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二黑的vlog
-
2 # 鋼炮一條魚
你好,初學者一定要注意:1.找好教練,根據你自己的需求,游泳是個長期的過程,學會是不困難的,要想遊好遊輕鬆遊好看,不是10節課包會那麼簡單的事情。2.注意安全,在淺水池也需要注意安全,水性不好的情況下儘量在有救生員看得到地方,這是自我對自我保護的一種方法。3.初學是動作不是關鍵,關鍵是熟悉水性,克服怕水現象,掌握在水中如何呼吸,以及踩水技巧是門檻。4.千萬別急以為自己能像電視機裡運動員遊起來那麼飄逸好看!!! 本人是練了20年,國家級運動健將水平,退役於浙江省游泳隊,征戰過兩屆全運會,真的希望初學者一定要循序漸進!見過太多人說要幾節課就會,這種人也有,他們的水性比較好,對於協調性差,柔韌性差點小夥伴建議還是用笨方法慢慢來。附上簡單的水中呼吸方法
-
3 # 喜歡健身的濤爺
1、安全第一,游泳教學是在初學者所不熟悉,並對其安全具有潛在威脅的特殊環境中進行的,應將安全視為游泳教學必須考慮的首要問題。在場地選擇、編班分組,組織教學等教學全過程,自始至終都必須落實安全措施,做到萬無一失。
2、對初學者的教學應從熟悉水性入手,透過熟悉水性練習,在學生了解了水的特性,熟悉了教學環境,消除了怕水心理,基本學會了漂浮、滑行、呼吸等基本技術後,再開始游泳技術教學。
3、呼吸動作是初學者教學難點,對呼吸動作的教學應在教學開始就予以充分的關注,並貫穿於教學的始終。
4、平浮是初學者教學的重點,每一種泳式的教學多從腿部動作開始,由於游泳時取平臥姿勢,所以初學者必須學會水中平浮和平衡,而腿的沉浮又是身體能否平浮的關鍵。各種泳式的腿部動作,既能產生使身體前進的推進力,又能獲得下肢上浮的反作用力。
因此各種泳式的教學,大多是從腿部動作開始,一般是先教腿,後教臂及臂和呼吸配合,再教臂腿配合,最後教完整配合。
5、教學應以水中練習為主,不下水,學不會游泳。在教每一個動作時,一般是先在陸上進行模仿練習,然後下水實踐,水陸結合,但一定要以水中練習為主。
擴充套件資料:
在游泳之前應該做一些準備運動,如做向上縱跳、拉肩、振臂等伸展運動,重點熱身腿、臂、腰,以防游泳過程中發生抽筋的情況。一般來說,準備活動時間大約在5-10分鐘,以感到身體微微發紅、發熱為好。
游泳的裝備必須齊全,除泳衣、泳鏡、泳帽等裝備外,一定要帶上拖鞋,以免腳底會著涼。
如果不注意保暖的話,很容易受涼感冒。最好準備一條浴巾或毛巾衣,以便在中間休息或沐浴後能好好的保暖。
患有頑固性高血壓、心臟病、中耳炎、面板病等疾病的老人最好不要參與到游泳這項運動中。
-
4 # 看泰森
游泳說好學也挺容易,說不好學吧也挺難的。
我個人經歷,我學游泳學了四年才會個狗刨了!
1、剛開始學一定要帶泳鏡,不然游完回家後眼睛很不舒服,要帶耳塞,不帶耳塞很容易中耳炎!
2、不能怕水,我為什麼學這麼久啊,因為我怕水,建議初學者現在淺水區試著雙腳離地,讓身體自然漂浮起來,我知道一個小技巧就是憋住一口氣躺在水中會自然飄起來哦。
學會飄起來後我就靠著池子邊上練遊,一個猛子紮下去就開始撲騰,實在嗆到水了身體一躍就能上岸了,不至於有危險!
3、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上岸的時候就總磕到門牙,大家一定要走樓梯上岸,不然真是挨刻啊!
