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漢高祖劉邦是歷史上一個非常特別的皇帝,他既沒有高貴的出身,又沒有很好的名聲。他懶散、貪玩,還經常耍無賴,就連自己的老婆都是靠說大話騙來的。可以說,他能成為一代帝王,是很多人萬萬沒想到的。那麼,司馬遷是怎樣記述這段逆襲史的?他對劉邦又有著怎樣的評價?今天,我為你講一講劉邦的故事。

    * * *

    今天,我們來講講漢朝的第一位皇帝漢高祖劉邦的故事。對於自己所處時代的開國皇帝,司馬遷可絲毫沒有筆下留情,他竟然在《高祖本紀》裡寫了好多劉邦的壞事,簡直可以說是劣跡斑斑。有人就說,《史記》這是在辛辣地諷刺漢朝的發家史呢,反映了司馬遷對漢朝封建統治的批判。這話說的對不對呢?等聽完劉邦的故事我們再總結吧。

    劉邦出身在沛縣,這地方現在還叫這名兒,這多虧出了漢高祖這號大人物啊。可是兩千年前,劉邦在老家名聲可不好,他不是一個本分的莊稼人。在張耳陳餘這一講裡,我講到有“豪強”這一號人,劉邦年輕時心目裡最羨慕的就是豪強們都橫著走路的氣勢。《史記》裡寫了劉邦哪些壞事呢?我來總結這麼幾樣吧:

    第一,厚顏無恥;第二,六親不認;第三,愛打人罵人,毫無修養。

    這都是有故事的。

    先說說劉邦是怎麼個厚顏無恥吧。劉邦的老婆呂雉,就是他靠著一張城牆般厚的臉皮騙回來的。劉邦在家鄉整天遊手好閒,誰家也不願意把女兒嫁給他,三十大幾了還打著光棍。呂后的父親呂太公,帶著全家從外地來投靠自己的朋友沛縣縣令,縣太爺為這位老朋友接風洗塵,邀請縣裡有頭有臉的人物都來赴宴。赴宴得送禮,縣令規定禮金不足一千錢的,只能坐在院子裡,連登堂入室的機會都沒有。劉邦當時是個小小的泗水亭長,身份相當現在的保安隊長,他也想去湊熱鬧,可是窮人出身,兜裡一個銅板都沒有,但他臉皮厚,一看不是當場收錢,就大聲嚷嚷:我出一萬禮金!

    呂太公在堂上一聽,來了個大款,趕緊出來迎接,把小混混劉邦接到上座入席。宴會的主事蕭何一看,劉邦怎麼坐了個首席啊。蕭何知道劉邦的底細,就告訴呂太公,這小子肯定沒錢,他就是愛吹牛。可是呂太公這個人也有意思,他觀察劉邦在酒席上談笑自若,坐在一群有錢有勢的嘉賓當中,一點兒也沒因為自己是來混吃混喝就不好意思。這也是人才啊!等酒席一散,老太公挽留住劉邦,一定要幫他脫單,把女兒嫁給了劉邦。就這麼,劉邦靠吹牛,給自己吹回了一個老婆。

    再說說劉邦又是怎麼個六親不認。那時劉邦已經是漢王了,他趁西楚霸王項羽跟齊國打仗的空檔,率兵端了項羽的都城彭城。彭城離劉邦老家沛縣不遠。劉邦好不容易又打回老家,就想派人把家裡人也接來,可沒想到家裡人還沒到,項羽先殺到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了劉邦一個措手不及。漢軍被殺得屍橫遍野,劉邦坐著戰車抱頭鼠竄,在逃跑的半道上,居然撞見了自己的兒子跟女兒,也就是後來的漢惠帝和魯元公主,小孩跟母親呂雉失散了,正哭呢,劉邦趕緊拉了兒女上車。駕車的人,是劉邦從小的老交情夏侯嬰,這一車上原來有兩個大人,現在再加上兩個半大孩子,份量變沉了,馬就跑得慢。

