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Violetti傾英嫣語
-
2 # 留學李玲芬老師
我周圍有不少留學生。 至於什麼特點呢, 並不能一概而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
出國留學的時候, 不少孩子都已經有了自己獨立的想法。
包括家庭教育都已經在出國之前就形成了。
出國留學回來的,有些孩子的確還是和在國內時差不多,張狂,自以為是,總認為全天下都是ta的,等
有些孩子呢, 從小家庭教育不錯的, 回來後還是一樣的踏踏實實, 只不過呢, 看過了世界,有了感受, 更樂於接納不同人的特點,不同文化,包容心更強一些。
眼界也更寬闊一些, 想法也更長遠一些。
-
3 # 範作冰教授
由於身邊出國的人非常多,情況也各不相同,特點各異,簡單總結幾點。
1. 大學畢業後出國的最多、出國讀大學或高中的近年有增長趨勢
由於在大學工作,瞭解最多的還是大學生畢業後出國讀研的情況。我所在的大學每年畢業後出國讀研的學生約佔畢業生總數的5%,近年有不斷增長的趨勢,說明有出國意願的人在不斷增加。
周圍的同事或朋友的孩子近年不斷有人出國讀大學或高中,留學低齡化趨勢明顯。出國讀大學的以國際高中為主,也有部分讀體制內高中的不參加高考,透過準備託福、SAT、ACT等赴美留學,也有部分高考後出國讀本科。也瞭解到一些出國讀高中甚至初中的,人數不多。
2. 留學的國家以美、英為主,近年越來越分散
留學的國家以美國和英國最多,其他的加拿大、澳洲、日本及歐洲小語種國家比較分散。近年由於各國留學政策不斷變化,導致留學國家選擇出現了變化,赴英留學數量大增,美國則略有下降,其他國家相對平穩,日本近年有增長趨勢。
3. 從專業選擇來看,商科佔比較高,選擇STEM課程的越來越多
商科一直是出國留學熱門專業,約佔留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我所在的學校是特色鮮明的工科院校,但出國留學的學生中經管類專業的學生佔比一直較高,也反映了這一現實。近年STEM、新工科專業較熱,選擇計算機、資訊工程等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多。
4. 留學生家庭中高收入家庭佔比不斷下降
以前一提到留學,給人的印象是隻有高收入家庭才考慮的事,但從統計資料和身邊的例子來看,留學生來自各個收入階層,普通工薪階層的出國得大有人在,而且佔比在不斷提高。由於各國留學費用不同,家庭收入的高低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留學的國家選擇,但對留學這件事的影響越來越小。
5. 學業完成後回國就職的越來越多
留學的主要目的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國際優質教育資源,接受相關教育,為將來發展做準備。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改革開放以來出國留學的人員中,約85%都選擇回國工作,為祖國建設作貢獻。近年由於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出了一系列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就業、創業的優惠政策,使留學生回國就業機會越來越多、待遇也越來越好,使越來越多的留學生畢業後回國就業,報效祖國。由於留學個體的情況太多,留學目的各不相同,有的很小出去留學可能為了以後留在國外,但並不影響回華人員越來越多的趨勢。
-
4 # 影響因子
我認識的留學生
我認識的留學生不多,比較熟悉的就一個,一個巴基斯坦的留學生。讀研的時候認識的,一起學習政治學。人很本分,很好學,中文很好,沒有語言障礙,算是入鄉隨俗了,感覺已經被我們同化了。討論馬克思主義比我們本國的學生還起勁。沒有網上哪些烏七八糟的事情。不過比較羨慕他們的宿舍,條件不錯。說是畢業回國後在大學教書,讓更多的人瞭解真正的中國。七八年了,斷了聯絡,也不知道現在什麼情況。
我身邊出國的人我不怎麼關注身邊出國的人。有一個是自己高中同桌,學霸中的學霸,人民大學碩博連讀,現在美國留學,攻讀公共環境治理博士,雙料博士。人品很好,武漢疫情發生後,經常聯絡我,郵寄過口罩。現在美國疫情大爆發,也是相互鼓勵,提前準備了防護物資。明年畢業後回國任教。
特點:學習好、自律、獨立、重感情。這樣的朋友值得交心!
