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鴻哥iouyh福小鋪

    張昭是文臣,所以肯定是希望用政治解決問題。

    曹操打著漢室旗號討伐,這本身就是一項很高明的政治手段,與之對抗即坐實逆臣罪名。

    歸順則是四兩拔千斤化解該政治壓力。

    此事先擱置。

    時間拔到三國鼎立時期,東吳也曾上降表於曹魏,且帝號立了又廢。

    因此,張昭的主張是符合實際利益。

    還有,曹氏集團也不是鐵板一塊,曹操之所以不篡位,因為他舉大義,故無法輕舉妄動。

    歸附朝庭,即漢室,有利於稀釋曹操勢力,且聯合眾諸侯壓制曹家野心,透過政治鬥爭,軍事依託恢復和平。

    奈何啊,最終仍成割據局面,三國混戰了七十多年,不僅敗光漢朝數百年積攢,還徹底弱化了中原實力,最終導致五胡亂華。

    要曉得,三國是混亂,但蠻夷不敢仰視,可混亂結束後就變了,蠻夷抓住一次機會就掀翻了整個中原大地。

    因此,張昭還是挺有眼光的,識大義,明局勢,懂政治。

    遺憾是主政者格局太小。

    借演義臥龍說孫權一句話點明張昭如何無法伸張政治理念:眾人皆可降,孫主降不得。

    正是心中小九九,提早的大一統沒了,政治能解決的矛盾徹底交給軍事鬥爭解決。

  • 2 # 浪漫星空81808118

    挺正常的,張昭就是個打工的,換個老闆照樣拿工資。如果和孫權一起死抗曹操,萬一輸了會人頭落地,連累一家老小。

  • 3 # 槓中槓123

    江東和劉表有殺父之仇

    江東一直在進攻劉表,雖然殺了黃祖,但是江東損失也不少。也就是說江東實力比荊州稍微高一點,也高不到哪裡去

    劉表一死,荊州就投靠曹操,曹操本事實力就強大,還得到荊州大部分實力,尤其是水軍,江東完全沒的比

    軍事上曹操佔絕對優勢,政治上也是。曹操喜歡用政治手段解決軍事問題,用高官厚祿招募地方官員。比如孔融,馬騰,張繡等地方割據勢力,張繡殺子之仇都能放下,孫權投降過去,待遇也不會差。

    權衡利弊是一個合格政治家思考的問題。

  • 4 # 公子明仲

    所謂的主和派和主戰派,只是利益使然!千萬不要以為他們是為了所謂的民族大義!

    張昭是江東地方實力派,東漢末年,門閥貴族制度登上政治舞臺,開始主導並影響歷史長達200年之久,直到黃巢起義才徹底退出歷史舞臺。而張昭就是江東地方門閥貴族的代言人。對於他們來說,無論誰稱王稱帝,都必須依賴他們,都必須尊重他們的利益,否則就難以立足。而像孫權這樣的外來政權,也必須得到他們的支援才能發展壯大。在面臨普通的危機時候,張昭自然會支援孫權,但當面對曹操的所謂百萬大軍南下揮鞭長江時,絕對的軍事優勢使得張昭為首的地方實力派會重新評估形勢,因為敵我實力懸殊,如果支援孫權,可能失敗了自己的家族勢力也要搭進去陪葬,如果勝利了,得利的只是孫權為首的派系,會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損害地方門閥勢力。如果投降曹操,無非是換了一個首領,張昭為首的地方實力派實力得以完整儲存。

    但對於孫權就不同了,孫權如果投降曹操,那麼曹操必然對孫權為首的勢力進行分化瓦解,不能再讓孫權形成威脅,孫權再江東可以是一國之主,但投降了曹操最多隻能做個富家翁。所以魯肅說:誰都可以投降,但是你不能。就是這個意思。

    最終孫權為了其集團利益選擇了抵抗,最終贏得了赤壁之戰勝利,形成了三分天下格局。儘管主戰派贏了,但對以張昭為首的主和派一樣不敢怎麼樣,一樣必須尊重他們的利益。最終仍然是透過扶持其他地方實力派來分化取代張昭,比如陸遜。

