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陽光語言矯正師
-
2 # 有料家庭教育
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是由他們的想法做指引的,他們拖拉磨蹭的行為背後有什麼想法呢?
1、做的是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往往是被迫必須做。興趣是最好的驅力,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人們會發自內心的喜歡,會自動自發積極去做而且不用催促。比如玩遊戲,孩子每天放學一脫鞋第一時間迅速跑到遊戲區,開心投入的玩幾個小時都沒問題。還比如,明天要去春遊,孩子會自覺興致勃勃準備好明天要出門的東西,而且第二天一早不用叫早,自動早期,不用催促,早早的叫嚷著提醒父母快點。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孩子不磨蹭,最好以他們覺得有意思的方式引導他們去做。
2、可能是爭奪自主權。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做主,自己有自主權,小孩也一樣。只是大人可以想做什麼做什麼,不被要求不被限制,所以不覺得自主權受到影響。
而小孩總是被管著,被限制和嘮叨多了,所以他們希望爭取自主權。父母平時管得過多過嚴,孩子就會煩躁,面對父母要求催促,尤其是發著脾氣催促的事情,越不做,或者不情願的去做。他們以這種拖拉磨蹭的方式表達:我不做,我就慢,這點我總能做主。
3、透過拖拉磨蹭獲取家長的關注。有的孩子家長自己平時風風火火,做事麻利幹練,但時間基本上投入在工作上。平時對關注、陪伴得太少,當孩子發現自己磨蹭能激發家長的火,引起父母的關注(雖然是負面的),就會不自覺的用這種方式獲取關注。這種情況家長就應該多陪伴孩子。
4、有的孩子天生慢性子,可能家長也是這樣的人。這點就是父母自己也要注意自己做事利索一點,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同時對孩子要求不要過高。
看到孩子是哪種情況,有針對性的改善,同時不管哪種情況,父母都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時間管理習慣的培養。
2、用遊戲的方式來引起孩子的興趣。
3、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不要太嘮叨和強迫孩子,也不要提出過高的要求。
-
3 # 付小平
孩子愛磨蹭,做事喜歡拖拉,時間觀念不夠,時間管理能力欠缺等等問題,既跟孩子的性格特點有關,也跟父母的教養方式密切相關。下面列出的這一些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導致你家孩子喜歡拖拉磨蹭的其中一個或幾個原因。
1、孩子從小就對時間沒有感覺,父母也沒有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機會教孩子認識鐘錶,當然也更沒有把孩子的時間跟他的生活和學習聯絡起來。孩子喜歡拖拉磨蹭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就是缺少對時間的感知。
2、從小到大,孩子從沒有機會管理自己的時間。很多父母總是喜歡大包大攬,甚至代替孩子管理本該屬於孩子自己的時間,久而久之,逐漸就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不催就不動”的孩子。如果孩子的時間長期由家長來管理,本人從來沒有體驗過自己的時間自己支配的經歷,那麼只要離開了父母的催促和監督,孩子可能就很難自覺按時行動。
3、父母從小沒有重視培養孩子主動遵守時間約定的良好習慣。如果從小缺少規則意識的培養,就會導致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缺失,更無法學會主動遵守時間約定。
4、喜歡拖拉或磨蹭的孩子,他們大多數時候其實是不受任何時間限制的,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多長時間內完成這件事情,完全沒有時間的約束。在始終認為自己擁有大量時間的情況下,孩子當然就不容易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完成一件具有緊迫性的任務。