    這時項羽的追兵遠遠地追上來了。劉邦心裡著急害怕,生怕被趕上,他只顧自己性命,一腳就把兩個孩子踹下了車。夏侯嬰是個老好人,趕緊停車把孩子抱起來,他怕劉邦再踹孩子,乾脆把倆孩子都摟在自己懷裡再趕車上路。劉邦氣得不行,好幾次想拔劍把夏侯嬰也殺了,可殺了司機誰來趕車啊?只好忍下這口氣。要知道,劉邦這老光棍,到快四十才有了這倆孩子,在古人來說已經是老來得子高齡老爸了,可是為了逃命,竟然連親生孩子的命都不顧了。都說虎毒還不食子呢,這劉邦比老虎還要狠毒。

    最後再說說劉邦愛打人罵人惹出的禍。被夏侯嬰救下的魯元公主,後來被劉邦許配給張耳的兒子張敖。這個張敖在父親張耳死了以後,繼承了趙王的爵位。這時候已經是漢朝的天下,劉邦都已經做了皇帝了,可是他還是一點當皇帝的樣兒都沒有。

    有一回辦家宴,他問已經當了太上皇的老爹劉太公:老爸從前都誇二哥會種田,懂得給家裡趁家業,現在你看看,我跟二哥比誰家大業大啊?這翻陳年老賬,真是一點兒不給老爸留面子。這還不算,劉邦對自己的女婿張敖,更是不客氣。劉邦去平定北方叛亂的時候經過趙國,張敖伺候這位老丈人真是細心周到,天天在劉邦身邊端茶送水。

    可是劉邦怎麼對待這位貴為王爺的女婿呢?他叉開兩條大腿坐在地上,就指著張敖鼻子罵。張敖對劉邦是恭恭敬敬,罵不還口,打不還手。王爺不生氣,張敖手下的大臣們卻都氣不過了,偷偷謀劃要在半道上行刺劉邦為主公張敖出這口氣。劉邦運氣好,沒中埋伏。事後有人揭發這場陰謀,劉邦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張敖和這幫自作主張的大臣們全關進了大牢。丈母孃呂后來給女婿求情,劉邦還罵呂后:等那小子殺了我,當上皇帝,他還缺你女兒當老婆嗎!你看,這場風波,完全是劉邦自己對人無禮引起來的,可他卻沒有一點兒自我反省的意思。

    劉邦的醜事,在《史記》裡頭可以信手拈來,還有一大堆呢。司馬遷一點兒也沒有古人為尊者諱的精神,為什麼會一五一十地把這些斑斑劣跡全都記錄下來呢?這真的是在批判漢朝的發家史嗎?這其實藏著司馬遷一種反襯的寫作技巧呢。越是把劉邦寫得難堪,反而越加凸顯他不同於常人的特質。在司馬遷看來,劉邦成為天子,這彷彿是天命,天的意志,就是這麼不可捉摸。

    在今天,我們知道一點歷史的話,對改朝換代都已經很熟悉了。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還說過一句話叫: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呢。可是在《史記》和它的同時代大部分人的觀念裡,可沒有這種充滿造反精神的思想。新的王朝能代之而起,這背後都有天命這種玄而又玄的東西在起作用呢。

    漢朝初年的大學問家賈誼寫過著名的《過秦論》,他說: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這說的是,秦始皇之所以能一統天下,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而是之前從秦孝公任用商鞅改革以來,六代祖先的共同努力,才打下吞滅六國的基礎。所以,在漢代人看來,天子能夠威加海內,就只有兩條路可選:或者是仁者愛人順應天命的王道之路,或者是憑藉祖業倡導力爭的霸道之路。陳勝吳廣雖然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但他們從起事到滅亡只有短短六個月時間,顯然天命不在他倆的身上。

