物現象。著作有《正蒙》、《經學理窟》、《易說》,後被編入《張子全書》中。

    程顥(1032~1085),宋代理學家、教育家。字伯淳,人稱明道先生,河南府(今河南洛陽)人。與程頤為同胞兄弟,世稱“二程”。其家歷代仕宦,曾祖父程希振任尚書虞部員外郎,祖父程遹贈開府儀同三司吏部尚書,父程珦官至太中大夫。自幼深受家學薰陶,在政治思想上尤受父程珦影響,以非王安石新法著稱。

    程頤(1033~1107),教育家。字正叔,人稱伊川先生,北宋洛陽人。為程顥之胞弟。歷官汝州團練推官、西京國子監教授。元祐元年(1086)除秘書省校書郎,授崇政殿說書。與其胞兄程顥共創“洛學”,為理學奠定了基礎。幼承家學薰陶,其政治思想頗受父親的影響,推舉其父反對王安石新法乃“獨公一人”,又說其兄程顥對荊公(王安石)之說,“意多不合,事出必論列”,極加稱許。與其兄程顥不但學術思想相同,而且教育思想基本一致。

  • 2 # 弘揚國粹小郎君

    北宋五子是指北宋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他們對北宋哲學思想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周敦頤為宋代理學的開山祖,其學混合了道家無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其《太極圖說》為理學初期的代表作。邵雍為北宋先天象數學的創立者,思想淵源於道教,把宇宙發生的過程歸結為神秘的“象”和“數”的演化過程。張載發展了“氣一元論”的思想,為中國古代辯證法“兩一”學說的集大成者。二程(顥、頤)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建立了系統的以精神性的“理”為核心的學說體系

  • 3 # 戰鬥大黃蜂

    周敦頤:宋代理學宗祖,湖南道縣人。

    邵雍:北宋哲學家。字堯夫。河北涿州人。

    張載:北宋哲學家。字子厚,陝西厝縣人。

    程頤:北宋思想家,理學創立者之一。字正叔。河南洛陽人。

    程顥:北宋哲學家、教育家。字伯淳。河南洛陽人。人稱明道先生程朱理學亦稱程朱道學,是宋明理學的主要派別之一,也是理學各派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學派之一。其由北宋二程(程顥、程頤)兄弟開始創立,其間經過弟子楊時,再傳羅從彥,三傳李侗的傳承,到南宋朱熹完成。從廣義上說,它也包括由朱熹所攝入的北宋“五子”(周敦頤、邵雍、張載和二程)的學說,並延伸到朱熹的弟子、後學及整個程朱的信奉者的思想。由於朱熹是這一派的最大代表,故又簡稱為朱子學。程朱理學在南宋後期開始為統治階級所接受和推崇,經元到明清正式成為國家的統治思想。故如對宋明理學的概念不做特別規定的話,在通常的意義上便是指程朱一派的理學。

    二程曾同學於北宋理學開山大師周敦頤,著作被後人合編為 《河南程氏遺書》。他們把“理”或“天理”視作哲學的最高範疇,認為理無所不在,不生不滅,不僅是世界的本源,也是社會生活的最高準則。在窮理方法上,程顥“主靜”,強調“正心誠意”;程頤“主敬”,強調“格物致知”。在人性論上,二程主張“去人慾,存天理”,並深入闡釋這一觀點使之更加系統化。二程學說的出現,標誌著宋代理學思想體系的正式形成。

    南宋時,朱熹繼承和發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個完整而精緻的客觀唯心主義的思想體系。

    他認為,太極是宇宙的根本和本體,太極本身包含了理與氣,理在先,氣在後。太極之理是一切理的綜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時空,是“萬善”的道德標準。在人性論上,朱熹認為人有“天命之性”和“氣質之性”,前者源於太極之理,是絕對的善;後者則有清濁之分,善惡之別。人們應該透過“居敬”、“窮理”來變化氣質。朱熹還把理推及人類社會歷史,認為“三綱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們應當“去人慾,存天理”,自覺遵守三綱五常的封建道德規範。朱熹學說的出現,標誌著理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