5、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時間的規律性不夠,比如不能做到按時上床睡覺和起床或者每頓飯的就餐時間不固定等等,這就導致孩子無法很好地體會和感受時間的長度。
6、孩子沒有任何機會去學習和鍛鍊如何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如何自己制定一項計劃,因而也就不能把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按照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如果不懂得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那麼做任何事情的隨意性就很大,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7、少數孩子天生就喜歡追求完美,甚至非要把一件事做到盡善盡美之後,才開始做下一件事,這樣就會浪費很多不必要的時間,耽誤很多重要的事情。
8、家裡的大人就喜歡做事磨蹭、拖沓懶散,那麼孩子從小就會耳濡目染,所以喜歡拖拉磨蹭,從而逐漸養成做事拖拉的不良習慣。
-
4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李 娜,多倫多國際心理中心認證的情緒管理師,中國心理學會認證的情緒管理師,高階家庭教育導師,正面管教家長課高階導師;從事兒童心理教育研究和實踐工作十餘年,全國進行線上、線下數百場家庭教育講座,讓數萬家庭受益。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緩慢這些問題常常困擾著家長,面對這樣的孩子大部分家長都會不停的催促、訓斥甚至有的家長會打罵孩子,在父母的這種高壓政策下孩子能稍微快一點,可是並沒有改變根本,孩子依然是慢吞吞、磨磨蹭蹭,可見家長的催促甚至打罵都不起什麼根本性作用。
反而家長的這些言行舉動只會讓孩子在情緒方面變的很暴燥,性格變的很偏激,自尊心受到很重的傷害。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可以這樣做:
1.比賽大部分孩子都喜歡爭強好勝,一說要與他們比賽他們都會精神百倍的準備參賽,無論思想、意志、速度都得到極大的提高,在每一次的勝利氣氛中孩子的自信心也得到很好的建立。
在孩子做每件事情時,我們可以說,寶寶我們一起弄,看誰快,看誰收的多。這樣就會激起他們的戰鬥慾望,即便他們並沒有明確答覆我們,只要我們以比賽的方式來做,孩子也會馬上行動起來動作也會不由自主的加快起來。
所以我們要變換一種方式,用這種比賽的方式來加快孩子的速度,這樣孩子也會感覺很有意思很有趣,若再加上一些小小的獎勵,孩子是非常願意配合的。
2.講繪本故事故事,是孩子的世界,他們會在故事中享受美好,也會在故事中學習知識、生活禮節和生活常識,很多現實中抽象的事物或能融進故事中以形象的方式展示給孩子,他們都能很容易吸引和理解。
所以孩子的一些問題在孩子的角度看是感覺沒有什麼不可以的,當家長在催促孩子時,他們的內心一直在問:慢點為什麼就不可以呢?為什麼要那麼快?當他們的思想意識沒有積極正確的認知時,行為自然就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
家長此時的說教孩子們是聽不進去的,也是理解不了的,反而會讓孩子更煩感。把孩子的問題與繪本故事進行融合是我一直強調的,因為這樣孩子才會有具體形象的看見,中學以下的孩子基本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我們的說教對孩子來說太抽象,孩子根本無法理解,所以你會發現,你說了他還會問你,為什麼呢,怎麼就不可以呢?等等的一系列的問題。
選一些講時間故事的繪本,透過這些故事來告訴他時間一去不復返的道理。在平時給他講故事時,可以有意的加入有時間概念的事例來一點點的樹立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一點點的重視時間,加強思想意識的認知最終才會從根本上改變他們拖拉、磨蹭的毛病。
