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俠cyc

    看到樓主這個題目時心裡肯定有一番疑惑和揣測犯估,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唐朝皇帝堂堂的公主,而且還是李世民的女兒,李世民何許人也?

    他可是唐太宗皇帝,具有蓋世無雙,力拔山河之氣概,也是盛唐無與倫比的英雄人物,他的公主怎會愛上一個山廟和尚?李世民能同意嗎?難道唐朝朝廷上下缺公主要的男人?

    試想李世民皇帝隨便下個什麼旨,也能招個千兒八百的文武雙齊的駙馬爺回來,怎麼可能任由高陽公主去外面戀愛?還胡搞一個山廟裡野和尚?歷史上真有這樣事嗎?

    試問人們唐朝的高陽公主又是怎麼認識這個花和尚的?這個廟裡花和尚又是怎麼得以接觸到高陽公主的?這個還真是個奇聞軼事?不過,在新舊唐史中卻未有詳細資料敘述,況且又說是玄裝的高徒又怎麼可能去與女子私通?

    我們知道唐朝在李世民皇帝時代,可謂達到了唐朝鼎盛時期,無論是政治文化外交軍事國家勢力,還是民眾生活安康等各方面,都達到一個朝代的最榮耀最輝煌最燦爛的時期,至今人們說起唐朝,都會以大唐著稱,尤其是李世民玄宗開元時期的唐朝,令多少人仰慕嚮往和敬佩。李世民的唐朝不僅是一個對外高度開放,經濟無比繁榮的朝代,國力強盛、文化繁榮,以及對外開放和對內寬鬆,而且還有對婦女的束縛也相對較少,唐朝的女人也是很開放的,因此女性之美,也相應地呈現出了當時雍榮華貴的迷人景象。

    那時的女人應以唐代李世民這一時期的女子最為顯著,大多穿著廣袖短襦,曳地長裙,腰部束以一抱腰,並且用衣帶來裝飾,強調了女性的溫婉嫵媚,婀娜多姿。看城鄉女子,多半以一種雲鬢蓬鬆,頭戴碩大的折枝花朵形象,並且簪上輕步搖釵,衣著輕薄的花紗絲外衣,另上佩輕紗彩繪的披帛的外表妝,內衣上半外露,上綴有大撮暈纈團花,袒胸露臂,一付美麗紳女模樣,惹人十分喜愛。

    大家可以從很多影視劇中看到唐代的女子尤以豐腴的體態為美,加上高聳的髮髻,飄揚的披帛,顯得華麗大方,充分體現出唐朝女性美上的盛唐氣象的一種高貴氣質。

    那麼高陽公主肯定也是唐朝的一個美人胚了,由於她從小生長在皇宮,又未經外面風吹日曬,根本未受到一點苦難折磨,可說是金枝玉葉,這樣個美女又怎麼會看上還是外面的一個光頭和尚?是不是她腦子出了問題,還是受到什麼刺激?

    當人們翻遍唐朝的歷史資料,均未獲得準確答案和具體原因,只知人們點談這麼點回事。上面提到的高陽公主,應是唐太宋李世民帝第十七個女兒,也是比較小的一個,僅比當時的李治大一歲,雖然高陽和李治並不是同一個母后所生,應該屬於庶出關係,但是高陽公主絕對算的上是一位風騷豔麗的女孩,而且唐王李世民偏偏就喜歡這一型別的美女,所以唐皇李世民無論從哪一方面都對高陽公主特別寵愛,加以呵護,也就是說她需要什麼就滿足她什麼,那怕要天上的星星他也狠不得去上天摘幾個給她,試想這樣個高貴人物,無論是誰惹了他的這位公主,除非不想活了?

    為此幾位宮內下人還真惹翻了她,不過李世民還算是位開明的皇帝,雖未殺但還是罰去做了幾年苦勞役。有一次,李世民上早朝,她醒了瞅見非要跟去,一般說每晚臨幸皇后或宮女後是要分開的,為了不影響皇上睡眠,有喜歡的除外,小公主又怎會和皇上在一起?主要還是李世民太龐了她,偶爾也會帶到身邊抱哄睡。那麼她這要跟去這還得了?但不去不行,又哭又鬧還賴地,無奈就隨邊上宮女牽帶進入殿內,本來只是讓她遠看大家上朝,不料剩宮女不備,一下竄到殿屏鏈子後邊,過會還呼拉一下湊到唐王李世民身邊,嚇了李世民一下,他當時正在聽下邊念大臣奏摺,那李世民也拿她沒辦法,只好讓她坐自己身邊大龍椅上,沒過多久,一個五六歲小女孩居然倒在邊下睡著了,可想當時李世民對這位女兒的用心和愛。後來大了為了加強與大臣之間聯誼,又把她嫁給了丞相房玄齡大兒子房遺愛為妻,也算是門當戶對了,從這一點可以說李世民對這位女婿房遺愛也是特別寵愛喜歡。

    不過,後來發生了一系列事情導致唐太宗李世民對其這個偏愛的小女兒高陽公主以及女婿房大公子思想起了極大變化,說變化可說是輕的,應該是內心感到是憤怒,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他們好日子不好好過,偏偏要弄出一些夭蛾子,不僅其婿想要高官,還要更換別人,他估計背後一定有高陽主意,其女後來還為此走上極端。一個皇親國戚,自己的女兒女婿怎麼還這麼不爭氣?敗壞門風不說,還要弄權朝綱,干預朝政,這種做法是極易引起太宗反感,不僅如此其女兒居然無視皇規,無視他這個老子皇帝幹出有辱皇門風之事,捅了大漏。

    這事應該發生在公元652年,這年在大唐王朝可謂有了一場驚天動地的風流案子,讓百姓議論紛紛,可說讓唐皇顏面何存?此案子的主人翁就是自己女兒高陽公主,唐皇心想你喜歡外面一個男人這不是大事,證明你還是有十分的魅力,試想男人可有三妻四妾,為什麼皇帝的女兒不可以去外面找一個男人供養著?喜歡一個男小夥有時調調情?你房大公子還敢管嗎?但這個男人可不是別人?