    宋元明清時期,歷代統治者多將二程和朱熹的理學思想扶為官方統治思想,程朱理學也因此成為人們日常言行的是非標準和識理踐履的主要內容。在南宋以後600多年的歷史程序中,程朱理學在促進人們的理論思維、教育人們知書識理、陶冶人們的情操、維護社會穩定、推動歷史進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同時,它對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歷史和文化發展,也有巨大的負面影響。不少人把程朱理學視為獵取功名的敲門磚,他們死抱一字一義的說教,致使理學發展越來越脫離實際,成為於世無補的空言,成為束縛人們手腳的教條,成為“以理殺人”的工具,從而反映出它的階級和時代的侷限性。

  • 4 # 御前帶刀侍衛

    北宋五子是指北宋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他們對北宋哲學思想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周敦頤為宋代理學的開山祖,其學混合了道家無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其《太極圖說》為理學初期的代表作。邵雍為北宋先天象數學的創立者,思想淵源於道教,把宇宙發生的過程歸結為神秘的“象”和“數”的演化過程。張載發展了“氣一元論”的思想,為中國古代辯證法“兩一”學說的集大成者。二程(顥、頤)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建立了系統的以精神性的“理”為核心的學說體系。

  • 5 # 太宗歷史

    我沒有看過程朱理學,不過對哲學略有了解,程朱理學作為一個理論體系,本身不可能脫離對現實世界的觀察、總結(當然這個觀點嚴格來說也站不住腳)。如果是單純的觀察、總結,甚至提出一些方法論(就是解決問題的原則或者具體方法),那麼得出的結論應該應該不會與現實有太多偏差。

    不過一切理論都是人創造的,很難不帶有時代與個人的主觀性,尤其是道德倫理這樣的人文理論,很難說好與壞。比如現代人嘲笑古人封建,自以為開放就是進步,但現代人所謂的開放,依然造成了很多社會以及家庭矛盾,不見得都是好的。道的作用是為了正確,德的含義是獲得,所謂的道德,無非是讓人正確做人處世,最終獲得幸福。

    至於程朱理學,我認為既然有人提出或發明了,那麼必然會給當時甚至以後的社會帶來影響,一些理論與方法,也必然會讓後人自覺或不自覺的遵行。最好的當然是取其精華,取其糟粕。

  • 6 # 成成煌煌

    北宋五子指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開宋代理學之宗,啟後世心學之道,集儒道二家之說,融合孔孟,又為清代推崇,稱“朱程理學”。周敦頤應從孟子浩然正氣之說,五行學說,遂發一“互為其根”,一動一靜合乎陰陽,應人之五常仁義禮智信應天道,以守中之道至誠至靜而求聖人立身之德,開理學之始。張載以兩一之說,一氣本論,奠定理學的辯證哲學觀,從陰陽沉浮來究天道之理,二程與朱熹同稱朱程理學,主張存天理滅人慾,是人性本惡之說的源流,或為人性中的惡性,提三綱五常,為清朝統治者納用,曲解其意開以禮教束縛人性的先河。五子之學是對先秦儒家學說的一次質地上的發揚和補充,也直接影響了後世陽明心學,成就了“心即是理、吾心光明”、“知行合一”的大成,讓後學銘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此儒家一輩格物致知,窮究萬物之理,乃後輩儒生之楷模!

  • 7 # 3D地理視覺

    “北宋五子”是指周敦頤、程顥、程頤、邵雍、張載這五位哲學家,他們都精通“易學”,其著作對後世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周敦頤

    北宋思想家、文學家,學界公認的理學鼻祖。周氏學術思想是以儒家學說為基礎,融合道學,間雜佛學,提出"無極而太極"的宇宙生成論。“他的理學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清代學者黃宗羲在《宋儒學案》中說:“兩漢而下,儒學幾至大壞。千有餘載,至宋中葉,周敦頤出於舂陵,乃得聖賢不傳之學,作《太極圖說》、《通書》,推明陰陽五行之理,明於天而性於人者,瞭若指掌。”《宋史·道學傳》將周子創立理學學派提高到了極高的地位。其作品《愛蓮說》具有重要文化意義,時至今日,仍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周敦頤在治學中,提出許多新問題,並作出新的論斷,把儒學推進了一步。他所提出的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主靜、至誠、無慾、順化等理學基本概念,為後世的理學家反覆討論和發揮,構成理學範疇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成為宋明理學的開山祖師。南宋理宗時,詔從祀孔子廟堂,其理學奠基者地位為官方所承認。