    對於劉邦來講,劉家的祖宗基業,大概也只有幾畝薄田了,這比起秦國六世之餘烈來不值一提。但是《史記》裡,卻充分肯定了劉邦的天命。

    在《史記》裡,大概有四處地方提到劉邦的“天命”。第一處,是在《留侯世家》裡借張良的口說出來的,第二處是在《淮陰侯列傳》裡借韓信的口說出來的,第三處是在《酈生陸賈列傳》裡借狂生酈食其的口說出來的,而最後一處則是出自詳細排列秦漢之間戰爭歲月的《秦楚之際月表》。司馬遷在評論中直接感慨在天下逐鹿的混沌之中脫穎而出的劉邦:“豈非天哉!豈非天哉!非大聖,孰能當此受命而帝者乎!”司馬遷把劉邦比作了上古的聖賢,而且還不是一般的聖賢,乃是身懷天命的大聖,如果不是大聖,怎麼能受此天命而稱帝呢。劉邦身負天命,這才是司馬遷對劉邦和漢朝真正的看法,作為漢朝的臣民,對於這個新帝國的天命,司馬遷仍是懷有一種深沉的自豪感的。

    古人有一句對《史記》非常中懇的評價:不虛美,不隱惡。這是說《史記》寫歷史、寫人物,不會妄加讚美,也不會隱瞞惡行。司馬遷寫劉邦可不是光暴露他的陰暗面,司馬遷同樣寫了劉邦有常人不及的優點。那劉邦又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呢?我覺得劉邦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能用人,識英雄重英雄。像蕭何、曹參、張良、韓信這些一代人傑,都願意跟著他打天下,如果劉邦就是一個小流氓,又怎麼可能把這些英雄豪傑都吸引到身邊來呢?

    * * *

    好了,故事聽完啦。司馬遷寫起劉邦的醜事來真是毫不留情,但就是這樣一個厚顏無恥、六親不認的人,最終卻打敗了西楚霸王項羽,成為一代帝王。

  • 2 # 鬄㒺

    在司馬遷筆下,劉三先生做派確實很有點流氓氣。即便在發跡後,有人戴儒生的帽子拜訪他,他就把那帽子摘下來往裡撒尿,跟儒生談話時還常說髒話。 於是乎,結合這類記載,再加上一些文學與影視作品渲染,後人大多認為,劉邦是個沒文化的地痞。

    這個老粗得天下的故事,也成了屌絲逆襲的經典傳奇,為人津津樂道。 但如果大家真這麼想,那就錯嘍。事實上,劉三亭長的文化水平,當時絕對算拔尖水平!

    東漢古書《說文解字·敘》記載:“《尉律》:學僮十七以上始試。諷籀書九千字,乃得為吏。”也就是說,按秦朝法律,做公務員最低門檻是能背出9000個常用字。

    劉邦雖然只是亭長,基層小吏,但這關也必須過,《史記·高祖本紀》有言:“(劉邦)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人家是透過考核上崗的。由此來看,看似放浪不羈的劉亭長確實是文化人。 大家別小看這個要求,從一些史料看,直到民國年間,中國國民文盲率整體上很可能不低於80%,個別落後地區甚至達到90%以上。

    在更古老的朝代,能背9000字的人物起碼也是百裡挑一了。

  • 3 # 蔡主任4

    根據本人對中國歷史的一點淺薄認識,我認為劉邦不是文化人,最起碼在他剛登帝位的時候不是。我作出此論的依據有以下幾點:

    1.劉邦輕視儒生,曾把儒教弟子的帽子拿下來,向裡面撒尿。但是酈食其應召謁見沛公時,沛公正坐床邊讓兩個女子給他洗腳,見了食其也不欠身示禮。酈食其也長揖不拜,徑直問劉邦:足下是想幫助秦朝來鎮壓各路義軍呢,還是想率義軍推翻秦朝?劉邦一聽,大罵酈食其是豎儒。他說,天下百姓都苦於秦朝的暴政,所以投奔義軍想推翻秦朝,怎麼會助秦呢!酈食其就嚴肅地對劉邦說,如果真想聚義兵誅暴秦,就不應該對長者這樣無禮。劉邦一聽有理,趕緊洗完腳,穿好衣服,請食其上坐,表示歉意,並且誠懇地向他請教亡秦的計策。酈食其認為劉邦率領的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以此對抗強秦,無疑是以卵擊石,虎口冒險。他認為,陳留是天下的交通要衝,城中又屯積有充足的糧餉。請求允許他去說服陳留令投降。陳留果然不戰而降。劉邦大喜,封酈食其為廣野君。由此可見,劉邦骨子裡是輕視儒生、輕視文化人的,他之所以在後期給儒生禮遇,完全是出於統治以及政治鬥爭的需要。