    居然是廟裡的一個和尚,這個僧人叫辯機和尚,也是大家議論的另一個主人翁,這些風情韻事幾乎一夜間傳上了唐朝大街小巷新聞主播,而且後來這段案子也直接導致了辯機和尚被處死,這也直接成了高陽公主的死亡引火導火線。

    對於辯機和尚之死,肯定皇帝不能容忍,畢竟你花和尚不守經規犯了律條,看過少林寺的人們,一定記得唐王當著主持眾人親口下令,規定和尚原不準吃肉喝酒這條予以免除,因此可以吃肉喝酒,謂之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但皇上並沒有讓和尚可以淫慾和殺生?這是任何一朝一皇都不允許的,即使現在也是破壞佛規經律行為而不恥,以及對於古時任何一個廟宇一個寺庵都不能破壞的鐵律!可這個辯機和尚則鬼迷心竅,怎麼和在外女人搞上了,而且還是皇帝的最寵的女兒高陽公主?他被皇上斬殺應是毫天怨言,這沒人說李世民做的不對。事情起因是這樣的,讓小編慢慢道來:

    當年由李世民做主,讓高陽公主嫁給了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一度倆人還恩愛纏綿好過一段時間,但不久公主病又犯了,不僅驕橫抜扈,動不動惹房大公子不快,公主有時還騎著他,弄不好還用繩鞭抽他幾下,叫他朝東不敢朝西。她的話不敢不聽,在他家可謂是太上皇女,後來估計又嫌老闆官職太小,名氣不大,一介武官,要權沒權要職無職,一個窩囊廢,這樣下去怎麼行?

    要知道高陽公主從小就是一個旁聽大臣上朝送折的旁觀者,耳濡目染,養成強勢而又不能低人一等之性格,自己男人無名無份,心裡摳氣,當初自己皇帝老兒怎麼讓嫁給這麼個男人,不說房事不行,什麼巫山雲雨怱怱完事,幾乎一點情趣沒有,心裡糟透了,這樣下去怎行?

    沒過多久,她開始行動了,私下一旁,一直慫恿其夫房遺愛去爭奪一個有點名氣,爵位叫梁國公。其實這個職位只是好聽,沒有大的名堂,就是一個有影響威望的參政員,當然待遇可觀,必須得有一定資歷和貢獻,過去有戰功有影響的老者,授予委任,也是作為一個榮耀。但沒料到自己女兒女婿卻想這麼個位子?而且還必須擠掉別人,不是有些奇特?所以這件事被唐太宗李世民知道後,就開始對高陽公主行為斥之以鼻,不理不睬了,試想以前這個父皇可是最痛愛自己的,最近不知怎麼了,老是過不去,就為這點破事?因此她也開始討厭父皇李世民,且不說當初為什麼讓我嫁給房玄齡的這麼個兒子?這個男人本公主又並不喜歡,又胖又矮不算,其他方面也不行,還沒什心機,連個官都沒有做大,沒有名號怎麼在唐朝混?然而反過來這件事情也造成了高陽公主對房遺愛的怨恨,覺得他沒用。他們關係開始不合了,夫婦倆心生間隙,開始分房居住,她搬到了另一處豪宅,由丫環僕人侍候,不怎睬她。

    這樣日子沒過多久,不料在一次由皇帝大典日上請來大廟內一眾和尚,那時李世民是極度信賴僧人主持,也十分信度他們法事,這天又請來一批開始早讀,偏偏這天高陽公主進宮辦事,無意間撞見了一高大帥氣的和尚作書,眉清目秀,十分讓人憐愛,一下子就吸引了高陽公主注意,似乎聊起了久違之心處情感的盪漾,於是她稍稍接觸了和尚辯機,並伺機拉他躲到一處孤僻偏房,也正合辨機,對外是說請教佛高,隨後一番情調之後,公主難以忘懷。

    至此倆人便開始了纏綿之旅,夜夜笙歌,日子久了,那有不透風的牆,皇帝女兒去偷情和尚,這還了得?後來事情敗露,父皇知道後大怒,可想這個可憐的辯機和尚被腰斬,當高陽公主看到自己情人被砍成兩截,這麼美好的日子被父皇毀了,可想高陽公主此刻心情?可謂用萬念俱灰來形容也不為過。情人沒了,往後日子怎麼過?高陽公主對天長嘆。

    這種日子沒多久,父皇李世民匆匆過世,小弟李治(其實她應是姑,因歲數僅小一歲,倆人常在一起打鬧玩,從小一塊長大,也就未分輩份,時常互稱其姐弟,可想唐朝也是很開放無大禁忌的)即位當朝,這位高陽公主又開始不安份了,於是和現在一些家庭一樣,老子死了,姊妹夥為了房產存款大打出手,甚至鬧上法庭。這不高陽公主也是這麼想的,老子死了,自己又沒得到一丁點好處,還處處受氣,你李治倒好,還做上了皇位,不行,就教唆其夫房遺愛爭奪爵位和一些皇產。這下李治皇帝那受得了這種煩惱?自己剛當皇帝,且不說這個小姐姐姐夫扶持一把老弟,還搞起窩裡鬥,也不怕人笑話?當前局勢還不太穩,自己根基不牢,不幫一把也就算了,還三番五次鬧到皇宮要分皇產和銀兩,還討要官職?實在讓人受不了。想來實可氣可恨,不拿嚴厲出來,往後還怎麼教訓別人?