    周敦頤是宋明道學的開創者。在當時儒、佛、道合流的形勢下,從對於《老子》的“無極”、《易傳》的“太極”、《中庸》的“誠”以及五行陰陽學說等思想資料進行熔鑄改造,併為宋以後的道學家提供“無極”、“太極”等宇宙本體論的範疇和模式來說,周敦頤確有“發端之功”。二程的“擴大”,朱熹的“集大成”,就一定意義說,都不過是在周敦頤原有的思想基礎上使道學理論更加完善化、系統化而已。

    周敦頤的哲學著作,現存者只有一幅從道教圖錄中改裝過來的《太極圖》、二百多字的《太極圖說》和不滿三千字的《通書》;而其所涉及的範圍則有“無極而太極”的本體論問題,“物則不通,神妙萬物”的動靜觀問題,以及“主靜立人極”的倫理觀問題,等等。對於這些問題,他雖只提出了詞約義豐的論點和論綱,並未從理論上加以系統的、具體的闡發,但他的哲學思想在開創宋明道學的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周敦頤是宋明道學的開創者。在當時儒、佛、道合流的形勢下,從對於《老子》的“無極”、《易傳》的“太極”、《中庸》的“誠”以及五行陰陽學說等思想資料進行熔鑄改造,併為宋以後的道學家提供“無極”、“太極”等宇宙本體論的範疇和模式來說,周敦頤確有“發端之功”。二程的“擴大”,朱熹的“集大成”,就一定意義說,都不過是在周敦頤原有的思想基礎上使道學理論更加完善化、系統化而已。

    周敦頤的哲學著作,現存者只有一幅從道教圖錄中改裝過來的《太極圖》、二百多字的《太極圖說》和不滿三千字的《通書》;而其所涉及的範圍則有“無極而太極”的本體論問題,“物則不通,神妙萬物”的動靜觀問題,以及“主靜立人極”的倫理觀問題,等等。對於這些問題,他雖只提出了詞約義豐的論點和論綱,並未從理論上加以系統的、具體的闡發,但他的哲學思想在開創宋明道學的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公式為:萬物→五行→陰陽→無極(太極)。把兩者結合起來,就是:“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程顥、程頤

    世稱"二程",受學於周敦頤,後建立起自己的理學體系。

    程顥(hào)(1032年—1085年), 北宋哲學家、教育家、詩人和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河南洛陽人,出生於湖北黃陂。嘉祐進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監察御史裡行。反對王安石新政。學術上,程顥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的命題,認為“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便須“以誠敬存之”。倡導“傳心”說。承認“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程顥學學說在理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後來為朱熹所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其著作有《定性書》、《識仁篇》、《遺書》等。

    程頤(1033年-1107年),北宋哲學家、教育家和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字正叔,洛陽伊川(今河南洛陽伊川縣)人,世稱伊川先生,出生於湖北黃陂。為程顥之胞弟。歷官汝州團練推官、西京國子監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書省校書郎,授崇政殿說書。與其胞兄程顥共創“洛學”,為理學奠定了基礎。幼承家學薰陶,其政治思想頗受父親的影響,推舉其父反對王安石新法乃“獨公一人”,又對其兄程顥於荊公(王安石)之說,“意多不合,事出必論列”,極加稱許。與其兄程顥不但學術思想相同,而且教育思想基本一致。程頤的著作有《周易程氏傳》《遺書》《易傳》《經說》,被後人輯錄為《程頤文集》。程顥和程頤曾問學於周敦頤,世稱“二程”。明代後期程頤與程顥的著作均收錄入《二程全書》。

    二程的學說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基本內容並無二致。皆以“理”或“道”作為全部學說的基礎,認為“理”是先於萬物的“天理”,“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萬事皆出於理”,“有理則有氣”。現行社會秩序為天理所定,遵循它便合天理,否則是逆天理。否則是逆天理。提出了事物“有對”的樸素辯證法思想。強調人性本善,“性即理也”,由於氣稟不同,因而人性有善有惡。所以濁氣和惡性,其實都是人慾。人慾矇蔽了本心,便會損害天理,“無人慾即皆天理”。因此教人“存天理、滅人慾”。要“存天理”,必須先“明天理”。而要“明天理”,便要即物窮理,逐日認識事物之理,積累多了,就能豁然貫通。主張“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的修養方法。他們創立的“洛學”,使理學具有了完整的形態,因而又是宋明理學的實際創立者。二程的思想對後世社會影響深遠。