3.限時獎勵獎勵,是每一個孩子都喜歡的。這種刺激常常會激起孩子非常大的主動配合的積極性,用限時獎勵的方法來激勵孩子抓緊時間完成規定的任務,往往都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此方法時還要加強時間管理技巧的培養與訓練,不能單一隻用這種方法,否則會讓孩子變的更加物質。讓孩子知道在規定時間內的目標,然後能過不停的努力最終取得理想的結果必會得到相應的獎勵。
-
5 # 海居潮
這是孩子天性,其中也夾雜著一種依賴,這跟家庭環境,父母行為有關。
孩子生長髮育和大腦還未成熟,對衣食住行等事情,總認為是父母的事,而父母這方面也是盡心為孩子做到,做好。久之使孩子認為是自然的事,早上懶起床,衣物亂放,父母叫他們做任何事時,總是拖拉磨蹭已成好多家庭事實。
如何改變孩子拖拉磨蹭?這是一個家庭教育問題。
本人有三個孩子,但做事都不會拖拖拉拉。本人很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叫醒孩子起床,漱牙,洗臉星期和放假也不例外。
晚上孩子睡前,書本,筆,紅領巾,校章,鞋,衣服等物自已放好,以免早上起來找不到而拖延時間。
日常生話拖地,洗碗三人分工,一直做到三人上初中為止。這也許是生活習慣,孩子們一直都很聽話。
-
6 # 甜甜圈伐木累
孩子喜歡拖拉磨蹭有好幾種可能,比如:
1、孩子本身自己性格比較慢、做事節奏也比較慢,那他就是慢性子,不是單純是做作業拖拉;
2、其實孩子節奏還可以,但父母性子就比較急,火急火燎的,用大人的節奏來衡量孩子的水平,就認為孩子拖拉磨蹭,這種問題在父母身上。
3、階段性的拖拉,比如剛上小學、或者接觸一門新的學科,還沒有時間去適應,或者沒有能力去完成,就會拖拉;
4、孩子故意拖拉磨蹭,可能是任務太多太重,對父母有不滿,你要我快我就慢,故意對著幹,能飯前完成的,硬拖到8、9點,就是不讓你再跟我佈置額外的任務。
一個問題的背後一定會隱藏更為本質的問題,不要急於解決表面上的問題,治標不治本。就像樹上的蘋果又小又癟,使勁灌營養液化肥都不管用,因為栽蘋果樹的土壤就不對,怎麼能結出又大又好吃的蘋果呢?
同樣,孩子拖拉磨蹭、專注力差、頂嘴吵架等等,如果家長只盯著單個問題,就會發現問題就像打地鼠一樣,一個接一個沒完沒了。
所以,家長要學會去觀察瞭解孩子,找到“拖拉磨蹭”背後的原因,對症下藥,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
7 # 林雁740
我的孩子現在二年級,之前也有這個磨蹭的毛病,現在不太要緊了,我是這樣做的:
1、幫孩子制定時間表,培養時間觀念我是隻制定的下學回來之後這段時間的時間表,幾點到幾點做什麼都和孩子商量的寫好,然後帖到他的寫字桌前面;最主要的是我在這個時間表裡有自主時間,自主時間就是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之前做作業的時候,晚上九點了還做不完,現在基本上七點就可以做完;
2、讓孩子為他的磨蹭付出代價,我和他爸爸提前和老師商量好,孩子這幾天可能會遲到,遲到了的話你教育教育他,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我們早上只是把他叫醒,也不會一直催促他,在一次遲到之後,孩子跟我說,媽媽你明天5點就叫我起床!
孩子只有在體會到磨蹭帶來的後果後,他才能夠自覺的快起來;
3、對孩子多進行鼓勵和表揚要關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孩子只要進步一點點,就要把這一點點進行放大,透過表揚和鼓勵來強化,孩子就會一天比一天快;
-
8 # 妙妙喵星球
自從孩子上了學,我們這些父母好像有了著不完的急,自己明明不是急性子,卻常常被逼的想發脾氣,因為孩子是在是太太太太太磨蹭了!
讓他去洗個手,都能在衛生間裡玩起水來;
早上催著起床、穿衣服,稍不注意就發現這孩子又開始愣神;
吃飯磨蹭,有時候恨不能數著米一粒一粒的吃;
上學都要遲到了,還總是慢騰騰的換鞋子,每次都要我一把奪過來快速幫他穿好。
可是不管我們怎麼催,孩子還是磨磨蹭蹭地穿外套、換鞋子、寫作業,當我們忍不住發脾氣的時候,孩子還時不時的冒一句:“媽媽你能不能不要那麼兇啦?狂風暴雨對小樹苗的成長不好……”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不過話說回來,總不能任由孩子這樣磨蹭吧,不然等上了高年級可怎麼辦呢。其實孩子總是磨蹭,不是沒有原因的,家長們可能忽略掉了這5種原因。
1、孩子是天生的慢性子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太磨蹭,而是我們太著急。孩子的動作和步驟,又怎麼能跟得上成人呢?