    接下來的歷史,門閥政治的影響更是舉足輕重,東晉形成了王與馬,共天下的皇帝與貴族共治天下的局面。

  • 5 # 史努比行走歷史

    筆者人為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其一:曹操勢大,贏的可能性小

    曹操手握重兵,同時挾天子以令諸侯,赤壁之戰,整個東吳都是一片人心惶惶,主和(投降)派還是比較多的,其中張昭是代表。

    其二:家族利益

    在戰爭年代,各個士族都是以自身家族的利益為最優先的,張昭本就是江東大士族,對於他來說投降曹操,不僅能保全職位,還能保全家族利益。

    其三:國家百姓利益

    在曹操赤壁之戰時,劉備還未羽翼豐滿,天下主要兩大勢力,曹魏和東吳,在張昭看來孫權如果能投降於曹操不僅能保全東吳的百姓,更能使得動亂的天下回歸統一,使得天下百姓少受戰亂之苦。後三國分立,連年戰事不斷,百姓苦不堪言,可見張昭當時的決定是對於百姓而言是有莫大的好處的。

  • 6 # 火山文史

    張昭為何勸孫權投降曹操?這與其理想信念有關,張昭的理想是結束戰亂實現統一;與當時的軍事形勢有關,當時軍事方面曹操佔優;與魯肅等人的政見矛盾有關。

    張昭的理想是結束戰亂實現統一

    張昭(156~236),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在東吳的建國過程中,張昭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核心人物。他博學多才,曾舉孝廉、茂才,是一位深受儒術薰陶的名士。漢末大亂,他避難到江東。當時,已擺脫袁術羈絆的孫策正轉鬥江左,討伐地方豪強之抗命者。對於張昭的到來,孫策喜出望外,“待以師友之禮”,讓他升堂拜母,命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如比肩之舊,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孫策臨終,又以孫權相托。孫權繼位後,張昭又為鞏固孫氏政權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初領江東的孫權也“以昭舊臣,待遇尤重”,讓他“常在左右,為謀漠臣”。

    但張昭盡心輔佐孫氏兄弟和穩定江東局面,並不完全意味著他主張長期割據江東。《三國志》作者裴松之推測其初衷是為了“上藩漢室,下保民物”,這大約是符合實情的。出於理智的實力對比的考慮,他不相信偏隅江東的孫氏有足夠的力量來完成國家的統一,而是相信當時地廣士眾的曹操最有能力及早結束國家的動盪狀態。所以,當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戰爆發前夕,曹操寫信給孫權要其歸降,張昭認為應順勢而為結束戰亂,投降曹操。

    當時在軍事方面曹操佔優

    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戰爆發前夕,曹操寫信給孫權。孫權把書信給部屬們看,眾人無不驚惶失色。張昭等人說:“曹操是豺狼虎豹,挾持天子以征討四方,動輒以朝廷的名義來發布命令。今天我們如果進行抗拒,就更顯得名不正而言不順。況且將軍可以抵抗曹操的,是依靠長江天險。現在,曹操佔有荊州的土地,劉表所訓練的水軍,包括數以千計的蒙衝戰船,已由曹操接管,曹操計全部船隻沿長江而下,再加上步兵,水陸並進。這樣,長江天險已由曹操與我們共有,而雙方勢力的眾寡又不能相提並論。因此,依我們的愚見,最好是迎接曹操,投降朝廷。”

    那麼當時雙方的力量對比到底什麼樣?根據曹操給孫權的勸降書,說是“今治水軍80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由此衍生出了曹軍83萬的說法。但許多分析認為,此說法是完全不正確的,它是曹操嚇唬孫權的誇張數字,目的是希望孫權不敢抵抗而投降。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周瑜向孫權彙報的曹軍實力為:“諸人徒見操書言水步八十萬而各恐懾,不復料其虛實,便開此議,甚無謂也。今以實校之:彼所將華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尚懷狐疑。”曹操的全部中原部隊不過15~16萬人,新收降的劉表軍頂多7~8萬。所以曹操全國的軍隊合計23萬多人,此數字應該是比較準確的。而當時孫權的總兵力估計為7~8萬,但由於部隊均分散在各地駐守和平定各郡的叛亂,一時很難抽調,加上防禦曹軍在東線進行的三路牽制性進攻,也需要1萬多部隊。歷史記載孫權派給周瑜的部隊為3萬人用於同曹軍直接作戰。當時盟軍劉琦在夏口的軍隊有1萬人,劉備的部隊有1萬多人。力量對比明顯對孫權不利。張昭建議孫權投降曹操是理性之言。

