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史春秋

    李隆基即位之前發動過一次政變,即位之後又發動了一次政變,前者奠定了他當皇帝的基礎,後一次鞏固了皇位。兩次政變被殺的主要女性有四位,三位親人,一個外人。親人就是自己的伯母韋皇后、表姐安樂公主及姑姑太平公主。所謂外人就是鼎鼎有名的巾幗女相上官婉兒。實際上,如果嚴格說起來,上官婉兒也不能算是外人,因為她是中宗李顯的妃嬪,被封為昭容。如此一來,上官婉兒也是李隆基的伯母,只不過她既沒有為李家生育後代,又與李顯的關係形同虛設,以致於被忽視了做為“皇家人”的身份。

    (武則天劇照)

    那麼,李隆基為什麼要堅決殺這些女人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奪權。不過,故事還得從武則天的末日說起。

    武則天神龍元年(公元705年),80多歲的耄耋老宰相張諫之帶頭髮動了“神龍政變”,武則天這條“神龍”被拉下皇位。之後,眾人將曾經的中宗皇帝、後被武則天貶為廬陵王的李顯重新迎上皇位。但是李顯是一個在女人面前直不起腰的皇帝,當年皇位被廢就是因為太為韋皇后的孃家人“撈好處”,以致於讓母親武則天抓住把柄,一怒之下讓他捲鋪蓋滾到了房州(今湖北房縣)。如今重新坐上皇位的李顯,還以沒有當年之勇,當年面對大臣們的質疑,他還有一股“把江山讓給岳父也無仿”的豪氣,現在竟然頹廢到朝政大權乾脆讓到韋氏皇之手。

    (李顯與韋氏劇照)

    李顯之所以這樣做,是有他的理由的,他認為韋氏是他“患難見真情”的妻子。因為在客居房州的十多年間,韋氏一直對其不離不棄。出於被武則天加害的擔心,李顯每天都在提心吊膽中度過,甚至幾欲自殺。而韋氏則一直為其壯膽、加油打氣,致使他重拾活下去的勇氣,最終迎來出頭之日。顯然,如果沒有韋氏在背後鼓勵,李顯也等不到幸運降臨的這一天。所以,復位後的李顯才對韋氏百依百順、言聽計從。

    但是,韋氏的野心並不遜色於武則天,武則天就是她膜拜的榜樣,因此她的終極目標也是風光稱帝。其實,如今的情形於韋氏來說距皇位僅一步之遙,因為朝裡朝外遍佈她的黨羽,在內有宰相兼情夫的武三思為其攬權,在外有哥哥韋溫掌管軍權,中間還有上官婉兒為其出謀劃策,剩下還有熙熙攘攘的躉擁為其揺旗鼓譟。

    (安樂公主劇照)

    既然條件這麼優渥,天時地利人和皆具,韋皇后自然要努力地向前邁步。但是,雖然李顯被韋氏哄得暈頭轉向、麻木不仁,但韋氏昭然若揭的野心已經引起以太平公主及臨淄王李隆基為首的一部分李唐朝宗室的警覺。因為誰都不願意送走一個“武皇帝”,又迎來一個“韋皇后”,到時李唐王朝必會萬劫不復。所以李隆基要肩負起王朝存亡的責任,必須剷除韋氏黨羽,然後謀劃自己登基的機會。

    如果韋氏安分守己,那麼李隆基自然無計可施,一來他不可能出叔父手中搶,二來李顯已經立了李重俊為太子。但是韋氏便便就是那個往“槍口”撞的人,不過身後還被李重俊推了一把。李重俊不是韋皇后親生,因此不光她瞅著不順眼,就連安樂公主也經常與丈夫武崇訓(武三思之子)合夥欺辱李重俊。李重俊忍無可忍,於是率百餘名羽林軍發動政變,誅殺“韋武”。結果武三思一家被誅,韋皇后母女逃脫,李重俊兵敗被殺。

    (上官婉兒劇照)

    顯然是李重俊點燃了唐朝宮廷政變的火藥桶,沒過多久,韋皇后夥同安樂公主秘密將李顯毒死。之後,韋皇后多管其下,一面立李顯另一個兒子李重茂為傀儡皇帝,以掩人耳目;另一面著手稱帝事宜;剩下就是謀劃剷除太平公主、相王李旦及臨淄王李隆基等敵對勢力。很顯然,如果韋皇后一旦篡位成功,李隆基一黨只能引頸受戮。所以,太平公主果然出手,命兒子薛崇簡助李隆基發動政變,成功將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及其黨羽一網打盡。

    接下來便是“利益”分配問題,即由誰來當皇帝。人選有三,即太平公主、李旦、李隆基。有趣的是,太平公主、李隆基都垂涎皇位,只有李旦表現平淡。顯然李旦最有資格,因為他曾經有當皇帝的經歷,既然中宗李顯可以復位,尋自己未嘗不可。但是,目睹了多年腥風血雨的李旦,已經厭倦了這個被爭來搶去皇位。然而,李旦認為皇位總不能再落入太平公主一個女人之手,儘管她還是自己最疼愛的妹妹,但也不能馬上就讓兒子李隆基來繼位,因為暫時不能服眾,還需要有個過度階段。所以李旦必須先坐上皇位,然後再名正言順地過繼給兒子。因此,歷史上便出現了李旦於710年繼位、712年便讓位於李隆基的一幕。

    (太平公主劇照)

    顯然,李隆基登基,太平公主願望落空。那麼她會甘心嗎?當然不會,因為她骨子裡流的是武則天的血,內心比韋氏還要狂熱。因此,權慾薰心的太平公主馬上培植自己的力量,準備對侄兒下手。李隆基的聰明之處在於事事搶佔先機,不會受制於人,因此還沒等姑媽動手,他已經將刀插入對方心臟。最終,太平公主黨羽被誅,本人被李隆基下詔賜死,兒女慘遭株連,唯其中一個兒子薛崇簡倖免。

    縱觀李隆基兩次政變,被她堅決殺掉的女人為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外加太平公主。那麼,李隆基為何如此心狠手辣?

    一、得到了曾祖父李世民的真傳。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當天大哥李建成、四弟李元吉人頭落地。第二天,李世民又處死了10個年幼的侄子。這就叫斬草除根、永絕後患,因為李世民不既不想將來被侄子們一起聲討,搞的焦頭爛額,也不想在他們的復仇陰影之下苟活。因此,既然曾祖這麼明智、乾脆利落,李隆基那有不效仿的理由。

    (李隆基劇照)

    二、皇權的爭奪就是一場心狠手辣的遊戲。因為政變本身就是殘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人與人之間的親情早已蕩然無存。如果給對手留有仁慈,那麼將來死無葬身之地就是自己。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人認為韋氏、安樂公主等人咎由自取、死不足惜,唯上官婉兒有些冤枉。

    實際上,上官婉兒並不冤枉,因為她是一個善於投機的女人,她的存在於李隆基是一個危脅。因為,在李隆基看來,上官婉兒既然能棄家仇於不顧服侍武則天、又能在武則天倒臺後全身而退依附韋皇后,那麼她自然也會成為太平公主的黨羽,因此李隆基毫無猶豫將上官婉兒處死。

  • 2 # 史裡淘聲

    武則天這個女皇帝威風凜凜,她的兒媳婦也就是唐中宗的老婆韋皇后和她的孫女安樂公主於是也很想篡位當一下女皇帝,可是,她們品行惡劣,也不得人心。最終,李隆基果敢地發動政變把她們宰了,還有上官婉兒是她們的幫兇,也是一併殺了。李隆基不狠心這麼幹的話,這個皇帝是當不成的。韋皇后為何會被殺?

    武則天晚年時,把皇位讓給了她的兒子李顯(唐中宗)。可是唐中宗這個人在政治上比較幼稚,為了組建自己的勢力集團和試試自己的權力,唐中宗要任命自己的岳父韋玄貞為宰相。母后武則天聽後大怒,於是罷免了李顯,並將他逐出長安。

    在唐中宗李顯被廢的這段日子裡,韋皇后對他是不離不棄。這讓李顯十分感激,併發誓將來一定好好待她。神龍政變後,李顯又被五王扶上皇位。李顯果然對韋皇后百依百順,甚至給自己戴綠帽子,他都視而不見。這就大大縱容了韋皇后的野心,她甚至想把自己複製成婆母這樣的女皇帝。

    好在李顯的弟弟,李旦的第三兒子李隆基十分精明果斷,他早就在萬騎(保護皇帝的部隊)中培植了自己的勢力。看到韋氏為所欲為的行徑,而且竟然母女倆聯合毒死了伯父。不除掉韋氏肯定會出現第2個“武則天”。於是李隆基聯合姑姑太平公主先發制人發動了政變。韋皇后由於平常不得人心,在政變時被自己的衛隊倒戈所殺。

    安樂公主想當皇太女,進而想當皇帝,不惜毒死自己的父皇,這種女人該殺!

