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護法說電競
-
2 # 使用者46401212138824行
據野史傳說。李白是李建成之後,玄武門兵變後,流落他鄉。後定居碎頁島,俄羅斯境內。後重返中原,此時己是商人家族。或許是思鄉欲返,或許要重振家族。但還是留下了千古的詩名,萬世不朽!
-
3 # 濤說精彩歷史
李白身世史書閃爍其詞,為歷史之謎;不過根據其家族被流放西域(五刑之中“流刑”——流三千里)的事實,李白祖先犯的應是謀逆大罪,應該是“謀反”、“大逆”、“謀叛”這三項中的一項。
具體請見列表。
(《唐律疏議》中重罪及處罰列表)
1、隋末唐初,根據《開皇律》和《唐律疏議》,不難得出李白家族有“謀逆”大罪想知道李白家族所犯之罪,可從流傳至今《唐律疏議》中尋找。此書成書於唐高宗時間,與李白家庭獲罪時間不遠,且該刑法典吸收了隋朝末年《開皇律》、唐初《貞觀律》、《永徽律》的精華。
《新唐書》記載:
(李白)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
流放西域碎葉城,結合李白家族族譜丟失,屬於“流三千里”的情況。
我開頭已給出了重罪列表,分別是十惡的頭“五惡”;其中“惡逆、不道”沒有家族被流三千里的情況,所以,李白家族所犯之罪,就是“謀反、大逆、謀叛”中的一項。
具體給您列出三種可能:
謀反——流三千里:伯叔父兄弟之子皆雖詞理不能動眾,威力不足本人,父子以下母、女、妻、妾,皆合。大逆——流三千里:伯叔父兄弟之子,皆;即詞理不能動眾,威力不足率人,父、子、母、女、妻、妾,亦皆。謀叛——流三千里:若串眾百人以上,父、母委、子、皆:所宰雖不滿百人,以故為害者,以百人以上論,及亡命山澤,不從追喚,皆,共抗拒將吏,父、母、委、妾:二、具體是哪一項?史書諱莫如深。但要知道是哪一項,就需要釐清李白的身世了,並需查詢隋末唐初百年來的李姓謀逆事件。
問題卡在了李白身世上。
《新唐書》、李陽冰(唐玄宗時候文人),都說李白是“涼武昭王裔九世孫”——即十六國時期的西涼開國國君李暠,如果按這重關係,李白是李唐的遠枝親屬(李暠也被認為李源認為祖先)
(李暠)
但這種說法結合隋末犯罪,疑點太多;如果是遠枝親屬,而且是前朝犯罪,為什麼改朝換代不赦免,還要等百年後自己偷偷跑到避難聖地四川?
所以有人認為李白家族犯事是在唐初;而結合唐初謀逆事件,說法有以下幾種:
(1)、李建成、李元吉後代——玄武門之變。
(2)、其李氏他子孫後代———涉及推翻武則天。
(3)、李勣後代——李白家族是被賜姓的,然後反對武則天。
(4)、其他。
目前因為史書諱莫如深,各種說法難以統一。
不過結果是明確的,李白因為祖先犯有謀逆之類的大罪,所以不能科舉入仕;以李白的公認才華,本可以進士及第,無奈家事所迫,最終走上了翰林待詔——天子弄臣這一職位,可嘆可嘆~
回覆列表
關於李白歸屬的李氏宗室,確實是撲朔迷離,其原因是歷史記載諱莫如深,抑或是含糊帶過,即便是按照範傳正的《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的說法,“絕嗣之家,難求譜牒”,可是總應該能記得李白的祖父名諱吧?然而別說李白的祖父,就是李白的父親都是閃爍其詞,看來其中必有隱情。
關於李白的身世之謎,有多種說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2、李軌後代;
3、李氏其他宗族;
4、其他。
關於李白祖先避居碎葉城的具體年代,也有以下幾種說法:
1、北周至隋朝時期遷居。依據李白自述《上安州裴長史書》:“遭沮渠蒙遜難,奔流鹹秦,因官寓家。”,李陽冰《草堂集序》:“中葉非罪,謫居條支,”、
2、隋末遷居。依據《新唐書》:“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範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隋末多難,一房被竄於碎葉,流離散落,隱易姓名。”
3、唐初貶戍。
4、武周時期逃避迫害。
我們先從李白祖先遷居碎葉城年代說起。筆者認為,作為李氏宗親,北周、隋朝、隋末、武周時期這些年代遷居或者逃避西域,可能性都不大,證據不足。
李白的自述《上安州裴長史書》:“遭沮渠蒙遜難,奔流鹹秦,因官寓家。”,其中“遭沮渠蒙遜難”指西涼於公元420 年為沮渠蒙遜所滅,西涼為李暠(351年—417年)建立,沮渠蒙遜(368年-433年)為張掖臨松匈奴盧水胡人,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涼國君;“鹹秦”指長安。這裡李白說明祖先從甘肅遷往長安的原因,並未說明祖先為何避居西域,只是含糊的說“因官寓家”,意思是因為官方的原因寄居異鄉。
