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小說各篇的主題是什麼?比如俠客行的主旨是“我是誰”,天龍八部的主旨是“求不得”,剩下的有人知道嗎?
10
回覆列表
  • 1 # 北望大坡灘

    金庸先生十五部小說,都有一個基本的主旨,在加入一些離奇的情節,勾勒出人物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絡,共同組成了金庸小說瑰麗的風貌。

    但根據題主提出的問題,那就是主角人物所追尋的疑竇,根據這個疑團所展開的故事內容。

    《飛狐外傳》:她愛我,我愛另外一個她。

    《雪山飛狐》:女朋友與父仇,怎麼選?

    《連城訣》:初戀嫁給了仇人。

    《天龍八部》:爸爸是誰?

    《射鵰英雄傳》:一個遺腹子的奮鬥史。

    《白馬嘯西風》:我愛的人不愛我。

    《鹿鼎記》:娶七個老婆之歷程。

    《笑傲江湖》:我十年遜於他三天。

    《書劍恩仇錄》:姐妹二姝怎比江山社稷?

    《神鵰俠侶》: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俠客行》:我是誰?

    《倚天屠龍記》:被心機女包圍的悲慘男。

    《碧血劍》:殺父之仇,焉能不報?

    《鴛鴦刀》:哪對夫妻不吵架?

    《越女劍》:一根青竹杖橫掃越甲三千。

    哈哈,這樣的總結可謂一句話說明一部書,當然有失偏頗,僅供大家一笑罷。

  • 2 # 莊生荒谷

    1.​《飛狐外傳》:主題:除暴安良。

    趣味:小妹子對情郞恩情深,你莫負了妹子一段情。

    2.《雪山飛狐》:主題:四大家族的百年恩仇及其輾轉報復的歷史。

    趣味:雪山飛狐,空谷幽蘭。

    3.《連城訣》:主題:人性的醜惡和高尚的愛情。

    趣味: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狄雲,水笙。

    4.《天龍八部》:主題:無人不冤,有情皆孽。

    趣味:英雄末路(蕭峰),紅顏薄命(阿朱)。

    5.《射鵰英雄傳》:主題:愛國愛民。

    英雄的真正涵義: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臨終尚未明白英雄的含義。華山論劍武功最高的歐陽鋒瘋了。

    6.《白馬嘯西風》:主題:愛我的人我不愛,我愛的人不愛我。

    話外音:願漢人好姑娘在江南找到更好的蘇普。

    7.《鹿鼎記》:主題趣味:江湖就是愚人節。

    一大群英雄被一個小混混支使得團團轉。

    8.《笑傲江湖》:主題:武林爭奪霸權。

    趣味:所謂的江湖原來只不過是一首歌。

    9.《書劍恩仇錄》:主題:漢人幫會紅花會和回族軍民反抗滿清朝廷。

    趣味:愛江山更愛美人。

    江山不是你的,還是愛美人吧。你瞧,阿凡提、文泰來、徐天宏、餘魚同他們過得多幸福啊。

    10.《神鵰俠侶》:主題:愛情。

    趣味:俠侶恩愛,神鵰當電燈泡。

    11.《俠客行》:主題:我是誰?

    12.《倚天屠龍記》:主題:反對異族侵略和本族暴政。

    話外音:至尊皇權,爾能當倚天劍之一擊否?

    13.《碧血劍》:主題:主角袁承志的成長、奮鬥、失望和隱退的歷程。

    14.《鴛鴦刀》:主題:仁者無敵!

    只有道德和實力並重,才能有天下。

    15.《越女劍》:主題:復仇和愛情。

    話外音:絕世武功敵不過絕世容顏。(西施捧心)

  • 3 # 冬日升輝

    金庸先生的每一本小說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1.《天龍八部》這本書的主題應該是大徹大悟,主要是從大理段氏說起,因為段譽的父親喜歡拈花惹草,處處留情所以段譽有了多個妹妹,但後來發現自己和那些妹妹並不是同一個父親,總結起來就是佛家的因果關係,段譽的故事最後父親和母親都是看透紅塵。另一方面從蕭峰的身世之謎來說,蕭峰的師傅是少林高僧,是丐幫幫主,卻不是中原人。這也是一個因果,還有就是掃地僧武功超群,是因為參悟佛經。所以這本書的主題應該大徹大悟吧。2.《神鵰英雄傳》主題應該是俠義。郭靖的愛國、忠義讓人熱血沸騰。3.《笑傲江湖》這本書的主題是權利吧,為了權利不惜任何代價的嶽不群,最後死在了權利手裡。4.《俠客行》主題我是誰,從主角的身世和各種遭遇,讓人迷失找不到自我。