    安樂公主是出生於李顯被貶的日子裡。所以,復位後的李顯對這位公主多有放縱。這也導致安樂公主肆意妄為,不僅參與朝政,而且聯合韋氏廢除太子李重茂,甚至向父皇提出要當皇太女。

    還有可惡的是,要當皇太女的要求遭到父皇拒絕後,竟然成為母后毒死父皇李顯的幫兇。李隆基認為,如此惡毒的女人留不得。

    上官婉兒玩弄權術的手段極其高明,也該殺。

    當李隆基入宮時,上官婉兒率宮人主動迎接李隆基。李隆基的鐵桿劉幽求為上官婉兒求情,認為上官婉兒對政變有功。但是李隆基照殺不誤,毫不猶豫。

    首先,李隆基認為,上官婉兒久居宮中,積蓄了很大勢力。武則天時代她是紅人;李顯時代她還是紅人。韋皇后那麼恨武則天,但竟然沒有恨上官婉兒,可見上官婉兒的能力。

    其次,上官婉兒極其善變,是一隻權力的蒼蠅。武則天當皇帝時,她傾心伺候武則天;韋皇后掌權時,她真心侍奉韋皇后;武三思就是她引薦給韋皇后的,而“五王”正是被武三思殘害的。

    李隆基越想越越覺得留著上官婉兒這樣的女人有多麼的可怕,所以,趁著政變把擋住自己登上皇位的人統統清理乾淨。

    總之,皇位之爭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

  • 3 # 尋根拜祖

    李隆基一共發動過兩次政變,其中第一次政變,是由他聯手太平公主共同發動,即唐隆政變。這場政變中,唐中宗李顯的皇后韋后,李顯的女兒安樂公主,及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兒,三個女人被殺。其中,上官婉兒被殺還充滿謎團,筆者個人分析,其中蘊含陰謀,為數年後的先天政變,打下了伏筆。

    要弄清楚這個複雜的關係,必須先從唐隆政變之前的神龍政變談起。

    神龍政變,兩個女人聯手做掉一代女皇

    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二,新春的氣息還沒散盡,大周帝國的皇宮就爆發了一場政變。中國歷史上的唯一一位女皇武則天,在這場政變中被迫退位,遜位於太子李顯,大唐帝國正式恢復。時年,女皇八十一歲,此刻,她正病臥在床。

    這場政變,就是著名的“神龍政變”。政變中,女皇的心腹男寵張宗昌、張易之被殺,其他的一干心腹人員,大多在當天下獄或被誅殺,唯獨缺了兩位重量級人物——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

    政變過程中,武則天晚年最重要的兩位助手,神秘失蹤了。按常理,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此時應該不離左右地侍候在武則天身邊。當然,斷頭臺上,也應該有她倆與二張作伴。

    不過沒多久,她倆再次出現了,出現在唐中宗李顯的封賞名單中。上官婉兒進“昭容”,掌敕書詔令,母鄭氏封沛國夫人。太平公主增號“鎮國太平公主”,食邑五千戶;給衛士,環第十步一區,持兵呵衛,僭肖宮省;開府置官屬,視親王。

    舊主被廢,她二人非但沒有受到清算,反而平步青雲,顯赫遠超當年。顯然,在神龍政變中,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在武則天背後捅了一刀,李顯上位,她倆功不可沒。

    難怪,以武則天的精明,朝中眼線遍佈,張宗昌、張易之、太平公主、上官婉兒,就像武則天的四大護法金剛,將朝政牢牢把控在手,即便玄武門掉下一縷蜘蛛網,也逃不過女皇的眼睛,張柬之怎麼就能堂而皇之地策反禁軍,兵圍迎仙宮?

    原來,武則天花費一生心血,培養出來的兩大高徒,竟然是內奸!

    上官婉兒心裡說:別怪我,當年是你害得我家破人亡,我母女倆被罰入宮廷為奴,那時候我尚在襁褓。小心翼翼伺候你近三十年,違心地賠笑臉、說奉承話,為了生存我迫不得已。是你教給我什麼叫政治家的權謀,是你親自給我示範了一個女人的強勢活法。現在我要畢業了,我親愛的老師,我要做您的好學生,踩著你僵硬的軀體,迎接我的新生!

    太平公主心裡說:別怪我,親愛的媽媽,當年您一手摧毀了我的幸福,那時,我還是一個只懂得憧憬愛情的小女孩。幾十年來,我眼看著一個又一個親人倒在你的手下,我很害怕,你血淋淋的手爪,下一個目標就是我,儘管我知道你是愛我的,但這份愛,跟您的政治熱情永遠無法相提並論!是您把我從懵懂的小姑娘,變成了一個心冷似鐵的政客。現在我要畢業了,我親愛的媽媽,我要做您的好學生,踏著你悲切的呼號,迎接我的新生!

    武則天玩了一輩子鷹,結果被自己一手調教的兩隻雛鷹,給啄瞎了眼!

    唐隆政變,三位被誅殺的女人

    李唐光復,新的朝政格局形成,伴隨然來又是新一輪政治鬥爭。這一次,圍繞李顯周邊,形成了兩大對立的政治集團,一派以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為核心,一派以韋后和安樂公主為核心。兩大集團為了朝政的控制權,展開了你死我活的鬥爭。

    有武則天打樣,後面就有人跟著乾杯,韋后第一個表態:學習婆婆好榜樣,我要努力當女皇!安樂公主緊隨其後:支援大唐變母系,我的目標皇太女!

    這樣的話,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會被滅族,但大唐言論自由,談談自己的理想有何不可嘛!上官婉兒就對為皇后母女的偉大理想,表現出了極高的崇敬:我願做你們的粉絲!這一次,上官婉兒與她“同門師妹”太平公主,站在了兩個陣營。為了增強團隊的粘合度,上官婉兒還將自己的情人武三思,獻給了韋皇后共享......

    景龍四年,被一群女人折磨得快要發瘋的李顯,決定不完了,他突然棄世遠行了。也有說法是,他是被為韋后和安樂公主,用一碗下了料的湯“趕走”的。

    李顯一死,兩大陣營離決裂的那一天,又近了一步。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分別代表兩派勢力,合作完成了一份唐中宗遺詔:由溫王李重茂為太子,韋氏與相王李旦共同輔政。雙方相互妥協,達成一個平衡。

    卻不料,第二天宣旨,驚得太平公主和李旦目瞪口呆:韋氏知政事,李旦為太子太師。變成韋氏一人獨掌朝政,李旦被當做貢品,隆重掛起!

    這事有點蹊蹺,皇帝駕崩,兩派勢力共同起草的聖旨,就這麼輕而易舉被掉包了!太平公主和李旦就這麼幼稚?為什麼起草的詔書不當場加蓋印璽,並下發?史書也沒交代,玉璽究竟在誰的手上,上官婉兒扮演了什麼角色?都是糊塗賬!

    聖旨被掉包,讓太平公主和李旦意識到,如果再不剷除韋后一派,接下來他們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實際上,中宗李顯那會兒,太平公主和李旦就被韋后的爪牙宗楚客陷害,如果不是御史中丞蕭至忠求情,他倆就已經被推上斷頭臺。

    一個月後,唐隆政變爆發,兩派終於攤牌了。韋后與安樂公主沒能實現她們偉大的理想,被髮配到李顯身邊作伴去了,就是不知道那邊是否流行女皇和皇太女。李旦在太平公主的支援下,榮登九五,是為唐睿宗。

    不過,讓太平公主意想不到的是,她的“同門師姐”上官婉兒,被她的新盟友李隆基砍了頭!讓太平公主惋惜不已。史書沒交代太平公主為何惋惜,只是說她拿出五百匹絹的錢,派人祭奠了上官婉兒。

    李隆基為什麼殺上官婉兒?他的理由是:“此婢妖淫,瀆亂宮闈,今日不誅,後悔無及了。”不過,這個說法有點冠冕堂皇,自打武則天在李唐子孫中,植入了“伴性遺傳”,女人們都“妖淫”,太平公主、韋后、安樂公主......憑什麼單單指責上官婉兒?

    要說“瀆亂宮闈”,更是荒唐,上官婉兒第一時間出示了,她與太平公主共同起草的原版聖旨,顯然調包的事應該是韋后搞鬼。

    李隆基不聽解釋,匆匆忙忙下令,就地處斬上官婉兒。等太平公主聞訊趕來時,上官婉兒已經香消玉殞。

    上官婉兒之死,隱藏的謎團

    如果說,韋后和安樂公主是李旦的死對頭,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的主要目標,就是誅殺她倆,那麼還有兩個難以理解的問題:太平公主為什麼痛惜已經變身政敵的上官婉兒?李隆基又為什麼迫不及待地殺掉上官婉兒?

