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典軍校尉

    六國其實並沒有坐以待斃,我們能想到的,古人並不比我們傻,更何況諸侯國的國君,他們還有那麼多的大臣、謀士,他們早就考慮到了這一點。

    秦國一直採用強勁的東進政策,勢吞併六國。所以讓東方的各國生畏,也並不是束手待斃。在歷史上六國有過五次合縱攻秦。

    第一次是公元前318年縱橫家公孫衍發起,並推舉了楚懷王擔任縱長,魏國,楚國,趙國,南韓,燕國合縱攻秦。最後的結局是燕國未出兵會盟,楚懷王作壁上觀,秦國大敗三晉聯軍,修魚之戰斬首聯軍8萬餘人。這次進攻,沒有取勝,五國聯軍至函谷關而還。這次聯軍的組織不夠嚴密,部署不夠精密,所以被秦軍擊敗了。但這次進攻,還是一次有名的對秦的進攻。

    第二次是公元前298年,由戰國四君子之一的孟嘗君田文發起,齊國大將匡章擔任主將,率齊、魏、韓三國聯軍 (後加入趙、宋兩國)經過三年苦戰,攻破秦國函谷關,迫使秦國割讓土地求和。

    第三次是公元前287年,由蘇秦發起,參戰國南韓,趙國,魏國,齊國,燕國。結局是戰爭未發,秦國歸還三晉土地,三晉退兵。齊國和燕國無利可圖隨即撤軍。蘇秦其人要特別說一下,因為蘇秦曾遊說列國,得到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並最終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關。所以說當時是有人想合力滅秦的,並且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第四次是公元前247年,由信陵君魏無忌發起,參戰國是南韓,趙國,魏國,楚國,燕國。魏無忌率領五個諸侯國的聯軍在黃河以南大敗秦軍,使秦國將領蒙驁戰敗而逃。聯軍乘勝攻至函谷關,秦軍緊閉關門,不敢再出關。這次合縱攻秦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此次聯軍重創秦國,秦國退守函谷關,隨後聯軍撤兵。

    第五次是公元前241年,各諸侯國擔憂秦國吞併中原的勢頭不能遏制,於是互相訂立盟約,聯合起來討伐秦國,並讓楚考烈王擔任六國盟約的首腦,讓春申君黃歇當權主事。六國組成合縱聯軍,黃歇任命龐暖為聯軍主帥,六國聯軍曾一度攻到函谷關(今河南靈寶境內),秦國傾全國之兵出關應戰,六國聯軍戰敗而逃。

    由此看來五次合縱攻秦除了信陵君魏無忌主導的一次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其他幾次基本以失敗告終,或者不了了之。以臨時湊集的散亂聯軍,攻打整齊約束的勇猛之師,這的確很難,歷史也證明,從古到今聯軍作戰,沒幾場是勝利的,這幾乎成了考驗每個名將的一個大難題。合縱攻秦說穿了,各個諸侯國前期仗著人多裝備多的優勢打秦國,後期各自為政,互相暗坑盟友,利益自己。合縱攻秦失敗就是諸侯不能一心全力攻秦,全都有私心,後期有心無力攻秦。

    韓非子中給合縱的解釋是合眾弱攻一強,其實在幾次合縱裡可以看出各個諸侯國是合眾弱以抗秦,由攻到抗這一個差別還是很大的,越到後期越能體現出這一點,沒有任何一個諸侯可以與強大的秦國抗衡了,秦國一統華夏已經成為了一種歷史的必然趨勢!

  • 2 # 大秦鐵鷹劍士

    根據我對先秦歷史的研究,秦始皇統一六國之時,六國不合縱只有三個原因:

    其一、六國恩怨重重,各懷鬼胎,合縱已沒有了信任基礎。

    1、齊國不合縱的原因:齊國的齊閔王時期,燕國聯合秦、韓、魏、趙四國共同出兵滅了齊國,楚國名義上雖沒有參與,但也出兵佔了齊楚交界的百多里土了,更是把齊閔王活剮了。雖然後來田單的火牛陣使齊國復國了,但是齊國從此不再與中原五國結盟。滅國之恨,豈能再與虎謀皮?秦國就是滅國,也是最後滅我齊國,我何必要著急當出頭鳥?

