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龍哥829

    肺結核病治癒後,肯定會有少量的痰,那怕是健康正常的人,也會經常有痰,這是人體正常代謝的排洩物。肺結核病比較特殊,難以治癒,但是,一旦治癒,終身免疫,是不可能復發的。

  • 2 # 水晶心臟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析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主要症狀是肺部感染。

    肺結核好了之後,一直有痰,個人認為有2種情況:

    1、有可能你的治療不徹底,沒有嚴格按照治療方案執行,活動性肺結核的合理治療是早期、聯用、適量、規律以及全程用藥。只要有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導致你病程延長、預後不良,一些症狀改善較慢或者留有後遺症。由於你提供的資訊太少,建議再拍張胸片或者胸部CT,查一下肺部有沒有問題,再次化驗痰找抗酸桿菌,痰檢是否真的陰性。

    2、是不是其它疾病引起的咳嗽。近期有沒有上呼吸道感染、有沒有咽喉炎、有沒有胃病,返流性食道炎等。

    總之,肺結核治療好了之後一直有痰,個人覺得一定有問題,建議你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拍片、痰檢很重要。還需再次確認結核病到底治癒了嗎?如果真的治癒了,那其它疾病引起的咳嗽,應該問題不大,很容易解決。

  • 3 # 醫學小偵探

    http://toutiao.com/group/6822926934310125824/?iid=0&app=news_article

    在這裡我想跟大家說的就是這咳痰確實是肺結核病人可能會出現的症狀。但是通常情況下,肺結核病人治好以後,肺結核患者這些症狀也就會隨著消失,那麼肺結核好了之後,為什麼一直還會有痰?難道是肺結核復發了嗎?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我們先來看看肺結核怎麼樣才算完全治癒?治好以後複發率有到底有多高?

    肺結核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傳染病,我在上次問答科普就已經跟大家解釋清楚了。它是結核病的一種,佔了結核病的80-85%,而且是目前結核病當中病因最為明確的,確定為一種叫做“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傳染性疾病。

    像咳嗽、咳痰、午後低熱、盜汗,甚至咯血或者血痰,都是肺結核常見症狀。而醫學上,對於這種傳染病的治療週期一般都比較長,至少要6個月以上,甚至有的患者要治1-2年,因為關於肺結核是否被完全治癒,是有嚴格標準的!

    第一個,症狀要消失。就是比如你之前得了肺結核以後,會咳嗽,咳痰,胸痛,時不時吃完午飯以後就會發燒,睡覺起來滿頭大汗的等等,現在都不會了,胸也不痛了,也不咳嗽咳痰了,也不發燒了,睡覺起來也不會滿頭大汗了,就是這一系列的症狀都沒了,那麼這是肺結核治好以後的第一個標準。

    第二個,影像學檢查明顯好轉。大家都知道,我們是怎麼發現自己有肺結核的?是不是之前去醫院拍過胸片或者CT,然後發現有一些肺結核的影像學影,這就是肺部病變,這也得看起來好了才行,當然只要明顯好轉即可,不是說100%消失,因為肺結核病人往往治癒後會留下一些鈣化灶,這都是正常的,只要肺部病變明顯消失,吸收即可;

    如圖:治好的肺結核患者這肺部病變要明顯好轉,吸收

    第三個,痰培養不再發現有結核分枝桿菌了,這個應該很好理解。因為肺結核的病因就是這個結核菌的感染,那你這痰裡面如果還有結核菌,怎麼能算治好了呢?

    如圖:要找不到這個結核菌,報告呈陰性

    第四個,整個藥物治療沒有停過,也就是說你這個結核病病人,從我們醫生開始給你吃第一次藥時候,你就要遵醫囑,至少吃滿六個月以上,中間不管是你的症狀消失了,拍片也看不到肺部病變了,痰裡面也找不到結核菌了,都不能停藥,這個服藥療程必須全程服藥。

    因此,你說你肺結核治好了,我想你先對比下自己上面這四個標準是不是都符合,如果有一條符合,那麼你可能肺結核就沒治好,會一直有痰,也就正常了。

    那麼如果你確實對了標準,醫生也說你的肺結核治好了,現在還一直有痰,是不是代表肺結核復發了呢?

    那未必!隨著抗結核藥物越來越多,只要嚴格遵從我們醫生醫囑,目前醫學上肺結核的治癒率是非常高的,80%以上肺結核病人都能被完全治癒,而且治癒的肺結核患者當中複發率才不足5%,也就是說肺結核復發的可能性不大。

    當然,你肺結核治好以後,確實還是存在5%左右的複發率,我也不敢保證你不是那個5%裡面的。

    如何排查自己是不是肺結核復發?普通篩查可以首選X線檢查,如果真要看的更加清楚,那麼建議你做CT,CT它是把我們的肺切一層一層的,因此可以把我們肺部病變看的更加清楚。

    那麼當我們瞭解了上面知識,也做了肺結核復發的篩查,還是沒找到一直有痰的原因,下一步應該怎麼辦?

    其實也很正常,而且大機率你不是因為肺結核引起的咳痰!

    為什麼?