-
5 # 棕櫚大道
有人說「留學是一座圍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也有人說「只要有錢,就能去留學,留學就是個燒錢的工具。」
的確,經濟情況是影響留學的一個很大因素。但錢並不是全部,在留學這條道路上,還有各種各樣的挑戰在促使著你改變。
Stage-1 留學準備
1.「你最近好像變了一個人。」
小Z是學院君的同學,她是一個很酷的女孩。家裡條件比較寬裕,平時生活被聚會、逛街、旅行安排得滿滿當當。但自從她決定留學後...從平時不來上課到每次都坐第一排,認真完成各門作業。從大一到大三,不斷刷分,提高績點。平時從來不去圖書館的她,也過上了「圖書館-食堂-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每次備考都特別認真,周圍的人察覺到她的不同,也在默默給予鼓勵。她在朝自己的目標變得更優秀。
2.「感覺自己好像與世界脫軌了。」
@Scar:
Everyone is attach to something.當這些牽絆都慢慢消失了,自己也彷彿失去了重量和存在感,也許也是時候拋下舊生活去遠方了。
在準備留學這段時間,可能周圍的朋友已經開始實習、工作、創業、忙著談戀愛。但這些都彷彿都跟你沒關係,你感覺與周圍的世界脫軌了。你一直在忙著自己的事。按照每天的計劃表,學英語、複習專業學科、做科研活動。當然也會透過跑步、逛街適當放鬆自己。你不用感到焦慮和苦惱,每個人都在自己星球的軌道上航行,你能夠做出這個選擇就已經很有勇氣了。邁出舒適圈是你的成長。
Stage-2 留學期間
一、【一身技能走遍天下】
1.廚房小白 料理達人
出國前在家就是「媽,我想吃回鍋肉。媽,我想吃...」從來不進廚房,和朋友出門就是必勝客、漢堡王、開封菜。出國後,中國傳統的以米飯為主食受到了挑戰。別說煎炸炒蒸煮等各類烹飪方式,吃最簡單的餃子都是一種幸福,能吃到最多的就是漢堡、熱狗等快餐。
技能都是被逼出來的。從剛開始曬的各類漢堡類麵食圖再到曬來之不易的一頓中餐圖,留學生經歷了心態的變化。為了節約生活費,自己在家做飯成了大多數留學生的選擇。想吃什麼就做什麼,既可以滿足胃,又可以節約錢。不少人留學後從廚房小白進階到了料理達人~
2.有事找爸媽 自己租房、通下水道、換燈泡...
留學前,爸媽是萬能的,好像一切事找爸媽就能解決。出國後,隻身一人留學海外,周圍沒有親戚朋友,什麼都變成了必須要自己解決。跟房東商量減少房租,跟奇葩室友溝通保證自己有安靜的休息時間,自己種點蔥、豆芽。
3.害怕閱讀英文論文 對文章駕輕就熟
剛開始留學時,上課聽不懂老師講的內容,總覺得周圍的同學好像都很懂的樣子,自己非常失落。學習完全依靠自己,老師提供了教材的list,你需要自己去掌握教材。從剛開始看著整本英文書就頭疼到現在內心毫無波瀾,對單詞、語言更加熟練,英文論文也不在話下。
4.不敢跟同學say hi 自信大方地交談
剛到國外時,跟同學們交往小心翼翼。考慮到文化差異,不敢主動跟同學打招呼,更不用說交朋友。時間久了後,發現大多數外華人還是很open和友好的。你慢慢開始可以主動跟他們say hi,進行一些簡單的交談,變得更加從容、自信和穩重。
5.不敢在同學面前做presentation 流利地全英文pre語言問題對於留學生來說是個最難攻克的問題。剛開始時,做presentation對於留學生簡直就是噩夢。聽著別人pre時流利的口語、清晰的邏輯和從容的颱風,內心更加焦慮。仰望優秀的人,你也能變得更優秀。慢慢透過自己的熬夜寫稿的努力,堅持的口語練習,最終也能全英文流利pre。拿到教授給的第一個A時,你會覺得一切都值得。
6.不會寫essay 每天一篇essay不在話下剛開始學習生活時,覺得寫一篇essay好難,如果沒有DDL的逼迫,幾天才能憋出一篇。到現在,熬夜成了家常便飯,熬到凌晨3、4點趕完一篇essay,睡幾個小時起來,喝一杯咖啡就去上課。做assignment,上課,打工等充實著留學生活。
二、【內心的成長是最寶貴的財富 】
1. 依賴別人 獨立
@^ω^THOMAS:
嚐嚐都是一個人奮鬥,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一個人扛過去,雖然過程痛苦,不過相信留學的小夥伴們都是一直追尋那個改變後的自己。
從依賴性強到自我獨立,包括生活獨立和經濟獨立。出國前一直被身邊的朋友家人照顧著、保護著,有事總有人陪你一起經歷。但是留學後,你已經長成你想象中的大人了。交朋友這件事,出國後好像也看淡了許多。沒有了手拉手上廁所的友誼,每個人都在忙自己的事,忙著如何更高效率地學習工作,少了不必要的噓寒問暖。但這會讓你感覺充實,累並快樂著。