    對這兩個問題,史書閃爍其詞,沒有定論。2013年,上官婉兒的墓葬被意外發現,一方墓誌銘震驚世人,據記載,上官婉兒因反對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曾經幾次以死相諫。對她的死因,用了一句“亡身於倉卒之際”,非常玩味的一種說法。

    這一切,似乎掩蓋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真相,那麼這個真相是什麼呢?很可能是上官婉兒的真實使命,她恐怕是太平公主,埋在韋后身邊的一枚棋子!這個故事應該是這樣的:

    神龍政變後,一對師姐妹沒來得及擊掌相慶,就對下一步的政治形勢做了深入探討。研究的結論讓她倆覺得很不樂觀,於是太平公主對上官婉兒說:我要洗腳上岸了,姐姐你還得受點委屈,繼續扮演餘則成,潛伏在韋后身邊吶。

    在武則天身邊演了三十年餘則成,上官婉兒輕車熟路,對她來說,宮廷就是最好的生存之地,況且還有好姐妹的相托。於是,上官婉兒成了韋后的“忠實信徒”,跟太平公主成了“死對頭”。

    不過她的這個身份,被李隆基窺破了。李隆基不禁打了一個寒顫:這個女人太可怕了!幾乎可以肯定,唐隆政變後,李旦登基,上官婉兒還會繼續留在宮裡,那還會繼續扮演太平公主的耳目。自己跟姑媽太平公主攤牌是早晚的事,到那時,兩個女人裡應外合,我縱使三頭六臂,也未必是對手。

    必須乘機除掉她,提前砍斷太平公主的臂膀!於是,他不顧上官婉兒出示的證明,甚至不等她說明,自己是太平公主安插的釘子,更不能等來太平公主,匆匆下令就地處決。

    太平公主吃了一個悶虧,上官婉兒就這樣稀裡糊塗地死了。三年後,李隆基針對太平公主的“先天政變”爆發,失去內援的太平公主倒在“姑侄鬥法”中,被李隆基逼得自盡身亡。

    李隆基變身唐玄宗後,為了掩蓋,他在“唐隆政變”和“先天政變”中,某些不太光明的東西,刻意修改歷史,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政治投機派的上官婉兒。

    不過,不管怎麼篡改歷史,歷史的痕跡不可能被完全清除,從沉重的年輪裡,我彷彿能看到,上官婉兒淒厲的眼神......

  • 4 # 史之策

    想當年李淵和李世民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結果被武則天半路砍斷,李氏王朝變成了武氏王朝。不過也幸虧李隆基運氣好,重新奪回了天下,還阻止了第2個武則天出現。但是奪天下過程的李隆基,他卻口口聲聲的要殺三個人,而且還是三個女人。為何要這麼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髒唐臭漢的說法,如果看完這三個女人的所做所為,就會發現死有餘辜。

    一殺韋皇后,有做武則天的苗頭!二殺安樂公主,和他母親狼狽為奸!

    韋皇后是李顯的妃子,甚至在李顯還是皇太子的時候,韋皇后就成為了太子妃。後來李顯被武則天外貶,也是韋皇后一直陪其左右,中間生下了安樂公主。

    兩人的隱忍也終於迎來回報,神龍元年的時候李顯發動政變,史稱神龍政變。武則天被迫退位,李顯重新當上皇帝,韋皇后重新當上了皇后。

    不過她開始效仿武則天,試圖插手朝廷政務。由於當年和李顯共患難,李顯也承諾過,等他將來飛黃騰達的時候。無論韋皇后要什麼東西,都會滿足他的想法,因此更加的無法無天了。

    後來在上官婉兒的推薦下,韋皇后認識了武三思。兩人揹著李顯得不注意,開始在暗地裡私通。而且為了提高武三思的地位,韋皇后不斷的吹枕邊風,誣陷一些朝中大臣。

    在景龍四年的時候,李顯突然駕崩。據說是韋皇后聯合安樂公主,用毒餅殺死了李顯。因為當時有人告發韋皇后,說他和武三思私通,為了避免李顯怪罪,所以殺了李顯。韋皇后秘不發喪,立刻召集自己的親信,試圖控制朝中政權。後來還有大臣主動上書,認為韋皇后功高勞苦,理應取代李氏政權。但是有人提出來擔心李旦和太平公主從中作梗,應該聯合安樂公主密謀處死他們。

    結果這件事情被太平公主得知,立刻跑去找到了李隆基,兩人準備先下手為強,除掉韋氏集團,這也就是唐朝著名的唐隆之變。政變結束之後,韋皇后、安樂公主均被殺害。

    三殺上官婉兒,因其推動了韋皇后的發展,牆頭草兩邊倒,該殺!

    其實上官婉兒在武則天時期就得到了重用,當時她還因為犯過死刑,按照道理說應該斬首。但是武則天惜才,只是處以黥面而已。(就是在臉上刻字)

    上文我們提到的神龍政變之後,李顯終於復位,上官婉兒立刻轉變風向,開始和韋皇后與安樂公主主動親密起來。他曾經暗地裡勸誡韋皇后,讓她效仿武則天。

    韋皇后也確實被她說動了,她曾經定下規矩百姓23歲才成年。如此之晚歷來罕見,這樣一來可以極大的減少稅賦和兵役,大大的獲得了民眾的好感。她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收攏民心,為以後打基礎。

    後來上官婉兒又向韋皇后推薦了武三思,武三思靠著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撐腰,接連設計殺害了張柬之、桓彥範、敬暉、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人,一時間朝廷上下烏煙瘴氣。另外上官婉兒還和武三思私通,兩人聯合起來,經常推崇一些武姓人士,排斥皇家。尤其是皇太子李重俊,快要被兩個人氣死了,但是又拿他們沒有辦法。

    後來一直到了李隆基發動政變,上官婉兒急匆匆的跑到了韋皇后的住處。告訴他們李隆基先想把她先殺了,然後再去殺韋皇后和安樂公主。

    韋皇后大怒,後來兩人又叫上安樂公主,準備登上玄武門進行抵抗。可惜是回天乏術,韋皇后、安樂公主與上官婉兒,都死在了這場政變當中。總的來說在封建王朝下,這三個人死有餘辜。

    其一韋皇后試圖去做第二個武則天,自然擋了李隆基的帝路。其二安樂公主瞎摻和,嬌淫蠻橫不說還參與到政變中,實數活該。其三上官婉兒更是死有餘辜,皇家的事情她跑的最積極。

  • 5 # 小川讀歷史

    唐玄宗李隆基在登基前,一共發動了兩次政變。而題主所問的堅決殺掉三個女人,說的是第一次政變,歷史上稱之為“唐隆政變”。

    政變背景。

    705年,唐中宗李顯在張柬之、敬暉等人的支援下,發動神龍革命,成功復辟,重返皇位。

    707年,太子李重俊在韋后、武三思、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人的刺激下,發動兵變,雖然成功的擊殺了武三思父子,但是由於皇帝仍舊是唐中宗李顯,所以李重俊的部下譁變,最終敗亡。710年6月,唐中宗李顯忽然死亡,雖然有傳言是韋后與安樂公主下毒所致,但是由於當時韋后等人勢力強大,反而能夠擁立李重茂繼位,改元唐隆,並順利把韋氏子弟安插到禁衛軍中做統領,愈發彰顯她想獨攬大權的野心。政變過程

    710年6月,當時尚是臨淄王的李隆基,有感於朝政敗壞,韋后有重學武則天的趨勢,密謀策劃剷除韋后集團。

    710年7月,李隆基在劉幽求、鍾紹京等人的協助下,組織禁衛軍舉兵發難。現行把韋氏子弟數人擊殺,然後趁韋后等人沒有防備之時,衝進皇宮當中,擊殺韋后及安樂公主,之後又抓捕到上官婉兒,雖然有劉幽求等人的求情,但是李隆基為了立威,還是決定把上官婉兒在旗下斬首。

    總結:在“唐隆政變”中,李隆基堅決殺掉的三個女人是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說他狠心是不恰當的,如果他沒有擊殺這三個女人,那麼很有可能他就不會取得這次政變的勝利。而這三個女人,在當時的情況下,也是必須殺掉的,韋后謀求和武則天那樣的專權甚至稱帝,安樂公主期待在韋后之後能夠繼位,而上官婉兒雖然罪惡沒有前兩人那麼大,但是因為她之前的配合與縱容,才導致韋后等人的勢力如此龐大,自然也是罪有應得。所以說李隆基堅決殺掉她們三人並不是因為狠心,而是因為局勢所迫,必須擊殺她們才能取得政變的勝利。

  • 6 # 秉燭讀春秋

    提起唐玄宗李隆基(685~762),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那個深愛楊貴妃卻不能給她保護,眼睜睜看著愛妃被逼死在馬嵬坡的那個人。而造成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為李隆基戴上綠帽子的安祿山。

    假如晚年的李隆基聽從朝臣的建議,提前下手殺死安祿山,我估計楊貴妃也不會在“安史之亂”過程中被逼死。

    換言之,李隆基的優柔寡斷,間接造成了楊貴妃之死。可是從前的李隆基可不是這樣的人。當初他是一個勇猛、剛強、果斷的臨淄王,一個人的變化為何如此巨大?

    當初李隆基專殺別人家的漂亮女人,並且連殺三位眼都不眨一下,當初為何他如此狠心?可晚年卻……

    ▲晚年的李隆基和楊玉環

    我先告訴親們答案吧,當初李隆基不狠心就成不了以後的唐玄宗,也就是說,殺了三位漂亮女人他才當上了皇帝。

    常言道:“心不狠,坐不穩”,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最後他又殺了第四位漂亮女人。

    也許上天為了懲罰他,晚年時,他的心肝寶貝楊貴妃也被人逼死了,是安祿山想奪大唐江山稱帝才逼死了楊貴妃,果然因果迴圈屢報不爽!

