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你覺得呢?張居正一直不中用海瑞有什麼原因呢?
5
回覆列表
  • 1 # 十項全能斜槓青年

    對於戚繼光和海瑞,一代明相張居正的用法就很有參考價值,那就是重用戚繼光,不用海瑞。

    張居正用人時,雖然不能像永樂這樣放得開,但也打破了君子與小人的界限。

    總結他用人的經驗,最核心的一點就是重用循吏,慎用清流。循吏,就是腦子一根筋,只想把事情做好,把事功放在第一位,而不會有道德上的約束;清流則不同,總是把道德放在第一,說得多,辦成的事兒少。

    對這兩種人取捨,張居正明顯不偏向於清流,他的態度很鮮明。

    有這麼一個例子,就是在海瑞的運用上。中國的老百姓,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海瑞抬著棺材給嘉靖皇帝上書的事。

    即便在當世,海瑞就已經成了一個民間人物,清官形象的代言人。

    據說嘉靖皇帝看了他的萬言書。非常震怒,吼道:“把這個人趕緊抓來,不要讓他跑了。”太監回答說:“皇上,海瑞根本不會跑,他把棺材都備好了,他的家裡人倒是跑光了。”嘉靖皇帝聽說以後,又把海瑞的奏章拿來看了一遍,嘆道:“哎呀!他真是個比干啊!但我不是昏君。”他沒有處死海瑞,但也不放他,就關在大牢裡不聞不問。

    嘉靖皇帝死了以後,是徐階把他從監獄裡放出來。 鑑於海瑞的名聲,徐階決定予以重用。讓海瑞到了江南,當了應天府的巡撫,管南京周圍幾個最富的州府。海瑞在那兒搞了兩年,結果當地的賦稅減了三分之二。大戶人家都跑了,沒有了稅源。他自己倒是非常清廉,八抬大轎也不坐,騎驢子上班。

    這樣他班子裡的其他領導很不滿意,因為他是一把手,既然他騎驢子,那二把手能敢坐轎嗎?因此都想辦法調走。富人都很怕他,窮人和富人一起打官司,不管有沒有理,肯定是富人輸。海瑞是一個非常理想化的人物,但他對行政管理的確缺乏經驗。工作搞不上去,海瑞氣得罵“滿天下都是婦人”,憤而辭職。當時的首輔高拱也不留他,海瑞便回到海南的瓊山老家賦閒。

    張居正當了首輔之後,讓每一個三品以上的大臣都向朝廷推薦人才,其中不少人寫信推薦海瑞。當時的吏部尚書楊博就這個問題還專門找了張居正,希望他起用海瑞。

    但張居正就是不用他。為什麼呢?他覺得海瑞是一個很好的人,做人沒有話說,道德、自律都很好。但好人不一定是好官。好官的標準是上讓朝廷放心,下讓蒼生有福。好人是道德的楷模,做人沒有任何可挑剔的。

    在官場裡要想做好人,應該比較容易,守住“慎獨”二字就可以了。做好官卻很難,要讓朝廷和老百姓兩頭都放心,這是多麼難呀。

    海瑞做官有原則,但沒器量;有操守,但缺乏靈活,因此有政德而無政績。

    這一點,張居正看得很清楚。張居正不用他,還有一層原因:海瑞清名很高,如果起用,就得給他很高的職位,比他過去的職位還高,這才叫重用;如果比過去的職位低,那就證明張居正不尊重人才。話又說回來,如果你給他更高的職位,他依然堅持他的那一套搞法,豈不又要貽誤一方?

    張居正想來想去,最後決定不用海瑞。而且在張居正執政的十年裡,從來沒有起用海瑞。

    海瑞第三次復出,是在張居正死後的一年。被安排在應天府當一名紀檢幹部,結果仍是與同僚關係緊張,沒有做出什麼政績來。

    反觀戚繼光,其一輩子都得到了張居正的青睞和照顧。

    戚繼光從浙江調到薊遼總兵的位子上。沒多久就跑到內閣找張居正發牢騷,說薊遼的兵沒法帶。其因是明代的兵役制。所有的兵都是世襲的,老子退下來兒子頂替,這叫本兵制。因為是世襲,鐵飯碗,幹好幹壞一個樣。所以本兵大都吊兒郎當。平時也不訓練,打仗時就潰不成軍。

    張居正深知本兵制的弊端,於是鼓勵戚繼光訓練一支新軍。所以說張居正的改革是從隆慶四年的兵部開始,從戚繼光開始。當時他支援戚繼光,從極為艱難的朝廷財政中擠出軍費來,讓戚繼光從浙江招募五千人,訓練新軍。相對於本兵,這支部隊叫客兵,也叫“浙兵”。

