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關注趣味多

    細數下齊國的君王,你就知道了。

    秦滅六國(韓趙魏楚燕齊)——齊國

    齊國是周朝諸侯國之一,先為姜姓,後為媯姓,首封之君是姜太公。齊者,臍也。若以魯為首,燕為足,則首足中間是為臍(齊),這是齊國國名的由來。姜齊後為田齊所代,田齊,媯姓。是為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齊國是中國歷史上週朝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分為姜齊和田齊。於周顯王十七年(齊威王五年,公元前352年)始稱王,傳至齊王田建。於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被秦所滅。後於公元前208年復國,至公元前202年被漢將韓信所滅。

    細說下齊國曆代先君

    【姜齊時期】

    【齊太公】 姜尚/字子牙 ?(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

    公元前1045年-公元前1015年 在位32年。亦作姜尚,中國著名歷史人物,商末周初人。武王滅商後,同姜子牙、周公旦等人商議,把全國分成若干個侯國,由周天子分封給在滅商大業中作出貢獻的姬姓親族和有功之臣建都立國,充當周朝統治中心的屏障,即所謂“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由於姜子牙在興周滅商中功勳卓著,而被首封於齊地營丘(即今淄博市臨淄區)建立齊國 ,以穩定東方。公元前1045年,建立齊國。齊太公三十二年(丙寅,公元前1015年),齊太公去死後,其兒子呂伋繼位,為齊丁公。

    【齊丁公】姜伋/及 ( ?-公元前976年)

    公元前1014年-公元前976年 在位39年 姜之牙嫡長子。齊丁公三十九年(乙巳,公元前976年),在位39年的齊丁公死,其嫡子季子本該即位,但他卻讓位於其弟呂得,為齊乙公。自己食採於崔邑(今山東章丘西北),其後為崔氏。齊丁公之後又有丁氏。

    【齊乙公】 姜得 (呂得)齊丁公之弟(一說之子)。兄弟:呂季子(崔姓始祖,齊丁公嫡子)。

    《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丁公卒,子乙公得立。乙公卒,子癸公慈母立。”

    【齊癸公】姜慈母 (姜姓,呂慈母)大約卒於周懿王末年,傳位於呂不辰(齊哀公)。

    【齊哀公】姜不辰/姜不臣 ?-公元前863年

    【齊胡公】姜靜 公元前862年-公元前860年 在位3年

    【齊獻公】 姜山 公元前859年-公元前851年 在位9年

    【齊武公】 姜壽 公元前850年-公元前825年 在位26年

    【齊厲公】 姜無忌 公元前824年-公元前816年 在位9年

    【齊文公】 姜赤 公元前815年-公元前804年 在位12年

    【齊成公】 姜脫/姜說 公元前803年-公元前795年 在位9年

    【齊前莊公】 姜購 公元前794年-公元前731年 在位64年

    【齊釐公】 姜祿 公元前730年-公元前698年 在位33年

    【齊襄公】姜諸兒 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86年 在位12年

    【齊前廢公】 姜無知(公孫無知)公元前686年 在位2月

    【齊桓公】 姜小白 公元前685年-公元前643年 在位43年

    【齊中廢公】 姜無詭 公元前643年 在位3月

    【齊孝公】姜昭 公元前642年-公元前633年 在位10年

    【齊昭公】姜潘 公元前632年-公元前613年 在位20年

    【齊後廢公】 姜舍 公元前613年 在位5月

    【齊懿公】 姜商人 公元前612年-公元前609年 在位4年

    【齊惠公】 姜元 公元前608年-公元前599年 在位10年

    【齊頃公】 姜無野 公元前598年-公元前582年 在位28年

    【齊靈公】 姜環 公元前581年-公元前554年 在位6年

    【齊後莊公】 姜光 公元前553年-公元前548年 在位6年

    【齊景公】 姜杵臼 公元前547年-公元前490年 在位58年

    【齊晏孺子】 姜荼 公元前489年 在位10月

    【齊悼公】姜陽生 公元前488年-公元前485年 在位4年

    【齊簡公】 姜壬 公元前484年-公元前481年 在位4年

    【齊平公】姜驁 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56年 在位25年

    【齊宣公】 姜積 (?-公元前405年)