    我們來看看當初李隆基發動政變時殺的三位漂亮女人是誰?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人稱“李三郎”,別稱“六位地黃丸”,李隆基的祖上李淵、曾祖父李世民、祖父李治、祖母武則天、父親李旦、伯伯李顯,這六位親人都是皇帝,所以當時人們戲稱他為“六位地黃丸”。

    ▲青年李隆基

    雖然李隆基的身份很顯赫,但當時不殺三位漂亮的女人,還真輪不到他當皇帝。

    李隆基生於東都洛陽,父親是李旦,母親是竇德妃。史料記載李隆基【生性英明果斷,多才多藝】。兩歲時被封為楚王,由於父親李旦被奶奶武則天廢黜皇位,李隆基8歲時被降封為臨淄王。

    順帶插一段,李隆基的伯伯李顯和父親李旦都曾稱過帝,但先後都被母親武則天廢黜了。武則天67歲稱女皇,做了15年的皇帝(690~705),最後宰相張柬之、桓彥範、崔玄等人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擁立唐中宗李顯復位。

    武則天退位後,唐中宗李顯稱帝,他就是李隆基的伯伯。從當時情況來看,李隆基想接替伯伯的皇位有點不可能。因為伯伯李顯有兒子和女兒。

    然而,隨後發生了一件事兒,引起了一系列的“化學反應”,這就為李隆基稱帝提供了可能。

    ▲唐中宗的韋皇后

    首先發生的這件事是:李顯復位稱帝5年後就被人毒死了,誰毒死了李顯?原來是他的老婆韋皇后和女兒李裹。

    為何要毒死李顯?原來韋后和女兒李裹想效仿武則天做女皇。但是讓娘倆沒想到的是,大臣們明確反對。有鑑於此,娘倆退而求其次,選擇了李顯的第四子,年僅16歲的李重茂為皇帝。改年號為“唐隆”,由韋皇后臨朝稱制。

    說實話,李重茂就是一個傀儡皇帝。當時朝廷很快形成了兩大派。韋后、女兒李裹和上官婉兒組成的後黨,太平公主和朝臣等人組成的權黨。

    兩派為了爭權奪利,於是展開了明爭暗鬥。

    當時25歲的李隆基被後黨打壓閒賦在家,於是太平公主(李隆基的姑姑)拉攏他加入共同對付韋后一黨,李隆基爽快答應了。

    要想推翻後黨必須發動政變,可是當時韋后的情人武三思是宰相,軍隊由後黨一手控制。

    ▲唐朝第一美人李裹

    左思右想,李隆基決定效仿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那樣陰養死士。還別說,李隆基真有這方面的基礎,原來他曾經是宮中羽林軍的頭目,現在他要把他們召集起來。

    經過統計,羽林軍竟有萬騎,這比司馬師的三千死士多三倍。這相當於李隆基暗養了上萬的殺手。

    等條件成熟時,李隆基率領萬騎羽林軍突然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唐隆政變”。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二十日,李隆基手執鋼刀第一個衝進了後宮,迎面碰上探視情況的韋后,上去一刀砍了韋后。

    反身來到堂妹李裹閨房,發現李裹正在對鏡貼花黃,李隆基沒等李裹回過神來就讓她做了無頭鬼。

    李隆基剛走到門口,突然發現床下布幔抖動不已,他知道有人藏在裡面,然後轉身回來低頭一看,原來是上官婉兒藏在裡面,李隆基一不做二不休,把上官婉兒強拉硬拽了出來,李隆基用滿是豁口的大刀砍了上官婉兒。

    ▲小皇帝李重茂

    李隆基用一口刀砍了三位漂亮女人——風騷的韋皇后、唐朝第一美人李裹和嫵媚風情的上官婉兒。講真這是大唐三位漂亮並且有野心的女人。沒有這三位女人亂唐,李隆基真沒機會當皇帝。

    “唐隆政變”發生在小皇帝李重茂稱帝一個月後,李重茂一看這架勢,李隆基手握兵權。我這個皇帝肯定做不穩,他很識相,於是把皇位禪讓給了叔叔李旦。

    據說背後是太平公主逼迫李重茂這樣做的。太平公主有他的小九九,他明白哥哥李旦也是個無能之輩。李旦掌權,就相當於她太平公主掌權。

    李旦稱帝后,冊封李隆基為皇太子。看到了嗎?李隆基不殺三個女人還輪不到他當皇帝的接班人,這一年李隆基25歲。

    在隨後的日子裡,李隆基被立為太子後,政治勢力日益增長,隨後成為他姑姑太平公主幹預朝政的主要障礙。

    ▲李隆基的姑姑太平公主

    這時太平公主為了專權,散佈謠言說李隆基沒有當太子的資格,說他不是嫡長子,雖然李旦聲稱李隆基當之無愧為接班人,但太平公主欲置之於死地而後快,李隆基的皇太子身份岌岌可危。

    先天二年(713年)七月,李隆基為了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為了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利,搶先發動“先天政變”,拘捕了太平公主。

    當時父親李旦苦苦哀求放過她的姑姑,李隆基斷然拒絕,當天賜死太平公主。這一年李隆基28歲。父親李旦同樣識相讓出了皇位,李旦成了太上皇,李隆基稱帝——他就是歷史上的唐玄宗。

  • 7 # 我不是易中天

    《資治通鑑》記載李顯說過一句話:異時幸復見天日,當惟卿所欲,不相禁制!

    唐中宗李顯對老婆韋氏說:以後我要能翻身做主,天下你怎麼開心,就怎麼玩!

    事實上這哥們除了擅長吃喝玩樂,軟弱無能!唯一的優點就是——愛老婆!講誠信!放到現在那就是模範丈夫。

    可是他侄子李隆基沒有他這麼任性,看到叔叔的兩老婆和女兒(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把國家當兒戲,實在忍不住了,最終大義滅親。李顯如果活著,一定會破口大罵這個侄子:

    ———李隆基你個大逆不道的狼崽子!

    沒錯,他就是這麼個人,天真的有點傻,傻的有點爛漫!爛漫的連親孃都看不上她!前前後後被武則天扶起來,摔下去,在太子的位置上搖擺不定!

    可是傻人有傻福

    武則天后期無心政事,貪戀房事,放縱男寵。國家被這幾個只會勃起的男人不停禍害,十年寒窗苦讀,結果搞不過一場雲雨!

    神龍元年705年,大臣們被折騰的實在受不了,終於發動神龍政變,武則天被逼迫下臺,太子李顯上位,史稱:唐中宗,年號:景龍

    屬於李顯的時代來了!不對,是屬於她老婆韋皇后的時代來了!此時的李顯再也不用看別人臉色了,感恩和誠信,這兩種珍貴的品質,也同時在他身上發揮作用。李皇帝一直忘不了韋氏和她同甘共苦的日子,如果沒有這個女人,他根本挺不過那些備受煎熬的日子!

    親,是時候兌現諾言了!

    李顯把心交給她深愛的這個女人,韋皇后也沒有辜負李顯的好心,開始各種開心,各種玩。先是不斷扶持韋氏族人當官升爵,然後大興土木,把玩奢侈品。其他人要想當官得花錢,韋皇后錢不夠花了就賣官。

    男人有錢就變壞,這個名言至理同樣適合在女人身上。韋皇后帶著女兒安樂公主,在鋪張浪費,沉緬享受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李顯是個耳根子軟的老公和爹,各種縱容這兩個女人。玩累了的兩個女人開始看不上唯諾的李顯,盡然再三干預政事,在唐朝大興政治買賣,更改制度等。甚至萌生學習婆婆武則天當女皇帝的思想!讓女兒當皇太子!韋后沒有把武則天管理國家的本事學習到位,卻把武則天淫蕩糜亂的本性學了個淋漓盡致,和武三思勾搭成奸,偷情成性。

    此時被封為昭榮的上官婉兒和鎮國公主太平,關係惡化,具記載也是因為男人爭風吃醋……同為武三思姘頭的上官婉兒成了韋皇后另一大助力!