    因此,乾脆先把房遺愛和房遺直等一眾親戚都貶官降職,就是他們在後面縱容姐姐如此霸道而且毫不講理,把一肚子怨氣全瀉到他們身上,心想本王耐何不了你這個十分淘氣蠻橫的老姐還奈何不了你們?

    不料這個高陽公主也不知腦子裡那根筋搭錯了,居然也把所有事遷怒到房家頭上,幫起倒忙,剛剛老小弟給房家上了一課,一眾人貶官降職,現在又開始在這上面插上一刀,非的攪得他們心痛腦熱。反正現在本公主為一個花野和尚迷昏了頭,現在他人己死了,而且還被父皇處於極刑,很慘啊,自己心上人就這麼沒了,現在還會對你們房家人好嗎?乾脆火上澆油,一不做二不休,把一切責任全遷怒於他們身上了。

    於是心上一計,又決定誣告老公的哥哥房遺直曾經幾次剩老公不在非禮自己,並且還時常騷擾她,連搬到此處也不安生?

    因此,高陽姑姐這一舉動無形也幫了李治侄弟弟,正好找不到藉口,此刻讓這位眼光高瞻遠矚,不亞於李世民的長孫無忌,從中找到了清理政敵的方法,但長孫無忌也並沒有想到,僅從騷擾不騷擾的單純這件事情出發,而是要把事情越扯越大,無線上鋼,作為重大政治事件處理,因為不這樣戴帽子則板不倒房家老臣舊惡勢力。這是個隱患,畢竟一段時間流露出對新皇不滿,幾次上朝出折,指東畫西,自以為是皇家長輩親,又是老臣,則無所顧忌,不採取一點行動,以後本皇還怎麼做人?

    就這樣這事越鬧越大,引發了大唐開國以來的最大的一次政治清洗,罪名為皇親國戚參與朝政謀反,事關重大,為了消除丞相房玄齡執掌中樞二十年培植的一幫勢力,可說李治下足了功課。

    首先拿房遺愛開刀,先把這位姑父打倒,割了這門皇親,切斷這些皇親聯絡,後又把包括李元景、李恪在內對皇位虎視眈眈的潛在反對勢力一網打盡,基本消除了李治身邊有礙影響因素,首戰告捷。但這樣做也就徹底毀了高陽公主伯後路,最後冷靜下來,回過頭想想是不是做過了?這到底為誰?出氣?出誰的氣?她已經有些偏執了。

    因為這次龐大的皇室清洗案涉及的人數眾多可讓人嘆之,很多無辜之人,包括皇室勳貴荊王李元景、這位高陽公主夫婦、巴陵公主夫婦等均被賜死,老公的房玄齡家族幾乎被清洗殆盡,這就是拜高陽公主所賜,這些人統統因為牽涉謀反而被李治下令賜死,一鍋端了。當然,有人說高陽公主並不是被李治賜死的,她只是被李治經常所利用,藉此反擊大勢力,進而一舉端掉了盤居在唐朝幾代人之間的很大一股可能以後有礙自己的力量。其實,高陽公主也是不幸的,她的不幸緣於她性格和刁蠻,她的不幸就是不該愛上個和尚,無論怎講這是人們所不容的。

    至於高陽公主到底怎麼死的?眾說紛雲,有說李治雖然剛上臺時畢竟下過一些手段,排除政敵忌己,同時採用一些非常措施打擊各種勢力,尤其是房家根基很深的力量,可謂用心之致,但畢竟高陽公主是個小姑,有時還叫她姐還真是下不了手,不過小編查看了有關唐史料,無論正野史也沒說高陽公主是被賜死?這是個迷案。

    有關野史資料以及一些網友收集所編撰說,現摘錄如下:意思是說這位高陽公主自小深得唐太宗李世民鍾心,做主嫁與名臣房玄齡之子房遺愛之後,一慣恃寵嬌縱任由性格胡來。特別是在結婚之後,皇女高陽公主與一位辯機和尚私通情愫,李世民唐太宗知曉此事後極為憤怒,立即下了腰斬辯機,還殺了公主跟隨奴婢數十人,因為這個原因致高陽公主非常怨恨父皇,唐太宗駕崩後,反倒這位高陽公主哭容不哀。

    公元653年即永徽四年之際,高陽公主欲奪房遺愛兄長房遺直所繼承的官爵,並且誣告房遺直對自己無禮,後經長孫無忌審理,查明與其夫房遺愛意圖擁立荊王李元景謀反事洩,唐高宗後賜其自盡。這是一段賜死經過敘述。

