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裡姑娘阿妹
-
2 # 古街舊巷I老情人
芍藥為多年生植物,種植後3~4年才能採收。桔梗播種後2年收穫。由於白芍種植的前兩年植株矮小,行間間種桔梗,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經濟效益。
一、間作形式
白芍行寬25釐米,兩行桔梗中間播種1行白芍。
二、套種技術要點
1、選地整地: 栽種桔梗的土地要選擇排水良好,通風向陽,土層深厚、肥沃的土壤。
栽前應精耕細作,深翻30~40釐米,並施人腐熟好的牛糞、豬糞或餅肥等作基肥。地干時,澆水造墒再整地。
2、白芍繁殖方法及選留種芽: 白芍主要的繁殖方法有種子繁殖、分株繁殖、芽頭繁殖。生產上多用芽頭繁殖,留種的方法是秋分以後結合白芍收穫,將根完整刨出,選根直立粗大無病蟲害的,在芽頭下1.5~2釐米處將根切下,順勢將根部的芽盤縱切成幾塊作種芽,每塊留3~4個壯芽。
3、白芍種植: 裁種時開穴,株距30釐米、穴深5- 8釐米,每畝栽2000株左右,每穴放種芽1~2個,栽後覆土踏實,再堆土做10釐米高的土堆保墒。
-
3 # 北農大山
我是種植藥材的大山哥三農,很榮幸和大家探討這個話題。你說的白芍是芍藥。芍藥主要分佈在亞洲地區,是中國栽培最早的花卉之一,常被人們稱為“花仙”,在古代還被讚譽為愛情之花。它的直接用途主要有三種,綠化觀賞、藥用價值和食物油。
三年的芍藥已經基本成型,開始進入收穫期。怎樣合理套種提高土地使用率,達到增收目地,首先得了解芍藥的習性。
一、其生長週期長,一般4-5年才能採收,佔用土地較多,且生長旺盛期短,3月初露土,5月下旬即枯黃,一般在下半年造成土地閒置、草害嚴重、肥料浪費。
二、芍藥對光照要求不嚴,夏天忌烈日暴曬,芍藥喜歡溫和涼爽的環境,比較耐寒,溫度應該控制在15℃~20℃間,冬季溫度不宜低於-20℃。冬季上凍之前可以為芍藥根部壘土,以保護新芽。
通過了解芍藥的生長期和它的習性可以做出一下分析。
一、芍藥雜糧套種;比如綠豆,綠豆的生長週期較短,市場需求大,經濟附加值高,並且根部寄生有大量的根瘤菌,是優秀的綠肥植物,可以為芍藥的生長提供氮肥。
二、芍藥和樹套種;因為芍藥對光照不嚴,可以間種株型稍高的綠化樹種,對芍藥也可以起到一個遮陰的作用。林藥間作,以藥養林,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和土地生產效益,還加強了生態保護。
三、芍藥和藥材間作;中藥材種類繁多,根據生長期各有不同,合理的搭配芍藥套種,充分利用空間和地力達到增收目地。比如可以套種貝母、元胡等。
回覆列表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選地整地
栽種芍藥的土地,必須透過3—4年白芍收成之後才幹翻土,因此,栽種前整地必須精耕細作。前作收成後,選晴天不粘腳時,深翻30-40釐米,將土塊耕細整平,並施入有機肥與三元複合肥40—60公斤。
栽培技術
栽種時開穴,行距40-45釐米,株距30釐米左右,穴深16-20釐米,每畝能夠種3500-4000株,開穴後,每穴放芽1-2個,留主根2-3條,根部宜分叉斜種,芽向上,覆土與畦平,以芽在地下5釐米左右為宜,覆土操作應細緻,土要細碎,不能用土塊掩蓋;土塊掩蓋的芽頭不能與土壤緊密結合,通風強,芽頭易受乾旱及凍害,會推遲發芽甚至不發芽。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芍藥最怕草荒,尤其在栽後的第二年,因為株行距寬,每株發出的苗不多,雜草容易繁殖,若不及時除草,便會阻礙芍藥成長。因此,栽種後麥苗萌生出土時,即應中耕除草,今後約隔一個月進行一次,必須到達土松、無草的要求。每次中耕,只能淺松表土3-5釐米,避免傷根,並留意勿將苗芽弄斷,假如弄斷,當年就不再萌生,影響成長。若規模化栽培,主張使用除草劑。
2、追肥:芍藥當年栽種後,不必追肥。第二年與第三年追肥4次。第一次在3月份中耕除草後,第二、第三次在5月-7月,每4次次在11-12月。第四年春季根據芍藥成長狀況能夠追肥1-2次,每次追肥均應在株旁開穴或開環狀淺溝施入,施後覆土,避免肥料丟失。主張追肥量為三元複合肥15—20公斤與生物有機肥。
3、灌溉排水:芍藥較耐旱,但若久晴過幹,對成長不利,故旱時仍須灌溉,芍藥又怕積水,常因積水而引起病害,故應更留意排水。
4、摘蕾:在4月中旬現蕾時,選晴天將其花蕾悉數摘去,以利會集營養,促進根的成長,進步產值和質量。摘蕾不宜過遲。
5、間作:栽後1~2年內,植株成長緩慢,發棵小,為充分利用土地,可間作蔬菜、豆類、芝麻作物。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