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魅力科學君
-
2 # 諸葛小村姑
永遠要記住:運動是相對的!如果沒有參照物,來談靜止,就是無賴的有點可愛。這個題目裡面提到的停止轉動,其實是指地球自轉,處於不同位置的觀察點來說,是不同的概念。
相對於身處地球表面的人類來說,以前人們是不會感覺到地球自轉的,反而覺得是太陽在圍繞地球轉,直到天文觀測出了問題,才將目光轉向太陽或者更高一級的銀河系。從物理學的角度講,一個物體永遠處於運動中,因為別的東東在動啊,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嘛。
太陽的角度來說,地球圍繞自己公轉的同時,也在自傳,太陽依靠其強大的引力,時刻都在干擾地球的自傳,因為地殼的下面是粘稠的地幔物質,它們受到太陽引力的拉扯,會阻礙地球的自傳,同時,我們的月球其實也在拉扯地球,只不過這個阻礙作用十分緩慢,緩慢到需要幾百萬年才能夠減緩一秒鐘……真是等得花兒都謝了!
如果太陽系可以存在1億億億年,甚至更久,太陽的引力會將地球牢牢鎖定,相對於太陽來講,地球就不再自轉了。但是我們離開太陽系,來到比鄰星,回頭望去(當然,望遠鏡要夠強大能夠看到地球),地球依然在自傳,因為它在圍繞太陽公轉的時候,遠處的觀察者看到的就是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週期一樣而已,目前地月系統就是大概這樣的情形,這就使得月球始終用同一副面孔,嘲笑人類,嘿嘿嘿。
當然啊,如果人類有科技超越現在N+1個級別的時候,嘗試著用機械力量影響地球自轉,也是可能的,比如《流浪地球》裡面的行星發動機,當然,更高階的生命可能用蒼蠅拍子,直接將太陽系拍扁,形成一幅畫,那就相對於太陽不用轉了,在太陽系範圍內的自傳就停止了。然而對於銀河系外的觀察者,這傢伙還是在自傳的。是不是很氣人?
希望題主趕緊來小村姑這裡所要《修仙真籙》,勤加修煉,可以與宇宙同壽,方能看到那一天。
-
3 # 魯陽揮弋
眾所周知,包括地球在內,所有天體都是在不斷運動的,太陽系中心的太陽也在自轉。
由於太陽巨大引力,加之地球本身斥力,地球不但自轉,還以橢圓形軌道以定格的距離和速度圍繞太陽公轉。
地球若懸在太陽系靜止不動,也就是既不自轉,也不繞太陽公轉。首先地球各處將失去分明的春、夏、秋、冬四季,面陽部分永遠炎夏,背陰部分永遠冰封,那地球宜人生存的面積只少將失去3/4。
由於太陽自轉,時間巧合讓地球錯開了太陽極度高溫那面,使地球生物得以生存。一旦地球靜止不動,地球面陽面必將接觸到太陽極度高溫那面,生物本宜生存的地球面陽面,所有生物及水份也將被太陽極度高溫所焚化,那地球就成了一個死氣沉沉冰火兩重天的天體。
再者,地球靜止不動,可其它天體仍在按規律在運動,要知道地球在正常自轉或公轉中,軌道跟太多大小天體都有交匯點,由於各自轉動的時間及速率之因,基夲上都在交匯點避開了碰撞。
倘若地球停止自轉,繞太陽公轉,必將時不時地跟太陽系其它大小天體不斷碰撞,終了地球必將粉身碎骨,完整的地球將不復存在!
-
4 # 詩人的眼睛看世界
首先明確給出答案:地球不會停止運動。
其一,物質運動是基本特徵,這裡不要拿相對論作藉口,相對論只是描述物質運動差別這一附帶狀況,根本不能解釋物質運動本質。
造成物質運動本質的原因是物質間的相互作用,地球作為宇宙中不可勝數物質中的最普通一員,不可避免的存在著與其它物質的相互作用,因此也就絕對的無法停止運動。
其二,地球轉動,是地球運動的形式,既自轉平衡自身各部分與其主星太陽的相互作用,公轉平衡地球整體與太陽的相互作用。
因此,由於地球各部分與太陽的相互作用差越來越少,自轉將會越來越慢,但是,這個地球各部分與太陽的相互作用差並不會消失,所以即使地球自轉再慢,也一定保持自轉。同樣,地球整體與太陽的相互作用也是如此,所以地球公轉將會越來越慢,但不會停止。
地球的轉動將與地球的衰老如影隨形,所以不要擔心地球會停止轉動,而應該關注地球何時會衰老,地球孕育人類,不是作為地球衰老的陪葬品,而是希望宇宙中永葆地球精神。
-
5 # 世界太奇怪
不會的,因為天體執行的規律,雖然地球的自轉在變慢,但永遠不會慢到停止自轉的程度,那最慢到什麼情況下就不會繼續變慢了呢?答案是:變慢到地球的自轉週期與公轉週期完全相同時就不會再變慢了,不過那時的地球也不適合人類生存了,當地球的自轉週期與公轉週期完全相同時,就象月球永遠以一面朝向地球似的,那時的地球永遠以一面朝向太陽,一半的地方永遠是黑夜,一半的地方永遠是白天,人還怎麼活啊!