    但事實並非如此,有關高陽公主的生母的情況無處查考,但是大多數人根據高陽公主的境遇認為庶出可能性最大,倘若高陽公主為庶出,亦可從韋貴妃的確鑿資料表明,只和太宗生有紀王李慎和臨川公主 ,認定是韋貴妃可能較小。並且在唐太宗高階嬪妃中其他妃嬪的可能性較大,不一定是皇后所生,因為唐太宗有二十一位在世公主,偏偏高陽公主能得到唐太宗的另眼相待,十分偏愛,也有可能是經常得見天顏承歡,膝下所致,從小活潑可愛又好動,同時也可能與唐太宗李世民脾氣極為相投分不開,這裡正史有記載高陽公主有寵於太宗,深得太宗喜愛。

    於是約在641年即貞觀十五年前後,當女兒高陽公主十二歲左右時候,由唐皇父太宗許配下嫁於當時的開國名相房玄齡第二子房遺愛為妻,也算是唐朝太宗女子冊封裡和出嫁較早的公主之一,所說云云。這裡談到有可能將高陽公主為和尚一事被趕出宮門,貶為庶女,也就是取消皇親番號,成了民間普通女子,為什麼這麼說呢?

    小編認為高陽公主並未被二位皇帝賜死,理由有:一,高陽公主在父皇李世民時期,深得父皇喜愛,從小就粘著他,估計也是老來得子,脾性又相投,不可能為了一個和尚而殺了愛女?即使名聲再不好,又怎地?皇帝女兒偷個情怎麼了?和尚也是男人呀,就為這殺了高陽?並不是大的政治事件。二,即使後來,李治做了皇帝,而且還比這小姑小一歲,幾乎同齡人,從小玩在一起,幾乎把她當姐使喚,有一定感情基礎,不可能為了消除勢力以及為了達到這目的而捏造的所謂皇室謀反案而被賜死,他們之間還是有一定情感,怎麼捨得為此殺了這位淘氣的小姑姐?小編估計當時對外是宣佈賜死,卻派人密密護送出宮,後又密密將其貶為庶人永不回朝,至少人在,這樣李治心裡也坦誠,求得心安。

    那麼小編講了半天,只是說高陽怎麼死的或怎麼不死的?她到底為什麼喜歡一個和尚,其原因是什麼?這個才是主題呀?首先一,這個辨機和尚並不只是普通和尚,而是大家知道的東渡日本玄奘的一位高徒之一,且他很有一定文化,說修養很高。回過頭看看高陽公主的老公這個房遺愛只是個一員偏將,人很粗魯,又不討人喜歡,黑胖又矮,沒一點男人樣,高陽公主自從見了就不喜歡,甚至分房而住,根本談不到什麼巫山雲雨之類男女情,而她隨後為了能夠自由找男人,還送給房遺愛幾個美女只是為了滿足他心裡的情慾,而房也沒辦法,皇帝的女兒嘛,還能怎樣?弄不好一句話不好可能告發就掉腦袋。其次二,高陽公主的年齡和辨機和尚相遇時差異較大,由於高陽公主十幾歲,而辨機很可能已經三十幾歲了,也就是說少女偏好大叔形人物自古就有了,並不是現在才是。由於高陽對這位大叔好奇,又加上辨機人很聰明,善解人意,又很會說話,嗓音好聽,彬彬有禮,一下子便博得從未見過這類人的公主好感。加之房家關係錯綜複雜,高陽公主的平時惡行慣了,如果對她肆無忌憚,那麼作為姐妹的韓王妃,作為婆婆們都不會有好果子吃,因此平時大家都對她冷淡,不同她說話,見她就躲,以至於弄的分居。自從見了這個和尚則戀戀不忘,最終發展成了情人關係,找到人說話了,還又得到不一樣的雲雨快樂,天天歌舞昇平,心情放鬆,好不快活,又怎麼可能想起家中還有一個房老公?再者三,婚姻不滿,政治聯姻。唐史關於這段也有文史記載,為什麼高陽公主會看上這個和尚?由於對婚姻的不滿無處發洩,所以高陽公主只能透過遊獵來打發時光、排遣心緒。

    事情就是那麼恰巧,一次高陽公主出去打獵,其夫房遺愛也陪同前往,房遺愛不斷炫耀自己的武力多麼高強,然而高陽公主對這些卻表示了無趣,不屑以顧,房遺愛見了也是一臉無奈。這位高陽公主浪來浪去也玩累了,看見不遠處有一座草屋出現在大家的視野,於是高陽公主感到好奇心的,走進了草屋,發現有個年輕的和尚在裡面安靜地讀書。這個和尚便是玄奘法師的徒弟辯機,由於造詣非凡加上學識淵博,帥氣的外表,所以跟隨玄奘正在參與攥寫鉅著《大唐西域記》。

    當他在這野外郊屋看見高陽公主的時候,肯定也是內心感覺像第二春來了一樣十分歡喜,其實他也只是個學問性編書俗家和尚,並不屬真正出家高深和尚,而對於高陽公主而言,這種溫儒爾雅的人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型別。想象一下場景,當兩個人對視時,辯機肯定是猶如遭到了電擊一般不敢看第二眼,因為自己從未那麼近距離接觸過女人,而高陽公主的心也開始“草長鶯飛”起來。

