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韓興森吃播

    最念念不忘的老家美食是炒粉。

    炒粉在江西全省都很普遍,是當地吃米粉最主要的形式之一,江西炒粉做法分幹炒和湯炒,一般小吃店裡都是幹炒,旺火急就,鑊氣十足,彈韌幹香。

    江西炒粉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南昌牛肉炒粉和宜春炒土扎粉等,南昌炒粉以重醬油突出的醬香味為特點,宜春土扎粉主要用早稻米精製而成。

    江西炒粉的主要原料有

    主料

    江西米粉750克。(一般1斤夠3人食量)

    配料

    瘦豬肉200克(雞蛋或者各種肉類都可以),綠豆芽若干,或小白菜(只要帶葉子的青菜都可以),香蔥若干,愛吃辣椒的可以準備一些辣椒。

    製作過程

    (1)將江西米粉用沸水煮6-8分鐘,撈起瀝乾水待用,或者幹米粉用水浸泡一晚。

    (2)在鍋裡放點食用油,在旺火上燒到六成熟時,倒入肉絲翻炒幾下(雞蛋煎幾秒),再加入綠豆芽或青菜翻炒,再倒入米粉大火翻炒,炒三五分鐘後加入食鹽,味精,醬油再度翻炒,喜歡吃辣的可以加入紅辣椒,然後加入蔥花翻炒幾下就可以出鍋裝盤了,一盤香噴噴的江西炒粉就炒好了。

  • 2 # 陝西蛋堡哥

    我是陝西寶雞人,我們家鄉特色美食念念不忘的有以下

    1,擀麵皮

    2,臊子豆花

    3,鍋盔饃饃

    4,蜂蜜粽子

    5,羊肉泡饃

    6,臊子面

    7,油潑面

    8,水煎包

    9,豆花泡饃

    10,油糕

    11,涼粉

    12,蕎麵鍋烙

    13,蔥花餅

  • 3 # 舟舟俠

    我最念念不忘的當屬“米豆腐粑粑”!

    因為米豆腐粑粑的製作過程比較麻煩,有時間給大家發一個完整的製作過程。

    想當年在上海上學的時候,真的是時時刻刻都懷戀自己的家鄉呀!特別是每次去食堂吃飯的時候,看著沒有辣椒的菜就沒有食慾。

    後面工作後,有事沒事就去發現美食,希望發現“新大陸”米豆腐粑粑。

    結果真的發展上海南站有一家,不僅有米豆腐,還有貴州的各種粉,雖然味道不能比,也能勉強郵寄“思鄉之情”。因為畢竟相差一千五百多公里。

    同時也在網上購買很多次,但是體驗都不是很好,路途遙遠,又是現做的不易儲存,味道就自然不一樣了。

  • 4 # 扒拉乾飯

    在美麗的齊魯大地,有一個美麗的城市,她是世界的風箏都,她有一條名叫“白浪河”的母親河,她就是鳶都——濰坊。

    對於在外求學的我們來說,對於從小吃到大的家鄉美食,那是一種魂牽夢繞的饞,做夢都能流口水的吸引力,真的是任何山珍海味都不能媲美的,下面我就給大家來一一介紹一下,我的老家——濰坊的特色美食。

    1.肉火燒

    說起火燒,大家熟知的可能是河間驢肉火燒,但是河間驢肉火燒是用一烤制熟的麵餅,中間夾上剁了的熟驢肉,在我看來,這更趨向於肉夾饃吧,而濰坊的肉火燒那可就大有不同了。濰坊的肉火燒,那妥妥的就是三鮮餡,兩個肉火燒,一碗老湯豆腐腦那絕對是地道濰坊人早餐的標配。

    這說完了內餡,再來說說這表皮。火燒的皮是死麵的,還要是軟面。有經驗的師傅把面和出來,放在案板上製成長條,抹上自制的油酥,再分成一個個的小劑子,包上餡料,這一個個的火燒胚子就做好了。

    2.雞鴨和樂

    這是來自濰坊的一種特製麵條,一個大鍋內熬煮著老鴨跟母雞,一個大鍋上架著一個壓面機,麵糰直接放入壓面機,人一屁股坐上槓杆,壓面開始,麵條一根一根就直接壓到了鍋裡。煮熟撈出,放入碗內,這碗的一邊擺上店家自制的憨肉,另一邊碼上那糖蒜片、胡蘿蔔碎、蛋皮、香菜末、還有那雞肉絲跟鴨肉絲,最後澆上那大鍋裡煮的母雞老鴨湯,吃之前先喝上一口,那鮮亮,用沁人心脾來描述,是一點都不為過,如果你喜歡吃辣,澆上店家自己熬的辣椒油或者㸆油出來的辣椒皮,你就會覺得這那是人家美味啊,此物只應天上有啊!

    這地道的濰坊話,您可一定要為了它來嘗一下我們濰坊的和樂。

    3.張大板花椒肉燒餅

    我小學開始就吃他家的肉燒餅,如果您問我肉火燒跟和樂誰家的最好吃我不敢跟您說,因為濰坊現在好吃的火燒跟和樂每個人的評價都不一樣,但是如果您問我哪家的肉燒餅最好吃,我一定不會告訴你“張大板啊”,因為他家排隊排的真的是太忙了,你們再去跟我搶,我下次可能又要多排十多分鐘。位於油坊中路與福壽街的張大板花椒肉燒餅,怎麼也得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

    小時候不愛吃飯,早上媽媽就會去這裡給我買上兩個肉燒餅配上他家的鹹粘粥(我們濰坊叫鹹粘zhu,也就是青島人的甜沫)或者蛋花湯那我一定吃的連最後一個芝麻都得撿起來吃掉。

    還有很多濰坊的美食,但我卻不想說了,因為此時的我,太想念這張大板的花椒肉燒餅了。

  • 5 # 姜可樂

    我們湖北天門鄉里娃,最懷戀老家的鱔魚糊湯米粉。

    武漢娃可能覺得沒什麼稀奇的,那是因為你們沒吃過天門的糊湯米粉,首先湯必須是鱔魚熬製,粉絲必須是天門黃潭米粉,粉絲極細,細如髮絲,不是武漢遍地的粗粉絲,煮一碗成功的鱔魚糊湯粉,對煮粉時間要求特別嚴格,先將煮好的鱔魚湯盛在碗裡,調料胡椒放好,把幹米粉放入沸水中煮一分鐘,只能一分鐘,撈出放涼水中浸泡,,再次撈起瀝乾水,放沸水中擺一擺,立即撈出放在盛好的湯裡,最後撒上蔥花,一兩塊幹鱔魚肉,這道美味的鱔魚糊湯粉就完工了。

    黃潭米粉是絕對不能多煮的,不然全化成糊糊,因為黃潭米粉極細,而且本身是熟米粉的,所以不需要多煮,挑起一筷子,入口即化,喝一口湯太鮮美了。

    現在做這種傳統的鱔魚糊湯粉店越來越少了,因為鱔魚極貴,賣不起價格,而且熬湯也特別煩瑣,煮粉時間又太講究,必須老手,不然極易煮成糊,每次回老家為了吃上一碗正宗的,都要跑到很遠地方。

  • 6 # 大漢驃騎將軍是也

    我是江蘇揚州人,在外工作有十餘年,至今沒有習慣外面的口味,,沒當回家的時就是大快朵頤的時候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車子三年質保期過了還需在4S店做保養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