    首先,痰是一種症狀,不僅有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我們咳痰,而且平時哪怕我們沒病也可能會有咳痰,但是不會像你現在一直有痰。

    一直有痰,很可能是因為我們人體的氣管或者支氣管受到了病毒或者細菌侵入,引起了區域性的炎症反應,造成區域性粘膜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多引起的。

    因為我們人體上下氣道,尤其是下呼吸道粘膜是有粘液性和杯狀細胞的,而這些腺體受到外界空氣或者病菌刺激,它們就會分泌一些粘液,而這些增多的粘液、漿液分泌物就會把那些有害物質粘在一起,跟膠水一樣,然後藉助大家呼吸道上皮的纖毛擺動,把這些粘有有害物質的分泌物,藉著咳嗽一起咳出去,這就是我們說的“痰”,這也是為什麼咳嗽咳痰往往兩個症狀都是同時出現的原因。

    接著,就很好理解了,我們一個人出現咳痰,原因可以是多樣的,比如不慎吸入一些灰塵、支氣管炎,肺炎,哮喘,甚至肺癌等等呼吸道疾病,都有可能出現咳痰,這也是我們以上在確診肺結核時候,往往也是需要鑑別診斷的疾病。

    而平時如果懷疑自己或者家人是肺結核的咳痰,大家一定要做好自己或者家人痰液的處理,方法主要有一些幾種:

    第一種,裝在一個密封容器,然後拿去加熱,把這個結核菌煮死;

    第二種,同樣裝在密封容器中,但是不加熱,而是用一些含氯消毒液比如大家最常見的84消毒液等浸泡,也可以殺死結核菌;

    第三種,找到一個適合深埋的地,埋掉;

    再次強調:對於家裡人有肺結核,一定要做好這個肺結核病人痰液處理,因為它是一個主要透過呼吸道傳播的疾病,而痰液是主要的傳染源。

    當然,最後我們排除了這個肺結核引起的咳痰,大家也可以透過自己痰液顏色來判斷自己大概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一直有痰。

    白痰,最為常見,像正常吸入一些灰塵等異物都可能引起,還有就是一些機體的炎症組織、壞死物、分泌物等,因此出現白痰,不一定說明我們合併有細菌或者病毒感染;黃痰,通常含有大家病原微生物,細菌或者病毒,提示細菌感染的可能性大,但是這時候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療,必須在專業醫生明確診斷後使用,自己切勿擅自濫用抗生素。棕褐色痰,還帶腥臭味,這種大家要注意排查自己是不是肺裡面是不是有寄生蟲比如肺吸蟲病病人往往就會吐這種痰。鐵鏽色痰,大家肯定都見過生鏽的鐵,像大葉性肺炎的人經常會吐這種痰,大家也要注意鑑別。磚紅色果凍樣痰,這種痰液往往在某些支氣管、肺炎病人身上比較常見,而且往往這樣患者還會打寒戰。帶一點點血絲痰,如果你是合併嚴重或者長時間咳嗽,不用過於擔心,很可能是你咳嗽太用力咳破了毛細血管引起的,當然如果不是這樣的,也要引起重視,畢竟痰中有血,也可能是比較嚴重疾病。總結

    得了肺結核,會有咳嗽咳痰症狀,但是如果真是治好了的肺結核,通常咳嗽咳痰症狀會消失,而且複發率很低,只有5%左右,因此如果真如你說肺結核治好了,那麼一直有痰,大機率不是因為肺結核引起的。當然,最好做一個複診,篩查一下,可以去醫院拍個片,一來可以篩查是不是肺結核復發,二來還可以排查自己是不是因為其他疾病引起炎症反應,導致一直咳痰,而這後者出現的可能性非常大。具體為什麼,文中已經有了一部分介紹,如果大家還有什麼疑問,可以下方留言,我們可以一起來交流。

  • 4 # 健康之初心血管科

    肺結核是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統傳染病,肺結核的治癒標準有4個條件,關於咳痰這一方面,肺結核治癒的相應標準是咳嗽、咳痰等相關症狀消失。

    肺結核治癒之後,一直有痰,可能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肺結核復發

    肺結核達到臨床治癒後的1-2年時間內復發的機率是最高的,在這段時間內,要密切關注身體狀況,加強營養,多休息,以提高抵抗力。如果肺結核治癒之後,又一直有痰、咳嗽,其他症狀也比較符合肺結核的症狀表現,則有很大可能是肺結核又復發了。

    2、正常的生理反應

    當人體吸入刺激性氣體、塵埃、致病菌、病毒等物質時,呼吸道及肺部就有可能受到刺激而導致炎症反應發生,呼吸道分泌物增加,隨著支氣管上皮纖毛運動,呼吸道分泌物就會被推向上呼吸道。

    當痰液到達上呼吸道時,人體會透過咳嗽將它排出體外。痰液如果不及時排出體外,就容易導致呼吸系統疾病或導致病情加重。因此,咳痰從某一方面來說,也是人體正常的生理反應或自我保護機制。

    3、其他呼吸系統疾病

    除了肺結核外,大部分呼吸系統疾病都容易有咳痰的症狀表現。像感冒、支氣管肺炎、過敏、流感甚至肺癌等疾病,都會有咳痰的表現。

    肺結核是乙類法定報告傳染病,流行病學調查統計顯示,在中國傳染類疾病中,肺結核的發病和死亡人數均居第二位。大多數的肺結核是可以完全治癒的,但在治療過程中,肺結核患者需要嚴格遵醫囑用藥,不要因為病情的好轉或症狀的消失而擅自減藥、停藥。肺結核患者的痰液要進行消毒處理,避免病情擴散或反覆感染。

    美好生活源於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專業媒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正常後飯量是否可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