    於是一切看起來那麼順理成章,據《新唐書》記載:“公主與遺愛獵,見而悅之,具帳其廬,與之亂。”,有種說法當時高陽和辯機在裡面摟抱起來的時候,房遺愛十分識趣的退下,接受了這個綠帽子還主動為他們放哨,此事不知真假?但有一點應是十分肯定的,那便是如果沒有房遺愛的一再忍讓和縱容,他們絕對不會繼續發展下去,至少平時房也挺怕高陽的。

    高陽公主與辯機私下幽會了很久,可以說保密工作做得還非常不錯,但是一切都被一個不起眼的小蟊賊給終結了。有一天,負責治安的官員抓到了一個小偷,按照慣例要核實贓物,結果在這裡面發現了一隻鑲滿了珠寶的玉枕。這可不得了,因為這是隻有皇家才可以用的物品,他一個小偷怎麼能進入宮禁偷到呢?御史連忙審問小偷枕頭的來歷,經過審訊後小偷承認,這隻玉枕是自己從弘福寺辯機和尚的住處偷來的。於是辯機就被抓了審訊,辯機承認玉枕那是高陽公主贈送給他的禮物。之後整個事件告發而人人皆知,引起太宗帝大怒,於是便有了前面一些事。關於這件事高陽怎麼同和尚苟合,上與小編敘述有點出入,區別只是一是打獵二是做法事時發生相會。

    至於什麼高陽公主因與高僧辨機交往甚密敗露,及參與公元653年即永徽四年皇室謀反案被賜死之一事,雖然成為唐太宗諸位公主最有名的,以此教訓其他敢於犯上的女人們所編出的不實報道,因為無論古時還是現在,無論是故事小說還是時事報道,有時真假也難辯,古人就不會忽悠嗎?又何況牽涉到唐朝這麼一個離奇之事?

    對於這兩樁疑案歷經千年以來經人傳說,本來是變成不是,或者是不是了,有的添油加醋早已變的面目全非,所惹人的其中一些細節,至今仍引發人們不斷爭議,有說是這樣,有說不是這樣,你瞎說,有何依據?從而為這位高陽公主的真實面貌籠罩上層層迷霧。

    記錄有關唐朝點滴的《舊唐書》中,雖然人們可以瞭解並大致知道一些唐朝往事,但翻絲剝皮,也根本就沒有看到什麼有高陽公主出軌辯機和尚,還有什麼駙馬爺站崗放哨任其瀟遙?另外,高陽公主和辯機所發地點,也與唐代高僧管理制度不符,因為辯機的草廬在皇家高陽公主封地,怎麼可能發生公主打獵碰到相遇?還不如小編編撰皇室請去講法事,那時古人們講究取經講法,崇尚佛法,也有可能得此進宮,導致公主遇見,後纏綿歡樂,還可能像那麼回事。而事實上隋唐時期,對僧侶管理還是十分嚴格的,進出寺廟都有登記,無故離寺不歸是不被允許的。又何況辯機後來被選為玄奘的譯經大師徒和高德,實為當時佛界翹楚,怎麼可能無視嚴格的寺廟管理制度,並隨便出入而無人關注,不加追責?這個說不過去呀?

    擴充套件資料:唐史演義,舊唐史

  • 2 # 斯幽故事會

    辯機(公元619-649),得道高僧,《大唐西域記》的主要執筆者。

    《新唐書》記載:“會主與遺愛獵,見而悅之,具帳其廬,與之亂”,這句話的意思是,高陽公主與丈夫房遺愛一起狩獵,認識了辯機,看到辯機天生俊俏,十分美麗,就在車帳之中,與辯機發生了性關係。

    根據《新唐書》記載,辯機確實與高陽公主有過一段戀情。

    那麼作為公主,高陽公主什麼樣的好男人找不到,為什麼非要找辯機和尚呢?辯機和尚最終的結局又是如何呢?

    高陽公主為什麼找的是辯機和尚,而不是別人。

    在唐朝時女性地位是比較高的,尤其是在皇族之中,比如武則天,李顯的女兒安樂公主。高陽公主深受唐太宗李世民喜愛,後來李世民做主讓女兒高陽公主嫁給了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

    房玄齡在當時與杜如晦兩人號稱“房謀杜斷”,是大唐的左膀右臂,高陽公主與房遺愛的婚姻,其實就是一場政治婚姻。而高陽公主本人從小嬌慣,嚮往自由的愛情。所以婚後的高陽公主並不怎麼喜歡丈夫房遺愛。

    那麼高陽公主就算是要出軌,也可以選擇其他貌美有才的男子,為何非要找一個得道高僧呢?

    其實也不是高陽公主願意找和尚,而是別人她沒有機會。房家在當時也是大戶人家,以房玄齡在朝廷中的地位,有什麼事,他都可以直接告訴李世民,李世民肯定也會向著他。

    房家人口眾多,如果是隨便找個其他男人,那麼很容易引起房家人的懷疑。而辯機是和尚,一般人不會想到和尚會成為公主的情夫。而且辯機當時也是很有名氣的高僧,高陽公主有藉口經常出入辯機所在的寺廟。此外寺廟也為兩人提供了性生活的場所。

    當然除了這些原因,還有就是辯機本人俊俏又有才華,所以高陽公主喜歡上他了。

    那麼辯機有沒有愛過高陽公主呢?他最終結局如何呢?

    其實在唐朝時很多皇家女子的男寵,都是為了權勢,而不是因為愛情,比如武則天的男寵薛懷義。那麼辯機是為了愛情,還是為了權勢呢?

