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漢書唐詩一杯酒

    《舊五代史》編纂於北宋初年,主要編纂者為薛居正、盧多遜、扈蒙、張澹、劉兼、李穆、李九齡等。

    作為一部官修正史,這部史書在所謂“二十四史”中佔有一席之地。“舊五代史”是後世為區別“新五代史”而取的名稱。

    《舊五代書》還有另一書名,叫做“梁唐晉漢周書”。此書所講述的正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這五個朝代(通稱為“五代”)的史事。

    時間區間大致為公元907年至960年。

    除了中原的“梁唐晉漢周”五代之外,《舊五代史》內容中還涉及到了中原之外其他藩鎮政權,以及契丹等少數民族政權。

    這些政權主要包括:南平、吳、南唐、楚、閩、南漢、前蜀、後蜀、北漢、吳越、岐、契丹(遼)等。

    其中前面十個政權又被稱為“十國”。

    史家常以“五代十國”並稱,因為“十國”中的最後一個政權“北漢”滅亡於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國”應完整指代907年至979年這段時期。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舊五代史》成書於公元974年,所以內容並未完全涵蓋這個歷史階段。

    至北宋中期,文學家歐陽修修撰《五代史記》(後來被稱為“新五代史”)。

    因文學性較高,且對“五代十國”完全涵蓋,再加上《新五代史》所體現的觀念更能適應北宋中期以後的社會意識,因此,《舊五代史》逐漸被《新五代史》所取代,以至於散佚。

    我們今天看到的《舊五代史》是經過了後人的重新輯錄。

    整體來書,《舊五代史》文學性雖不及《新五代史》,但編纂過程中,不似“新史”那樣做過大幅度加工刪削;更重要的是,其主要編修者都是剛剛經歷過“五代”的“過來人”,對書中所寫的時代有大量的觀察和記憶,因此“舊史”對於儲存五代史料,功勞甚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有些領導坐在辦公室裡看下面檔案彙報和聽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