  • 4 # 山西博一溯源文化

    天龍:誰是我爸爸。

    射鵰:誰是天下第一。

    神鵰:誰是我師傅。

    連城訣:誰是好人。

    鹿鼎記:誰是我老婆。

  • 5 # 吾詩非詩

    俠義之書

    《飛狐外傳》是《雪山飛狐》的前傳,金庸把胡斐恩怨分明的個性和行俠仗義的故事寫得大快人心,據說這也是金庸最喜歡的人物之一。書中將一些歷史因素納入情節,虛實相生,引人入勝。而書中的愛情悲劇也寫得催人淚下,對胡斐而言,袁紫衣是生離,程靈素是死別,特別是程靈素,她沒有傾世的容顏,也不是胡斐所愛,她的死卻因與真愛共釀而永懷芬芳。

    友情之書

    《雪山飛狐》圍繞寶藏的故事展開,書中從胡一刀和苗人鳳的決鬥到山莊上講述真相,幾乎所有的故事都是發生在冬天。飛雪飄零,寒意入骨,作者似乎認為這樣的故事比較適合北方的冬天,那種大丈夫傾蓋如故的快意,無需多言死生相托,還有胡一刀夫婦之間像兄弟一樣的感情……因此這是一本適合在冬天裡閱讀的小說,讓人們到故事中躲避風寒。

    絕望之書

    《連城訣》是一部讓人透不過氣來的小說。金庸的其他小說沒有一部寫得像本書這樣,把人性表現得如此令人絕望。因為慾望,父親活葬女兒,大俠變成小丑,徒弟殺師,朋友反目……書中展現了人性中令人窒息的陰暗面,太多的人在慾望面前落花流水。正所謂“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能讓讀者透口氣的,恐怕只有丁典和凌霜華之間的愛情,以及結局處水笙對狄雲的等待。

    徹悟之書

    《天龍八部》是金庸佛味兒最濃的一部書,也是金庸最激昂、格調最高的一部書。故事的三位主角和佛教都有密切的關係:大理段氏累世信佛,蕭峰的師傅是少林高僧,而虛竹則是僧人出身。所謂“有情皆孽,無人不冤”,書中涉及的情緣幾乎都是“孽緣”,惟一可以例外的似乎只有那位少林寺的掃地老僧。書中融入作者做人、學佛的感悟,沒有大徹大悟的人是寫不出這種書來的。

    青春之書

    《射鵰英雄傳》甫一面世就有人驚呼武俠界的“真命天子”出世了。郭靖身上融會了古代中國的理想人格。他是梁山忠良之後,純孝、尊師、愛國、重情義,雖然腦筋不大靈光,成就還是頗大。本書是金庸較早的作品,沿襲了舊小說家國天下的主題,也注入了金庸先生青春熱血時期的夢想,因此作品呈現出撲面而來的浪漫和理想。這也是金庸先生流傳最廣的一部作品。

    惆悵之書

    《白馬嘯西風》只有幾萬字,最多算是中篇,但因為寫得別緻,分量一點兒也不輕。漢人女孩李文秀避禍到了大漠,與蘇普從小青梅竹馬。長大後蘇普愛上了別的姑娘,李文秀只能滿懷惆悵地回到江南。本書在景與情的渲染上都極其優美,呈現一種詩化的意境,令讀者深深著迷,情不自禁。此外故事還涉及到師徒間的爭鬥,對世情險惡的描寫,也為這部小書增添了厚度。

    生存之書

    《鹿鼎記》把可以接受的荒唐和深刻的生存智慧結合起來,有一種深刻的幽默,本書可以說是金庸小說中可讀性最強的作品。同時本書也是最富爭議的金庸作品,捧之者上天,毀之者入地。韋小寶是在妓院長大的混混,後來因緣巧合再加上自身的八面玲瓏,終於左右逢源飛黃騰達,而且還推動了歷史的發展,似乎其某些做人的原則不光是利己也可以為人。