慢是一種天性,小孩有小孩自己的做事節奏,一個小孩可以連續觀察一直河馬一個小時,會發現很多父母發現不了的細節。
建議:家長可以透過鼓勵的方式來應對,當孩子有一次非常快速的寫好了作業,家長就應該表示讚賞、鼓勵,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看不慣孩子磨蹭,直接代勞有些家長本身就是急脾氣,當孩子還在小心翼翼地探索“應該怎麼辦”時,家長就看不下去,直接上手代勞了,結果孩子越來越依賴父母。
建議:孩子吃飯、穿衣、寫作業這些事不是為父母做的,剛開始雖然慢,但這是孩子探索的一個過程,如果家長過於勤快,錯過了孩子建立行為習慣的關鍵期,這個“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意識恐怕就要用一生來建立了。
3、經常被催促的孩子,易習慣於依賴催促的另一層含義其實是:媽媽一定會在我身邊盯著我。
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吃飯時,你不看著孩子,他就不吃;寫作業時,你不在身邊,孩子就不做。
催促孩子實際上是在告訴孩子:在我沒發火之前,你還有時間再磨蹭一會兒。
建議:當你喊不動孩子時,要反思,是否對孩子指令過多、控制過多。如果我們能給孩子自主權和空間,鼓勵他獨立做事,自己判斷、自己選擇、自己決定,把屬於他的事情交給他,只在真的需要你的意見和提醒時才出現,那麼,你的意見和提醒,將會得到更多的尊重。
4、孩子沒有承擔後果的意識家長不妨規定做事情的時間,甚至可以給孩子列一個時間表,要求孩子按時完成,同時讓孩子承擔做不完事情的後果,比如遲到、吃不飽、完不成作業等。只要養成習慣,以後孩子的生活就會有規律了。
5、沒有養成時間管理概念這也是很常見的一種情況,因為孩子真的不知道大人口中的“5分鐘”“半小時”“一小時”到底是多長一段時間。
於是,你火急火燎地衝孩子嚷:“快點,還有5分鐘就遲到了!”而孩子還以為5分鐘是段挺長的一段時間,繼續慢慢悠悠地該幹嘛幹嘛。
像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利用計時器或者鬧鐘來幫忙。
當你要求孩子“5分鐘洗完臉”“10分鐘寫完生字”時,設定上相應的時間,讓孩子在實際生活中感受“5分鐘”“10分鐘”“半小時”到底有多長。
我們總是一邊嫌孩子墨跡動作慢,一邊又幫孩子做本該屬於他自己就能做的事情,但是我們並不能代替孩子成長,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為家有“小磨蹭”的父母帶來幫助~
-
9 # 家長VS孩子
家長:孩子有拖延傾向,喜歡把事情放在最後,家長該怎麼幫忙糾正?