    公元前455年-公元前405年 在位51年 齊平公之子。齊宣公時期,以田莊子(田白)為相,這時春秋時期已接近尾聲,齊宣公三年,晉國趙、魏、韓三家消滅智家,平分其地。齊宣公十五年,田莊子卒,子太公田和立。  宣公四十三年,出兵伐晉,毀黃城(今山東冠縣以南),圍陽狐(今河北大名縣東北),隔年伐魯、葛、安陵,第三年又攻取魯國一座城池。宣公四十八年(公元前408年),取魯之郕邑(山東泗水縣西北五十里)。齊宣公五十一年(公元前405年),宣公呂積卒,子康公呂貸繼位。

    《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平公八年,越滅吳。二十五年卒,子宣公積立。宣公五十一年卒,子康公貸立。田會反廩丘。”

    【齊康公】 姜貸 (公元前455年-公元前379年)

    公元前404年-公元前379年 在位26年 齊宣公呂積之子。公元前391年“遷康公於海上,食一城”。後來,一城也被收回了,齊康公只好在鈄坡上挖洞為灶。最後於公元前379年死亡,享年76歲。齊康公沉湎於酒色,但是與之相反的田和卻籠絡人心。當時田氏大權在握,代替姜齊已經指日可待了,於是公元前386年演出了“田氏代齊”的一場鬧劇。

    【田齊時期】(戰國開始)

    1.【齊太公】 田和 (?-公元前384年)

    公元前404年-公元前384年 在位21年 媯姓,田氏,名和,生稱為子禾子,田莊子(田白)之子,田悼子之弟。其妻據其子桓公午追諡為孝大(太)妃,名不詳。陳完的八世孫。

    公元前391年,田和自立為齊君。放逐齊康公於海島,使食一城,以奉姜姓之祀。

    齊康公十九年(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姜姓齊國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以示別於姜姓齊國,史稱“田氏代齊”。公元前379年齊康公死,田氏並其食邑,呂尚至此絕祀。

    2.【齊侯剡】田剡 (?-公元前375年)

    公元前383年-公元前375年 在位9年 也稱齊廢公或田侯剡,本名田剡,齊太公田和的長子。

    《史記》未載他的生平。《竹書紀年》稱:“齊康公五年,田侯午生。二十二年,田侯剡立。後十年,齊田午弒其君及孺子喜(田剡之子田喜)而為公。”

    由此可知,田剡被其弟田午所弒。公元前374年田午即位,是為田齊桓公(也稱齊桓公、齊後桓公)。

    3.【齊桓公】田午 (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57年)

    公元前374年-公元前357年 在位18年 生於齊康公五年,田氏代齊以後的第三位齊國國君,當時稱“陳侯午”(上陳下土),《竹書紀年》作田侯午,《史記》等後世史料作田齊桓公,完整諡號為“孝武桓公”、“田齊桓公”,單字諡號為“桓公”,因與“春秋五霸”之一的姜齊的齊桓公小白相同,故史稱“田齊桓公”或“齊桓公午”。

    蔡桓公(即齊桓公田午)十八年(甲子,公元前357年),在位18年的蔡桓公明明有病卻不肯承認,神醫扁鵲曾對他三次勸診而不願意醫治,結果一命嗚呼,因而也同“諱疾忌醫”、“病入膏肓”兩個成語一起被貽笑至今。

    4.【齊威王】田因齊 (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

    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0年 在位36年 媯姓、田氏,名因齊,田齊桓公田午之子。戰國時期齊國(田齊)第四代國君。

