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果說IT
-
2 # IT駱駝
遊戲軟體開發、大資料、雲計算都屬於IT行業的細分領域,要評價哪一個最火,這要看從哪個角度來評判,先對幾個細分領域做下大概的瞭解。1、遊戲軟體開發
目前遊戲軟體開發可以說騰訊是當仁不讓的全球老大,15%的遊戲市場(包括桌面遊戲和手遊)被騰訊霸佔,遊戲自從電子計算機出現後,就一直存在,且隨著計算基數、虛擬現實等技術的發展,遊戲的發展空間還非常大,它滿足了人類對虛擬生活的需求。尤其是手機遊戲的普及,對部分年輕玩傢俱有強大的吸引魔力,及時政府出臺了防沉溺功能,也不能阻止玩家越來越多的時間投入和財力投入!電競遊戲已被列入東京奧運會的競賽專案之一,由此可見遊戲然健開發的火爆。
不同的遊戲軟體開發,需要具備不同的開發平臺,如小型益智遊戲,可直接透過網頁開發;而大中型遊戲開發,必須要藉助專業的遊戲開發平臺來完成,不同的遊戲公司都有自己獨特的開發平臺,這是遊戲開發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大資料行業則比較低調,一方面大家對大資料的概念理解有偏差,認為只要是自己認為“很多資料”儲存在一起,就叫做大資料,另一方面,真正的大資料應用掌握在少數IT巨頭及ZF手裡,普通企業及老闆姓很難就大資料進行操作或深入瞭解大資料。根據《大資料時代一書介紹,大資料至少具備以下五個特點:
大量(Volume)高速(Velocity)多樣(Variety)低密度價值(Value)真實性(Veracity)大資料所指的大量,至少需要具備1PB級別以上(1PB=1024TB=1024*1024GB)。
大資料的應用不是獨立的存在,往往依託在各行各業的採集、處理、分析等環節中。如:電力行業、醫療行業、房地產行業、電商行業、交通運輸、……等都會涉及到大資料的應用。每個行業對海量資料的加工處理及智慧分析,就是大資料行業的滲透。因此可以說大資料是資訊化發展不可或缺的技術領域,且只有將大資料深入加工利用,才能發揮資訊化的最大價值。
雲計算是目前IT巨頭的必爭之地,微軟美麗的錯過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後,果斷選擇發力雲計算,納德拉從上任CEO之時,微軟的市值只有2600億美元,已落後於後起之秀google、facebook、apple,甚至和中國的阿里巴巴、騰通訊差不多,但他果斷放棄了移動作業系統winCE,聚焦雲計算,6年過去了,2019年底,微軟市值已接近10000億美元,重回巔峰!無獨有偶,Amazon、Apple、阿里、騰訊、百度、華為等都在佈局雲計算,目前,IT網際網路巨頭都紛紛進入到雲計算領域!可見雲計算行業對將來資訊化佈局的影響之深。
雲計算同時也是IaaS的典型應用,是PaaS和SaaS的基礎,它充分將計算能力基礎設定集中到雲端,以服務模式提供給組織或個人動態租用,這樣可大大簡化在伺服器端的固定資產投入,同時將已有IT基礎設施應用資源最大化利用!
簡單瞭解了幾個細分領域的基本情況後,我們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對比一、使用者規模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聯合國際資料公司聯合釋出《2019年1~6月中國遊戲產業報告》,截至2019年6月,中國遊戲使用者規模突破6.4億人,同比增長5.9%。遊戲市場使用者涵蓋了從6歲到60歲人口的70%!
大資料作為行業深入後臺支撐,使用了超級APP(如:微信、支付寶、Whats APP等)的使用者,都在享受著大資料處理帶來的便利!可以說,只要移動網際網路超級APP應用的地方,基本都有大資料的支撐,但大資料對從業人員專業技術要求甚高,沒有一個完整的統計,筆者做了一個全量計算,即使全部本科畢業生0.1%可以從事大資料工作,國家每年800萬高校畢業,每年也只有8千人,最近20年的畢業生一共也才16萬人可以滿足大資料工作要求,這部分規模還是相當小,大資料從業者缺口還非常大。
雲計算使用者主要以機構為主,個人為輔;雲計算廠家的營收來源也主要是機構使用者,根據工信部2018年底釋出的資料,中國中小企業數量到2018年底以超過3000萬家,按60%企業資訊化需要雲計算支撐,也就是說,至少1800-2000萬雲計算企業使用者。
二、GDP貢獻值2018年, 按遊戲收入排名前25位的上市公司合計1073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16%。這標誌著他們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大關 - 這是市場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這些公司合計佔全球遊戲市場1349億美元的近80%。
僅騰訊就獲得了197億美元的收入,佔整個遊戲市場的近15%,並且連續第六年成為世界排名第一的公司。騰訊緊隨其後的是索尼,微軟,蘋果和動視暴雪。前十大公司同比增長19%。然而,前11-25家公司的同比增長率僅為6%,其中許多公司無法與市場引領者保持同步。
從2016年起,在國家政策持續推動下,大資料產業落地程序加快,產業價值被進一步發掘。2017年中國大資料市場規模已達358億元,年增速達到47.3%,規模已是2012年的35億元的10倍。預計2020年底,中國大資料市場規模將達到731億元。
目前中國雲計算方興未艾,百度在山西陽泉,阿里在千島湖,騰訊、華為等在貴州都單獨建設了自己的大型資料中心,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為雲計算發展奠定了基礎,全球雲計算市場每年增幅比較大,且GPD貢獻遠超大資料和遊戲市場,預計到2020年底,全球雲計算GDP產值可達到4114億美元。
三、發展前景隨著IT技術的發展和在國民生活中的滲透,無論是遊戲、大資料還是雲計算,其發展天花板都還非常高,目前可見的市場中,遊戲市場雖然GDP貢獻大於雲計算,但使用者增量已不會太大,因此遊戲市場已是紅海,遊戲軟體開發已被幾年遊戲巨頭公司所壟斷,新的遊戲要衝破壁壘,難度非常大;
大資料的應用才剛剛起步,急需要大量的大資料專業從業人員,隨著企業資訊化逐步普及,業務資料經年沉澱,對大資料相關需求將會急劇增加,大資料應用前景可期;
相比大資料和遊戲軟體,雲計算是IT基礎服務,AI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加速了資訊化的發展,而資訊化發展越快,對雲計算的需求越大(不得不佩服馬雲超前的眼光和膽識,10多年前就預計到雲計算的價值併力排眾議佈局雲計算),雲計算行業將會越來越火!
個人結論資訊科技是人類生活的基礎技術,無論是遊戲、大資料還是雲計算,都是IT行業的細分領域,他們之間是相互補充、相互應用的共生關係,如:遊戲軟體的執行大多需要部署在雲計算中心、遊戲軟體的資料處理可能需要用到大資料技術;缺少了大資料平臺和相關技術的遊戲軟體及雲計算,業務深度和可持續性發展一定是不夠的;而沒有云計算,遊戲軟體及大資料的運營成本將大大增加,只有充分利用好大資料和雲計算,在將來的生活中,才能更好的發揮資訊化帶來的價值,開發了一款遊戲,成就了一段人生,正所謂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回覆列表
這些東西其實都是相輔相成的。
遊戲軟體開發需要大量程式設計師來完成,完成之後透過大資料來發放給相對偏號的玩家,再用雲計算來實時更新玩家資料。其實還涉及到一個資訊保安專業,來保護玩家的資料在計算和上傳時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