    2.唐代詩人章碣在《焚書坑》一詩中雲: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這裡的劉項指的就是劉邦、項羽。雖然詩作有一定的誇張成分,但是由此可以想見,起碼在唐朝就一部分人不認同劉邦是文化人了。

    3.從正史所記載的劉邦身世來看,他無非是一地痞出身,由於膽大,講義氣,聚集了一大幫人才從而成就大業。

    基於以上三點,我以為劉邦不是文化人,但是在後來的生涯中為了自己的事業需求而利用文化人為他開疆拓土而已。

  • 4 # 小作手的十倍之路

    作為一個對劉邦有點了解的人,我來說說劉邦到底是不是個文化人。

    讀書少,素質還差

    劉邦年輕時,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個無賴嘛,沒啥文化還整天遊手好閒好吃懶做。沛邑(今江蘇豐縣),村口兒樊噲家開了個狗肉店,這下劉邦高興壞了,三天兩頭跑去吃狗肉,可把樊噲愁壞了。按說有人來光顧生意,樊噲應該高興才是,但這劉邦沒錢啊,一小混混哪來的錢,只有賒賬,天天吃天天賒,對劉邦來說簡直是賒賬一時爽,一直賒一直爽啊。

    後來搞得樊噲只得不停換地方擺攤,但你跑哪劉邦追到哪。後來劉邦混了個泗水亭亭長的小官,去吃狗肉那就更肆無忌憚了,經常一邊吃一邊給樊噲誇海口、畫大餅,“兄弟啊,別看我現在吃你點狗肉,以後我發達了絕對虧待不了你”。然而此時的樊噲也絕對想不到多年之後劉邦會當上一國之王,他也被封侯拜相,如今也只是苦笑一番作罷。

    從這一點上看,劉邦身上哪裡有文化人的影子啊!

    御人之道方為“大文化”

    等到劉邦和項羽一樣揭竿起義的時候,劉邦身上的“文化人”屬性倒開始顯現出來了,那就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舉賢任能。

    跟項羽不一樣,劉邦的御人之道可謂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你看看,謀有張良、文有蕭何、武有韓信,而且這威猛無比的韓信大將軍還是劉邦從項羽那裡挖牆腳挖過來的...外加手下還有樊噲等一群從老家就死心塌地跟著造反的老部下,劉邦居然能讓他們對自己服服帖帖,從始至終的跟著自己打江山,這就已經不是一般的“文化人”能達到的成就了。

    但是這裡的有“文化”已經不是上面提到的讀過書、有修養之類的文化了,而是一種對”文化“的參悟和滲透,我認為這是更高一級的文化,就是我文化水平低,但是我手下死心塌地跟著我的人水平高啊。

    劉邦做了皇帝榮歸故里的時候倒還寫了三句詩,“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三句詩寫得算得上氣魄沖天,配得起他帝王的身份,既表達了自己開疆拓土的豪邁,今歸故里的榮耀,也表達了對人才的渴望。竊以為,憑這三句就足以稱之為“文化人”了!

    我們現在對歷史人物的看法都是從後往前看,像劉邦這種一代帝王,年輕時讀書少素質差一事無成那就是沒文化。但等到已然功成名就,取得一番天地偉業之後,箇中“文化”就已經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的了。

  • 5 # 唐風宋月

    兩千多年來,漢高祖劉邦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就是大老粗一個,仔細琢磨便會驚訝的發現,我們都被這個貌似忠厚質樸的文盲忽悠了,劉邦這個人物不簡單,他一個沒有什麼文化的人,卻成就了一番大事業,他建立的許多規章制度直到現代社會仍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它略過不提,單是他大力宣揚身體力行的孝文化,就值得我們用心玩味了。