孩子:懶是人類的通病,只有經過訓練和嚴格的要求才能改善。
我聽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堅持做一件事,堅持三十天你就養成了這個習慣,堅持六十天這個習慣就很難改變了,堅持九十天,這個習慣就可能會伴你終生了。每個人都不是生來就勤奮的,我也一樣。拖延是天性,但是克服這種天性,養成一個好習慣就只能依靠父母了。可是你們,總是隻是說我拖延,卻沒有真正做一些事來改變。如果你們以前不知道該怎麼做,我來告訴你們我們需要什麼。
我賴床,起不來,但是我也想起來,只是我的意志力不夠堅定。如果你們每天早上做好早飯叫我起床,每天晚上提醒我睡覺。哪怕我前面幾天抱怨,不願意,但是總會有效果的。因為我懂的是你們為我們好,所以當我們真正看到效果以後,不僅不會怪你們,我們還得感謝你們。
-
10 # J媽學堂
你認為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好幾個同事的孩子讀小學,都反應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寫作業很磨蹭。放學回來後,把書包往沙發上隨手一扔,就開始看電視或者玩手機,或者出去找同學去玩。還有的孩子即使開始寫作業了,仍然是狀況百出,比如,聽到窗外小鳥的叫聲,趕緊的跑過去看看。聽到樓下孩子在踢球,就安奈不住,要去看會。
而面對孩子寫作業磨蹭的情況,我們可以採用以下方法來給予糾正。
老話常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對於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比如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很是磨蹭,我們不應採取強硬的措施,對孩子進行責罰,訓斥。而是,要透過細心的觀察和了解,孩子寫作業磨蹭的原因,從而來幫助孩子改正寫作業磨蹭的毛病。那麼,孩子寫作時喜歡磨蹭的原因有哪些呢,我們可以透過以下講述來了解一下。
孩子寫作業磨蹭的原因有哪些
面對寫作業磨蹭的娃,主要有下列原因,家長們看看自己家的娃有沒有呢。
1、對時間沒有概念
尤其是上小學的孩子們,對於時間沒有什麼概念和理解。只知道,媽媽叫起床吃飯上學,就是該起床,要去上學了。到了學校後,就會有老師或者學校的鐘聲來提醒上課或者下課,以及放學回家。而且,孩子們的天性都是愛玩,常常都會因為沉迷與玩耍和遊戲而忘記了寫作業的時間。
2、被某些東西吸引
科學的研究證明,上小學的孩子注意力時間是很短的。所以,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分心,或者被某些東西吸引的情況。比如,書桌上那盆開得芬芳四溢的水仙花,陽臺上被風吹動而發出清脆悅耳的風鈴,以及媽媽在廚房做飯飄過來紅燒肉的香氣等。
3、不喜歡學習或者不會
有很多的孩子普遍存在著厭學的心裡,討厭學習,不喜歡學習。而且,還有的孩子對於老師佈置的作業理解不了,不會做。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孩子寫作時出現磨蹭的情況。
4、作業太多
在公交車上每天都能夠看到,很多的小學生不是揹著書包,而是手裡託著拉桿箱去上學。由此可見,小學階段的孩子課業負擔已經很大了。因此,面對每天大量的作業,孩子們很容易出現疲憊不堪,想逃避的心理。這種情況下,孩子們寫作業時,不僅不會有緊迫感。反而,會出現鬆懈,厭煩,磨蹭等情況。
5、外界干擾
有很多的家長都存在一種現象,就是在孩子寫作的時候去打擾孩子。比如,孩子正在寫作業,媽媽切好一個西瓜,給孩子送去。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做在孩子的旁邊盯著孩子,並且時不時的指出孩子的錯別字或者算錯的數學題。有的家長還做在孩子旁邊聽音樂,打遊戲。這些來自外界的干擾都是導致孩子寫作業磨蹭的原因。
