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司徒吉V2

    八角樹屬八角科,經濟類植物,喜歡溫暖潮溼的熱帶環境,由於氣候條件炎熱,八角樹在幼苗生長期要進行遮陰處理,這樣才有利於其生長。隨著八角樹植株的生長,它對Sunny的要求也會逐漸增多。等到八角樹開花結果的時候,則需要有充足的Sunny進行照射,同時要切記,千萬不能直接照射。

  • 2 # 鄉野阿祺

    八角茴香是中藥材,家喻戶曉,又是常用調味品,馳名國內外。始見於《本草綱目》懷香項下,雲:“……自番舶來者,實大如枸實,裂成八瓣,一瓣一核,大如豆,黃褐色,俗呼舶茴香,又曰八角茴香(廣西左右江峒中亦有之),形色與中國茴香迥別,但氣味同爾。”這就把八角茴香與懷香(小茴香)嚴格區分開來。本品具有溫陽散寒,理氣止痛的功能。主產於廣西,雲南,廣東等省區。

      【生長環境】八角茴香生長在北熱帶和南亞熱帶的萬山重疊的鬱閉山谷、山腳、山坡處。一般在海拔300~700米的避風處生長較多、較好。

      【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

      (1)育苗地:選林緣背風處,環境廕庇、溼潤、土質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山坡新墾荒地。在頭年秋天,深翻整地,每667平方米撒施土雜肥2500~3000千克,過磷酸鈣50~70千克,人畜糞肥300~500千克,施後翻地1次,作畦,待種。

      (2)造林地:宜選中、低、中山的山谷、山腳。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溼潤的沙質壤土和輕黏土、且避風處作為造林地。對造林地內的灌木,不宜砍掉,可採用塊狀整地挖坑,一般為5米左右。另外,坡度較大的造林地,宜採用帶狀整地,挖坑種植。

      2、種植方法:八角茴香大面積造林多采用種子育苗繁殖。為了建立高產林地,產地正在推廣嫁接育苗繁殖。

      (1)種子育苗:

      ①採種:選樹齡在20~25年之間,結果多且果實大、飽滿成熟的單株。於種子充實成熟,而果實未開裂時採收。產區一般用一把特製的鉤刀或剪刀插入果莢連線部位撬開果莢取種。不宜在太陽下曬裂取種。

      ②種子處理:種子取出後,通常先經處理後才播種。處理方法一是溼潤處理法。產地多采用就地採種就地育苗。在育苗地附近挖取半乾半溼的黃泥心土,拌人種子,使種子外表粘上黃土後,堆放在室內保持溼潤,儲存60天左右即開始發芽,1~2月間可取出播種,一般發芽率可達80%。二是乾燥處理。用乾燥黃沙土與八角茴香種子(1份種子加黃細沙土4~5份)拌勻,儲藏於室內乾燥處地穴內,壓實以抑制種子的呼吸和減少油分揮發,保持發芽率,穴口填滿幹細土,並用木板封閉穴口,防止鼠害和減少通氣。

      ③播種:每年12月至翌年1~2月間催芽播種。催芽前,應進行質量檢驗,種子表面黑褐色或微黃褐色,光滑發亮,切面種仁呈乳白色且飽滿,種子質量優良,發芽能力強。否則不宜作種用。一般採用條播按行距15~20釐米開3~4釐米深溝,播人種子。用草皮灰拌細土蓋種厚約3釐米後,畦面蓋草淋水。每667平方米播種量6~7.5千克。

      (2)嫁接育苗:選擇播種後第2年高15~18釐米的苗,於2月中旬至3月上旬,擇陰天進行分床移植。苗高30釐米後,將頂剪去,2年後主幹粗1釐米左右時可作砧木供嫁接用。

      從優良豐產母樹中下部外圍生長健壯的枝條中,選芽根飽滿的1年生夏秋梢作為接穗。在每年2月中旬至3月上旬,八角茴香的春梢尚未萌發前,選擇氣溫在15℃以上的晴天或陰天進行嫁接,氣溫低或雨天不宜嫁接。

      嫁接育苗造林後生長快、分株多、矮化、枝葉並茂、開花結果早。用嫁苗木定植後2~3年長至2m高左右便開始開花結果,為早期高產的豐產樹型。

      (3)造林:分為果用林和葉用林,造林技術不盡相同。

      ①起苗:起苗前剪去苗木部側枝和3/4的葉片,減少水分蒸發,提高成活率。起苗時保護好根系,立即用黃泥漿漿根,每50株苗木紮成一捆,運到造林地後,再漿根一次,放陰涼處。