    邵雍

    字堯夫,諡號康節,自號安樂先生、伊川翁,隱居蘇門山百源之上,後人稱他為百源先生,屢授官不赴。後居洛陽,與司馬光等人從遊甚密。邵雍根據《易經》關於八卦形成的解釋,摻雜道教思想,虛構一宇宙構造圖式和學說體系,成為他的象數之學也叫先天學。傳說他的卜術很準。 仁宗時定居洛陽,以教授為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寧中,先後被召授官,皆不赴。創“先天學”,以為萬物皆由“太極”演化而成。著有《觀物篇》、《先天圖》、《伊川擊壤集》、《皇極經世》等。當時李之才(字挺之)為共城縣令,聽說邵雍好學,便去見邵雍,並對邵雍說:“子亦聞物理性命之學乎?”,意即“你知道宇宙萬物週期發展過程的“物理”之學和有關性命的學問嗎?”

    邵雍回答道:“幸受教。”,意指願受李之才的教導,這樣邵雍就拜李之才為師,學習了《河圖》、《洛書》,伏羲氏的八卦六十四卦影象。李之才所傳授的這些東西都是久遠年代流傳下來的,而邵雍探索其中深奧的內涵時,往往如有神助一般的能妙悟、洞徹其內涵,最後獲得的如同汪洋一般浩瀚博大的知識,多半是邵雍自行悟道所得。

    邵雍研習這些經典的時間越久,其德行也越來越為世人所稱頌。同時,邵雍的智慧也在增長中,他明白了天地的運動變化規律、陰陽消長的規律、世道變遷的規律,甚至對微小的走、飛行類動和草本木本植物的特性也一樣瞭然於胸。他高深的智慧,被當時世人認為已達到不惑的程度。邵雍的學說不是模仿前人、偶然應驗的學說。邵雍悟到了伏羲八卦中自帶的先天因素,並因此寫下數十萬言的著作流傳於世,但由於他處於隱居狀態,所以很少被世人所知。

    張載

    北宋哲學家,理學創始人之一,字子厚。鳳翔郿縣(屬今陝西眉縣)橫渠鎮人,世稱橫渠先生。嘉祐進士,歷授崇文院校書、知太常禮院。提出“大虛即氣”的學說,肯定“氣”是充塞宇宙的實體,由於“氣”的聚散變化,形成各種事物現象。著作有《正蒙》《經學理窟》《易說》等,後被編入《張子全書》中。他的“橫渠四句”氣魄宏大。張載學術思想在中國思想文化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以後的思想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作為思想家的張載,響亮地提出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四句箴言,並以此作為自己的人生宗旨和政治追求,以一生的勤奮來踐行精神理想的最高境界。“張子四句”,也被近千年來學者和政治家廣泛引用和推崇。

    為天地立心,張載以《易》為宗,以《中庸》為本,以孔孟為法,鮮明地提出了天道觀。

  • 8 # 舟舟說歷史

    北宋五子為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北宋五子對宋代的新儒學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周敦頤是北宋理學的開山始祖,著有《太極圖說》和《通書》等。到了周敦頤的時候北宋新儒學進入了第二個階段,理學體系基本建立。周敦頤的《太極圖說》首先談到了天地萬物的本體是太極,進而又講到人的道德。將宇宙生成論和人性論結合起來。還構建了程朱理學的基本構架。周敦頤的學說為以後的理學家提供了研究的道路。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句話出自張載,人稱橫渠先生。張載原想上戰場建功立業。范仲淹勸他學習《中庸》,於是張載開啟了數十年的潛心研究之路。張載的學說被稱為關學。在關中地區吸引了大量名士前來聽他講課。張載認為宇宙的本原是氣,氣是萬物的最高體系,在陰陽二氣的對立中產生萬物。張載可以說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傑出代表。

    邵雍的思想是樸素客觀唯物主義。邵雍認為宇宙的本原是太極。太極生出天地,天生於動,地生於靜。他還吸收了道家,易學的思想。

    程顥,程頤的學說被稱為洛學,二程的學說和周敦頤有一定的淵源,也受到張載關學的影響。程顥主要透過直覺體悟來達到真理。對後來的陸王心學有較大的影響。程頤主要透過格物致知來體驗真理,對朱熹的影響比較大。南宋的理學流派基本都可以從洛學中找到源流。

    北宋五子對後世的思想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後世的朱熹以及陸九淵,王陽明等都受到了北宋五子的影響。對中國的思想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夫妻之間老是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吵架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