    與魯肅等人的政見有矛盾

    魯肅出生於安徽定遠一個士族家庭,與周瑜交好,在周瑜推薦下投奔孫權。魯肅來到江東後,孫權立即約見他,與其交談,非常高興。孫權對魯肅說:“當今漢室如大廈即傾,四方紛亂不已,我繼承父兄創立的基業,企望建成齊桓、晉文那樣的功業。既然您惠顧於我,請問有何良策助我成功?”魯肅回答說:“過去漢高祖耿耿忠心想尊崇義帝而最後無成,這是因為項羽加害義帝。如今曹操,猶如過去項羽,將軍您怎麼可能成為齊桓公、晉文公呢?以魯肅私見,漢朝廷已不可復興,曹操也不可一下子就能除掉。為將軍考慮,只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變幻形勢。天下局勢如此,據有一方自然也不會招來嫌猜忌恨。為什麼呢?因為北方正是多事之秋。您正好趁這種變局,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盡力佔有長江以南全部地方,然後稱帝建號以便進而奪取天下,這有同漢高祖建立大業啊!”孫權又說:“我如今盡一方之力,只是希望輔佐漢室而已,你所說的非我所能及。”

    張昭認為魯肅不夠謙虛,多次非議、詆譭他,說他年少粗疏,不可重用。孫權卻對魯肅另眼相看,非常器重。他厚賜魯肅,使魯家的富有程度達到了舊時的水平。魯肅如果得到重用,張昭在東吳官僚集團的地位將嚴重下降。張昭當然不願看到魯肅的意見被採納,反對魯肅的聯合劉備抵抗曹操的建議也就很自然了。

    然而,由於他在赤壁之戰前的政策辯論中堅持投降曹操,最終被孫權嘲笑。《三國志》引江表傳,道出了張昭當時被辱的情況:“權既即尊位,請會百官,歸功周瑜。昭舉笏欲襃贊功德,未及言,權曰:‘如張公之計,今已乞食矣。’昭大慙,伏地流汗。”

  • 7 # 史研

    孫權要不投降曹操就只有死路一條,還會連累張昭。

    在當時的情形下,孫權只有投奔曹操,這一條路可以走,而且立於不敗之地。 張昭所做的所有一切,都是為了能夠讓孫權這一家子人能夠順利的發展下去,即使不能夠奪得天下,至少能夠保住性命就好了。

    在當時曹操已經是統一了北方,距離他統一整個中華大地也指日可待。很多人都已經投降了曹操,雖然曹操非常鄙視他們,但是這些人還是過得很不錯。現在只有孫權,還有劉備沒有投靠曹操,曹操現在還在整合兵馬,等曹操整合完兵馬之後,要想再投降就很難了。

    更何況孫權投靠曹操也是可以的,按照當時的說法,孫權也可以稱作為曹操的學生。他對孫權是非常欣賞的,即使孫權做不了一方霸主,但是能夠入朝為官,也一定是榮華富貴。這個對於孫權來講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張昭希望孫權能夠把握住。

    當年孫策的死的時候,孫策把孫權託付給了張昭,希望他能夠帶領孫氏家族繼續發展,實在不行的話讓張昭能夠取代孫權,但是一定要讓他們孫氏家族存留下來。這一點就像諸葛亮在接受劉備的白帝城託孤,張昭也非常的感動。他答應了孫策,一定要好好的輔佐孫權。

    在他的幫助下,孫權正式入主了江東,並且取得了和當地人很好的關係,有利於孫氏家族在當地的統治,可以說根基已經非常的牢固了。這一切都是來之不易的,但是不能夠因為捨不得這一切而白白損失了性命,曹操得幾十萬兵馬,根本不是孫權這些人能夠抵擋住的。

    張昭讓孫權投降,他所做的這一個目的就是希望孫權能夠活下來。只要孫權能夠活下來,以後肯定是有更大的發展機會。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就是張昭的良苦用心,他們兩個人相依為命多年,必須要攜手相助。

  • 8 # 大鍋故國神遊

    張昭勸孫權歸降曹操,這件事發生在赤壁大戰之前,大的時代背景是曹操南下,荊州劉琮投降曹操。曹操此時已經佔據了荊州大部,居於東吳的上游。此時曹操志得意滿,向江東發出了戰爭威脅。

    《三國志·吳主傳》注引《江表傳》:

    “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在這種情況下,張昭力勸孫權投降。

    張昭是孫策的託孤重臣,為什麼會在這個決定江東命運和前途的關鍵時刻,要勸說孫權投降曹操呢?筆者覺得有下面三個原因。

    一、張昭本人的政治立場和當時江東集團的政治定位

    大家都知道,孫策是以袁術部曲身份過江。在江東豪族眼裡,孫策是附逆袁術的爪牙。江東豪族在這種觀念的支配下,孫策在江東的軍事征服在他們看來,實際上就是一種入侵。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多數都採取了不與孫策合作,甚至敵對的態度。除此之外,孫策在江東主要攻擊的是劉繇等漢廷任命的官員,這進一步強化了孫氏集團是“附逆”於袁術的形象。