      ②果用林:一般於2~3月進行造林。株行距一般為5米X5米。由於苗木的側根較多,放苗入坑填土後,應輕提苗木,使側根在坑土中分佈均勻舒展,壓實後,再蓋一層鬆土,然後蓋草,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保持坑內土壤溼潤。每667平方米林地種植苗木26~30株。

      ③葉用林:是採葉蒸油的林地。一般造林用苗木多是3年生,植株高1.2米以上。造林方法及季節與果用林相同。行株距為,1.5米×1.5米。每667平方米林地種植300株,造林苗木成活後,即將苗木頂芽摘除,萌發新枝,及時摘除主幹下部萌發的新芽使其第2年發展成頭狀矮林。

      【栽培管理】

      1、苗期管理:經催芽的種子播後30天左右發芽,12~15天幼苗出土後,應揭開蓋草,隨即搭蓋陰棚,透光30%~40%為宜。苗期要經常淋水、除草、鬆土、施肥。第2年2月,間在未萌動前,可將高40~60釐米,直徑0.4~0.5釐米的苗木出圃定植。移植2~3年生的苗木,造林成活率較高。

      2、林地管理:果用林頭2年可間種玉米、木薯等高稈作物,給幼樹適當遮陰,促進幼苗生長。3年可改間種黃豆、花生、綠豆等作物,提高土壤肥力,並使幼林獲得較多的Sunny。當幼林樹冠擴大,林地空隙很少時,可種一些木本綠肥和一些耐陰藥材。20年生八角茴香已進入開花結果盛期,林地不宜間種其他作物和藥材。每年收果前剷除雜草1~2次,並結合施肥。林地每3年進行1次全墾,以疏鬆土壤,增強透光性,擴大根系吸收面積。

      葉育林撫育:在造林的頭2年需間種作物,3年以後不再間種。每年翻地1次,並結合施肥,施肥種類和方法與果用林相同。採葉可長達30~40年。

      3、病蟲害防治:

      (1)病害:

      ①日灼病:為常見病害,幼樹尤其嚴重。長期處於雜木混交鬱閉狀態的幼齡或成年樹,驟然暴露在強光下發病嚴重。病株樹皮乾枯龜裂,木質部腐朽,由下至上逐漸枯死。防治方法造林時宜選用莖幹已經木質化的2年生樹木。無混交林作廕庇的造林地,宜間種高稈作物和速生樹種作廕庇樹,免受烈日照射,林木進入成林期,才逐漸將部分廕庇樹間伐,使幼樹受到日曬的鍛鍊,增強對日灼病的抵抗能力。成年樹被害後,可將受害皮部刮除,並修理好皮的邊緣,在刮面上塗刷桐油、松香、蠟等膠物,促進新皮癒合。也可以在全部樹幹上塗刷石灰漿,反射強烈Sunny,一般在7~8月間塗刷較適宜。

      ②八角炭疽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葉面受害後往往葉片脫落,影響植株生長;果實受害後,表面呈不規則的褐色大斑,果實幹燥後作不規則皺縮,面上生有黑色小點,降低產品質量。病菌常在殘葉中越冬,靠風雨傳播。防治方法:除加強林地管理外,在病害發生時噴1:1:200波爾多液,每7天1次,連續2~3次。

      (2)蟲害:

      ①八角尺蠖:一年中以3~5月和9~10月危害嚴重。成蟲日間停息在隱蔽處,夜間飛出活動,趨光性弱。幼蟲在3齡前在葉背面吃葉肉,4齡以後食量增大,能將整片葉吃光。老熟幼蟲在疏鬆土壤處或落葉層結繭化蛹。防治方法:樹幹塗膠環(用桐油1份、松香1份,混合煮成膠);危害期,搖動樹枝使幼蟲受驚落地後集中滅殺,在離地面30~60釐米處塗上粘膠環約10釐米,以隔掉在地上幼蟲再上樹危害。滅蛹法是利用八角尺蠖在鬆土和落葉層越冬的習性,在冬天或5月、8月鬆土深6~10釐米,把蛹揀出集中消滅。也可以在植株周圍鬆土培土,引誘老熟幼蟲入土化蛹集中殺滅;幼蟲危害期,抓緊在3齡蟲以前的期間用90%敵百蟲1000倍液噴殺。

