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溪之音
-
2 # 蔡昌臻Ccz
當然可以。不管站什麼樁都有自己的側重,有的是練習放鬆,有的是練習腳下有根,有的是練習棚勁,有的樁則不需要調整呼吸。
可隨時停,也可累了再停。當然站樁最好找比較安靜的地方,免受打擾。
當然可以。不管站什麼樁都有自己的側重,有的是練習放鬆,有的是練習腳下有根,有的是練習棚勁,有的樁則不需要調整呼吸。
可隨時停,也可累了再停。當然站樁最好找比較安靜的地方,免受打擾。
可以,但呼吸不等於調息
站莊是一種練功形式,一般來說,練功有三個要素:調心、調身、調息。對站莊來說,調身是最基本的,前面對調身談得比較多,下面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站莊體會談談調息。
調息的調有調和、調整、調理的意思,就是透過反覆規範使物件符合要求。調息的息有三種含義,一是指精神,二指呼吸,三指氣息。與之相對應,調息也有三種意思:第一種是透過反覆調整使人的精神安寧,可以歸入調心的範疇;第二種是透過反覆調整使呼吸符合練功要求;第三種是透過反覆調整使精神注意呼吸之間的停頓,這種調整與大自然的氣機和人的精神活動有關。
廣義的調息包含上述的三種含義,狹義的調息就是指調整呼吸,我們這裡談的是狹義的調息,即在站莊過程中的調整呼吸。要想在站莊過程中調整好呼吸,一方面需要遵循所練莊法的特定要求,另一方面需要了解調息的一般知識。
調息的一般知識包括:調息的種類、調息的常見方法、調息的要素、調息的目的和作用、調息的注意事項、調息的實質等。
站樁與呼吸:呼吸的種類
當年在學校上課的時候,主講的龐明老師把練功中的呼吸分為三類:第一類以呼吸的粗細來分,有風、喘、氣、息四種呼吸;第二類以呼吸的部位來分,有喉、肺、肩、腹四種呼吸;第三類以呼吸的性質來分,有後天呼吸和先天呼吸二種。下面就把各種呼吸做一簡單介紹,與站莊關係密切的呼吸會談得多一些。
一.以呼吸的粗細來分
1.風呼吸。這種呼吸帶有聲音,所以叫風呼吸。風呼吸氣息粗,出入量大,不容易入靜,以前不主張練這種呼吸。但現代的郭林新氣功用的就是風呼吸,實踐證明這種呼吸對一些病邪較重的患者有一定的療效。
2.喘呼吸。這種呼吸比較淺,氣息粗,換氣量小。喘呼吸多見於患者,如氣管炎病人,站莊不用這種呼吸。
3.氣呼吸。指正常人的呼吸,沒有聲音,氣出入於肺。
4.息呼吸:指深細勻長的呼吸,這是站莊時需要的呼吸。深是指呼吸的深度,細是指出入的氣流,勻是指氣流出入的速度,長是指一個呼吸的時間。練好息呼吸需要循序漸進,要從氣呼吸入手,開始時要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順其自然,這樣一方面有利於減少雜念,另一方面有利於神息相依,使呼吸聽命於意識活動。如果過於急進會出現憋氣現象。
二.以呼吸的部位分
1.喉呼吸。喉呼吸有兩種含義:一種是指表淺的呼吸,好像呼吸發生在喉部似的。另一種是指吃氣的呼吸方法,這種方法以喉頭的縮張為動力,吸氣需要張嘴發音,這是一種有實用價值的呼吸方法。
2.肩呼吸。這種呼吸需要藉助抬肩來完成呼吸動作,換氣部位在肺尖,呼吸淺,換氣量小,一般練功不用它。肩呼吸與喘呼吸相近。
3.肺呼吸。肺呼吸也叫胸式呼吸,是透過胸廓的擴張與收縮來完成的呼吸,是一般人的呼吸方式。肺呼吸的動力在胸廓,吸氣時胸廓擴張,肺形成負壓,氣流進來;呼氣時胸廓收縮,肺形成正壓,空氣出去。運用肺呼吸可以強化體內真氣的升降:吸氣時真氣上升,呼氣時真氣下降。
