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藝站ART

    青花瓷位居景德鎮四大名瓷之首,被譽為人間瑰寶。在中國各類瓷器中,青花瓷的人氣和收藏指數最高。據統計,中國最貴的十件瓷器中,青花瓷獨佔六件,其中,最貴的一件青花瓷是2012年拍得11億港幣的青花九龍缸,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拍賣價格最高的一件瓷器,至今依然未曾超越。青花瓷在收藏界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明初 青花九龍大缸

    瓷器文物市場,真品贗品良莠混雜,尤其是作為名瓷之首的青花瓷,贗品甚多。如何更加準確地鑑真辨假,一直是廣大藏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今天,玉齋君精心整理出了此篇歷朝歷代青花鑑定指南,以供大家作收藏參考之用。

    一、各時期青花瓷的特點

    1.唐青花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青花瓷的萌芽期,處於初創階段。現在能見到的標本有20世紀70~80年代揚州出土的青花瓷殘片二十餘片;香港馮平山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青花條紋復;丹麥哥本哈根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魚藻紋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點彩梅朵紋器蓋。透過對揚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進行研究,初步斷定唐青花的產地是河南鞏縣窯。

    鞏縣窯青花花卉執壺

    唐青花器型以小件為主,有壺、碗、罐、蓋等。紋飾除丹麥哥本哈根博物館收藏的魚藻紋罐以外,其餘的均為花草紋。其中花草紋又分兩大類,一類是典型的中國傳統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為多見;另一類是在菱形等幾何圖形中夾以散葉紋,為典型的阿拉伯圖案紋飾。從這一點看來,並結合唐青花出土較多的地點(揚州為唐代重要港口),可證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銷。

    2.宋青花

    到目前為止,我們能見到的宋青花只有從兩處塔基遺址出土的十餘片瓷片。一處是1957年發掘於浙江省龍泉縣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殘片。另一處是1970年在浙江省紹興市環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殘片。這十餘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殘片。紋飾有菊花紋、圓圈紋、弦紋、線紋等。浙江省本身就有著豐富的鈷土礦這些青花瓷應該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鈷料。它們與唐青花並無直接的延續關係。

    宋代青花瓷片

    3.元青花

    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元青花瓷多數器物的胎體厚重,造型厚實飽滿。胎色略帶灰、黃,胎質疏鬆。底釉分青白和卵白兩種,乳濁感強。元青花的紋飾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筆法以一筆點劃多見,流暢有力;勾勒渲染則粗壯沉著。

    元青花 景德鎮窯纏枝牡丹紋罐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元青花 景德鎮窯纏枝牡丹紋罐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元青花主題紋題材有人物、動物植物,詩文等。人物有高士圖(四愛圖)歷史人物等;動物有龍鳳、麒駕彗、游魚等;植物常見的有牡丹、蓮花、蘭花、松竹梅、靈芝花葉、瓜果等:龍紋為小頭、細頸、長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鱗紋多為網格狀,矯健而兇猛。輔助紋飾多為卷草、蓮舞、古錢、海水、回紋、朵雲、葉等。

    元代青花魚蓮紋罐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4.明清青花

    明清時期是青花瓷器達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時期。明永樂、宣德時期是青花瓷器發展的一個高峰,以製作精美著稱;清康熙的“五彩青花”使青花發展到了巔峰:清乾隆以後因粉彩瓷的發展而逐漸走向衰落,雖在清末(光緒)時一度中興,最終無法延續康熙朝的盛勢。總的說來,這一時期的官窯器製作嚴謹、精緻;民窯器則隨意、灑脫,畫面寫意性強。從明晚期開始,青花繪畫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國畫繪畫技法的元素。明初的青花器有大小盤、碗、梅瓶、玉壺春瓶等。