    齊威王原為侯,齊威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齊威王以善於納諫用能,勵志圖強而名著史冊。齊威王在位時期,針對卿大夫專權、國力不強之弊,任用鄒忌為相,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進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選賢任能、賞罰分明、國力日強。經桂陵、馬陵兩役,大敗魏軍,開始稱雄於諸侯。並禮賢重士,在國都臨淄稷門外修建稷下學宮,廣招天下賢士議政講學,成為當時的學術文化中心。

    齊威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20年),齊威王去世,駕崩後葬于田齊王陵,享年59歲。田闢彊繼位,是為齊宣王。

    5.【齊宣王】田闢疆(約公元前350年-公元前301年)

    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 在位19年 媯姓、田氏,名闢疆,齊威王之子。約50歲。

    公元前314年,燕國燕王噲禪讓王位給宰相子之,太子平被迫起兵奪回權力,反而被殺。齊宣王乘此大亂,派匡章率軍攻破燕國,燕王噲被殺,子之逃亡,後被齊人抓住做成肉醬。

    公元前312年,齊宣王殺王后,後娶鍾離春為後。相傳鍾離春是一位樣貌奇醜的女子。

    隨後齊宣王向孟子請教稱霸天下的方法,孟子因勢利導,遊說齊宣王棄霸道而行王道,但是齊宣王沒有聽從,反而軍紀敗壞,掠奪民財,導致燕人叛亂,不久齊軍就在趙、魏、韓、楚、秦等國的壓力下被迫撤軍,而燕人則共立公子職,是為燕昭王,齊宣王感嘆:“吾甚慚於孟子。”

    齊宣王愛聽吹竽,要三百人合奏,南郭先生不會吹竽,混進竽樂隊裡,一直到齊宣王去世,都沒被拆穿;齊愍王立後,喜歡單獨演奏,處士趕緊逃亡,這是成語濫竽充數的典故由來。

    齊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齊攻燕,幾乎滅亡燕國。

    齊宣王十九年(公元前301年),齊宣王去世,其子田地繼位,是為齊湣王。

    6.【齊湣王】 田地 (?-公元前284)

    公元前300年-公元前284年 在位17年 陳姓,田氏,齊宣王之子。戰國時期齊國第六任君主。

    公元前301年,正式即位,掀起秦齊爭霸的鬥爭。發動垂沙之戰,大敗楚國。函谷關之戰,大敗秦國。子之之亂時,打敗燕國。吞併富有的宋國,自稱東帝。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晉,欲並周室,自稱天子。

    公元前284年,樂毅帶領五國聯軍攻破齊國七十二城,齊湣王出逃莒城,為楚國將領淖齒所害,在位十七年。

    7.【齊襄王】 田法章 (?-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83年-公元前265年 在位19年 媯姓,田氏,名法章,齊湣王之子。

    公元前284年,秦燕趙魏韓五國攻打齊國,齊湣王被殺。田法章改名換姓在莒城太史敫(jiǎo)家做傭人。太史敫的女兒認為他狀貌奇偉,絕非平常之人,便與他私通。莒城百姓與齊國逃亡大臣想擁立田法章為君。田法章害怕他們誅殺自己,很久才敢承認自己就是齊湣王的兒子。於是莒人立他為君,是為齊襄王。齊襄王繼位後,立太史敫之女為王后,史稱君王后。公元前279年,齊將田單攻破燕軍,到莒城迎接齊襄王回都城臨淄。齊國之前失去的土地全部收復。之後數年趙、秦等國多次派兵攻打齊國。公元前265年,齊襄王去世,其子田建繼位。

    8.【齊廢王】 田建 (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21年 在位44年 亦稱齊廢王、齊共王,媯姓,田氏,名建,齊襄王之子,母君王后。戰國時期齊國最後一位國君。