-
5 # 姍姍老師愛生活
首先,對於初學者來說,這個的確挺難的,因為水這個東西,很多人對它都有一種恐懼感,那麼我們必須首當其衝的來克服這種心理上的障礙。
怎麼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呢,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在洗澡的時候,水流進眼睛裡我們都受不了,那麼在游泳的時候整個人都進水裡了,那怎麼做到呢?對於初學者來說,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泳池裡,嘗試著把身體以及頭部伸進水裡,這個不用怕,你可以用手抓著梯子保證自己隨時能上來。
這樣一次一次的練習之後,你就會發現,我們的頭部整個都進了水裡,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而且堅持的時間也會越來越長,如果我們的裝備齊全的話,你可以戴著泳鏡,在水裡睜開眼睛看看水裡的景象,那樣更會消除你的緊張感。
對水沒有那麼害怕之後,我們就可以根據教練教的姿勢嘗試著開始遊了,剛開始遊難免會出現慌亂,會遇到在水裡掙扎,站不起來的情況,感覺像是要被水吞沒,那樣很容易嗆水,在這裡切記,遇見這種情況不要慌,因為越掙扎越不容易站起來,頭越不容易伸出水面。
最後就是不斷練習,先練習簡單的姿勢,遊一小段距離,慢慢再學習比較優美的難的動作,遊更長的距離,嘗試更深的水。
什麼東西都不是一學就會的,慢慢的一次一次嘗試,我們和水就會有親和力,你就會更瞭解它,懂它,掌握它,最終征服他。
-
6 # 邊線發春
首先必須實踐,我看過很多培訓班不斷讓學員在陸地上做動作,其實是多餘的,基本的動作明白後就是要不停在水裡實踐。姿勢在水裡修正,陸地上更多的是鍛鍊體能。
1 .安全很重要,最好去正規游泳池,不要去池塘或水庫,水下複雜,再好的技術也無法逃離危險,海邊更不要去,雖然海水浮力大,但是過於空曠,發生危險難以求助。
2 .裝備要準備好,泳帽,泳褲,泳鏡,耳塞缺一不可,對於個人衛生和游泳體驗幫助很大,最好不要選擇廉價產品,這些東西會陪伴你很久,有條件可以帶上腳蹼,學得更全面。
3 .開始實踐了,泳姿很多種,先學習一種就好,很多初學者到泳池就拼命用自由泳聯絡,個人覺得不妥,自由泳換氣節奏不好掌握,太耗體力。先學會蛙泳,然後透過蛙泳不斷感受浮力,體會換氣要領,不間斷每天練習4個小時左右,蛙泳融會貫通,能夠不間斷遊十幾個50米來回後再來練習自由泳,自由泳的節奏很快,換氣和打腿的節奏要配合默契,還要讓身體姿勢保持標準才會相對省力,想要成為自由泳高手並不容易,需要不斷自我反省技術要點,有教練指導,並且需要進行長跑運動提升耐力。我現在30歲了,100米折返100秒左右,22歲參加50米業餘比賽的成績是31秒。
4 .掌握了蛙泳和自由泳其他的泳姿並不難了,稍加觀摩肯定能學會,如果你還想成為仰泳或者蝶泳的高手,或者不斷提升成績,那你肯定走在職業道路上了,我給不了建議了,祝你取得佳績
-
7 # 良潮
對於初學者最重要的是保證人身安全,可從以下方面考慮:
1.按年齡段分組,可分為幼兒組、少年組、成年組。由於身高不同需分別安排在不同水深區域進行教學。幼兒組需家屬輔助教學。
2.選擇靠池壁一側活動,可以手扶池壁練習,增加安全感。
3.人手配備一個漂浮物,起到輔助和保險作用。
4.需足額配備救生員,隨時救險。
5.先在岸上做好充分的準備運動,以免受傷。
6.要求學員必須認真聽講,聽從指揮。
7.講解各項安全常識,包括嗆水、腿抽筋、耳朵進水等情況下的處理辦法。
8.從水中適應性訓練開始,循序漸進地開始教學。
按照熟悉水性,水中憋氣,呼吸換氣,水中平臥,加手腳動作,先從蛙泳學起,再學其它種類泳姿。
-
8 # 路邊攤老雲
作為游泳初學者,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裝備要準備充分。初學游泳由於很多事情都無法預測,常常忘記或者忽略帶一些小東西。比如帶個游泳帽什麼的,眼鏡也是要的。換洗的衣服和洗漱用品。而且市面上好像還有保護耳朵的東西,但是有的人也是不建議用的。反正具體根據實際情況自己決定吧。
2、心理上的準備。除了下面注意事項裡提到的各種前期的判斷以及安全要點,還要注意是否對下水十分的恐懼和不安。這樣的心態會影響下水後的各個環節,甚至生命。
3、游泳地。一般初學者大家還是建議去游泳池練習,水的波動不大。
4、救生圈。游泳護具.不熟悉水性的人,帶個救生圈個人認為還是必要的。總比老呆在淺水區看別人遊要好一點,剛剛開始熟悉水性的人可以藉助救生圈熟悉一下游泳池;以及看看別人是怎樣游泳的,獲取一些心得。
5、找個會游泳的人陪你一起去那是最好的,或者跟一位專業的訓練老師學習,他們可以幫助你熟悉並分解一下動作。
6、剛開始下水的時候,可以先從淺水區開始,在游泳池最低的水位應該也就到半個身子的位置。深水區先不要去,那裡的水一般很深;初學者腳一旦踏空就會開始緊張,這樣的慌亂是學習游泳的障礙。
-
9 # 木魚兄
隨著游泳運動的發展,游泳被分為實用游泳和競技游泳兩大類。實用游泳又分為側泳、潛泳、反蛙泳、踩水、救護等;競技游泳分為蛙泳、爬泳、仰泳、蝶泳、自由泳。等級為:三級、二級、一級、健將、國際健將。那麼,初學者適合學哪種泳姿呢?