    好了,唐朝的政治機構,繼武則天后,又一次準備被女人洗牌!皇后淫亂,干預國政,宗族強盛;安樂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圖危宗社——《資治通鑑》

    以韋后為首的淫蕩三人組,開始在唐興風作浪,不斷挑唆李顯廢掉太子李重俊,並打壓太平公主勢力

    歷史開始出現重錘,李顯被毒死!這件事是引發所有後續的導火索,這條火線也開始燒出幕後的所有推手。◆韋氏集團(上官婉兒、安樂公主、武三思等)

    ◆太平公主,一人獨大,實力可以和韋氏集團不分伯仲。鑑於神龍政變中的,她對李顯上位提供很大助力,哥哥李顯對其充分的信任和授權

    ◆李重俊,有能力,有想法的太子,由於不是韋氏所生,雙方矛盾頗深

    ◆李隆基,蟄伏的殺手!暗自積蓄深厚的政治資本

    主角已經登場,那麼開始上戲。首先,李重俊受不了壓迫,決心搬倒韋氏集團,結果策劃失敗,被手下殺死,這次政變最大的收穫就是滅掉武三思集團。然後,皇帝李顯被毒死領取飯盒。韋氏集團心志當恢復一代女皇,昏庸的李顯成了最大障礙,而且韋皇后和上官婉兒揹著李顯給其戴了幾頂綠帽子,無風不起浪,李顯的死成了維護姦情最大的保障。

    韋后、上官昭容用事,自以謀出主下遠甚,憚之。——《舊唐書》太平公主,另一個不安分的女人。唐政治中心唯一讓韋氏集團忌憚的人。各樹朋黨,更相譖毀。——《資治通鑑》卷209

    這樣雙方在形成一個互相拉扯,爭奪的態勢,誰也不服氣誰,請記住這個女兒親手把他媽請下皇位,對於李顯這個不中用的哥哥,以及壯大的韋氏集團,太平公主能甘心魚肉,任人宰割?

    看來,太平公主也是另一位潛在的BOOS,一直很有野心的人物。

    李顯的死,關於這件事的過程記載疑雲重重。但是這是雙方樂得見到的結果,除了李隆基這個侄子置身事外!

    李重俊發動的景龍事變失敗後,韋氏集團玩起挾李重茂以令諸侯的把戲!三個勢力沒有李顯的存在,平衡被打破,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為了自保發動康龍政變,打著:

    韋后毒殺先帝,陰謀危害社稷,今晚我將與你們一道誅滅諸韋,擁立相王以安天下!

    的口號,誅殺韋后,上官婉兒!事成李旦上位,天下大定。韋氏母女的死是鐵板釘釘子,大家都恨得牙癢癢不殺之不痛快,至於上官婉兒的死就耐人尋味了。

    李隆基起事後,是上官婉兒在皇宮迎接,手裡還有:

    相王輔政的詔書!

    李隆基卻不顧詔書,果斷殺掉上官婉兒,辣手摧花,一點不憐惜美人!

    李隆基的狠心是有道理的,在康龍政變中,李隆基是借勢太平公主,此時李隆基已經看透太平公主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女人,這個姑姑比自己的父親更具手段。而上官婉兒在這次政變中不明不白的表現,讓李隆基深感後怕!

    什麼時候做出的安排?

    出於忌憚,和不能容忍,李隆基找個藉口殺掉上官婉兒成了最明智的選擇。

    而歷史也證明了這位帝王的深謀遠慮,不久後他和她姑姑太平的爭鬥更是水深火熱。在先天政變後,李隆基賜死太平公主。這樣算下來,大唐一直在女人手裡混亂,李隆基也是一直靠殺美女上位?

  • 8 # 藍風破曉

    每一場政變,都夾雜著血和淚,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為什麼大多數政變都要殺很多人呢?因為“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留著和自己方向不同的人一起共事,風險實在是大。

    公元710年,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一起發動了“唐隆政變”,殺了不少人,其中被殺的三個影響力很大的女人分別是:韋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

    李隆基為什麼要將這三個女人殺了呢?為何如此狠心?

    李隆基殺韋后,是因為韋后毒殺了唐中宗

    武則天晚年時,下決心歸政於李氏,因此將李顯立為了太子,這就是後來的唐中宗。李顯趁武則天大病,在公元705發動政變上了位。韋后就是唐中宗的皇后。

    韋后的偶像是婆婆武則天,她崇拜武則天的殺伐決斷,她佩服武則天的雄才大略,她也羨慕武則天養面首無數。機會終於來了,那就是自己老公李顯上了位,她感覺自己可以複製武則天的成功。

    實際上,韋后有“當皇帝”的“病”,沒有當“武則天”的“命”,最關鍵是火候把握不好。人武則天前期是盡力輔佐李治,李治去世後扶兒子“上馬”,不合適了,自己才當了皇帝。

    韋后在男女之事上,沒有原則和底線,自己老公還健在,就已經和武三思等權臣打得火熱了,也許“及時行樂”才是人家的座右銘。

    在唐中宗二次在位的五年時間裡,韋后禍亂朝政,讓宮廷混亂不堪,最過分的是:為了自己早日能獨掌大權,韋后沒有底線地毒死了李顯。

    對於禍亂朝廷,殺死自己大伯的韋后,李隆基發動政變,手起刀落,送韋大媽去了閻王殿。這樣的人留著,只會對“自己父親李睿的上位”製造更多風險,增加無數動盪。

    李隆基堅決殺掉安樂公主,是因為她賣官獲利,作風不檢點

    殺韋后,是出於報仇和防範,那麼殺安樂公主是為什麼呢?

    安樂公主是韋后的鐵桿跟隨者,是唐中宗李顯被殺的幫兇。安樂公主跟母親韋后近,所以思想、行為和母親非常相像。

    在唐中宗年間,安樂公主對外賣官獲利,攪亂正常的官場秩序;對內,則釋放天性,很不檢點,縱情於各類男色當中。

    如果韋后只是醉心於權勢的話,安樂公主則天真地表達了自己想當女皇帝的想法,一度和母親合力施壓父親,希望廢了太子李重俊,同時希望父親立自己為“皇太女”。

    在安樂公主看來,如果立自己為皇太女的話,父親百年之後,自己可以名正言順地上位。但是,哪有那麼美的事?長得已經那麼美了,就不要想得太美了。李顯沒有同意。

    公元710年,李隆基發動政變,殺了韋后的同時,安樂公主這個幫兇自然不會留著,何況此人飛揚跋扈,壞事做了不少,在李隆基看來,閻王殿才是這個表姐命運的歸宿。

    李隆基殺了上官婉兒,實在看不上“隨風倒”的風格

    上官婉兒是個才女,李顯上位時,被納入了後宮,只是上官婉兒成為李顯的女人時,已經是四十多的阿姨了,受寵自然不可能。於是,上官婉兒申請了宮外的住所,說是住所,其實是和各色人等會面的場所,特別是和她的情人們,可以放開了“歡樂”。

    上官婉兒本來是和武則天有不共戴天之仇,因為自己的父親、爺爺都是被武則天殺的,但上官婉兒後來卻成了武則天的粉絲。上官婉兒是“重度武則天疾病患者”,具體表現在思想和身體都很開放。一度為了迎合武則天,甚至對“武氏上位”都有支援的動向。

    武則天去世後,中宗上了位,韋后專權,上官婉兒開始抱緊了韋后的大腿,這一手“隨風倒”玩得不賴。這些情況,李隆基、李旦、太平公主等人看得很清楚。

    當“唐隆政變”發生後,就算上官婉兒拿出了曾經支援“李氏上位”的證據,並獲得了太平公主的證明。但是,李隆基縱觀上官婉兒的仕途之路,認為上官婉兒是個投機主義者,對於自己老爹的上位沒什麼幫助,對於自己將來的上位,還有一定風險,於是,上官婉兒在李隆基的堅持下,被殺了。

    李隆基在“唐隆之變”時殺的三個女人,都是很有影響力的女人,雖然看起來殘酷,但帝王手段,就是要行霹靂之事,否則以後如何安穩掌權?女人,還是不要過於站在“風口浪尖”為好,就算曆史上有“武則天”這樣的大女人,但是她的命運誰又能複製呢?

  • 9 # 歷史折返

    唐朝在中國具有很重要的歷史地位,無論是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當時公認的世界強國之一。

    李隆基(武則天孫子)出生的時候,正是武則天統治時期,隨著李隆基的成年以及武則天的去世,此時大唐的皇帝是唐中宗李顯(李隆基叔叔)。李顯在位的時候,任用自己的老婆韋皇后,貪汙腐化,朝廷上下一片混亂,當時的李隆基年輕有為,但權利有限,於是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李隆基姑姑)結成政治上的聯盟,成功誅殺韋后集團。隨著韋后集團的覆滅,李隆基擁戴自己的父親做了皇帝。就是後來的唐睿宗李旦。與此同時李隆基也被立為太子。後期由於權利之爭,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李隆基姑姑)的政治聯盟破裂,導致雙方劍拔弩張,最終李隆基憑藉手中權利以太平公主(李隆基姑姑)涉嫌謀反為名將其殺死。下面我們詳細瞭解一下李隆基與這三個女人的恩恩怨怨。

    中宗李顯一生經歷兩次皇位得失,人生可謂起伏跌宕。從第一次被其母親武則天被廢,到第二次重新登上皇帝寶座,在李顯的內心深處應該是非常感謝他的老婆韋皇后,畢竟在李顯被軟禁的十四年裡,是韋氏不離不棄的陪伴,幫助其度過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因此重新上位的李顯重用韋氏家族情有可原。