      ②八角金花蟲:為八角茴香主要害蟲。幼蟲、成蟲為害葉片,嚴重時將整枝葉片吃光,引起植株死亡。防治方法:人工捕殺,利用金花蟲假死性、喜光性、產卵習性進行人工捕殺;在產卵期,收集產在樹權、葉腋、樹皮裂縫裡的卵塊燒燬;還可用樂果500倍液或90%敵百蟲1000倍液噴殺。生物防治,在清晨或雨後高溫多溼天氣噴白僵菌粉,防治效果也較好。

      【收穫與加工】當果實由青色變為黃色時,即可採收。其方法:拾取成熟後自然落地果實,一般適用於春果,因春果成熟不一致,集中採收困難,此法省工、方便,但落果如不及時撿收,往往難以加工成優質品。上樹摘果:採收人員紮好安全帶,攜帶竹鉤、竹籃上樹採收。此法費工、費時,但採的果實可以加工成優質品。秋果採收時,因樹上開花並結有幼果,不宜用竹竿敲打,更不能折枝採果。宜在晴天上樹摘果,忌陰天採收,避免發黴變質,降低質量。採收的果實馬上進行“殺青”處理。鮮果用竹筐裝好,放入沸水鍋內,用木棒不斷攪動,待果顏色變黃(約10分鐘),迅速取出薄攤在水泥曬場或竹蓆上攤曬,並經常翻動,在烈日下曬5~6天,可加工成棕紅色有光澤的優質品。如陰雨天可烘乾。

      【藥材形狀】本品為聚合果,多由8個瞢莢果組成,放射狀排列於中軸上。

      果長1~2釐米,寬0.3~0.5釐米,高0.6~1釐米。外表面紅棕色,有不規則皺紋,頂端呈鳥喙狀,上側開裂,內表面淡棕色,平滑有光澤,質堅硬而脆。果梗長3~4釐米,連於果實一端,彎曲。每個瞢莢果含種子1粒,扁卵圓形,長約6毫米,紅棕色或黃棕色,光亮,富油性。氣芳香,味辛甜。

  • 3 # 桂西方明

    八角,是八角茴香科、八角屬的一種植物。八角果為著名的調味香料,也供藥用。果皮、種子、葉都含芳香油,是製造化妝品、甜香酒、啤酒和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

    1、採種

    每年10月,在樹齡20年以上、健壯無病蟲害、結果多的母樹上採種。種子成熟時,果皮由綠色變為黃褐色,果實未開裂。採種時應有90%以上的果實老熟,每百公斤鮮果可採種4公斤左右。

    2.選地與整地

      苗圃地宜選擇靠近水源、土層深厚且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坡度較緩地塊。不宜選擇農作旱地、平地、陡坡地或帶有病蟲害的八角林地育苗。苗圃地土壤應呈酸性或微酸性,pH值4.5~6.6,以5.0~5.5最佳。於10—11月整地,深翻地20釐米,打碎土塊,揀出石礫、樹根。順坡向做苗床,苗床寬110~120釐米、高20釐米,操作道寬40釐米。耙碎苗床土壤,挖好排水溝。

    3.搭遮陰棚

      八角幼苗怕強光直射,整地後須搭遮陰棚。遮陰棚高1.65米左右,便於施藥管理;棚柱間距3米,每畝需75根。遮陰棚要求穩固、透光均勻,透光率10%左右,以Sunny透過遮陰棚形成“梅花影”為宜。

    4.裝袋

      將苗床土過細鐵篩(孔徑0.8釐米)後,裝入規格為12釐米×14釐米(兩年苗用)或10釐米×13釐米(一年苗用)的塑膠薄膜袋中,裝滿、壓緊後再整齊地擺放在苗床上。每畝可擺放10萬~11萬袋。

    5.播種

      在八角主產區,一般於12月播種,宜早不宜遲。精選種子,剔除小粒種子和病腐粒種子。據調查,生活力85%的種子出苗率可達75%。將種子播入袋土中央,每袋播l~2粒,播深3釐米左右,播後覆土。每畝用種量7.5~10.0公斤。

    6.苗圃管理

      水肥管理:播種後至真葉露心期間要保持土壤溼潤,真葉露心至3片真葉期間要注意排水防澇。拆除遮陰棚後,正值秋冬季節,天氣少雨乾燥,育苗袋要經常淋水。八角育苗施肥原則為“看苗施肥,提早施肥,不宜多施肥。”施肥以複合肥為佳,不可偏施氮肥,否則幼苗生長過快,出圃時莖葉柔嫩,定植成活率低。如育苗土養分充足,幼苗生長健壯,則不宜施肥。以一年生苗高達35釐米左右為宜。