-
6 # 冷戰的開始
地球停止轉動?
到底是地球停止自轉?
還是地球停止圍繞太陽的公轉?
我的答案是都會停!自轉會停止,圍繞太陽的公轉也會停止!只不過停止過程的時間太久了,久到可能人類文明直到滅亡都見不到!
通俗點說,就是把地球當作是個巨型陀螺。
地球誕生之後直到現在砸向地球的巨型隕石(無法被大氣層燃燒的隕石,世界上有許多天坑基本都是被隕石坑),可以把隕石看做是鞭子,隕石每砸一次,就給地球自轉及公轉加速度一次(視砸下來的角度不同,也可能是減速度)。
地球每年自轉比上一年慢0.5秒,公轉也會慢。如果未來地球一直都挨不到隕石的鞭打,那麼地球就會停止自轉、公轉。
自己動手算算吧,一年31536000秒,每一年地球自轉比上一年慢0.5秒,多少年後地球停止自轉呢?
-
7 # 熊貓愛飛行
首先要解釋一下地球為什麼會自轉?這還得從地球的形成說起。
地球形成於大約45億年前,那時候星際塵埃以及各種物質碎片由於萬有引力作用不斷開始聚整合團,隨著碎片越聚越大引力就越來越強從而吸引周圍更多的星際物質碎片。在這個過程中,由於碎片的相互擠壓碰撞,賦予了剛形成的地球一個初始角動量使地球自轉起來。如果把地球當做是一個整體的話,從宏觀上看宇宙外部幾乎對地球自轉是沒有阻力。因而由於角動量守恆,地球從形成的那一刻起就一直自轉到了現在。
但是,在漫長的歲月當中,其實地球自轉的速度是越來越慢的,地球剛剛形成時自轉一圈僅用6小時,而到了現在一天有24小時。地球自轉變慢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月球和太陽對地球的潮汐作用,這其中月球的潮汐力佔了主要作用,因為月球比太陽離地球要近得多。潮汐使得地球地殼表面和海水相互摩擦,這個過程會消耗地球自轉動能,從宏觀上看它把地球自轉的動能轉化成了內能,從而導致地球自轉速度的降低。當然這個過程是極其緩慢的,科學家地球自轉週期大約每過10萬年才會增加1秒。
不過地球的自轉速度也不會無休止地減慢下去甚至停止,直到有一天當地球的自轉速度和繞太陽公轉速度相等的時候,地球自轉速度將不會繼續減慢,這種現象叫做“潮汐鎖定”,就像現在的月球已經被地球的引力潮汐鎖定了一樣。這個過程至少得耗時100億年以上,到那個時候太陽已經演化成紅巨星早把地球給吞沒了,人類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
8 # 咔優洛克
你說宇石撞擊地球自轉撞擊一次加速一次,那每次撞擊的力宇石的大小都是一樣的嗎,那大的宇石撞的重速度就會快,小的就會慢,那地球轉的時間怎麼沒有變?這話說的有科學的依據嗎?我想地球的自轉並非是小行星撞擊所圍引起的自轉,地球永遠都不會停止轉動。也不會停止公轉我認為地球就是個永動的地球,地球的自轉就是個自然的永動機一樣,地球上的海水就是地球自轉的動力海水漲潮我們都知到吧潮汐潮洛,海水就是地球的永動的能源,《說的供大家參考。》
-
9 #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題目問地球有沒有可能會停止轉動,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地球現在的狀態就是越轉越慢,遲早有一天會被“潮汐鎖定”。
下面這張圖中就是所謂的“疊層石”,這種石頭是由藻類在生命活動過程中,將海水中的鈣、鎂碳酸鹽及其碎屑顆粒粘結、沉澱而形成的一種化石。
這種化石的樣貌非常特別,我們可以看到化石上有層層疊疊的紋路,而根據化石的紋路我們就可以知道形成這種化石的時候,一年大概有多少天。
那麼根據這塊化石我們可以知道,大概在3億年前的時候,一年居然有390天!而地球繞行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幾乎是不變的,那麼也就是說這三億年的時間內,地球旋轉的速度越來越慢。
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地球最初開始旋轉的動力來自於一顆行星“忒伊亞”。根據科學家的推測,大概在45億年前的時候,有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跟地球迎面撞上,這一撞可以說是驚天動地,一方面把地球撞得滴溜溜轉起來了,另一方面還把地球給撞“歪”了(所以地球是傾斜的),甚至於月亮也是這次撞擊造成的。
總之,就是這一撞,地球開始快速轉動了。而且因為宇宙空間裡可沒有空氣,阻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這一轉理論上是停不下來的。
由於太陽對地球的“潮汐作用”,地球旋轉速度會越來越慢,地球並不是一個完美的球體,所以地球的質量中心和地球的旋轉中心軸不是重合的,所以太陽對地球的引力作用實際上會對地球的旋轉軸產生一個力矩作用。
上面的這個過程就叫做“潮汐作用”,雖然有點兒複雜,但是大家也不用太理解,只要知道在這個作用下地球的旋轉速度會越來越慢。如下圖所示,就是科學家預測的地球每天的長度——長度越長意味著地球的旋轉速度越來越慢。
而地球轉速越來越慢也是有極限的——地球最後會被“潮汐鎖定”,也就是說地球未來的某一天會有一面永遠向著太陽。實際上月亮已經被地球潮汐鎖定了,所以我們只能夠看到月亮的一面,背面卻看不到。
當然了,被潮汐鎖定之後,地球實際上還是轉動的,但是這個時候地球一年才轉一圈,可以算作“停止轉動”了。
回覆列表
地球有沒有可能會停止轉動?
