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聯合防務
-
2 # 利刃號
日本作為世界造船大國,能夠造出百萬噸級的油船。那麼到底有沒有建造10萬噸航母的能力呢?其實建造航空母艦和油輪完全是兩碼事。首先要知道,油輪往往把經濟性放在第一位,而航空母艦則用於軍事目的,兩者存在著極大地區別。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航母在防護方面有著極高的要求。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擁有水密艙壁23道,重點部位均敷設裝甲。反觀油輪,根本不考慮抗打擊能力,而且在設計方面儘可能的節約材料。
建造航空母艦的材料遠比油輪的規格要高,建造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所用的合金鋼屈服強度達到690Mpa,而根據民船的建造標準,強度達到200-300Mpa就可以了,而且,材料強度越高,成型和焊接起來就更加困難。而且兩者動力裝置要求不一樣,民船的航速一般15-16節,而航空母艦航速往往達到了30節以上,考所以航空母艦的動力裝置往往更加昂貴。另外,航空母艦除還包括了雷達、武器、航空管制、情報、損管等等子系統,這些都是民船所不具備的。
(油輪和戰艦的區別)
綜上所述,現代大型航母建造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日本雖然二戰時期就可以建造航母,但當時的航空母艦與現代航母是無法相比的。10萬噸級的航母牽涉到了諸多的領域,單單一個蒸汽彈射器,日本都無法制造出來,加上其他的航電、飛控系統,再把這些系統整合在一起,對於日本的製造能力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所以,能夠建造大型民船,不代表可以製造大型航空母艦,日本就是典型的代表。
82萬噸鉅艦那得多恐怖,到現在人類也沒建造過這麼大的軍艦,連民用船舶都沒這麼大的噸位。二戰時日本建造的最大戰艦就是“大和”、“武藏”戰列艦以及由大和級戰列艦3號艦“信濃”號改裝的同名航母,滿載排水量均在7萬噸級,其中“信濃”號直到美國戰後的“小鷹”級航母出現後才打破噸位紀錄。
日本戰後造不了10萬噸級航母,一是整個國際社會不允許,特別是美國不允許。美國對於日本是極其警惕的,戰後初期只允許日本擁有警備隊,後來出於對抗蘇聯和中國需要才允許日本設立自衛隊。但是美國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兵力結構是嚴格限制的,不允許有進攻能力,因此日本不能發展航母、核潛艇等攻擊型武器。結果,日本海自就是典型的偏科生,反潛能力和掃雷能力比較突出,但是對海攻擊、防空能力都較弱,對地攻擊能力幾乎為零。日本海自航空兵也只有固定翼反潛巡邏機和反潛直升機,沒有戰鬥機、攻擊機等機種。
二是戰後的航母與二戰時期的航母在技術上有天壤之別。二戰之後的航母飛行甲板、艦島、動力系統、作戰指揮系統、雷達電子系統、著艦引導和助降系統、自衛武器系統、搭載的噴氣式艦載機等等技術複雜程度比二戰時期高出不止一個數量級,而日本在這些方面大都無法沿用二戰時期的經驗和技術,完全是陌生的,以日本戰後的軍工能力無法支撐研製大型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