4.腹呼吸。它是透過膈膜的運動來完成的呼吸。具體又分為二種:一種是順呼吸,吸氣時膈膜下降,腹內臟器下移,腹部向前膨出;呼氣時膈膜上升,腹內臟器上升,腹部回覆原狀。這種呼吸符合正常的生理機制,所以叫順呼吸。它不僅可以加大肺的換氣量,而且對腹腔內臟起到按摩的作用,它是站莊中常用的呼吸方法。另一種是逆呼吸,形式與順呼吸相反,吸氣時小腹收縮,呼氣時小腹突出。逆呼吸有利於先天氣與後天氣在腹部聚合,能夠加強練功效益,但需要在順呼吸練習熟練的基礎上進行。
三.以呼吸性質分
1.後天呼吸。後天呼吸也叫外呼吸,是指一般人透過口、鼻、肺進行的呼吸,它主要與外界進行後天氣的交換。
2.先天呼吸。先天呼吸也叫內呼吸,是指不依靠口、鼻、肺進行的呼吸,它有兩種形式,一種叫胎息,另一種叫體呼吸。一般站莊練不到這種水平,可以先不去管它。
就我個人的站莊體會來說,用的最多的是腹式呼吸。開始的時候是自然呼吸,然後過渡到順呼吸,再過渡到逆呼吸。這是指階段性的變化,具體到每一次的站莊,卻未必如此。有時候全程都是肺呼吸,有時候全程都是腹式呼吸,有時候兩者兼而有之。這取決於當時的身體狀況和意識狀態,因為調息還需要與調心與調身結合起來,單獨強調一個因素未必有利於整體的平衡。
站樁與呼吸:呼吸的通道
任何一種調息都包含一定的要素,這些要素包括呼吸通道、呼吸深度、呼吸節律、呼吸強度和氣的納入。不論是站莊還是打坐或練動作,都需要了解和掌握這些要素。這裡先講呼吸通道。
從練功的角度來說,呼吸可以有四個通道:口、鼻、全身毛孔和穴道,但對一般的健身愛好者來說,呼吸通道主要是指口腔和鼻子。
口腔與鼻子相配合,就產生了四種呼吸方法:鼻呼鼻吸、口呼口吸、鼻吸口呼、鼻呼口吸。站莊通常用鼻呼鼻吸的方法;身體比較虛弱的人可以用口呼口吸;需要發音的時候是鼻吸口呼;吃氣的時候是口吸鼻呼。
就我個人而言,站莊開始時會舌抵上顎,因此用的是鼻呼鼻吸的方法。當站莊出現胸悶的時候,會用鼻吸口呼的方法來緩解。站得比較痛苦的時候,呼吸就會自動變為口呼口吸。口吸鼻呼方法在站莊時很少用到。
至於以全身毛孔、穴道為呼吸通道,從練法上來說它一般不會自動出現,需要藉助意念來完成。吸的時候意念將外邊的氣引入體內,呼的時候將氣放出去,是一個外氣內收,內氣外放的過程,也是一個氣的開合運動過程。
以毛孔、穴道為呼吸通道,練的時候是從大的穴位開始,如百會、膻中、神闕、命門、勞宮、湧泉等。我練的是三心並站莊,呼吸配合意念不斷從頂心、手心和腳心收向命門區域,因此百會、命門、勞宮、湧泉的反應就比較明顯一些。
站樁與呼吸:呼吸的深度
呼吸有深淺之分,練功的時候不論採用哪一種呼吸方法,都要求深呼吸。怎樣才算是深呼吸呢?深呼吸一般是指滿吸,既吸氣的時候腹部和胸部都同時吸滿,腹部膨漲、胸肺張開;呼氣時身體微微前傾含肩,腹部儘量凹陷。當然,這種表述不適合逆腹式呼吸。
透過滿吸,一方面可以產生最大的呼吸量,另一方面可以使形體和呼吸形成一個含吐開合,有利於強化人體氣機。練習滿吸需要注意幾點:1. 先呼氣後吸氣。 2.循序漸進,開始練的時候不要吸的太滿,否則容易造成胸部不舒服。3.當站莊進入安靜階段的時候就不要刻意去做滿呼吸,這樣才能使呼吸變得深細勻長。
在我自己的站莊過程中,深呼吸通常出現在站莊的起始階段和相持階段。起始階段用深呼吸,可以使身體的氣機旺盛,精力充沛。相持階段也就是痛苦階段,需要用深呼吸來集中精神,調整情緒。其他時間就不管呼吸了,順其自然,很多時候不知道自己是怎樣呼吸的,那樣反而安靜了。