    齊王建在位期間,齊國因得太后君王后的扶持而得到安定,另一方面由於秦國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籠絡齊國,優先進攻南韓、魏國、趙國等國,齊國才得以安享太平。

    公元前221年,秦國進攻齊國,齊王建聽從國相後勝的建議,投降秦國,齊國滅亡。秦王政將齊王建安置在共地,不給他供給食物,齊王建最終活活餓死。

    【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呂尚(姜子牙)於齊(初為今湖南,後遷至山東),由於國君為姜姓呂氏,故又稱“姜齊”或“呂齊”。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並於公元前386年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又被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國君為媯姓田氏,史稱田齊。其疆域大致為今山東省偏北的大部及河北省西南部。東靠海,西南和莒、杞、魯等小國接界。北和燕接界,西和趙、衛接界。國都在臨淄。

    【春秋初期】齊與主要競爭對手魯國之間經常發生戰爭。公元前689年,齊襄公滅魯的與國紀,掃除東面障礙。公元前686年,公孫無知殺襄公自立,公子糾奔魯,公子小白奔莒。次年,無知被殺。魯伐齊,欲納公子糾,而齊高氏、國氏已召小白先入,擊敗魯師,立為齊桓公。桓公任用管仲進行改革,國力富強,成為霸主。公元前684年,齊滅掉西面小國譚,向魯推進。公元前681年,又與宋、陳、蔡、邾會於北杏,南下滅小國遂,迫使魯與齊言和,盟於柯。次年,齊假王命合陳、曹伐宋,迫使宋國屈服,並與宋、衛、鄭會於鄄,又次年,齊與宋、陳、衛、鄭復會於鄄,開始稱霸諸侯。

    【春秋中期】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為號召,聯合中原諸夏,討伐戎、狄、徐、楚,安定周室。公元前664年,齊北伐山戎,救燕;又逐狄,存邢救衛;公元前656年,齊合諸侯之師侵蔡伐楚,與楚盟於召陵。此後,齊多次大會諸侯。公元前651年,齊會魯、宋、衛、鄭、許、曹於葵丘。齊霸業達於頂峰。公元前643年,桓公卒,齊從此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589年,齊、晉大戰於鞍(今山東濟南),齊大敗。到靈公、景公時,齊依舊是僅次於晉的中原強國。公元前567年齊靈公滅萊國,疆土擴大到山東東部。疆域東到海,西到黃河,南到泰山,北到無棣水。

    【春秋末年】齊衰落,卿大夫相互兼併。公元前548年,崔抒殺莊公,立景公。公元前546年,慶封滅崔氏之族。慶封專齊政。次年,慶舍與欒、高(齊惠公之後)、陳(田)、鮑四族攻慶封,慶封奔吳。景公時,陳桓子施惠於民,民歸陳氏,陳氏因而強大。公元前532年,陳桓子聯合鮑氏攻欒氏、高氏,欒施、高疆奔魯。公元前489年,景公卒,國氏、高氏(齊文公之後)立晏孺子,次年,陳僖子聯合鮑氏攻國氏、高氏,國夏、高張奔魯,遂殺晏孺子,立公子陽生為齊悼公。悼公在位四年,被殺,闞止為政。公元前481年,陳成子殺闞止,專齊政。公元前386年,陳成子玄孫太公和立為諸侯,遷齊康公於海上。公元前379年,康公卒,姜齊絕祀。