    所以孫策初到江東,既得不到本土豪強的支援,也無法和流寓江東的北方士人合作,政治上處於非常不利的局面。

    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孫策找到了當時避難江東的徐州人張紘。張紘給孫策開出的“藥方”是首先切割和“篡逆”袁術的關係,爭取流寓在江東的北來士人的支援。具體的做法就是以“匡扶漢室”為政治綱領,把江東的事業定位為“桓文之業”。

    這個策略迅速起到了效果,張昭就是在這個事業定位的感召下加入孫氏集團的。所以張昭從一開始,就是“乃心王室”的,他希望的是江東集團為朝廷外藩,替漢王朝安定地方。

    實際上,在這個政治定位主導下。江東集團在赤壁之戰前,一直都非常重視和許昌漢廷的關係。孫策曾經多次遣使前往許昌,進獻方物。而且曹孫兩家,還結成了姻親。應該說,這個政治定位在那個階段,有力地推動了孫氏在江東的發展。清人何焯對此有過肯定的評價,“策前此猶為術部曲,自絕術乃正名漢藩,得以自立矣。”

    張昭作為江東集團的主要決策者,也一直堅持了這個政治定位。所以後來每當涉及到江東和許昌漢廷的關係時(即便這是一個代表曹操意志的漢廷),張昭所表現出來的立場和態度,也就不難理解了。

    二、投降曹操,是孫策臨終前的一個可選方案

    張昭在江東孫氏集團有著特殊的地位,是孫策的託孤重臣。孫策臨終前,曾和劉備託孤諸葛亮時說過同樣的一句話,那就是“君可自取”。並且還給出了一個在極端情況下,孫氏集團可以選擇的方案“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當時江東情況是主幼邦危,連吳夫人都憂慮地問張昭“江東可保安不?”在這種情況下,孫策那句話,雖然重點還是強調要保據江東,但是確實含有在極端情況下可以“北渡西歸”的選擇。

    張昭在以託孤之重,孫策所許的前提下,給出一個投降曹操的方案,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

    三、曹操在軍事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是張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曹操當時“奉天子以令不臣”,具有道義上的優勢,有張昭所顧慮的“以逆抗順”的問題。更為現實的問題是,曹操佔據荊州,隨時可以順江而下,發動滅吳戰爭。加上曹操又吞併了劉表的水軍,軍事上的優勢極其明顯,這就是包括張昭在內的整個江東集團,不得不正面面對的問題了。

    《三國志·周瑜傳》:

    “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劉表治水軍,蒙衝鬥艦,乃以千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而勢力眾寡,又不可論。愚謂大計不如迎之。”

    張昭所給出的這個理由,確實不是坐而論道,而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現實。

    綜上述所,張昭力主投降,是基於當時他本人的政治立場和江東集團的事業定位,以及孫策臨終認可的方案,再加上軍事上現實的考慮,綜合起來的結果。受《三國演義》的影響,認為張昭是貪圖富貴才勸孫權投降,這種觀點未免有些市井化和簡單化,實在不太可取。

  • 9 # 子銘觀點

    孫權是三國時期重要英雄人物之一,與曹操、劉備形成鼎足之勢,但是曾經卻有人勸孫權投降曹操,以保富貴,而這個人不是一個小人物,而是孫吳響噹噹的謀士張昭。可能很多人會疑惑,張昭對孫吳也算忠誠,怎麼會勸孫權投降呢?其實,只要是個人就難逃時代的侷限,張昭自然也有張昭的侷限。所以張昭做出這樣的舉動也是有原因的,我想把魯肅說的一句話作為主要原因——如今我魯肅可以迎曹,唯將軍不可迎曹。因為魯肅迎曹,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

    一是統治者與統治階級的利益之間未必完全一致。公元208年,曹操不費一兵一卒拿下荊州,志得意滿、揮斥方遒,正是順江東下、踏平東吳、一統海內的好時機。當此大軍壓境之際,孤懸於東南一隅的東吳自然上下震恐、人情洶懼。抗曹或者迎曹,從孫權以至文武百官,都在心裡艱難地盤算著。然而,眾人皆可降曹,唯將軍不可降曹。百官降曹後仍是百官,然而孫權降曹,則不是主公,而且那時候的新主公為了防止東吳這些人密謀通常會讓孫權死於非命。這就是統治者與統治階級的利益差別。如果簡單點來說就是公司創業者與打工者的區別,打工者在哪裡都可以打工,但是創業者離開這個公司可能就不是頭了。更何況還是有一個更高級別的公司在召喚他呢。