站樁與呼吸:呼吸的節律
呼吸的節律是指呼吸的節奏或規律,它是由呼氣、吸氣、停頓三者相互搭配而形成的。一般人在呼與吸之間都會有停頓,其中呼氣後的停頓時間長一點,吸氣後的停頓時間短一點。調息講的呼吸節律,是透過有意識地延長停頓時間而形成新的節奏。
有意識地延長停頓時間有三種選擇,一種是有意識地延長呼氣後的停頓時間,形成吸→呼→停的節律;另一種是有意識地延長吸氣後的停頓時間,形成吸→停→呼的節律。還有一種是呼氣和吸氣後都延長停頓時間,形成呼→停→吸→停的節律。
一般來說,延長呼氣後的停頓時間有利於入靜,延長吸氣後的停頓時間有利於氣在身體內的執行。不管用那一種節律,延長停頓時間本身都具有加強精神穩定性的作用。但這並不意味著停頓的時間越長越好,延長停頓時間要以不出現憋氣難受為度。
我在站三心並站莊的時候,會把意念活動和呼吸節律結合起來。如果想強化外氣內收,就吸氣時意念從三心合向命門,然後延長停頓的時間;如果想強化內氣外放,就呼氣時意念從命門開向三心以至體外,然後延長停頓的時間。如果想同時強化兩者,就在呼氣和吸氣之間都延長停頓時間。
站樁與呼吸:呼吸的強度
呼吸的強度是指呼吸的用力情況,具體可以分為三種情況,一種是吸氣時用力,一種是呼氣時用力,還有一種是吸氣和呼氣都用力。
從人體氣的開合運動狀況來看,吸氣時用力可以強化氣的內合,呼氣時用力可以強化氣的外開,吸氣和呼氣都用力則能強化氣機的內合和外開。
在站莊的過程中,可以把呼吸的強度、呼吸的節律和運用意識結合起來,如果想強化氣的內合,可以用力吸氣,意識回收體內,並延長屏氣的時間;如果想強化氣的外開,可以用力呼氣,意識放出體外,並延長屏氣的時間。如果再配合手臂的開合動作,效果會更明顯一些。
站樁與呼吸:氣的納入
氣的納入是調息五要素的最後一個要素,前四個要素分別是呼吸通道、呼吸深度、呼吸節律和呼吸強度。呼吸通道有口、鼻、全身毛孔和穴道;呼吸深度一般是指呼吸要滿吸;呼吸節律由呼氣、吸氣、停頓三者相互搭配而成;呼吸強度是指呼吸的用力程度。那麼氣的納入是指什麼呢?
從現代整體觀的立場來看,氣的納入包括兩部分,一是空氣,即吸進氧氣,撥出二氧化碳,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二是混元氣,這是練功調息特有的內容,練功調息的重點不在空氣而在混元氣。調息質量的高低不在於呼吸的各種形式和表徵,而在於能否吸取更多的混元氣。在調息的過程中如何能夠吸取更多的混元氣呢?關鍵在於意識,具體來說有下面兩點:
第一,要在大腦裡有混元氣的觀念,知道虛空非空,虛空是混元氣的一種存在形式,人的呼吸不僅有氧氣、氮氣、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的出入,還有混元氣的出入。
第二,要主動運用意識,調息時要意想周圍有恍恍惚惚的氣,這些氣隨著呼吸而出入人體。這種意識活動在現代整體觀裡叫意識造形誘導,意識造形誘導是以意識為動力引起時空結構的混化,是事物混化的三種形式之一。
從調息的角度來看,氣的納入是根本,而氣的納入的關鍵在於意識,因此,調息的根本就在於運用意識。這又回到前面說的調息定義,廣義的調息有調整精神、調整呼吸和調整氣息三種含義,狹義的調息是指調整呼吸。既然調整呼吸的關鍵也是意識,那麼不論是廣義的調息還是狹義的調息,歸根結底調的就是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