    【田氏齊國】 田齊媯姓國家,出於陳厲公之子陳完。陳與田古音相近,故古書往往作田。公元前672年,陳完入齊,事齊桓公。陳完傳五世至陳桓子,陳氏開始強大。以後陳氏逐漸兼併齊國的欒、高(齊惠公之後)和國、高(齊文公之後)以及鮑、闞等族,專齊政。田齊的國都仍在臨淄,疆域亦襲姜齊之舊。田齊立國時,已經進入戰國中期。太公和是第一代齊侯。太公和之孫桓公午在國都臨淄的稷下置學宮,“設大夫之號”,招聚天下賢士。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承認田和為齊侯。到威王 、宣王時,稷下人才濟濟,成為東方學術文化的中心。齊威王任用鄒忌為相,改革政治,齊國遂強大。公元前353年,齊大敗魏軍於桂陵。公元前341年,齊又大敗魏軍於馬陵。公元前334年,齊威王與魏惠王“會徐州相王”,正式稱王。威王晚年,相邦鄒忌與將軍田忌爭政。公元前322年,田忌攻臨淄,求鄒忌,不勝,逃亡楚國。齊宣王時燕國發生“子之之亂”。公元前314年,在孟軻勸說下,宣王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眾”伐燕,五旬克之,一度佔領燕國。齊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戰國晚期】齊仍保持著強盛的地位。公元前301年,齊聯合韓、魏攻楚,大敗之。公元前298-公元前296年,齊聯合韓、魏連年攻秦,入函谷關,迫秦求和。公元前288年,齊、秦並稱東、西帝,旋皆放棄帝號。次年,蘇秦、李兌合趙、齊、楚、魏、韓攻秦,罷於成皋。又次年,齊滅宋。公元前284年,燕以樂毅為上將軍,合燕、秦、韓、趙、魏攻齊,攻入臨淄,連下七十餘城。齊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齊愍王逃入莒,被淖齒殺死。王孫賈與莒人殺淖齒,立愍王子法章為齊襄王。燕引兵東圍即墨,城中推舉田忌為將。雙方相持達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單組織反攻,用“火牛陣”大敗燕軍,收復失地。齊雖復國,但元氣大傷,無力再與秦抗衡。公元前221年,秦滅韓、魏、楚、燕、趙後,使將軍王賁從燕地南攻齊國,俘虜齊王建,齊國滅亡。

  • 2 # 農夫就是園丁

    歷史上,被餓死的君王一共有4位。

    1、梁武帝蕭衍

    蕭衍是南北朝時期梁朝的建立者,出身蘭陵蕭氏,為西漢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在統治初期,蕭衍尚能留心政務,對宋、齊以來的種種弊端有所糾正。但對門閥世族,蕭衍一改前例,儘可能地恢復他們尊崇的地位,並對儘量授予宗室諸王實權。

    他在位晚期,隨著功成業就、年事增高,開始怠於政事,又沉溺佛教;不僅幾次入寺做和尚,還精心研究佛教理論。老年的蕭衍也是剛愎自用,亂建佛寺,不聽勸諫。

    而自此以後,蕭衍的要求也大多不能被滿足,日常飲食也被減少。年邁的蕭衍憂憤交加,從此一病不起。終於在549年6月12日,蕭衍躺在臺城皇宮淨居殿,嘴裡發苦,索要蜂蜜不得,在發出了兩聲”嗬!嗬!”的聲音後,便在飢渴交攻的慘況中逝世。

    2 、趙武靈王趙雍

    趙武靈王起初將王位傳給兒子趙惠文王是為了更全身心的去為了趙國的強大而奮鬥,在趙武靈王的努力下,趙國疆域擴大了何止一倍?國力之強連秦國都忌憚不已,而且趙國鐵騎還時不時出現在秦國北部的平原之上;但是後來趙武靈王想再次回來當趙王,卻不料發生了沙丘宮變,公子成對主父斷糧斷水前後達三個月之久,主父被活活餓死。

    3、齊桓公姜小白

    齊桓公晚年昏庸,不聽管仲臨終之語,導致齊桓公病重後他的五個兒子各率黨羽爭位,而無人料理齊桓公,最終被餓死在宮中;據說齊桓公屍體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屍蟲都從窗子裡爬了出來。