    辯機是因為愛情,才選擇了高陽公主。辯機當時幫助玄奘成功翻譯《大唐西域記》,已經成名,朝廷裡也很重視他,他的社會地位很高了。而且高陽公主在朝廷裡也並沒什麼政黨,不同於武則天,所以辯機並不是借高陽公主謀取權勢,而是出於愛情。

    至於辯機的結局,那是很悲慘的。辯機和高陽公主的事被唐太宗李世民知道後,李世民十分憤怒,腰斬了辯機。

  • 3 # 使用者4041829361158

    極有可能是假的!1.首先辯機和尚和高陽公主的故事是在歐陽修的《新唐書》裡才出現的,後面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也有記載,可是唐朝史書卻沒有相關記載,而歐陽修和司馬光都是排斥佛教的,不排除為了打擊佛教而故意抹黑。

    2.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相遇相知的地點也有問題,唐代高僧管理嚴格,進出寺廟都有記錄,而辯機和尚與高陽公主幽會還能長時間不被發現不合常理。3.高陽公主比辯機和尚小十幾歲,加上高陽公主婆家錯綜複雜的關係,如果兩人肆無忌憚幽會,高陽公主婆家不可能不知道,而且還不去上告唐太宗。

    4.《舊唐書》與《新唐書》在高陽公主失寵一事上記載有矛盾,《舊唐書》中記載在房玄齡病重之時,太宗和高陽公主說:“此人危惙如此,尚能憂中國家。”此人指的是房玄齡,而說這話的時候,已經是貞觀二十二年五月了,一年後唐太宗駕崩。可見在太宗駕崩前,高陽公主是沒有失寵的。當時房玄齡在宮中養病,高陽公主作為兒媳跟隨出入宮中,若此時失寵,太宗應該不會語重心長的和她這麼說。而這個事在永徽三年的房玄齡墓碑上刻了下來。

  • 4 # 小聰歷史客棧

    歷史上的辯機和尚,確實和高陽公主有一段戀情。

    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兒,雖然是庶出的公主,然而這位公主非常討唐太宗的歡心,因此唐太宗把她許配給了唐朝當時的宰相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婚後的高陽公主性格陰晴不定,侍寵驕縱,因為她父皇給她挑選的女婿並不是自己所喜歡的,因此才導致了她後來和辯機和尚私通。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房遺愛作為高陽公主的丈夫一心想表現自己的男子氣概,因此經常帶著高陽公主外出打獵,有一次高陽和房遺愛出去打獵,烈日炎炎,高陽公主想找個地方歇息,可是荒郊野外,也沒有地方可以歇腳。

    正著急呢,房遺愛看到不遠去有個草廬,貌似是個和尚的居所,因此房遺愛就把高陽公主安置下來讓她休息,房遺愛當時可能認為出家人不近女色,是安全的,就沒多想。

    然而房遺愛沒想到的是,這位高陽公主看到辯機的第一眼,就徹底淪陷了,辯機俊朗儒雅的外表恰恰符合了高陽公主的審美,一眼誤終生,高陽公主愛上了辯機和尚。

    這位辯機何許人哪?辯機15歲就出家,曾經幫助玄奘(唐僧)翻譯經文,撰成《大唐西域記》一書,因此在當時很有名聲,因此這種高僧自來有特殊待遇,官府允許他在寺院外面築造草廬居住,看似是為了結交社會上的文人和達官貴人,殊不知,這也是為高陽公主和辯機的私通提供了場所。

    辯機能讓高陽公主對他一見鍾情,自然是個美男子,他的容貌俊英秀美、劍眉星目、面如冠玉、氣宇不凡,然而辯機對高陽公主同樣也是含情脈脈,因此兩人一來二去就發展了地下情。

    高陽公主的私通,沒有瞞得住自己的丈夫房遺愛,然而房遺愛選擇裝作看不見,因為高陽公主給他找了幾個小妾,夫妻各不干涉。

    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每天待在草廬裡,濃情蜜意,好似神仙眷侶,只是草廬比較簡陋,枕頭枕著不舒服,因此後來的幾次約會,高陽公主就自己帶著枕頭來約會了。

    然而好景不長,有一個小偷把高陽公主情人的小命給弄丟了,也毀了他們的地下情,當時有個小偷偷了高陽公主的枕頭,但不幸的是被捕快抓住了,捕快一眼就看出這不是民間之物,畢竟老百姓的枕頭和公主的枕頭肯定不一樣,於是捕快加緊審理,後來把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私通的事情扯了出來。

    唐太宗知道這個事情後,龍顏大怒,畢竟這非常丟皇家的臉面,因此下令對辯機和尚實施了腰斬,殺了數十個高陽公主身邊的奴婢,高陽公主因此對唐太宗又恨又罵,以至於唐太宗駕崩的時候,她一點沒表現出傷心的樣子。

  • 5 # 蔚來計劃

    高陽公主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寵愛,她天資聰明,性格開朗,在眾多公主中獨寵一身,說明她真的是多方面有過人之處。

    而辯機呢,在26歲時就參加了撰寫《大唐西域記》,說明這個辯機也是個優秀的人才。唐太宗李世民把高陽公主作為政治工具嫁給了房遺愛。而房遺愛與高陽公主之間並沒有愛情可言,對方看對方都沒有什麼感覺,就發生了後面的故事。