    隨著李顯的重新登基,韋皇后當然也是一步沖天,手中權利與日俱增。逐漸開始提拔重用韋氏家族成員。以致最後大唐江山的大部分權利都被韋皇后家族掌握。並且韋皇后勾結上官婉兒和武則天侄子武三思,在朝中結黨營私,大搞權錢交易。使得朝廷上下腐敗盛行。

    韋皇后為人歹毒兇殘,而且野心勃勃,妄圖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在後期,利令智昏的韋皇后為了自己的權利,和自己的女兒安樂公主一起把唐中宗李顯毒死,妄圖竊取更大權利。後來被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一起發動政變,斬殺韋皇后和其家族成員以及黨羽上官婉兒,武三思等等,避免了大唐江山再次陷入沒落之路。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除掉韋皇后,隨即廢了韋皇后兒子的皇位,擁戴李隆基父親李旦做了皇帝。此時的姑侄兩個在政治利益上基本處於平衡時期。後來隨著李旦立儲一事,兩個人在權利上的平衡點被打破。本來太子按照祖訓應該是李隆基的大哥來做。但是李隆基大哥非常仁厚,堅辭不受,於是李隆基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太子。權利的天平倒向了李隆基一側。

    李隆基手握重權後遭到太平公主的嫉妒。姑侄兩人政治聯盟開始出現破裂。太平公主利用手中權利曾一度聯合部分朝中大臣上書皇帝李旦,以李隆基不是長子為名,要求廢掉李隆基的太子地位。不過在皇帝李旦的斡旋下才未得逞。後來太平公主多次對李隆基實施暗殺活動,最終都被李隆基有驚無險的瓦解掉。隨著雙方矛盾的深入,皇帝李旦內心深感不安,為了大唐江山社稷的穩固發展,皇帝李旦決定二次退位,把皇位讓給自己的兒子李隆基。

    李隆基登上皇帝寶座之後,太平公主深感不安,遂和朝中大臣密謀推翻李隆基的政權。怎奈年富力強的李隆基先發制人,迅速控制了太平公主,並賜其自盡身亡。隨著太平公主極其黨羽的全部剷除,李隆基的皇權宣告穩定。至此大唐逐漸走上輝煌盛世的時代。

    李隆基上位過程中相繼殺掉韋皇后,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的原因一方面是維護大唐江山社稷的穩定發展,另一方面也是自己為了掌握大權排除異己罷了。

    (文中圖片依次為韋皇后、上官婉兒、太平公主)

  • 10 # 瀚海說史

    李隆基發動政變時,殺掉了三個對朝政影響最大的女人,這次的政變被人稱之為“唐隆政變”,這次政變是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一起策劃的,政變的目的就是為了剷除亂政的韋后集團,該集團最主要的三個女人以及眾多的黨羽被誅殺。在唐隆政變中,李隆基誅殺了那三個女人?

    其一、誅殺想要效仿武則天的韋后

    韋后是唐中宗李顯的皇后,韋后經歷了以張柬之為首的大臣們發動的“神龍政變”,這場政變殺死了武則天最寵愛的兩個“面首”張易之和張昌宗兩兄弟,迫使武則天讓位給中宗李顯。李顯登基後,軟弱無能,整個朝政大權逐漸被韋后和安樂公主所掌握,原先發動政變擁立李顯登基的有功之臣被貶的被貶,還有的被殺害,韋后想要效仿自己婆婆武則天的做法,做第二個女皇帝。

    韋后在李顯還活著的時候就和武三思私通,據歷史記載,武三思和韋后私通是當時的女宰相上官婉兒推薦的,武三思和韋后私通後,她們的勢力越來越強大,把當時的朝政搞得烏煙瘴氣,很多人因為不依附他們而被殘酷的排擠。

    公元710年6月,韋后急於成為武則天第二,於是和安樂公主一起合謀下毒把唐中宗李顯毒死,後秘不發喪,夥同上官婉兒起草一份遺詔,立李重茂為太子,相王李旦輔政,韋后以太后名義攝政。

    然而宰相宗楚客和太常卿武延秀等人則勸說韋后效仿武則天登基稱帝,但害怕李旦和太平公主從中作梗,便秘謀除掉他們。得到訊息的李隆基就和自己的姑姑一起發動了一場改變整個唐朝皇室走向的“唐隆政變”,韋后被以毒死先帝,謀危社稷等罪直接被髮動政變時將士殺害。

    其二、誅殺干預朝政,賄賣官爵的安樂公主

    安樂公主是韋后和中宗的女兒,小的時候就聰明伶俐,美麗大方被稱之為唐朝第一美人,因李顯和韋后對她過分溺愛,讓她從小就養成了飛揚跋扈,嬌蠻任性的霸道性格。

    李顯登基後,安樂公主的權力慾望開始越發膨脹,甚至還要求李顯封她為皇太女,但由於大臣們的阻擾而以失敗告終。後來安樂公主開置府暑,大肆進行買賣官爵。

    權力的慾望一旦開啟就沒有回頭路,安樂公主對父親李顯沒有封其為皇太女這件事懷恨在心,就和同樣有權力慾望的母親合謀下毒害死了自己的父親,還參與了想要奪取李唐皇室的策劃,最後一同被誅殺。

    其三、誅殺見風使舵的“巾幗宰相”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從小就聰慧,熟讀史書,在十三歲時被武則天封為才人,後得到武則天重用,權利也越來越大,成了武則天面前的一個大紅人。在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時,上官婉兒因為記恨武則天在她小的時候殺害她的爺爺和父親,在暗處幫助張柬之輕而易舉的發動了政變,迫使武則天還政於李顯。

    李顯登基後,上官婉兒被封為昭容,成為了皇妃,更加深受李顯的信任,讓其專秉內政起草詔令。上官婉兒很有才學,但他是個地道的牆頭草,她見到韋后大權在握後,為了討好她,就把武三思推薦給了韋后,還經常勸說韋后效仿武則天。同時她見到太平公主的勢力越來越強,又前去依附太平公主,以求能做到左右逢源。

    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後,韋后和安樂公主被誅殺,當時的上官婉兒還拿著蠟燭率領宮裡人前去迎接到來的劉幽求,並拿出她和太平公主一起草擬的遺詔給劉幽求看,以此來證明她是和李唐皇室在一起的,祈求李隆基能放過她,當李隆基聽到劉幽求為上官婉兒的開恩請求後,果斷的以她能出賣奶奶(武則天)以及韋后,以後也能出賣父親和我,而且她為人淫亂奢靡,此人絕不能留,於是上官婉兒也被李隆基所誅殺。

    “此婢妖淫,瀆亂宮闈,今日不誅,後悔無及了。”——李隆基結語:李隆基誅殺韋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都是被逼無奈之舉,如若沒有李隆基發動的“唐隆政變”,歷史也許會被這三個女人所改變。韋后、安樂公主以及上官婉兒的淫糜生活也讓唐朝背上了“髒唐”的鍋,所以被誅殺也是死得其所。資料來源於:《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全唐文》

  • 11 # 星火辰

    題主這個問題簡直是搞腦筋急轉彎,這三個女人是誰?是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還是他姑姑太平公主?這兒已經是四個女人了。只能把韋皇后、安樂公主母女倆放在一起說。

    一、武則天晚年到李隆基坐穩皇位前,前後不到十年間,大唐王朝政變不斷。李隆基就發動了兩次,從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李隆基搞的兩次政變,一次叫做唐隆政變,在他伯父唐中宗死後,和他姑姑太平公主一起發動,從而滅了他伯父唐中宗一族,把皇帝的寶座搶到了他父親唐睿宗這一系。另一次叫做先天政變,已經當了皇帝而沒實權的李隆基單獨發動,滅了他姑姑太平公主一族,逼得他老爹唐睿宗完全隱退,李隆基開始完全掌控帝國大權。

    李隆基當真是搞政變的大師,可事件的道理迴圈往復,他晚年,最終也因為一場不明不白的馬嵬事變(多半也是一場政變),不但失去了最心愛的女人,也丟掉了權力。

    好吧,由李隆基發動的兩場政變中,唐隆政變中李隆基殺掉了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以及大唐才女上官婉兒,先天政變中殺掉了太平公主。

    二、李隆基為什麼要殺韋皇后和安樂公主?

    史書記載是,唐中宗的皇后韋氏有當女皇的野心,有可能顛覆李唐的社稷,而安樂公主想當皇太女,和他媽韋皇后一起毒死了唐中宗。因此,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發動唐隆政變的行為,屬於拯救國家、清除毒婦惡女的正義之舉。

    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有沒有野心且不說,單說他們毒殺唐中宗就大有疑問,唐中宗不但是韋后的老公、安樂公主的老爹,還是韋后和安樂最有力的保護者,毒殺唐中宗對她們有什麼好處?僅僅因為唐中宗不立安樂為皇太女?這在情理上是說不過去的。

    至於這兩個女人的野心,那發動政變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就沒有野心嗎?

    事實上,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所誅殺的,不僅僅是韋后和安樂公主,而是唐中宗這一系的所有勢力。

    說到底,李隆基殺韋后和安樂公主是為了奪權,奪取大唐帝國的最高權力。其他什麼韋后、安樂弒君的罪名、相當女皇的罪名,終究是查不清楚了。

    三、李隆基殺上官婉兒的原因最撲朔迷離!