    二是個人前途問題。曹操大軍壓境,而且勢如破竹,投降可以,想和是不可能的,想打,那麼打贏的機率太小,曹軍號稱八十萬,雖然實際上也就20萬,但是對於東吳來說已經很多了,周瑜準備開戰前,孫權才剛剛湊夠三萬人,加上劉備硬湊的二萬人,一共才五萬人,實力懸殊很大。如果戰敗,那麼張昭作為戰敗方的臣子,是死是活都不知道,而且一旦攻城進來,妻兒老小必然會受到牽連,可能辛辛苦苦經營的家業都會化為烏有。哪怕是戰勝,對於張昭來說,依然是個臣子。在軍事對比那麼明顯的情況下你說是戰是和?就像有個特有錢的公司來收購你所在的公司,收購後工資按照大公司標準發,如果不同意收購,就會想辦法讓你所在的公司幹不下去,那時候你就會失業,家裡斷了財源,創業者找你商議,你說是否同意收購?

    三是門閥士族制度。在三國時期,很多人認為那是個封建時代,但我更認為那是個門閥士族時代,最高權力不是掌握在皇帝手中,而是掌握著大門閥手裡,皇帝所做的決策都要受這些人的影響,因為沒有這些人的支援皇帝的政策就貫徹不下來。門閥時代可能是分封制向封建專制過度路上的一個站點,更多的延續了分封制中,個人效忠主人而不是效忠皇帝。東吳集團中共有四大名門分別為顧姓人士(如顧雍)、朱姓人士(如朱桓)、陸姓人士(如陸遜)和張姓人士(如張溫),而張昭便是張氏的代表,他所做的一切行動都要考慮到會給自己的家族帶來什麼利益,而投降曹操無疑是一個保全家族的最好途徑。

    四是家鄉情結原因。張昭勸孫權投降曹操,我認為還有一點重要的原因就是故鄉情節。張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人。三國時期孫吳重臣。 東漢末年,張昭為避戰亂而南渡至揚州。張昭本就是北方人,而且自幼與琅琊人趙昱、東海人王朗一道聞名又互為友好,在北方士族的眼裡,張昭還是很有市場的,就連一向狂傲的禰衡,都認同張昭的才華。如果投降曹操,那麼張昭的位置不會比荀彧的差,都是治國之能臣。項羽曾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張昭也希望在富貴之時還鄉,年老之後歸鄉。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赤壁之戰,孫權主戰,更多也是為了自己著想。倘若孫權投降,或許更有利於祖國的統一,而且曹操也是個治世之能臣。

  • 10 # 山野老人

    張昭為何要勸孫權歸降曹操?

    張昭為何要勸孫權歸降曹操?我只能回答張昭為何不勸孫權歸降曹操?

    這樣回答有什麼理由,這樣回答不需要理由,只要看看以下十位名士的所作所為就明白了了!

    這十位名士分別是何顒、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桓階、韓嵩、董昭、華歆以及王朗。這是當時社會響噹噹的社會名流,他們的一言一行就是時代的風向標!

    何顒是有名是伯樂,會相人,在當時很有名氣。曹操也找過何顒,讓何顒給他看相,何顒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這算是為曹操做廣告,因為這句話,讓曹操享譽世界。

    荀彧最早跟隨同郡人冀州牧韓馥,後來袁紹佔了冀州,荀彧一同被袁紹接收了,並受到重用。荀彧認為袁紹最終成不了大事,就轉投了曹操。當時是袁紹強,曹操弱。荀彧能在袁紹強大,曹操弱小的情況下,投奔曹操,可見,曹操在同時代士人心目中的位置。

    荀攸是荀彧的侄子,這個人經歷特別,很小就有名氣。十三歲的時候,他的祖父荀曇的部下張權要求為荀曇守墓。荀攸對此很疑惑,告訴他的叔父荀衢說,這個人的臉色不好,這恐怕有詐。荀衢頓時醒悟了,於是對張權進行詢問,果然是殺人亡命。何進執掌朝廷,徵召荀攸,授予他黃門侍郎的職務,後來遇上董卓之亂,他又聯合鄭泰、何顒等人準備刺殺董卓,由於洩密,事情失敗,由此入獄。董卓死後被赦免。後來又被徵召公府,由於有不凡的政績升為任城太守,沒有去上任。他想到艱險的蜀漢任職,由於道路阻隔沒有到達。滯留荊州,後來接受曹操的徵召,走進了曹魏集團。