    高陽公主和房遺愛都不管對方的私生活,對方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尋找愛情的自由。高陽公主在一次打獵的時候,偶遇辯機,兩人一見鍾情,一發不可收拾。就這樣兩人開始了長達八九年之久的愛情長跑。更可怕的是,有時候他們私會,房遺愛還幫忙把風……

    後來東窗事發,辯機被腰斬。其實,在生活當中都有某種規則來約束著我們,這個規則是不能隨便去破壞的,不然必然會得到相應的懲罰。高陽公主和辯機便是如此。他們也是當時社會年輕人嚮往的愛情罷了,真真假假,誰又能說的明白。

  • 6 # 歷史老師尚子良

    我是歷史老師,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在我讀大學的時候,我的導師曾經講解過這個問題,我也曾經去圖書館查閱了大量資料,最後認為這個事情的可信度不高,理由整理如下:

    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的淫亂故事最早見於北宋歐陽修主持編撰的《新唐書》。

    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七女,十分受太宗寵愛。成年後嫁給了執掌貞觀朝政達20年之久的名相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

    辯機和尚是佛教的著名高僧,幫助唐三藏玄奘和尚譯經的九位大德法師之一,《大唐西域記》的實際執筆人。從史料記載以及《大唐西域記》優美的文字可知,辯機和尚不僅文采極佳,而且長相俊美,可謂才貌雙全。

    因狩獵偶遇,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勾搭成奸初,浮屠廬主之封地也,會主與遺愛獵,見而悅之,具賬其廬,與之亂。——《新唐書》

    上面是《新唐書》關於二人如何相識的明確記載。大意是說高陽公主和房遺愛在狩獵時與辯機和尚相遇,高陽公主見辯機和尚長相俊美,把持不住,隨即在車上發生淫亂。

    因盜賊東窗事發,辯機和尚慘遭腰斬太宗怒,腰斬辯機,殺奴婢十餘人。——《資治通鑑》

    據《新唐書》和《資治通鑑》記載,二人東窗事發是因為一起盜竊案。辯機和尚的“金寶神枕”被盜,御史在審問盜賊過程中,問辯機和尚此寶物從何而來,辯機和尚直言是高陽公主所贈,長孫無忌據此深究,查出二人私情。唐太宗李世民得知後震怒,腰斬了辯機和尚,殺了十餘個奴婢。

    此事是否屬實,尚有很多疑問

    史料中關於二人的淫亂故事記載詳細,情節跌宕起伏,像一部小說,也被改編成電視劇電影為大眾熟知,但事實究竟是什麼樣子,仍有太多的疑問:

    1、五代時期就已經成書的《舊唐書》並沒有記載此事。按照歷史學研究的一般觀點,只要是隔代修史,不存在“為尊者諱”的情況下,則離事情發生越近的人寫的歷史越可信。這很好理解,時間越久事實越容易弄不清楚。

    2、《新唐書》記載如此詳細,原始材料從何而來?歐陽修出生時高陽公主已經死了354年,他是如何將兩人相識通姦的過程知道的如此詳細的?如果只是根據一些民間傳說、野史筆記,那可信度有多高大家可以自己判斷。而成書更晚的《資治通鑑》反而記載的更加詳細,詳細到辯機和尚的死法是被“腰斬”,就更不知道司馬光是怎麼知道的了。

    3、高陽公主難道可以和自己丈夫在一起時公然和一個和尚玩車震?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相識是在和丈夫房遺愛一起狩獵的時候,以房家當時在朝廷的地位,就算貴為公主,就算唐朝社會風氣開放,可畢竟是“三綱五常”佔主流思想的古代,高陽公主難道敢當著丈夫的面胡來?

    4、辯機和尚是佛學界公認的高僧,當時的地位已經很高。辯機不是什麼花和尚,又沒有為了榮華富貴而攀龍附鳳的需要,很難想象這樣一位高僧會觸犯佛教最基本的戒律。

    高陽公主最後因荊王李元景謀反案牽連被唐高宗李治賜死。

    房玄齡有三個兒子,老三房遺則娶的是荊王李元景的女兒。唐太宗死後四年,高陽公主和房遺愛支援李元景謀反,想取唐高宗李治而代之,結果事情敗露,高陽公主被賜死。這件事情在史學界沒有什麼爭議,至於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有沒有私情,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 7 # 尋根拜祖

    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的戀情,恐怕是中國歷史上最高深莫測的懸案。《舊唐書》對這件事未見一字記載,《新唐書》則言之鑿鑿,《資治通鑑》更是情節豐富。一般歷史懸案,都可以找到幾分說得過去的理由反駁對方,唯有這個案件,想反駁都沒地方下手。《資治通鑑》基本是在《新唐書》基礎上,添加了“文學創作”,不可信,不予討論。《新唐書房杜列傳》關於這個事件的記載如下:

    “公主,帝所愛,故禮與它婿絕。主驕蹇,疾遺直任嫡,遺直懼,讓爵,帝不許。主稍失愛,意怏怏。與浮屠辯機亂,帝怒,斬浮屠,殺奴婢數十人,主怨望,帝崩,哭不哀。”

    《新唐書諸帝公主傳》又記載:

    “初,浮屠廬主之封地,會主與遺愛獵,見而悅之,具帳其廬,與之亂,更以二女子從遺愛,私餉億計。至是,浮屠殊死,殺奴婢十餘。”

    在唐代其它重要著作中,都不見記載這段風流韻事。如果高陽公主的出軌物件,是一個一般人也就算了,偏偏是個大名鼎鼎的辯機和尚。按理來說,假如《新唐書》作假,為什麼無事生非,弄個大名人參與進來,這不是很容易露餡嗎?