    上官婉兒一生的悲劇,就是她和李家、武家、韋家幾個帝王后妃家族糾纏得太深造成的。她爺爺上官儀因為反對武則天被殺死,她被沒為奴,卻又因為才華得到武則天的賞識,被提拔為內宰相一樣的人物。後來,她又隨著唐朝的擁戴者而反武,結果被唐中宗任命為昭容(到底只是女官,還是后妃,這也說不清楚),說是韋后的黨羽,但也有人說他是太平公主安插在韋后身邊的奸細。最後,在唐隆政變中,被李隆基斥責為妖孽而殺死,太平公主還為她很是惋惜。

    其實吧,朋友們都在猜測,這個上官婉兒到底是誰的人。因為他的墓誌銘被發現,這種爭論就更多了。

    歷史記載,唐隆政變中,上官婉兒拿出詔書來,證明自己是李唐皇室的人,是反韋的,想求李隆基饒她一命,但李隆基卻毫不留情。

    其實,歷史的事實早已經是欲蓋彌彰。什麼叫是李唐皇室的人?難道韋后就不是李唐皇室的媳婦兒?唐中宗之子李重茂(被李隆基不認可的皇帝)就不是唐朝本該正統的皇帝?畢竟人家韋后還沒當武則天,當時的皇帝還是他李家的,上官婉兒又何須證明自己忠於李家?

    因此,上官婉兒拿出的詔書,多半隻是證明她是忠於相王(李隆基之父唐睿宗)、太平公主的,而不是什麼忠於李家。正因為如此,李隆基殺掉上官婉兒,無外乎是上官婉兒知道得太多了,上官婉兒拿出的詔書恰恰證明了李隆基等人發動的政變一場相王系、太平公主系針對他們哥哥唐中宗系的奪權行為,失去了其冠冕堂皇的正義性。李隆基又怎能留著上官婉兒?

    四、先天政變中,李隆基殺盡太平公主一系,並非只是殺太平公主一人而已

    在先天政變中,李隆基殺太平公主,無外乎是為了消除太平公主等人對他皇位的巨大威脅而已。然而,讓太平公主制約李隆基,其實應該是他老爹唐睿宗的真實想法。唐睿宗讓位給李隆基後,卻還牢牢掌控著朝廷權力,讓聽從太平公主命令的人佔據宰相高位,早說明了這個問題。

    因此,李隆基殺太平公主(他爹睿宗曾大力向其求情),不但有消除太平公主對他威脅的目的,其實也有當初唐太宗玄武門後派尉遲恭向李淵請命這種事相類似的目的。果然,先天政變後,睿宗徹底退隱修道去了。

  • 12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唐玄宗李隆基堅決要殺掉的三個女人是:韋皇后、安樂公主、太平公主。

    首先把人物關係擼一擼,李隆基、韋皇后、安樂公主、太平公主都是李唐宗室,且都有親戚關係,但生在皇家,所謂的血緣關係,遠遠也比不上利益關係,而且政治鬥爭都是你死我活的利益衝突。

    韋皇后是唐中宗李顯的妻子,是武則天的兒媳婦,是李隆基的伯母,李隆基的父親李旦是唐中宗李顯的同母弟弟。

    安樂公主是韋皇后與唐中宗李顯的女兒,是李隆基的表妹,兩人是同一年出生的。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是韋皇后的小姨子,算起來是李隆基的姑媽。

    李隆基就是後來的唐玄宗,他的父親是唐睿宗李旦,母親是竇德妃,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個兒子。伯父是唐中宗李顯,伯母是韋皇后,祖父是唐高宗李治,祖母是武則天。

    武則天在當皇太后時期,把李隆基的伯父皇帝李顯廢為廬陵王,把李隆基的父親李旦立為傀儡皇帝,即唐睿宗,等到李隆基5歲時,武則天登基為帝,建立武周,他的父親李旦也被武則天廢為皇嗣,即皇太子。

    由於父親被廢,李隆基在皇宮之中也被軟禁了七年之久,直到武則天晚年,他的伯父李顯被立為太子,他的父親李旦被封為相王,李隆基才開始在宮中擔任官職。

    原本唐朝皇帝之位是輪不到李隆基來做的,但是在武則天晚年,發生了一系列的宮廷政變和政治鬥爭,經歷了兩場政變後,李隆基成為大唐帝國的太子,隨後不久即位皇帝,在李隆基登上皇位的過程中,先後有三個女人被殺,就是:韋皇后、安樂公主、太平公主。

    首先是神龍政變,神龍政變是以張柬之、崔玄暐、敬暉、桓彥範、袁恕己為首的朝臣,殺害武則天寵信的張易之、張昌宗及其黨羽,逼迫武則天讓位於太子李顯的政變,由於政變的目的是讓武則天還政於李唐宗室,因此得到了李唐宗室的大力支援。

    政變成功後,李顯即位為皇帝,大封參與政變的張柬之、崔玄暐、敬暉、桓彥範、袁恕五人為王,因此五人遭到韋皇后及武三思等人的嫉妒,韋皇后在唐中宗李顯表面詆譭五人,這五位參與政變的功臣下場都不太好,張柬之、崔玄暐被貶官後病死,敬暉、桓彥範、袁恕先後被殺。

    由於唐中宗李顯性格軟弱,朝廷大權落入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之手,而韋皇后想學自已婆婆武則天的做法當皇帝,大肆打擊政敵。

    安樂公主的丈夫是武崇訓,武崇訓是武三思的兒子,武三思是武則天的侄子,因此武三思、武崇訓及韋皇后結成一黨,打擊唐中宗李顯的太子李重俊,因為李重俊不是韋皇后所生,矛盾升級後,李重俊發動兵變,殺死了武三思、武崇訓父子,想去殺韋皇后的時候,由於在玄武門受阻,李重俊被手下士兵倒戈所殺。

    李重俊被殺後,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更加驕橫,韋皇后為了想當女皇,聯合女兒安樂公主下毒毒死了自已的丈夫唐中宗李顯,韋皇后與安樂公主的行為引起了李唐宗室的極大憤怒,以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為首的李唐宗室發動政變,殺死了韋皇后與安樂公主,及其黨羽,成功的奪回了政權。

    而韋皇后與安樂公主成為李隆基政變首先被殺的2個女人。

    政變成功後,李隆基的父親李旦被立為皇帝,李隆基成為皇太子,但由於李唐一直有女人參政的習慣,因此太平公主也自恃政變有功,強行干涉朝廷政事,但李隆基已是太子,當然再容不得別的女人干政,因此與太平公主開始產生矛盾。

    太平公主與皇太子李隆基的矛盾越來越大,也讓皇帝李旦顯得不安,因此李旦乾脆將皇位傳給李隆基,自已做了太上皇,但仍握有部分大權,而太平公主與身為皇帝的李隆基矛盾終於暴發,雙方開始兵戎相見,都想除掉對方。

    最終李隆基先發制人,先誅殺了太平公主的黨羽,最後賜死了太平公主,就是太上皇李旦出面求情,李隆基也不許可,最終李隆基成功平定太平公主之亂,坐穩皇位。

    而太平公主就成為李隆基政變過程中被殺的第3個女人。

    李隆基為何如此狠心?

    很簡單,政治鬥爭就是你死我活,李隆基不殺她們,她們就會殺了李隆基, 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沒有任何親情、血緣可講,直到殺盡一方為止,而韋皇后、安樂公主、太平公主就成為李隆基奪權路上的犧牲品。

    唐朝在武則天去世後,發生了一系列為了爭奪權力的宮廷流血政變,直到李隆基時代才正式穩定下來,並創造了後來的“開元盛世”。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因為李隆基的果敢殺戮,才導致唐朝後期的盛世和穩定。

  • 13 # 分享人物故事

    李隆基政變時,堅決殺掉的三個女人,分別是韋皇后,安樂公主和太平公主。

    一,韋后母女親手毒死中宗皇帝

    韋皇后的一些寵臣,隨便出入後宮。韋皇后擔心此事洩露被殺,她的女兒安樂公主也想讓韋皇后臨朝聽政,自己做皇太女,於是他們共同謀劃,殺死自己的父親唐中宗。就在給唐中宗吃的糕餅中放進毒藥。

    六月初二,唐中宗在神龍殿駕崩。韋皇后沒有宣佈唐中宗駕崩的訊息,自己總理各項朝政事務。

    此時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商量起草唐中宗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由韋皇后主持政事,相王李旦參謀政事。宗楚客私下對韋溫說:“相王輔政,在道理上不合適,並且他和韋皇后是叔嫂,不該相互問候,那聽朝的時候又怎麼成禮呢?於是他們率領諸宰相上表請韋皇后臨朝,罷去相王李旦的參政資格。