    4、齊廢王田建

    齊廢王田建是戰國時期齊國最後一位國君,齊王建在位期間,齊國因得太后君王后的扶持而得到安定,另一方面由於秦國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籠絡齊國,優先進攻南韓、魏國、趙國等國,齊國才得以安享太平。而正是在由於齊廢王對秦國的信任,導致對周邊國家的求援一律拒絕,導致趙國在長平之戰中由於糧草短缺而戰敗。

    在公元前237年,齊王建還曾到秦國朝見秦王政,秦王政在咸陽設酒招待齊王建,齊王建自君王后死後,便任命舅舅後勝擔任相國。後勝接受秦國間諜大量的黃金、玉器,派遣許多賓客到秦國,秦國給予這些賓客許多金玉,賓客回來都反而替秦國充當間諜,說一些符合秦國利益的變詐之辭。

    後勝勸說齊王建放棄合縱朝奉秦國,不修治攻擊作戰的軍備,不幫助五國攻打秦國,秦國因而得以消滅韓、趙、魏、楚、燕五國。後來秦國兵不血刃的佔領了齊國(齊王建投降);齊國滅亡,秦王政把齊王建安置在邊遠的共地,居處在荒僻的松樹、柏樹之間,不給供給齊王建食物,齊王建最終活活餓死。

  • 3 # 舜禹陽城

    是的,根據可考據的已有史料記載,齊敬王田建是戰國時期最後一個被餓死的君主。

    公元前221年,秦國進攻齊國,齊王建聽從國相後勝的建議,投降秦國,齊國滅亡。秦王政將齊王安置在邊遠的共地,居住在荒僻的松樹、柏樹之間,不給供給食物,齊王建最終被活活餓死。

    公元前221年,秦國統一六國,進入大一統的時代。此後不再稱呼為戰國時期,史稱秦朝。

    順道來看看其他國家君主的下場(按秦滅六國的順序):

    1.韓王安:秦於公元前230年,滅南韓,俘虜韓王安。前226年,在新鄭的南韓貴族發動叛亂,後被平定,同時韓王安也被處死。

    2.趙王遷:公元前228年,秦軍攻克趙都邯鄲,俘虜趙王遷,後被秦王政流放至房齡(今湖北房縣)深山之中。其後何時、如何身死,史籍未載。

    3.魏王假: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引黃河、鴻溝水灌魏國國都大梁城,魏王假投降,魏國滅亡。《史記》未記載魏王假是否被殺,但是《列女傳》中記載“秦殺假”。具體時間不詳,殺假方式不詳。

    4.楚王負芻:公元前223年,秦軍攻入楚都壽春,楚王負芻被俘,死亡和方式年限不詳。

    5.楚王啟:楚王負芻被俘後,其兄熊啟被項燕擁立為末代楚王,不就被殺,楚國滅亡,時間是公元前223年。

    6.燕王喜:公元前222年,秦將王翦破遼東活捉燕王喜,燕國滅亡。死亡年代不可考,死亡方式不可考。

  • 4 # 人間正道70

    是啊。齊王建當政之時,實際掌權者為其母后,堪稱戰國時期的女政治家,與秦國交好,亦不結怨諸侯,如同世界大戰的中立國,看諸侯你來我往,相互拼殺,看秦國一個個滅掉五國,使齊四十年不臨刀兵,百姓安逸太平。可惜臨終交待後事時候,告齊王可賴之大臣,齊王沒聽清,取紙筆再問,齊王后已老且忘了。齊王主政,信賴後勝,以為丞相,卻所託為賣主賣國之輩,秦國兵不血刃佔領千乘之國、千里之國之齊,虜齊王。亡國之君,有幾人可善終其身,養虎為患嗎?秦王(始皇)置之於共,居松柏之間,且不給食,錦衣玉食之齊王建餓死。

    周圍皆虎狼之國,且又屬大國,欲中立可乎?國雖大,好戰必危,國雖富,忘戰必亡,可以說即是臨亡之戰國時期齊國也。

  • 5 # 記錄歷史人生

    在中國的歷史上,帝王之位從來都是眾人爭奪的焦點,因為帝王擁有無上的權力,有著生殺欲奪的特權,為了得到這個最高的權力,多少宮廷爭鬥、朝代更迭不斷的上演。然而在奪得權力之後,很多帝王的結局卻連一個普通人都不如,他們之中有被兒子殺死,有被亂臣毒死,有的因縱慾而亡,當然還有被活活餓死的,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中國歷史上那些被餓死的帝王們!