    無巧不成書,偏偏辯機和尚沒有傳記,相關書籍中,又找不到任何辯機和尚的死亡資訊,就像憑空蒸發了一樣!要知道,辯機和尚可是當時最知名的佛學大師之一,唐玄奘最倚重的弟子。《大唐西域記》就是由辯機執筆,唐玄奘從印度帶回的經書,很多都是辯機翻譯的。這樣一位“綴文大德”竟然憑空消失,太離奇了。

    這些資訊,都向著有利於《新唐書》記載的方向而去,似乎這一樁風流案,是板上釘釘的事。可是為什麼《舊唐書》沒有一個字的記載,一點影子都沒有:

    “初,主有寵於太宗,故遺愛特承恩遇,與諸主婿禮秩絕異。主既驕恣,謀黜遺直而奪其封爵,永徽中誣告遺直無禮於己。高宗令長孫無忌鞫其事,因得公主與遺愛謀反之狀。遺愛伏誅,公主賜自盡,諸子配流嶺表。”

    按理來說,當事人一個是李世民的愛女,一個是當世高僧,還涉及房玄齡家族,伴隨謀反案件。如此重大的事件,《舊唐書》是無論如何不能漏記的,《舊唐書》成於後晉,《新唐書》成於宋,《舊唐書》沒有獲得資料,更晚的《新唐書》如何獲得?

    但如果說《新唐書》造假,這個假也造得太匪夷所思了吧?把無辜的大德高僧扯進來,沒理由啊,也很難讓人相信啊!請注意這是歷史,不是吸睛的小說,更不是靠玩花邊新聞吸引觀眾的小報。有人說《新唐書》作者歐陽修和司馬光反佛,故意編造,這個說法也有點聳人聽聞。

    這就是案件最讓人費解的地方,無論哪一方,都有不可辯駁的說法,無論哪一方,也都不能推翻另一方的立場!實在太弔詭了!

    我覺得有可能是以下情況:

    高陽公主確實心繫辯機和尚,並且兩人確有交集,不過事情並沒有發展到曖昧,甚至“結廬同居”的程度,自始至終是高陽剃頭挑子一頭熱。辯機和尚因為高陽公主的身份,也不敢得罪她,採取的是若即若離的策略。

    假如是這樣的話,辯機和尚終究也逃不過世人的譏諷,再加之後來高陽公主的壞名聲,導致他受到詬病,從此淡出視野,不被記載於史冊。

    而高陽公主因為與大伯子房遺直的惡鬥,被房遺直添油加醋告了黑狀。這完全是有可能的,後來高陽公主告房遺直對她無禮,可見兩人已經鬥到不擇手段的地步,拿她和辯機似是而非的事,添油加醋不是不可能。

    但這種添油加醋的事,顯然無法記載於正史,所以《舊唐書》根本沒記載。不過正史不記載,唐人筆記不一定放過這個吸引眼球的事,他們就跟長嘴婆似的,根據獲得的街談巷議,加上自己的主觀判斷,各有記錄。

    傳言有個特點:越傳越真!到了宋朝重修唐史,歐陽修和司馬光等,正是看到了很多唐人筆記,記載的高陽辯機戀情,他們認為這件事的可信度較大。加之反佛的立場,於是就堂而皇之地將此事錄入了《新唐書》。

    也就是說,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的戀情,本質上是假的,不存在。僅僅是因為高陽仰慕辯機,倆人有一些超常的交往,被高陽的大伯子房遺直惡意傳播了。高陽公主囂張跋扈的性格,也不被世人喜歡,於是街談巷議,把一根頭髮硬說成了金箍棒,並被各色人等,以各種形式記錄。

    《舊唐書》成書年代離唐朝更近,對事實更清楚,所以對此事根本不予採信。《新唐書》時代久遠,惑於唐人筆記,加上個人的政治立場,採信了筆記裡的說法,編進了史書。

  • 8 # 閒人說雜談

    高陽公主,《新唐書·公主傳》載為唐太宗第十七女,生母不詳,初封高陽,永徽四年謀反賜死後追贈為合浦公主。

    不少人認為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最心愛的女兒,除了是受小說和電視劇的影響外,主要是因為《舊唐書》中的一句話:“初,主(高陽公主)有寵於太宗,故遺愛特承恩遇,與諸主婿禮秩絕異。”

    辯機,唐代婺州(今浙江省金華市)人。十五歲出家,貞觀十九年,玄奘取經歸來,唐太宗李世民請來九位大德高僧翻譯經卷,人稱九德,九德之首就是辯機。

    當時辯機在驪山腳下搭了一個茅屋草舍,在這唸經。有一天高陽公主和駙馬房遺愛來此打獵,就遇見辯機,聊天談吐之間,高陽公主愛上辯機。

    後來太宗李世民知道後,把辯機拿問在監,然後傳聖旨通知高陽公主。你我父女今生不必再見。貞觀二十三年,辯機腰斬。高陽公主知道後感嘆,父皇誤我,我誤辯機。太宗死後,高陽不悲。

    日後,高陽公主擁荊王造反,起義敗露後,賜三尺白綾懸樑自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喝鹼性水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