「自私」這個詞,不一定就是貶義詞。每個人都是自私的,出國後這種特質可能會表現得更明顯。「寧願自己出去逛街看電影,也不願關心別人。」因為過於忙著過好自己的生活,對於周圍的其他人和事都不關心,從以前的顧慮重重到簡潔明瞭地說明自己的想法。迫切地想要過好自己的生活,不辜負來時的路。
2.自我懷疑 自我接納
@HST:
以前對自己很自卑覺得處處不如人,現在覺得要學會發現自己的優點,承認自己的缺點。越發知道自己還有很多東西要學。
在準備出國時,每天堅持學習,考語言,看各種經驗貼,你也一度懷疑自己走這條路是否正確。但最終堅持下來,留學給你的成長讓你更加接納自己、喜歡自己。「越來越嚮往留學這一年,想改變我性格里的懦弱和怕輸。」剛出國時,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都讓你陷入自我懷疑和巨大的壓力。但為了對自己負責和成為更好的自己,讓你有勇氣去嘗試新事物。你看起來好像更冷酷了,但其實你只是對任何事都更加坦然了。
Stage-3 留學後
1.逃避問題 勇敢面對
@JiffërneY:
有很多問題到了我自己真正需要面對的時候,我以前是一個很喜歡逃避問題的人,現在我覺得會有勇氣去面對很多東西,無論成敗,都能坦然接受。
留學這段經歷讓你勇敢地面對自己,知道逃避沒有用。「不喜歡的人我就不接觸,讓我覺得有壓力的事我就放棄。」你不可能永遠都能逃避的。在外留學讓你有了真正的自我獨處和思考,你知道你有能力去面對和處理一些事情。
2.感性 理性
@中國好閨蜜Cindyจุ๊บ:
已經回國工作的我其實很想說些什麼,但是卻不知道該說什麼,變得太理性,總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世界,我覺得我的本心沒有保持本心,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留學生涯結束後,一部分人開始上班。真正變成「社會人」之後,體會到這段經歷對你的幫助。從感性到理性的變化不是說你對生活沒有熱情了,而是你更加認真對待生活了。專心工作,好好生活,不被一些其餘的事物干擾。更願意在同樣的時間做更多的事情。
不管你選擇留學、考研、保研還是工作,認真對待生活的你一定會收穫生活的回報。希望你經歷過磨礪後依然熱愛生活。
-
6 # 聽理說
在新加坡留學的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我所遇到的留學生分為以下幾類
2、好學生,認真學習,平時除去社交和生活以外就在圖書館裡看書或者在實驗室做實驗,下課了主動會去問老師問題,作業也會很好的完成的這一類學生。
3、普通家庭的學渣,玩麼沒有辦法像富二代一樣玩的很嗨,但是缺少父母的束縛學業也沒辦法很好的完成的一類學生。
但總體來說還是需要看在哪些國家留學了,不同國家留學的生活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
7 # 從今天看昨天
我小孩在美國留學,先說說他。
14歲以前假期偶爾打工,一分不拿那種,做得很差。主要是培養意識。
14歲起,發小廣告做得不錯,設計助理做得很差,值一頓飯錢。
16歲建築工地打工,只做了一週。他和同學一起去的,同學是真正的富二代,老爸是建築公司老闆。我去工地看他,正在滿頭大汗清渣,絕對不是玩。
大學在歌劇院任經理,每週打工10個多小時,每個月2800左右人民幣。
高中和大學不怎麼努力學習,不過讀研時能拿到獎學金,就是985大學畢業留美學生,比例也很低。如無意外,一年碩士畢業,學制可是2.5年那種。下學期讀博,也不用家裡一分錢。
他的高中同學,都出國留學。A同學學習成績怎麼樣不知道,但做事積極主動,為人處世非常好。我小孩的楷模。後來出車禍死了,好可惜。
B同學高分進國際班,有一次我參加家長會,他老爸怒斥他學習成績不好。但他熄燈後,繼續學習到深夜1-2點。像他這樣努力學習到深夜的同學很多。
C同學很聰明很努力,高中時家裡給他買了一棟別墅。
D同學家裡有礦,就是和我兒子在建築工地打工那位,帥氣Sunny待人接物非常好。高三到美國讀高中,不知道為什麼高中畢業就不讀大學了。
班上幾個學霸,家長會上做過彙報,沒接觸過。
回覆列表
自費留學的研究生都很勤奮,因為很多學生都是來自普通家庭,而且在國內本科畢業後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才決定出國深造的;
自費留學的本科生一半一半,取決於家境富裕程度以及本人是否真正有留學的意願,如果完全是因為父母之命,在國內也是學渣,到國外也只跟一群中國學生混,那基本是浪費時間了,留學幾年除了幾個名牌包,發一堆旅遊照片到朋友圈,沒有大的收穫,搞不好英語都還說不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