    夏桀,姒姓,夏后氏,名癸,夏朝最後一位君主,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52年。桀文武雙全,但荒淫無度,暴虐無道。他“築傾宮、飾瑤臺、作瓊室、立玉門”,還從各地搜尋美女,藏於後宮,日夜與妺喜及宮女們飲酒作樂。商湯在名相伊尹謀劃下,起兵伐桀,先攻滅桀的黨羽豕韋、顧國,擊敗昆吾國,然後直逼夏朝重鎮鳴條(今河南封丘東,一說山西運城西)。履癸自都城斟鄩(今河南洛陽市)逃亡中,被湯追上俘獲,放逐於南巢(今安徽巢湖市),歷經近500年夏朝覆亡。後來,履癸餓死於南巢。商湯把他諡號桀。

    齊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齊桓公在位期間任用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九合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並受到周天子賞賜,齊國也成為當時天下的強國。但齊桓公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後,他重用太監易牙、廚子豎刁、貴族衛開方等小人。公元前643年,齊桓公病重,豎刁和易牙作亂,他們把齊桓公關在寢宮,禁止任何人出入。一代霸主,就這樣被一個太監和一個廚子餓死在病榻上。一直到67天之後,屍體所生的蛆蟲爬出圍牆,齊桓公的屍體才被安葬。

    趙武靈王趙雍,趙肅侯之子,戰國中後期趙國君主,公元前326年-前299年在位。趙武靈王即位之時,趙國軍事力量大不如前,不時受中原大國欺侮,林胡、匈奴等遊牧民族也不時騷擾。不久後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改革軍事裝備和作戰方法,趙國因而得以強盛。他率軍北擊匈奴,建立雲中、九原兩郡,吞併中山國。趙武靈王晚年昏聵,傳位於次子趙何,自稱“主父”,因此引發了長子趙章為爭奪王位而發生的沙丘宮變(趙章兵敗後在沙丘宮中被殺死),公子成以主父窩藏反賊的罪名圍困沙丘宮達三月之久,並斷絕宮裡的糧食和飲水的供應,三個月後趙武靈王趙雍被活活餓死。

    齊王建,亦稱齊廢王、齊共王,戰國時期齊國最後一位國君,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21年在位。齊王建在位期間,齊國因得太后君王后的扶持而得到安定,另一方面由於秦國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籠絡齊國,齊國才得以安享太平。公元前221年,秦國進攻齊國,齊王建聽從國相後勝的建議,投降秦國,齊國滅亡。秦王政將齊王建安置在共地,居處在荒僻的松樹、柏樹之間,不給他供給食物,齊王建最終活活餓死。

    梁武帝蕭衍,字叔達,小字練兒,南北朝時期梁朝政權的建立者。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前期任用陶弘景,在位頗有政績,他吸取了齊滅亡的教訓,自己很勤於政務。但蕭衍猜疑心重,忌憚開國元勳。並篤信佛教,曾數次捨身出家,群臣為了贖回皇帝,只得用鉅額金錢布施寺院,所費以億計。蕭衍晚年沒有精力再理朝政,重用的人也出現了奸臣,造成朝政昏暗,引發“侯景之亂”,侯景攻入都城,並圍困蕭衍居住的臺城,太清三年(549年)五月,蕭衍餓死於臺城皇宮淨居殿,享年八十六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說泰迪犬太會叫,會影響到別人休息,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