根據游泳教學特點,初學游泳者必須先熟悉水性,瞭解水性的基本知識、漂浮物的基本運力、自救的基本方法等。然後才開始游泳姿勢的教學。至於先學哪一種姿勢,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員的年齡、能力基礎、愛好、教學任務、學習時間和場地來定。
在淺水池,如果教學物件是幼兒或者老年人,可以先學習仰泳,因為仰泳技術動作簡單,容易掌握。在深水池教仰泳,必須先透過熟悉水性的教學,透過呼吸關後再學仰泳。沒有掌握正確的呼吸技術,在深水池遊仰泳,遇到意外情況,很容易發生危險。
初學者先熟悉水性再學泳式動作。游泳與在陸上活動有很多不同:首先是活動環境不同。由於水有浮力,有壓力,阻力也比空氣阻力大很多。初學者乍一下水會站立不穩,呼吸困難,移動困難,因而心裡緊張害怕。其次呼吸方法的不同。再次就是身體運動的動力不同。在陸上動作是利用固定的支撐反作用力使身體運動,而游泳是在一種不能作為固定支撐的液體中運動。由於上述原因,決定了初學者開始學游泳不是先學哪一種泳勢,而是要先到水的環境中去,感受水的浮力、壓力、阻力。掌握水中行走、浸入水中、呼吸、浮體、站立等,從而為學習各種姿勢的游泳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
說點我對游泳的感受吧,業餘愛好者游泳我把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學會姿勢,初步掌握“蝶、仰、蛙、爬”四種泳姿,專業運動員有教練指導1年即可,業餘愛好者透過模仿或看影片資料3-5年可學會。有關該階段的學習資料很多,包括呼吸、打腿、劃臂、壓胸、轉髖等等。
第二階段:找到水感,當你覺得初步掌握了四種泳姿的動作基礎,但仍然感覺遊不快,或者很費力時,你就該到第二階段了。此時再一味的模仿專業運動員的姿勢是不會有提高的,反而把自己帶入了動作誤區。
業餘愛好者找到水感可以從自己最擅長的泳姿入手,先讓自己的遊速慢下來,充分體會每個動作完成後在水中的漂浮前進過程,感受水流過面頰、流過胸前、流過腰腹、流過髖、流過大腿、小腿甚至腳趾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不單要體會身體正面水流,還要體會身體背面水流摩擦身體的感覺,我是用爬泳和仰泳交替練習來體會水感的。
回覆列表
1、裝備要準備充分。初學游泳由於很多事情都無法預測,常常忘記或者忽略帶一些小東西。比如帶個游泳帽什麼的,眼鏡也是要的。換洗的衣服和洗漱用品。而且市面上好像還有保護耳朵的東西,但是有的人也是不建議用的。反正具體根據實際情況自己決定吧。
2、心理上的準備。除了下面注意事項裡提到的各種前期的判斷以及安全要點,還要注意是否對下水十分的恐懼和不安。這樣的心態會影響下水後的各個環節,甚至生命。
3、游泳地。一般初學者大家還是建議去游泳池練習,水的波動不大。
4、救生圈。游泳護具.不熟悉水性的人,帶個救生圈個人認為還是必要的。總比老呆在淺水區看別人遊要好一點,剛剛開始熟悉水性的人可以藉助救生圈熟悉一下游泳池;以及看看別人是怎樣游泳的,獲取一些心得。
5、找個會游泳的人陪你一起去那是最好的,或者跟一位專業的訓練老師學習,他們可以幫助你熟悉並分解一下動作。
6、剛開始下水的時候,可以先從淺水區開始,在游泳池最低的水位應該也就到半個身子的位置。深水區先不要去,那裡的水一般很深;初學者腳一旦踏空就會開始緊張,這樣的慌亂是學習游泳的障礙。
游泳技巧
①放鬆
游泳時的放鬆,並不是真正的放鬆,實際上是適度緊張。說到這,你可能一頭霧水,那麼我們先來弄清什麼是適度緊張?在正常的站、坐、行都有一定的用力,這個用力就是適度緊張。
游泳時放鬆就是在適度緊張或者說適度用力前提下儘可能減小用力。那麼如何來確定這個度呢?要弄清這個度先要清楚如何用力,人的用力有二種:一種是靜力。
這種用力不會使形體發生變化;另一種是動力。這種用力會造成形體發生改變。比如舉重運動員舉起槓鈴的過程用的就是動力,而舉起槓鈴後保持上舉的姿勢用的就是靜力,而槓鈴的重量就是用力的度。所以這個度就是保持一定身體姿態的最小用力。
②呼吸
在水中呼吸主要是分為憋氣與吐氣,掌握如何恰當的憋氣與吐氣,就不怕水淹了。吸氣,低頭,吐氣時擺臂,然後手向前劃,蹬腿時,把身體竄出水面,吸氣,再低頭。迴圈往復,這就是恰當的憋氣與吐氣。
水的壓力遠大於空氣,在水中憋氣與吐氣都沒有在陸上來的容易及自然,若先在陸上練習學員會先適應的比較好。憋氣、吐氣時間越長,對往後學習其他動作的幫助越大,但要慢慢練習,氣吸入後不要馬上吐出。
這裡所說的水中平衡,就是指人在水中身體要保持流線型,即“一”字型。如果遊的是“狗刨式”之類,不是太適用。
人體是有重量的,有一個重心就在下腹腔中,而人在水中,水對人會有浮力的,這個浮力也有個中心,我們就稱它為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