    2、燕國不合縱的原因:

    一是燕國燕昭王姬職是秦國櫟陽公主之子;

    二是燕國向齊國復仇時,秦國出兵五萬,但沒有向燕國索取任何好處,也不沒有佔領齊國一寸土地。秦國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要拉籠燕國與齊國,讓這兩個最遠的國家不與其它四中結盟反秦。

    三是燕國作為合縱的發仞之國,次次參加合縱,但都沒有撈到一點好處,反而傷痕累累。第一次合縱,燕國派子之帶6萬燕山精銳擊秦,結果6萬人只回來了2萬,還把子之弄成了相國。而子之更是逼燕王姬噲禪讓,自已任燕王,後來在秦國和趙國的支援下,才把姬職送回燕國當王,並把齊國軍隊趕出燕國。合縱抗秦沒給燕國帶來一點好處,但秦國確實實在在幫助了燕國兩次。

    3、楚國不合縱的原因:

    第一次合縱,楚國出動十五萬大軍擊秦,結果全軍覆沒,將軍子蘭僅帶數千殘兵回國。秦國對楚國的打擊持續有力,楚國雖有合縱,並每次合縱後秦國對楚國的報復就更嚴重。司馬錯千里襲擊楚國房陵,佔了楚國的最大糧倉。楚懷王為了要回房陵,隻身赴會,結果被秦國扣留至死。白起帶秦軍攻破楚國都城,把楚國王陵都一把火給燒了。楚國春申君最後一次合縱,結果楚國喪師失地,損失慘重。

    4、三晉不合縱的原因:

    南韓疲弱,又離秦國最近,到戰國後期基本上算是秦國的附庸了,合縱之事,不敢參與。秦魏世仇,但魏國被秦國打怕了,合縱是想參與,但沒有實力。秦趙同源,但長平之戰把趙國的主力大軍滅了,趙國縱有合縱的想法,實力也不濟。三晉你攻我打,彼此之間勢同水火,齊心協力抗秦根本不可能。

    其二、六國即便合縱了,實力也不足與秦國相抗。

    秦國從秦孝公商鞅變法開始,各代堅實法治,且代有名君,名將名臣輩出。中間雖有過幾次失敗,但總體是快速強盛,其實力累積到秦始皇時,秦國已經可以以一國之力對抗六國了。

    秦惠文王時,司馬錯帶秦軍佔有巴蜀二國,秦國擴地三千里;佔領楚國房陵,又增糧倉一座;佔有南韓宜陽,鐵器源源不斷;佔有魏國熬倉,又增糧倉一座。秦昭襄王時期,白起帶秦軍與六國年年大戰,消滅六國百萬兵馬,六國軍力已枯竭。

    其三、天下統一之勢已成,有識之士多數歸秦。

    到了秦始皇時期,秦國統一天下的大勢已不可逆轉。天下有識之士認識到天下當歸於一統了,於是有識之士多數進入秦國效力,比如李斯(楚華人)等,尉撩等。六國當時君昏國弱,縱然有幾個名將也無回天之力。君昏臣弱,沒有人再來為合縱奔走,聰明人都知道即使合縱了,對於秦國也是晚幾年的事。天下紛爭,何得康寧?秦有銳士,誰與爭雄?民心思治,何必再逆天行事?

  • 3 # 所以然者

    不是不合縱,而是一直在圖謀合縱,並且成功了至少五次。面對強秦的威脅,關東六國合縱的時間長於被分化連橫的時間,對秦國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秦國吞併關東諸侯領地,都是趁合縱瓦解的間隙才能成功。諸侯合縱瓦解吃虧之後再次組織合縱聯盟,然後再被瓦解,週而復始,但領地卻逐漸變小。著名的有蘇秦合縱伐秦、信陵君合縱伐秦、春申君合縱伐秦等,但這些伐秦的戰爭或敗於各諸侯內部奸臣挑撥,或敗於秦國派出的奸細分化,或敗於進攻路線的地形限制,總之最後都失敗了。

    諸侯容易被瓦解的原因無非就是以下幾條:

    1,心不齊:都想自己佔便宜,讓別國當炮灰;2,投機心理嚴重:都想出賣盟友自己單獨獲得利益;3,將領無戰略:進攻路線選擇的不恰當,幾次合縱幾乎都選擇從函谷關仰攻關中,這地方的地形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不利於大兵團展開,人多的優勢發揮不出來,時間一長,師老兵疲,就給了秦國可乘之機。戰爭順利之時還好說,每當戰事受阻,就是聯盟瓦解之時,幾次合縱幾乎都是這麼失敗的。

    其實進攻秦國從函谷關(河南潼關一帶,直到今天還是天險),是最出力不討好的路線,不光關東六國打不進去,後世幾乎所有的軍隊都在這一帶受阻,遠的有項羽,中間有竇建德,後來有日本人。這一帶只要有足夠的兵力(10萬人足矣),且佈防無太大漏洞,任敵人有上百萬,也無法正面突破,凡是突破的都是趁守軍不備,迂迴、或偷襲。攻打秦國其實另有蹊徑,我曾經寫過類似的文章,發過來諸君共賞吧。