    程昱是東郡東阿縣人,這個人在當時社會也很有名氣,兗州刺史劉岱徵召他去做官,他沒有接受。後來幫助劉岱出謀劃策,劉岱認為程昱是個人才,表朝廷任程昱為騎都尉,程昱以有病為由拒絕了。後來曹操來到兗州,任兗州牧,徵召程昱出來做官,程昱接受了徵召而且跟隨曹操一輩子。程昱出來做官,家鄉人感到不理解。說先前官府徵召你出來做官,你不接受,現在為什麼又接受了呢?為什麼前後矛盾?程昱不予回答。程昱是怎麼看待曹操的呢?他在陳宮叛變曹操,兗州岌岌可危時,對範縣縣令勒允說過這樣一段話,“曹使君智慧、謀略人間少有,大概是上天授給他的”,告訴勒允“得主者昌,失主者亡”,曹操是能“息天下之亂”的命世之才。由此可見,程昱對曹操的仰望。

    郭嘉是荀彧牽線來到曹操身邊的。曹操與郭嘉見面,曹操說幫助我成大業的,一定是這個人。郭嘉說這是我真正的主人

    桓階,這個人對曹操的感情更深刻、更特別。

    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不下,劉表率荊州響應袁紹,桓階勸長沙太守張羨說:“舉大事而不從大局出發,沒有不失敗的。現在袁紹反其道而行之,劉表卻響應他,這是取禍之道,明府您如想建立功業,申明正義,保全福分,遠離禍害,就不該與他們聯合。”

    張羨:“我歸向誰,才可以呢?”

    桓階說:“曹公勢力雖弱,卻是仗義而起,解救朝廷的危難,尊奉皇上的命令,討伐有罪的人,誰敢不服從?”

    董昭在張揚那裡做事,拜為騎都尉。當時,曹操在兗州任州牧,與張揚聯絡,想派人經過他的地盤到長安去進貢,張揚不允許。董昭為此勸說張揚,袁紹與曹操雖各自獨立,現曹操勢力不如袁紹,但曹操確實是天下了不起的英雄,袁紹終歸會被曹操所滅。

    韓嵩,在曹操與袁紹對峙官渡時,袁紹與曹操這兩人同時向劉表請求,希望得到劉表的幫助。劉表對此猶豫不決,派韓嵩去許昌觀察動靜。韓嵩不想去,其理由是我韓嵩今天跟隨將軍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您劉表如果能上順天子,下能聽命於曹操派我去可以。如果您不能,我到了京師,天子賜我一官半職,那時我就是天子之臣,不能再替您效命了。韓嵩這句上順天子,下聽命於曹操就是對漢獻帝與曹操之間君臣關係的肯定,說明當時天下上順從天子,下聽命於曹操是社會大勢、是大義,是天下名士肯定、讚揚、嚮往的。

    華歆走進曹魏集團,也是發生在曹操與袁紹對峙官渡時,曹操上表朝廷,徵召華歆。此時,華歆在孫權那裡。華歆要走,孫權不同意。華歆對孫權說,將軍要尊奉王命,應該和曹公建立友好的交情,現在情誼還不牢固,讓我給您效力還不好嗎?孫權於是放走了華歆。

    王朗聽說曹操徵召他,從曲阿出發,不辭千辛萬苦,輾轉江河之間,一年後,才到達許昌。

    當時天下名士嚮往曹操並不止這十位,這十位僅僅當時名士的代表!

    以上這些名士為什麼心儀曹操?

    主要有四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何顒說的:“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第二個原因就是荀彧說的:曹操“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

    第三個原因,這些名士深受儒家文化影響,他們“主忠信”。“主忠信”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崇尚忠誠與信義。

    第四個原因,就是這些士大夫們深受儒家思想薰陶,大一統的國家情懷根深蒂固。

    張昭與以上十位名士都是儒家信徒,都崇尚儒學,張昭與王朗還是同學、同僚,有相同的品行。王朗能不辭千辛萬苦,經過一年時間,輾轉到達許昌,張昭面臨大軍壓境,為何就不不會勸孫權歸降曹操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到中年了還沒成功,以後的日子要怎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