那麼,當我們找出孩子寫作業磨蹭的原因後,就要及時的用合適的方法幫助孩子改掉寫作業磨蹭的毛病。
-
11 # 壹念心理
0-5 歲的孩子對時間的感知是很困難的,尤其是對 1 分鐘有多長、5 分鐘有多長這樣的時間概念,非常模糊。心理學研究表明,哪怕小學 5 年級的學生對 1 分鐘的估計也過短。一般 5-8 歲,孩子開始能把時間和空間區分開,能夠感知時間的長短,但還非常不準確。3-5 歲的孩子能夠感知時間的先後順序,最早感知的是一天中的早中晚,其次是一週內的順序,最後是一年四季的時間順序。
因此,對於 0-5 歲的孩子缺乏時間觀念是正常的,他們能理解“早上和晚上要刷牙”、“週末爸爸媽媽不上班”、“講完故事就睡覺”,這樣簡單的一個時間點要做什麼,以及簡單的順序,但對於“ 3 分鐘內刷好牙”、“ 2 分鐘內準備好出門”,這種就屬於他們能力範圍之外的事了。另外,在孩子的世界裡,一切都是可以用來玩耍的,洗手的時候可以玩泡沫,出門穿鞋的時候可以研究鞋子,穿衣服的時候可以玩釦子。對孩子來說,這些都是她當下的興趣和需求,所以,孩子的磨蹭可能是珍貴的學習和探索過程。那麼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並在需要的時候,讓孩子不那麼磨蹭呢?1、我們要理解孩子當下的需求,適當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再進行溝通。如果孩子洗手的時候在玩泡泡,我們要理解孩子的這種玩的需求。對孩子說:“你很喜歡泡泡,我們可以在洗澡的時候盡情地玩,但現在是洗手的時間,不玩泡泡,可以沖水了。”這樣孩子會感覺爸爸媽媽是理解我的,也允許我玩泡泡,只是這個時間不是用來玩的。避免完全不顧孩子當時的興趣和需求,表現出厭煩和急躁,讓孩子反感和倍感壓力。還要避免一邊做自己的事情,一邊對孩子吆喝或催促,溝通的時候,如果沒有引起孩子的注意力,那通常是無效的。所以,我們可以放下手上正在做的事,走到孩子面前,請孩子看著我們的眼睛,或用手輕輕遮蓋孩子正在看的東西,等孩子抬起頭看我們時,再和孩子溝通。2、教給孩子“有些時間是有特殊功能的”。也就是告訴孩子“什麼時間做什麼”對於起床、刷牙、穿衣服、洗澡等這些日常生活習慣,我們要經常告訴孩子:這個時間是用來做什麼的,不是用來做什麼的,給孩子正面的提示。比如:現在是睡覺的時間,起床的時間到了。還可以給孩子動作上直接的提示,或者給孩子選擇,比如:出門的時間到了,去穿鞋子,你是穿這一雙還是那一雙呢?或者,我們也可以經常問孩子,做完這件事,後面要做什麼,“看完這本書,我們要幹什麼呀?”“刷完牙,我們去做什麼呢?”讓孩子自己說出,下一件要做的事,從而讓他的作息形成習慣,也讓他的生活有穩定的節奏。3、我們也可以教孩子學習時間標識。比如 4 歲之後,可以教孩子認識鐘錶,但不必期待過高。或者用形象化的方式,把 1-10 分鐘用彩色比例條畫出來,或者把 1 分鐘、5 分鐘、10 分鐘按比例畫出彩色的長性粗線條,來幫助孩子理解和對比時間的長短。
回覆列表
正確認識孩子的“拖延症”
孩子拖延、懶散怎麼辦?估計很多父母都會被這個問題氣的七竅生煙,甚至大打出手。
現在大部分孩子都在家上網課,從打卡,聽課,交作業各種情況看,很多孩子不自覺的養成了“拖延症”的習慣。
拖延症不僅是青少年,在小孩子身上也經常發現,拖延症既不是一個性格缺陷,也不代表著你在時間管理上真有多爛,它無非是你應對消極情緒的一種方式。研究發現,有拖延症的人往往壓力較大,同時在自我同情這方面做得不夠。
名人也有“拖延症”胡適在日記裡曾經寫道:
7月4日,新開這本日記,也為了督促自己下個學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讀完手邊的莎士比亞的《亨利八世》。
7月13日,打牌
7月14日,打牌
7月15日,打牌
7月16日,胡適之啊胡適之!你怎麼能如此墮落!先前訂下的學習計劃你都忘了嗎?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7月17日,打牌
如果把打牌換成“吃雞、開黑”,咦!是不是你們的同款日記?