在李陽冰的《草堂集序》中:“涼武昭王暠九世孫。蟬聯珪組,世為顯著。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與名。然自窮蟬至舜,五世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嘆焉。”,其中的“中葉”沒有人考據,可以這樣理解:“中世”、“中間”,是個含混不清的詞,也可以說是從李暠下數到李白“九世”中間,那麼就應該是“五世”,也就是李白的天祖(高祖之父)那一代,按照一般時間推算(20年算一代)也就是隋朝到隋末時期。
在《新唐書》和《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中,都說是李白祖先在隋末“以罪徙西域”或“被竄於碎葉”,先不管遷徙還是逃竄,都可以確定年代為隋末。隋末和唐初還是有區別的,我們先界定為唐朝建立以前,這樣好討論。那麼第一第二種說法,可以大致確定為隋朝以前,李白的祖先因為某種原因被迫遷往碎葉城。
然而這種情形不存在。是因為,第一,自古以來,改朝換代,一般都會大赦罪犯。在上一朝代的所謂謀逆大罪,到了下一朝代則有可能是大功臣或者不了了之,因而,加入李白的祖先在隋朝犯了謀逆大罪,到了唐朝,不可能繼續定罪,反而會大赦,這時,李白的祖先自然可以順利迴歸,不必等到近百年後才回到內地。
第二,假設李白祖先觸犯的是其他罪名,按照隋朝的《開皇律》“以輕代重,化死為生”的原則,對笞、杖、徒、流、死五刑作了明確規定,其中流刑自一千里至二千里分為三等,徒刑自一年至三年分為五等,沒有能長達十年以上不得迴歸的。後來唐朝《武德律》、《貞觀律》都繼承了《開皇律》,只對謀反、叛亂等定為重罪,其他的均可輕罰或赦免。
第三,作為李氏宗族,倘若沒有和李淵李世民競爭過天下的所謂“謀逆大罪”,如果只是反對隋朝或者以前的統治者,那麼,到了唐代,同宗兄弟建立王朝,不敢說“分一杯羹”,總不至於不能赦免以前的罪行吧?因而,完全可以正常回歸定居,不必在西域飄搖,更不至於一直到了唐朝建立近百年後,在神龍元年(705年)才“逃歸”或者“潛還”,如此狼狽不堪。
從以上三點,可以斷定,李白祖先在唐朝建立以前遷往碎葉城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可能有的人會提出李白祖先開始是被迫遷居,後來開始在碎葉城經商,因而沒有迴歸,直到後來碎葉城發生動亂或者其他原因才回歸,郭沫若先生就是持有這種觀點。
要反駁郭沫若先生的觀點,可以從李白無法參加科舉受到限制予以反駁,而持此觀點的認為李白不能參加科舉是因為“工商之子”,前面我們討論過,這種情形在唐朝科舉制度並沒有確切證據,只可能是“罪人之後”,至於其他證據,後面我們還會提到一些,先放置,從李白祖先回歸來看,並非自願在西域,而是被迫遷移。
因而可以確定,李白祖先被迫遷往碎葉城,只可能是在唐朝才發生的事件。那麼在唐朝什麼時間段?從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建立,到神龍元年(705年)迴歸,88年時間,期間因罪被迫貶謫邊疆,而且跨度如此之長,大事件只能是唐初的“玄武門之變”和“武周滅李”兩個時期,才有可能。
如今有的學者認為李白的祖先是武周時期迫害李唐宗族,使得祖先不得已遷移逃難,其證據是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去世,因而李白祖先才能順利迴歸。那麼我們來看武則天針對的李氏,是哪一類?
從歷史記載和後代考據,武則天執政時期,殺害了李氏宗族近百人,其中她自己的親人23人,唐宗室34人,大規模迫害多在武周時期(690年到705年),針對的為李淵、李世民、李治三人的直系後代,血緣關係比較近,而李氏宗族血緣關係較遠的旁系幾乎沒有遭到迫害,也無歷史記載可尋。
我們可以這樣考慮,假如李白祖先是武周時期逃避到西域,那麼,李白的祖先首先可能是李淵、李世民、李治後代,要麼是比較有勢力的李氏宗親,因為以武則天的鐵腕,除了對皇權有威脅的直系血親,旁系血親基本上是不予考慮的。第二,從武周初期到迴歸,短短二十五年,李白的祖父和父親的名號不可能被抹的一乾二淨,自然有歷史記載,而且後來唐玄宗也應該有記憶,不可能在李白的屬籍上面,含糊不清,不讓李白迴歸屬籍。
然而事實是,李淵的22個兒子,李世民的14個兒子,李治8個兒子當中,沒有一個能拿出和李白有聯絡的證據(後面還要詳細論證),況且李白的祖父沒有記錄,李白的父親李客含混不清,和歷史記載無法契合,因而可以認定,李白祖先絕非是武周時期被迫遷往碎葉。一則是沒有歷史記載李白有如此近的血緣關係,歷史記載查無證據;再則是時間短暫,唐玄宗等直系血親也不予以確認,因而武周時期遷居證據不足。
李白祖先,既不是隋末以前遷往碎葉,也不可能是武周時期逃離迫害,那麼,可能性最大的只能是唐初時期,因為一個家族被迫遷居西域邊疆,如果不是非常大的事件或動盪,抑或是朝廷明令貶謫戍邊,作為鄉土觀念非常重的李氏後人,自然不願意萬里奔波,來到荒蕪的邊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