    根據考古發現與文獻記載,最早的“孝”字見於殷商的卜辭,說孝的觀念始於父系氏族社會時期大致不會錯;到了周王朝時,孝的內涵主要是尊祖敬宗與傳宗接代,代表思想則是孟子提倡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儒家對孝的闡釋,孝文化有了新的發展變化。著名大孝子曾子提出“民之本教曰孝”的觀點,即後世人奉為圭臬的“百善孝為先”。沒有了孝,一切善行都是無源之水,皆是偽善。隨著儒家經典《孝經》的出現,孝的思想逐漸深入人心,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在經歷了與項羽爭雄逐鹿的崢嶸歲月後,劉邦笑到了最後。秦法苛竣二世而亡的殷鑑不遠,劉邦決定反其道而行,推行“無為而治”的黃老政策。隨著角色的進入,劉邦很快又意識到了天下可以馬上得之,卻不能馬上治之的道理。從前,他對儒家思想嗤之以鼻,甚至還曾經做出“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的出格之事。現在身份與往日不同,他必須重新審視儒家,最終決定牛刀小試,先在“孝”字上大做文章。

    高祖二年(前205),劉邦令舉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率眾為善者,置為三老。三老掌教化,每鄉一人,從眾多的鄉三老人中選擇一人為縣三老。遇到事情,地方官縣令、丞、尉三人向縣三老請教,共同處理政事。此舉,有力推動了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政治的穩定。

    為了繼續推行孝文化,狠抓精神文明建設,劉邦詔告天下臣民:“人之至親,莫親於父子,故父有天下傳歸於子,子有天下尊歸於父,此人道之極也。”劉邦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為了為天下臣民做一個表率,高祖六年(201)劉邦尊父親劉太公為“太上皇”。對於“太上皇”這一尊稱,唐人顏師古解釋道:“太上、極尊之稱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號曰皇。不預治國,故不言帝也。”

    尊父親為太上皇並非劉邦首創,歷史上第一個為父親上尊號“太上皇”的人是秦始皇。秦王掃六合、統一寰宇,車同軌、書同文,立下不世之功,覺得再稱王有些不合時宜了。李斯洞察了他的心機,於是建議贏政稱“泰皇”,因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贏政斟酌再三,去掉“泰”字,採上古“帝”位號,稱“皇帝”。大概突然覺得老子才是天下第一,於是追尊亡父秦莊襄王為“太上皇”。劉邦雖然是依樣葫蘆,但二者有所不同,秦始皇尊的死去的父親,漢高祖尊的是活著的父親。

    其實,漢高祖做出的這番舉動,並不是出於本心,而是被逼無奈,說是順水推舟可以,但絕不是什麼良心發現。

    原來,從小不喜歡幹農活、遊手好閒、招惹是非的劉邦一直不招父親待見。後來劉邦起兵造反,劉太公流離失所,吃夠了苦頭。與項羽逐鹿中原,成為階下囚的劉太公又差點被項羽扔鍋裡煮了,險些丟了性命。即便是劉邦富有四海,成了皇帝,劉太公也仍然對他不假以顏色。劉邦在天下臣民面前又拍胸膛又吐唾沫的推廣孝道,當然不能自打耳光,因此在日理萬機之餘,“五日一朝”去探望父親,盡人子之孝。可是劉太公見了他,非但沒有絲毫的畏懼之意,反而與從前一樣不是給他甩臉子,就是大喇喇訓斥兒子,搞得劉邦顏面盡失(如家人父子禮)。時間一久,劉邦一想到去見父親就頭疼無比。

    這天,劉邦又硬起頭皮去見劉太公,才到門口,就見父親手裡拿著把掃帚候在門口。劉邦不由心底泛起了嘀咕,莫非這老頭要用掃帚給自己尊臀上來幾下不成?這要是傳將出去,豈不是天大的笑話?心裡躊躇,左右已經上前扶他下車了。還沒等他開口,戲劇性的一幕上演了:只見劉太公立即躬身做掃地狀,恭恭敬敬倒退著給兒子讓開了路。

    劉邦見狀,以為這個糟老子又出什麼妖蛾子呢,急忙上前攙扶,嘴裡連稱不敢當。哪知劉太公堅持道:“帝、人主。奈何以我亂天下法?”劉邦聞言頓時醒悟過來,父親終於開竅了。於是就坡下驢,由著老頭把戲份作足(“擁彗卻行”)。