拖延症細節:1、讓我再睡五分鐘,五分鐘肯定起。
2、吃完早飯,消化一下,先玩五分鐘遊戲吧。
3、去廁所坐在馬桶上,看幾分鐘小影片吧。
4、不行了,一定要學習了,開啟手機查個資料吧。
5、咦!死黨發來有趣的分享,開啟看一下。
7、最近零食需要補充了,去某寶上掃點好吃的吧。
從第1點到第7點一晃,一個上午就過去了。從8點到中午11:30,不過三個半小時,時間不經混啊!
拖延症是如何產生的?首先我們要搞明白為什麼我們會這樣?
1、每當看完自己躊躇滿志制定的計劃時,人會變得十分亢奮,這種亢奮的狀態會讓你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而多巴胺讓你精神抖擻,抖擻又會持續性的分泌多巴胺,於是你就會“一直走神一直爽”,精神亢奮過後,伴隨而來的就是十分的焦慮,為了緩解焦慮,需要補充多巴胺,那麼如何補充多巴胺呢?
2、沒錯,你的愛好會提供大量的多巴胺,比如遊戲、影片、吃零食、聊天、購物等等。這些行為統統稱為拖延症的藉口,也叫——放鬆精神。很多人越是焦慮就越無法集中精神思考,需要不斷的從其他活動中尋找發洩出口,最終陷入一個惡性迴圈。
3、但是這樣的迴圈,會讓你感到自責,但是僅僅是自責而已,自責會產生自尊心下降,自我安慰是安撫自尊心的第一意識反應,但是自我安慰同時會降低你的警戒心理,讓你逐步放棄目標,於是乎雞湯也不熱乎了,多巴胺也消停了。
怎麼改變拖延症?1、改變內心想法:拖延的心理本質來源有兩點,一是享樂,二是逃避困難。不想學習其實就是恐懼讀書帶來的困難,或者不想體驗學習帶來的挫敗感。大部分孩子都是被動去學習,被動意味著承受壓力,有家長的壓力,老師的壓力,考試的壓力,排名的壓力等等。
讓孩子認識到讀書能夠帶給自己那些好處,今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得到什麼樣的物質享受,想得到周圍人什麼樣的評價等等,這些都需要透過學習才能改變。
2、別給自己找藉口:今天心情不好明天在學吧,太難了老子智商有限何苦為難自己,現在背不下來換換性情就能記住了,基本上你要拒絕藉口大概有:沒有時間,沒有能力,沒有興趣,沒有狀態,沒有機會等等。既然你這麼喜歡欺騙自己,那不妨逆向思維,欺騙拖延症一次吧,不想學的時候,試著對自己說就讀十分鐘,十分鐘後就去嗨。進入學習狀態後,儘量忘記十分鐘這個暗示。如果十分鐘還不能進入狀態,那就再騙自己一次,這次二十分鐘。
3、計劃表:制定計劃的時候,需要多花些心思,把計劃制定的更細一點,分解目標,目標越小越容易達成,而且要制定獎罰措施,這個獎罰措施可以交給他人監督執行。
4、番茄學習法:高效學習25分鐘,然後休息5分鐘,再高效學習25分鐘,再休息5分鐘,迴圈4次,可以多休息30分鐘,嚴格的按照這個時間劃分,會有一定的效果。
5、獎勵自己:如果前面4條都遵守了,學習計劃完成了,一定要好好的獎勵自己,想多放鬆就多放鬆,這樣會讓下一次學習的期望值,顯得有目標有動力,過程也沒那麼煎熬。
總之,拖延症是一種不好的習慣,也是一種不良的心理特徵,解決拖延症還需要從細微處著手,從小的改變形成習慣,再到大的改變,改變拖延症,才是真正的自我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