    政治之書

    從政者很難擺脫權力慾望,很多才能卓絕之士也大都在這種慾望的驅使下性情怪異。《笑傲江湖》就是一則精彩的政治寓言,讓人回味無窮。政治本是金庸的抱負,然而主角令狐沖卻是一個天生的浪子,只想呼朋引伴自由自在地過集體生活,在他的心中有一個集體生活的烏托邦,從這裡或許可以看出一點作者的內心足跡,因為金庸說過,令狐沖是他最喜歡的小說人物。

    迷惘之書

    金庸先生為我們造的第一個武俠夢就是《書劍恩仇錄》,這大概也是他深埋在少年記憶裡最初的一個夢吧。浙江海寧流傳著很多關於陳家和乾隆的傳說,金庸先生大概就是聽著這些長大的吧?因此,本書有一種回望似的遠景鏡頭的味道,傳說所致,本書的結局也帶了魔幻色彩。陳家洛身上還有一些少年懵懂的東西,這種感覺在書中自然流露,令人悵然,若有所感。

    愛情之書

    《神鵰俠侶》是個純粹的愛情故事,楊過成為大俠不妨看作是為武俠小說才加進去的成分。在木葉相合的地方男女相遇,愛情到處都在發生,這個故事卻因情侶雙方在內心都永不放棄而成為金庸作品中最經典的愛情故事。楊過和小龍女,他們的愛情在當時的社會為禮法所不容,他們的艱辛和他們的甜蜜,他們的殘缺和他們的完美都有著常人難以承受之重,卻又將人們深深打動。

    自我之書

    《俠客行》寫了一對孿生兄弟的故事,一個忠厚老實,另一個風流成性。故事寫得曲折離奇,有噱頭也有禪理。書中提出關於“我是誰”的命題特別迷人,石中玉代替不了石破天,石破天也成不了石中玉,上天造人要的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再給我們各自的道路。做人如此,讀書也如此,別人的註解代替不了你的思想,想要真正瞭解金庸的作品,還是得親自去讀一讀。

    男人之書

    《倚天屠龍記》講述男人之間的故事:張三丰與武當七俠的師徒情、七俠之間的兄弟情,謝遜與張無忌的父子情等等等等,這類感情太容易打動男人了。張無忌誰也沒辜負,卻沒有多少人喜歡;而代替他成為領袖的朱元璋更是讓人齒冷,不過大家也清楚朱元璋更適合成為領袖。大家最喜歡的也許是那個叫謝遜的瞎子。本書雖刻畫了各種男人,趙敏、小昭等女子的形象仍然在不少讀者心中情根深種。

    歷史之書

    《碧血劍》涉及到明末的三股勢力:明王朝、農民軍和滿族政權。在熱鬧離奇的故事情節背後,隱藏著作者對歷史的關心,喜歡歷史的讀者可能更喜歡這種味道的作品。小說是塑造人物的,因此書中關係到那個時代走向的風雲人物都性格鮮明,一看就知道肯定不能共存於天下。明朝皇帝自毀長城殺掉袁崇煥一節,金庸用性格衝突的觀點在歷史論文《袁崇煥評論》中加以發揮。

    詼諧之書

    無論篇幅還是寫法,《鴛鴦刀》都很像一個小品。一開場就是讓人笑破肚皮的太嶽四俠,往後故事的節奏很快,時時出人意表,令人開懷。本書用的是單線式結構,和金庸其他大部頭盤根錯節的結構完全不同。不過當我們笑著翻完小說的最後一頁,目光抵達“仁者無敵”這四個字時,還有一些沉思的功課等著我們去做,因為本書可以說是金大俠“寓教於樂”的作品。

    對聯未提及的《越女劍》,是金庸最短的武俠小說,也是金庸惟一一部先秦題材的小說。作者選擇了吳越爭霸的題材,當時俠客剛剛出現,武功還處於“原創”時期,因此該書也可看做金庸對武功源起的傳說式闡述,當然,該書也有刺痛人心的愛情,還瀰漫著先秦那種蠻荒質樸的氣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為什麼有些人認為動漫是小孩子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