話說我們的太陽系原本是一片巨大的星雲,在大約50億年前,這片星雲的引力平衡受到了外力的擾動,於是其中的物質就開始向星雲的引力中心聚集,並最終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太陽系。
想象一個裝滿了水的浴盆,當我們把它底部的活塞拔掉時,這裡面的水就會在整體上擁有一個角動量,從而形成一個螺旋形的水渦,那讓這些水轉動起來的能量來自哪裡呢?答案就是地球的引力。
太陽系的形成過程也與之類似,因此可以說,地球公轉和自轉的能量其實都是太陽系形成之初的角動量,其本質就是形成太陽系的各種物質引力勢能的釋放,而因為太空中的環境接近真空,地球所受到的阻力微乎其微,所以地球一旦轉動起來,就根本停不下來,這一轉就轉了40多億年,這其實是一種慣性的體現。
地球的自轉也不是想象中的那樣一直勻速地轉動,這是因為微乎其微的阻力並不等於沒有阻力,事實上,科學家早就注意到地球的自轉一直在減速。
最直接的證據就來自於現代精密儀器的直接測量,測量結果顯示,平均每一年地球的自轉時間就會增加大約17微秒。更多的證據則來自於地質學和古生物學,在潮汐現象的影響下,地球上的海岸線附近就會形成周期性的沉積物,地球上的生物也會因為晝夜交替的現象而表現出與之匹配的生長韻律,透過對遠古疊層石的研究,科學家就可以從中推斷出當時地球的自轉速度。
上圖為相關研究所得出的結果,其中藍色的點代表沉積物記錄的潮汐規律,綠色的點代表藻類的沉積物、紅色的點代表珊瑚和貝殼的化石,紫色的線則為擬合曲線。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過去的日子裡,地球的自轉也是一直在減速,並且從總體上來看,這個減速的過程是比較均勻的。
相信大家一定會比較好奇,既然地球的自轉一直在減速,那未來地球有沒有可能會停止轉動?下面我們再來講一下。
在太陽系中對地球自轉影響最大的天體就是月球了,這主要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月球的潮汐力始終會讓地球對著月球的這一面的物質向著月球方向微微隆起,這就會對地球的自轉產生阻力。
第二方面是月球一直在遠離地球(目前的觀測資料顯示,月球正在以每年大約3.8釐米的速度遠離地球),而根據地球角動量守恆定律,在這種情況下地球的自轉就會減速。順便講一下,芭蕾舞中有一個經典的動作——“弗維泰轉",就是這種現象的完美體現。
除了月球以外,太陽對地球的自轉也有一定的影響,但這主要體現在潮汐力上,這就意味著,從理論上來講,未來的地球會在月球和太陽的影響下越轉越慢,直到被這兩個天體潮汐鎖定,只用固定的一面來對著這兩個天體。
然而即使被潮汐鎖定了,未來的地球也不會停止轉動,比如說現在的月球早已經被地球潮汐鎖定了,但它還是在自轉,只不過月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剛好與它圍繞地球公轉一圈的時間相等。也就是說,如果地球被月球潮汐鎖定,地球上的一天就相當於現在的一個月,而如果地球被太陽潮汐鎖定,地球上的一天就相當於現在的一年。
需要指出的是,或許我們永遠看不到這樣情景,因為根據相關推算,月球要鎖定地球至少需要100億年,太陽則至少需要500億年,而太陽本身卻撐不了這麼長的時間,在大約50億年後,太陽就會因為其核心的“燃料”耗盡而走向終結,屆時的太陽系也將迎來鉅變,或許地球在那個時候就會被膨脹的太陽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