    歷史上戰國時期秦國很多時候以一敵六,面對當時大半個中國的進攻還不落下風,很多歷史學家說這是因為秦國地利。秦國東、南有秦嶺、黃河,西有祁連山、甘肅臺地,北有黃土高原,中間渭河平原沃野千里,進可東吞韓、楚、魏,退可固守函谷關。

    戰國晚期不乏有識之士,看到秦國強大威脅關東六國。蘇秦、公孫衍、信陵君、春申君等一批人傑,先後六次相繼合縱攻秦,有的打到函谷關就前寸步難進,有的還沒看到函谷關長什麼樣就被秦軍擊潰。大多數都是因為地形難以展開兵力,最後被秦國抓住機會反擊取勝,難道秦國這地形就無解嗎?秦國難道就沒有軟肋嗎?

    古代戰爭場面

    答案是:有。

    對秦國地理上有威脅的是兩個國家:一個是戰國早期的魏國的河西之地,另一個是戰國後期的趙國河套草原。

    魏國

    魏國在公元前413年,由吳起率領魏軍從先期佔領的陽夏(今陝西韓城)出發,魏向河西地區的秦軍發動進攻,深入至秦縱深的鄭(今陝西華縣)地附近,大敗秦軍。公元前412年,魏文侯命太子擊率軍攻克繁龐(今陝西韓城東南),驅其民而佔其地。公元前409年,魏軍經過三年休整,再度發起進攻,連續攻克臨晉(今陝西大荔縣)、元裡(今陝西澄城縣)兩城邑,並在臨晉築城。公元前408年,魏軍攻克洛陰(今陝西大荔縣西南)、邰陽(今陝西合陽縣)兩城邑,並在洛陰築城屯兵駐守。至此,魏軍完全佔領河西之地,取得了吞併秦國的戰略基地。

    秦國面臨自非子立國以來最嚴峻的局面,將士膽破且向西已經無險可守,魏國滅秦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但魏國卻沒有長遠的戰略,放過奄奄一息的秦國,轉而滅中山、滅鄭、攻趙、伐齊,讓秦國又從生死邊緣恢復了元氣。而魏國卻因為頻繁的戰爭,消耗了過多的銳氣,再也無力對秦國大規模進攻。之後秦國逐步收回河西之地,東臨黃河,沿河築塞防禦諸侯,這條軟肋也就不存在了。這時期魏國主要任命吳起為將,這隻能說吳起僅是個將才。

    魏國河西之地示意圖

    趙國

    趙國武靈王胡服騎射,軍力空前強大,滅中山、吞林胡、卻婁煩拓地千里,沿河套築九原(內蒙古包頭市)、雲中(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境內)等郡,兵鋒南向虎視戎秦。

    面對趙國胡服騎射鍛造的強悍軍力,以及武靈王“主父欲令子主治國,而身胡服將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從雲中、九原直南襲秦”的戰略,秦國一直處於守勢。被迫在北部邊境北郡(大約在今天榆林一帶)修築長城自衛。

    趙國武靈王是戰國時期關東六國唯一的戰略家,他看到了秦國另一條軟肋——沿河套草原南下,經黃土高原會殲秦兵於渭河平原。這條路線是秦朝以後2000年來,遊牧民族騎兵進攻漢文化的最佳路徑。因為這條路線既沒有名山大川阻隔,也更利於趙國騎兵機動作戰。這也是武靈王為什麼不選擇路程更近的太行山道,而非要選擇從邯鄲繞一千多公里到內蒙去南下攻秦的原因。後世的趙軍偏偏選擇在當年武靈王拼命規避的地形來打“長平之戰”,以己之短擊人之長,被秦國坑殺40萬趙卒在所難免。

    趙國河套草原示意圖

    然而沙丘之亂武靈王死後,趙國再無雄才名將,河套草原這張手裡的王牌也就白白浪費了。直到趙國亡國,趙國的這些廉頗、李牧、趙奢、藺相如之類的名士、名將都沒有看到這個戰略優勢,亡也固然。

    秦國統一天下,自己強大是一方面因素,關東六國沒有戰略眼光是另一個原因。

  • 4 # 小邱牙醫也有大情懷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不是六國不合縱,百年的勾心鬥角,失去了信任的基礎,秦掃六合我不是一蹴而就,而且在挫折、忍耐中不斷前進,在積蓄力量時瞅準時機,一步一步才做到的。如果六國不團結,不用等到秦始皇,秦早就可以一統天下;如果六國一直很團結,秦還可以等,總會有機會。因為透過變法,秦已經在制度上領先於六國,此消彼長的過程,結局早已註定,時間長短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出現故障4s店不作為怎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