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語文萍
-
2 # 平原春秋
如果你讓孩子做家務,孩子能做,說明孩子至少三四周歲以上了,孩子去幹了,總問為何讓我去幹?
趁著孩子這個年齡段兒,抓緊培養孩子的一些好習慣,家務活大家都應該盡職責,都有義務。家中的一切吃、穿、住的環境條件等,要想有享受權力,必須先儘自己應該盡的義務、責任。家務活每人都要做,只是分工不同,要各盡所能。
儘量給孩子明確分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能力,每天孩子應該幹哪些事,形成習慣以後,他就不問為什麼了。讓孩子熱愛勞動,從小有責任感、有擔當,這是一個好的行為習慣。孩子積極參加勞動,有勞動的親身體驗,他就會感激父母給予他的一切,給他的這一切生活條件,孩子就學會了感恩,感恩自己所享受的這一切,從而形成孩子積極健康的心態和樂觀的人生態度。
孩子總問為何讓我幹?這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凡事都愛問為什麼,是十萬個為什麼年齡階段。說明孩子好奇心強,凡事總想探求究竟是為什麼,應該保護孩子這一份兒好奇心,對孩子不要敷衍了事的說,要認真的回答孩子的每一個問題;更不要以不好的態度,不耐煩的語氣,回答孩子,要積極的正確的回答孩子;即使是自己不會,馬上去查答案,然後回答孩子。這樣孩子就會一直保持這份好奇心,這是積極上進的一種表現。
和孩子一起幹,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習慣成自然,他就不問了!
上幼兒園時的孩子,家長就應該培養他自己的事自己做。孩子上幼兒園時,父母就應該培養孩子,每天晚上洗腳、洗襪子、洗小手帕,哪怕孩子洗不乾淨也要讓他自己做。再如:媽媽做飯,爸爸洗碗,讓他擦桌子,重在參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
晚上脫下衣服怎麼做?疊起來還是掛起來;明天早晨穿什麼都要準備好。上衣放在上面,褲子放在下面。這樣有秩序地培養孩子,孩子早晨起來先幹什麼,再幹什麼,最後幹什麼,很有次序,一個乾淨利落的媽媽不會培養一個拖泥帶水的孩子。
上小學時,把孩當成家庭一員,要分工讓他幹一定的活
到五六歲上小學了,就要多和孩子做親子活動,一起摘菜;一起包餃子……。時間長了,孩子養成習慣了,他自覺地認為擦桌子,掃地這個活就是他的,是他應該做的,你再讓他幹他就不會問你為什麼讓我去幹了。
在我家裡,等小兒子上小學一年級時,他哥哥洗碗,他掃地,擦桌子。每當吃完飯,他們各幹各的活,誰也不攀誰,不用父母說話,感到很自然!為什麼?習慣了!
如果孩子有事,父母可以代替一下。媽媽捨得用孩子,捨得讓孩子受累吃苦,給孩子養成勞動習慣,孩子會受用一生!
等他結婚了,決不會因為他(她)不幹活懶惰而離婚。
直到參加工作,領導也喜歡這樣勤快的孩子,那個死門瞪眼、長不上眼珠的孩子永遠不會討人喜歡!
結束語: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要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捨得用孩子,讓孩子吃苦受累,孩子會感激你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