      除草與煉苗:雜草易傳染猝倒病和炭疽病,從而造成幼苗成片死亡。除草重點時期為幼苗真葉露心期至兩葉期。10月底至11月初應拆除遮陰棚煉苗,使八角苗適應自然環境。煉苗30天以上才能出圃,煉苗期要防霜凍。

    7.出圃

    出圃苗標準:一年生苗高30~45釐米,地徑0.4~0.5釐米;兩年生苗高45~60釐米,地徑0.8釐米以上。不達標的種苗應留圃培養或淘汰,不宜出圃。

  • 4 # 侗鄉大楊子

    八角作為優良的調味品,經常會出現在各種美食中,而且它還有驅風、健胃、祛痰、止咳等藥用效果,可作為兩用的經濟樹種來發展。而種植八角只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1.選擇優良的品種。種植八角一般選擇二十年以上五十年以下的母樹,母樹應該挑選每年高產量而且生長旺盛沒有病蟲害的作為採種物件。在十月中下旬八角變黃還沒有開裂的時候採種,剔除掉小的和形狀不正的八角果實,良種壯苗是八角高產量的基礎。

    2.播種的時間和方法。要知道八角不耐霜凍,對環境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在沒有霜凍的地區,應該選擇在12月份到來年1月份的時候播種育苗,育苗的時候,應該選擇排水性良好,土層比較深而且肥沃土壤。在有霜凍的地方,需要在氣溫比較回暖的2-3月份播種育苗。八角通知是採用條播育苗,後期再進行移栽的。條播的時候要先整好的地,苗圃園內要挖好淺溝淺溝,一般是寬四釐米、深兩釐米左右就可以,然後每株之間距離間隔五釐米左右,每行之間的距離二十釐米這樣播種,然後用一層細土進行掩種,在上面蓋上一層乾草,澆一遍水,為了保險起見可以在上面加蓋一層塑膠薄膜。

    3.移植的注意事項。八角樹喜歡廕庇的環境,一般移植在天然的雜木林下,合理的利用殘林、雜木的遮陰效果。要記住八角樹是淺根性樹種,枝條是比較脆的,容易折斷,千萬不要選擇強風吹襲的地方進行八角樹的栽植。八角幼樹移植的時候,每行之間的距離最好是4-5米,每株之間3-4米。植株之間的距離最低不能低於一米五,太過密集容易引起病害,導致減產。

    4.林間的管理。八角樹林間管理最主要就是枝葉的修剪以及清林等工作,幼年時期的八角樹我們修剪枝葉主要是為了促進側枝的生長以達到提高產量的效果,而成年的八角樹我們主要是修剪一些老、弱、病、殘的枝葉,用於達到不減產的效果。最後為了防止病蟲害的感染,要及時將林間的樹枝、雜草、落葉等清理乾淨,並進行消毒處理,以保證八角樹的正常發育和生長。最後注意一下施肥和病草蟲害就可以了。望採納。

  • 5 # 小侃瞄生活

    八角的幼年樹管理指的是從種植開始到開花期的1~3 a的時間內,要達到的種植初始階段的管理性目標、完善肥水管理,主要管理措施如下。首先,要做好遮陽工作。八角是一個較為耐陰的樹種,起初種植的樹苗植株較小,過度的Sunny照射會導致植株死亡。可以透過雜樹林以及灌木叢等天然植物覆蓋樹盤,使得樹盤能夠保持溼潤,防止Sunny直接照射導致植株死亡。其次,需要開始除草的工作。新開墾的種植地在一定時間內會產生較多的雜草,所以可以在每年固定時間開展除草的工作。此外,幼年樹種植區域可以實行間套種,間套種所採用的品種可以是花生、大豆等作物,這樣不僅能有效提升種植的經濟收入,還能有效提升種植園地的保肥保水能力,使八角能夠有效生長。最後,需要完善肥水管理。如果前期管理中實行了間套種,那麼施肥灌水階段可以省略。如果沒有實行間套種,就需要施肥。施肥主要以氮肥為主,在6月至8月以及12月至次年2月分別新增農家肥、尿素等。種植栽培人員還需要結合樹苗實際的增長情況新增相應的肥料。施肥的方法可以採取淋施和穴施,施肥結束之後需要覆蓋土。八角喜歡潮溼的生長環境、不耐旱,所以處於乾旱階段時需要及時噴淋水,使得八角生長過程中對於水分的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真正的夫妻是什麼?沒有共同語言,三觀不合的夫妻能走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