    明宣德 青花四季花卉紋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青花髮色有的淡藍,有的泛灰。前者有一部分有暈散現象。紋飾佈局仍有元代多層裝飾的遺風,題材也變化不大,但許多細節已有變化:如蕉葉的中梗留白;花瓣留白邊較之元代更明顯清晰;牡丹葉子“缺刻”部位較深,不如元代的肥碩;菊花繪成“扁菊花芯以方格紋表現;龍紋仍是細長身,但除了三、四爪外,已出現五爪,爪形似風輪,氣不延元龍兇猛矯健。碗、小盤多繪雲氣紋,僅繪於器物外壁的上半部。器物底足多平切:砂底無釉見窯紅。未出現年款,帶款的器物也極少。

    清雍正 青花纏枝花卉紋雙耳背壺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 2 # 申牛春

    謝邀!對元,明,清青花,個人認為明青花處於旺盛,大量進口鈷!並外銷!元青花存世不多,多為將軍罐,器皿大,而明青花民窯多!生活器皿多!清青花發揚繼承發展了青花加粉彩,胎越來越薄,如透明孔生活器皿等,總之,專家認為是元,就是元,否則化大錢去做同位素年代測定,當今造假太多!包括宮庭中大瓷母,都能仿製!瓷器高仿成災,明成化雞缸杯,上億元拍賣!但全國有很多很多!究竟誰是真品!只有天知!

  • 3 # 茶禪一味1808

    青花用料,胎質,圖功,器形,色澤,釉面,制胎,各方面都的看不是一節課二節課說明白的。玩到老學到老,慢慢玩吧哈哈!

  • 4 # 萌萌兒郎

    青花瓷,始於唐,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時期的景德鎮湖田窯,元青花大改傳統瓷器的含蓄內斂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確立了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峰。從這幾年的拍賣市場資料上看,每每拍賣場上,都會出現青花瓷的身影,而且均以高身價退場。

  • 5 # v青春無願

    因為此問題太籠統,要想細回答也不太可能。我只提供簡要幾點,一,器型不同,元青花敦厚,雄渾。而明青花粗疏,厚胎,被稱為“粗大明”,到清代則器型更多,官窯講究,民窯稍簡!二,胎質不同,元青花是麻倉土加瓷石,明代則一般高嶺土加瓷石,清代則淘洗,提煉更純,所以,曾一度出現“糯米胎

    ”!三,青花顏料不同,元代多蘇泥勃青加中國產料,明代則中國產料石子青,平等青,早期也有少量蘇泥勃青,晚期多回青,到青代多珠明料加浙料,到晚期也還出現“洋藍”和“料彩”,燒結成品藍色多豔俗,與礦物料呈色截然不同!

  • 6 # 圖迷社

    !瓷美如花,土與火淬鍊的絕色@青花瓷!如何區分元代,明代,清代的青花瓷,我認為得了解每個朝代的工藝與其特點!下面我來詳細介紹一下!

    元代@青花瓷

    蒙古人崇白尚藍的習俗,原始粗曠的個性,不僅燒出瓷器的細膩,而且帶這一種明清時期也無法模仿的大氣和豪放的韻味!

    元青花的特點:胎體厚重,造型飽滿,瓷器上的紋飾繁多而不亂,素雅,色調清新。工藝上採用了鈷料,使其色澤濃豔,帶鐵鏽斑。釉層厚,釉色白中泛青,積釉處程湖水藍,釉面溫潤!

    上圖為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整個紋飾程色濃豔,畫面飽滿,主次分明,層次感豐富,渾然一體,十分完美!

    上圖為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為元代中晚期景德鎮官窯用進口鈷料燒製,程色穩定,胎質細膩,圖案以深藍色的青料繪製,釉料透明,表面光滑平整,與上述特徵不謀而合!它的紋飾分主題紋和輔助紋,主題紋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它佔據大部分的比例和最好的視覺位置,主次分明!

    明代@青花瓷

    明代青花瓷器在中國影響深遠,這段時期資本主義開端萌發,致使產量增加,還呈現了外銷瓷!