    這一次父子二人見面,再沒有了從前的尷尬,雙方會面氣氛輕鬆愉快,並對雙方關心的問題相互交換了意見與建議。

    劉邦知道,以父親的情商肯定不會有今天這樣的表演,一定是有高人點撥。事後一打聽。果然。令劉太公開竅的人是太公家令,他語重心長地勸說老頭:“天無二日、土無二主。皇帝雖子,人主也;太公雖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則威重不行。”(《漢書-高祖紀》)老頭一琢磨是這道理,於是一改從前模樣,本色出演了一幕好戲。太公家令替劉邦說出了他想說不能說的話,替他解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大喜過望之餘賜金五百斤。不久,即尊父親為“太上皇”。

    尊父親為“太上皇”,令劉太公盡享人間榮華富貴,也令劉邦在天下臣民面前樹立起了至孝的形象。

    成為太上皇沒多久,劉太公又樂不起來了,劉邦見父親鬱鬱寡歡,找來他身邊伺候的人詢問源由,這才明白事情原委:原來,劉太公現在雖然貴為“太上皇”,卻出身低微,加上人上了年紀,總喜歡懷念從前“沽酒賣餅、鬥雞蹴鞠”的市井生活。一句話,他想老家了。

    劉邦好不容易找到了做孝子的感覺,豈能錯失良機?當即吩咐有關部門,仿照家鄉沛縣豐邑街裡的樣子,在太上皇居處附近大興土木,一比一的比例克隆了一個集市,為了讓父親開心,索性孝順兒子做到底,將街坊鄰居全遷來新址居住(“徙諸故人實之”)。史稱,“衢巷棟宇,物色唯舊,士女老幼,相攜路首,各知其室。”

    甚至就連他們養的狗啊、羊啊、雞啊,這些東西,都不會走錯道,都誤以為這裡就是家了。這一下子,劉太公如魚得水樂開了懷,逢人便誇自己家老三是個孝順兒子。

    改善與父親的關係,明顯是一舉兩得雙贏的事情,自然是酈食其、叔孫通那幫子儒生想出來的主意。儒家對統治者治國思想的不斷滲透,終於令劉邦領悟了儒家思想潤物細無聲的高明。高祖十二年(前195),平定淮南王英布之亂的返回長安途中經過山東,劉邦親自以“大牢祠孔子”,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祭祀孔子的皇帝。

    兩漢時期,除了西漢漢高祖劉邦、東漢漢光武帝以外,西漢自惠帝以下,東漢自明帝以下,所以帝王的諡號都有一個“孝”字。顯然,劉邦提倡的以孝治天下是一以貫之的。

    維護統治的延續與穩定,“孝”之時義亦大矣。都說劉邦沒文化,其實真正沒文化的人是吃瓜群眾,劉邦不但有文化,而且還是大文化。他一力推行實施的“孝”文化,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劉邦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或者是真,但至少他是讀過《論語》的,尤其是論語中的“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劉邦的後世兒孫漢宣帝是個大嘴巴,他說的“導民以孝,則天下順”一針見血,捅破了窗戶紙。與漢高祖相比,這孩子還是太年輕,政治不成熟。就是比起漢武帝來,他也差的不是一點兒,漢武帝顯然是明白先祖的良苦用心,他乾脆來了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具體作法則是推行孝廉制度。想當官,不孝順父母門都沒有。至於“察孝廉、父別居”乾脆就是東漢的歪嘴皇帝唸錯經的緣故了。

    有人說,北宋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是在吹牛,但若從劉邦一個字就影響華人兩千年來看,半部《論語》治天下更是沒有一點問題了。

    在劉邦和他後世子孫的身體力行下,孝文化成為主流思想,甚至出現了“移孝作忠”,“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的觀念。透過表象看本質,“流氓皇帝不可怕,就怕流氓皇帝有文化”,說的應該就是漢高祖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爐石沒有一張十分超模的白板橙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