    就這樣,戚繼光在張居正的支援下,組建並訓練出一支快速反應部隊,能夠勝任拱衛京師的任務,並給疲疲沓沓的本兵起到示範作用。 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軍政首腦的關係處理,當時的總兵是部隊一把手,他上面還有一個總督。總督既是地方行政長官,又領導總兵。過去只要總督和總兵產生矛盾,朝廷一定是撤換總兵,而不會換總督。張居正不一樣,當戚繼光這個總兵和總督產生矛盾以後,撤換的都是總督。而且每一個總督上任,張居正都會找他談話,要他支援戚繼光的工作。

    戚繼光當了十三年的薊遼總兵,薊遼沒有發生一次戰爭,蒙古也沒有一次進犯,這既是戚繼光的功勞,也是張居正知人善任的功勞。

    張居正與戚繼光的關係,是萬曆時期官場的一個健康標本。兩人心心相印,但沒有一點私情。戚繼光有一個愛好,喜歡吃豬頭肉,每次過春節的時候,張居正就在北京把豬頭肉做好,派人送到薊遼總兵行轅。戚繼光收到豬頭肉,就拿去和將士們一起分享。 不管別人怎麼攻擊戚繼光,張居正始終對他信任有加,長久對他委以重任;

    但是,不管別人怎麼向張居正推薦海瑞,他堅決不用。戚繼光與海瑞,都是晚明時期的名傾朝野的重要人物。張居正對他們的態度,可是絕然不同。這就是重用循吏,慎用清流的具體表現。

  • 2 # 有書博物館

    張居正重用戚繼光而放棄海瑞,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張居正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是一個真正的實幹家,所以他在考慮是否重用一個人時,首先要考慮的必定是這個人的工作能力,以及是否會影響大局。其次才是這個人的個人操守。

    所以與戚繼光相比起來,海瑞不是說沒有能力,而是實在是個人操守拖了他的後腿。這在貪汙成風的明朝,也是無奈的結局。

    為什麼用戚繼光,說白了,戚繼光跟張居正就是一路人,有共同語言。

    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相似的為官經歷,使得張居正更加欣賞戚繼光。

    在張居正早期為官的時候,能夠在徐階和嚴嵩兩大權臣之間站住腳跟,甚至能得到兩方面的器重,是非常難得的,這也顯示出了張居正高超的政治智慧。反映出來的有以下幾個特點:

    1、張居正非常正直,哪怕是面對徐階、嚴嵩這樣的高官也是不卑不亢的。因此深的兩位權臣的欣賞。

    2、為官能公私分明,雖然在政治觀點上傾向徐階,但張居正從來都不在私人關係上遠離嚴嵩。

    甚至還經常為嚴嵩寫頌詞、做“文書”。而且,張居正為人坦蕩,在嚴嵩面前也毫不避諱和徐階的關係,這對於政治對立的兩個陣營光明正大的來往反而也是一種明智的做法,比有意的遮掩更讓雙方放心。

    3、政治觀點永遠不要影響私人感情。

    人都是有感情的,所以張居正也是經常和嚴嵩溝通的,因為嚴嵩也是人,也需要別人的尊重和交流,雖然有時候這種交流很難做到徹底信任,但張居正透過與嚴嵩建立的良好的私交,使得嚴嵩沒有迫害自己。

    4、學會“忍、藏、智”。

    在自己不能改變形勢或扳倒對手的情況下,儘量忍耐,不做無謂的犧牲,同時隱藏好自己的實力,不要讓對手覺察到,最後凡事要冷靜分析,運用智慧去準備好一切,步步為營的去消滅對手。

    戚繼光在官海宦涯中的經歷也與張居正非常相似。

    戚繼光也是一個非常有政治抱負的人,而且為人圓滑,能屈能伸。

    他在做官的過程中,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常常忍氣吞聲,甚至透過賄賂去獲取別人的青睞,最終戚繼光透過組建戚家軍,在東南沿海打破倭寇,將盤踞多年的倭患依據清除。實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剛直而不受待見的海瑞

    “為了理想而負重前行”這個道理張居正曉得,戚繼光也曉得,很可惜海瑞不明白。

    確實,海瑞的人品以及個人操守都是當世最佳。但是那樣的人,在當時的大明官場中,就像一群烏鴉裡站著的一隻白天鵝,太過於醒目。

    這樣的人,自然就要受到其他官員的排擠,而且由於海瑞做事不懂得迴轉,常常撞了南牆也不回頭,偏要撞個頭破血流才行。

    所以一旦將他拉進自己的團體裡,必然會打亂自己的行事計劃,到時候,什麼政治抱負都實現不了了。

    因為,由於為官方式、以及個人觀點的不同,張居正用戚繼光,不用海瑞,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的地面沒做好想在上面再做一遍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