    明代青花瓷的特點:造型渾樸,線條柔和,圖案紋飾多為弧線,胎質細膩,胎壁薄,胎質顏色白。其釉面顏色白裡泛青,白度增強,色澤瑩潤,釉面潤澤飽滿。紋飾圖案取材廣,多以自然景色為主,而用料主要是浙江的“陂塘青”和雲南的珠明料。

    上圖為萬曆年間燒製青花瓷@海水龍紋盤

    此盤胎壁薄,線條芊細,龍紋輪廓清晰,獨特顏色反差,呈顯萬曆年間燒製青花的高超水平!

    清代@青花瓷

    康熙時期經濟文化空前發展,瓷器業在胎質,製作工藝等多方面十分講究,被公認為是整個清代瓷器之首,所以康熙時期的瓷器歷來被收藏者視為珍品。

    清代@青花瓷的特徵:造型前期敦厚,後期以薄為主,工藝精工細琢,講究修胎,不見介面,胎釉細緻潔白,胎體厚薄勻稱,釉汁滋潤。青花非進口,白中閃青,紋飾後期以吉祥圖案為主,前期以山水畫為主。

    上圖是清康熙青花瓷,清花三國故事圖大盤,紋飾主題紋是空城計的情節,畫面生動,引人入勝!

  • 7 # 潤古齋話瓷

    青花瓷是發端於唐宋,自元朝以來成熟穩定的一個優秀的瓷器品種。其高溫燒造、釉下藍彩、造型多樣,千百年來成為上至宮庭至尊下至平民百姓都非常喜愛的器物。

    至目前研究和發現的成課來看,元明清三朝的青花瓷成為當朝最高的主流品種。

    如何區分元青花、明青花和清代青花瓷呢?本人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從造型上。元青花首先為滿足蒙古人及出口西域而燒造,器型碩大、風格粗獷為其主流風格。梅瓶、玉壺春瓶,大的罐子及大盤太碗為主要器型。罐子和瓶子中間能看到也能摸到明顯的結痕。太罐的蓋子上多蹲著一個象狗一樣造型的獸鈕,體現了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大的盤口罐往往兩側帶有獸頭鋪首造型。

    至明初永宣時期造型上承襲元代風格,但器型更為多樣。至明代中期成化,器型則多嬌小,有成化無大器之說。

    至清代器型則更為規整,瓷胎已不見結痕。棒槌瓶、觀音瓶、筆海、鹿頭尊等造型豐富多彩。

    二是從紋飾上。元青花的花葉早期呈葫蘆狀,晚期瓜葉狀。靠近圈足的底層蓮瓣分開明顯,人物故事題材眾多,纏枝花卉為花果的主要紋飾。

    永宣青花瓷有永宣不分之說,但永樂花葉偏尖偏卷,宣德花葉偏緩偏平。有纏枝紋也有折枝紋。永樂款少,有篆書款。宣德款多且器物身上任何地方都可寫款。

    到明代晚期道教盛行,八仙人物、鶴壽呈祥等紋飾出現。至清代紋飾更為多姿多彩,山水人物,花卉魚蟲皆可入畫,且畫片更為精緻!

    三是從青料上。青花瓷的青料是決定瓷器成色和體現年代的重要依據。元青花多用蘇麻離青,呈色鮮豔青翠,有鐵鏽斑,凹凸感明顯。永宣也用蘇料,但呈色相對柔和精緻。到成化用平等青,髮色淺談呈灰藍色,清麗淡雅。晚明用回青,藍中泛紫,在隆慶、嘉靖及萬曆各朝的青花瓷上均有體現。

    青花瓷到清代康熙又有了新的發現,用的是浙料,呈翠毛藍色。至嘉慶道光之後,多用珠明料,呈色灰藍。後期用進口洋藍,藍色象是飄浮在釉中。

    直到光緒青花瓷又現一小高潮,有“小康熙“之說。

    總之,判斷青花瓷的年代是一個綜合的工程,必須結合不同朝代的不同背景、不同工藝而綜合鑑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裡可以學做辣條?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