    初四,唐中宗靈柩牽制太極殿,召集百官發喪,韋皇后臨朝代理政事,大赦天下,改國號唐隆,又提升李旦為太尉,壽春王李成器為宋王,以順應人心。

    初七,殤帝即位,時年16歲。尊韋皇后為皇太后,立妃子陸氏為皇后。

    當時,宗楚客與武延秀等人一同勸說韋后,按照武則天的慣例登基, 當時南北禁軍和臺閣等要害部門都由韋家人掌管,他們廣結黨羽,內外勾結。宗楚客等人秘密上書,說韋后應當代替李唐王朝,他們打算謀害殤帝,又十分懼怕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秘密與韋溫,安樂公主謀劃除掉他們。

    相王李旦的兒子臨淄王李隆基,之前被免去潞州別駕的官職,在京師私下聚集 智勇雙全的人,謀劃匡算大唐社稷。當時唐太宗選拔了驍勇善戰的人員,讓他們穿著有虎皮花紋的衣服,跨著有豹皮花紋的馬鞍,跟隨太宗遊獵,在馬前射殺禽獸,稱為百騎, 武則天則逐漸增加為千騎,隸屬於左右羽林軍。唐中宗則稱之為萬騎,設定了官員來統領他們。李隆基同這些豪傑相交甚厚。

    兵部侍郎崔日用一慣依附韋氏集團,與宗楚客關係很好。他知道宗楚客的計劃破敗後,波及自身,於是派寶昌寺僧人 普潤秘密到李隆基處報告,勸他趕快行動。李隆基遂與太平公主及公主的兒子和一些大臣等共同謀劃,先起事殺掉他們。韋播,高嵩多次鞭打萬騎士兵,想要樹立自己的威信。萬騎士兵都十分怨恨。果毅葛福順,陳玄禮見李隆基便向他訴說 。李隆基便暗示他們殺掉韋氏集團成員。他們聽後都積極請戰,願盡死力。萬騎李仙鳧也參加了他們的計劃,有人說李隆基應該報告相王李旦。李隆基說:“我輩是為了大唐江山這樣做,事成之後福歸於相王,不成則自己身死罷了,不能以此連累相王,現在如果報告相王,他又同意了,那相王也便參與了這危險的事情;如果他不同意,就會壞了大事。”於是沒有報告相王。

    二十日,李隆基身穿便服與劉幽求等人進入禁苑之中,到鍾紹京住所集合。鍾紹京又反悔了,想拒之門外, 他妻子許氏說:“為國家不惜個人之身,老天爺必定要保佑的。再說你平常已與他們共謀此事,現在即使不幹了,又怎麼逃脫得了干係?”鍾紹京才快步出來拜見,李隆基拉著他的手坐在一起。當時羽林軍將士都屯兵玄武門。到晚上,葛福順,李仙鳧等都來到李隆基處。求問號令,以便起事。

    將近二更,夜空中流星散落如雪,劉幽求說:“天意如此,機不可失”。葛福順拔劍直入羽林軍營,殺掉韋璇、韋博、高嵩以示眾,說到:“韋后毒殺先帝,謀圖顛覆社稷,今晚要齊心殺掉韋氏集團成員,凡長得超過馬鞭高度的均一律斬首。要擁力相王以安定天下,有膽敢心繫兩方幫助叛黨的人,判的罪要連及三族。”羽林軍將士均欣然從命。於是把韋璇等人的首級送到李隆基處,李隆基拿燈察看後,便與劉幽求等人出晉苑南門,鍾紹京率領丁匠二百多人,拿著斧鋸等跟在後面。又派葛福順帶領左萬騎攻打玄德門,李仙鳧帶領右萬騎攻打白獸門,相約在凌煙閣前會合。葛福順等人殺掉守門將士,進入宮中。李隆基率兵守在玄武門外,三更時,聽見喧鬧聲,便率總監及羽林兵進入宮中,那些在太極殿守護中宗靈柩的衛兵,聽到喧鬧聲,也披甲上陣響應李隆基等。韋皇后惶恐之際,跑入飛騎營,有一個飛騎兵將她斬首後,把首級獻給李隆基。安樂公主正在照著鏡子畫眉毛,軍士將她殺掉。

    這時, 李隆基先把宮中的和把手宮中各門的韋氏家族的人,以及平常被韋后所親信的人都斬首。天快亮時,皇宮內外都以安定。

    二十一日,李隆基出宮拜見相王李旦,叩頭為沒有先報告相王謝罪。相王抱著他哭到:“社稷宗廟沒有覆滅,是你的功勞。”於是迎相王入宮,輔佐少帝。二十三日,太平公主傳少帝旨意,請求把皇位讓給相王,相王堅決推辭。

    二十四日,少帝在太極殿東側向西而坐,相王站在唐中宗靈柩旁,太平公主說:“皇帝欲把皇位讓給叔父,可以嗎?”劉幽求跪著說:“國家現在多災多難,皇帝仁愛孝順,效法堯舜禪讓的傳統,的確出於至公無私。相王代替皇帝的重任,表現了對侄子的厚愛。”於是便根據少帝制書傳位給相王。當時少帝還在御座上,太平公主上前對他說:“天下百姓之心已歸附相王,這已不是你的座位啦,於是把他拉了下來。”唐睿宗即位,親臨承天門,大赦天下,又恢復少帝為溫王。

    二,太平公主謀反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之女。唐睿宗時權震朝野。她想以天象之異離間睿宗父子,沒能成功,後又謀廢唐玄宗。

    太平公主指使一個懂歷術的人向唐睿宗進言說:“彗星的出現是主除舊佈新,再說位於天市垣內的帝座和心前星都有變化,這說明皇太子要做天子。”唐睿宗說:“把帝位傳給有德行的人來避免災禍,我的主意已經定了。” 太平公主及其同黨都竭力勸諫,認為這萬萬不行。睿宗堅持己見。

    二十五日,唐睿宗李旦頒發制命,傳位給太子李隆基。李隆基上表堅決推辭。 八月初三,唐玄宗即位,尊奉唐睿宗為太上皇。

    太平公主依仗唐睿宗的威勢,專權用事,同唐玄宗不合。當時朝中宰相有七個,其中五個都出自公主之門。文臣武將也大半依附太平公主,她與竇懷貞、岑曦、蕭志忠、崔緹、薛稷、李晉、李慈、常元楷等多人圖謀廢掉唐玄宗,又與官人元氏謀劃在赤箭粉中放上毒藥獻給唐玄宗。

    王琚對唐玄宗說:“事情緊急,不能不趕快行動。”左丞相張說從東都洛陽派人給玄宗送來佩刀,意在要玄宗決斷。荊州刺史崔日用入朝奏事,對唐玄宗說:“太平公主圖謀不軌,已經有些時日了,陛下從前在東宮做太子時,還是臣子,如果要討伐她,還須謀劃。現在已經登基為帝,只須下到制書,誰敢不聽從?若是奸人得逞,後悔都來不及了。”唐玄宗說:“的確如你所說的那樣,只是怕驚動了上皇。”崔日用說:“天子的孝心表現於安定天下。如果奸人得逞,則社稷衰敗,怎麼還談得上孝順?請陛下先穩定北軍,在收剿叛黨,便不會驚動上皇了”。唐玄宗以為然,又任命崔日用為吏部侍郎。

    秋天七月,魏知古報告太平公主在這個月四日作亂,要命令常無楷、李慈率羽林軍士兵闖入武德殿,竇懷貞,蕭志忠,岑曦等人在南牙舉兵呼應。唐玄宗便與齊王李範,薛王李業,以及王毛仲,姜皎等人商定計策,誅殺叛黨。

    甲子,唐玄宗讓王毛仲取馬廄中的馬及士兵三百多人,從武德殿入虔化門,召來常元楷,李慈先殺了他們,又把蕭志忠,岑曦帶至朝堂一併殺了。竇懷貞逃入溝中,自縊而死,又命人用刀刺他的屍體,改他的姓為毒。上皇聽說變故,登上承天門樓,郭元振說皇帝奉命誅殺竇懷貞等人,沒有別的事情。唐玄宗又趕快來到承天門樓,上皇殿下詔命數落竇懷貞等人罪狀,於是大赦天下。只有叛逆之徒的親戚黨羽不赦。

    太平公主逃金山中寺廟,三天後才出來,被賜死在家中,太平公主的幾個兒子及黨羽共死了幾十人。薛崇簡因多次勸諫他母親而被鞭打,特意免除死罪,賜姓李,仍用原來的官爵,沒收公主家產,財貨堆積如山,珍奇寶物同皇宮裡的不相上下。欄圈中的養馬,田園的租錢,幾年都收不盡。

    結語:

    這三個女人告訴我們一個問題:權力使她們利令智昏, 人對慾望要把握一定的度,超過這個限度,會把自己置於葬身之地。另外還要會如實的評估自己,不能夠正確的評估自己,就會遭到殺身之禍。一味地效仿別人,只能是邯鄲學步,自取欺辱,進而丟了性命。

    這三個人被權力衝昏了頭腦,又不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的政治才能,最後終落得玩火自焚的地步,既可憐,又可悲,咎由自取而已。沒有什麼狠心不狠心的,王室鬥爭本來就是你死我活,三個女人此之謂:自作死,不可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改善血液粘稠,血液粘稠是一種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