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關宇財經
-
2 # 洋房姐姐
雷曼是如何一步步地自斷生路?監管機構是如何在“政治正確”的牽絆下做出選擇?各大投行又是如何在人人自危的環境下力求自保?
電影《大而不倒》對上述問題進行了解答。
看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之後決定全球最大經濟體命運的權力人物的決策與行動。這是場沒有硝煙的金融大戰。
財知微紀錄,為你速覽財經影視。
一:讓華爾街“吃點苦頭”
2008年3月16日,美聯儲出資300億,救助瀕臨破產的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
讓貝爾斯登陷入危機的,是其持有的大量債務抵押債券,而此時整個華爾街的賬面都充斥著這種資產,看到政府出手救援,平日總嫌監管太嚴的華爾街大佬,紛紛想要抱住美聯儲和財政部的大腿。
雷曼CEO富爾德請財長保爾打電話給巴菲特,詢問能否給垂死的雷曼注資,巴菲特委婉的表示不買垃圾,與南韓銀行的談判也宣告破裂,雷曼再次錯過被收購的好機會。
在雷曼每況愈下的同時,房地美和房利美也岌岌可危。
持有大量兩房債券的俄羅斯政府暗中聯絡同樣持有股權的中國政府,想聯合賣出10億美元的兩房股票,一舉壓垮美國經濟,中國委婉地拒絕了俄羅斯的提議,並告知了美財長保爾。
保爾明白,俄羅斯也許會毀了美國經濟,政府必須為房地美和房利美接盤。
此次救助讓輿論普遍認為,政府不會拋棄雷曼,但保爾認為是時候讓放肆多年的華爾街吃點苦頭了,隨即宣佈:政府不會救雷曼。
二:政府自行打臉“違規救助”
之後的劇情和我們之前講述過的BBC電視劇《雷曼兄弟最後的日子》類似,美國政府雖然不會直接出手,但也不能放任雷曼倒下。
保爾把大投行CEO關在美聯儲的會議室裡,軟硬兼施讓他們出資收購雷曼的房地產業務,同時積極推進英國柏克萊銀行收購雷曼,但最終都功虧一簣。
保爾拒絕救助雷曼的行為得到了美國國會的好評,財政部也立即召開發佈會穩定市場情緒。
但雷曼的倒下加劇了市場恐慌,投行的客戶紛紛要撤資,法國財長來電指責雷曼倒閉連累整個歐洲。
應接不暇中,保爾接到噩耗,AIG的流動性也出了問題。
AIG是全世界最大的保險集團,全世界一半的銀行都與它關係密切,美華人的養老金、退休金,全美金融機構的債務擔保,過半握在它手中。
財政部剛剛宣稱,人民可以信任監管系統,政府不會過多幹涉私企運營。但面對沉重的現實,他們不得不自行打臉,進行又一次的違規救助,出資850億美元接管AIG80%的資產。
看到新聞的富爾德,默默地罵了一聲。
~~嗶~~。
三:“這很不美國”
財長保爾已是焦頭爛額,但華爾街的窟窿還等著他補,高盛、美林、花旗等機構的賬都一塌糊塗,而他們中任何一家的崩潰,都可能成為壓垮美國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
財政部的面前有兩條路:
1、說服國會出資購買投行不良資產,未來形勢好轉再售出,沒準還能賺一筆,這些不良資產標價7000億美元。
2、政府直接貸款給各家機構,成為大股東,把華爾街國有化。但大家認為這很不美國,也很不民主黨。
財長保爾選擇說服國會,歷經波折,眾議院投票通過了決議。
落實決議需要30天,但大部分機構都撐不到那個時候了。保爾最終選擇了很不美國的方法二。
可笑的是,面對政府的救助,機構非但不感恩戴德,還充滿疑慮,生怕政府會左右員工薪酬的制定。
財長保爾甚至不敢明確規定紓困金必須用於不良資產的清理,因為任何限制都可能讓投行大佬們拒絕注資,而那會是美國經濟的末日。
好在9位大佬最終都簽訂了協議,保爾終於能睡個好覺了。
失業率突破10%,數百萬家庭失去住房,已經是這場危機最好的結局。
危機過後,10家銀行持有美國77%的銀行資產,被稱為“大而不倒”。
-
3 # 丁鴻
《大而不倒》,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電影或者書籍。原書很厚。看完大而不倒再來回答這個問題是不是更好一些呢?
對於世界經濟的發展有了清晰的認識, 經濟是如此脆弱,它的發展與決策者的判斷和決策息息相關, 決策者一不小心的錯誤就可能引起全國甚至全世界的經濟危機。
電影著重於美國政府行政分支的決策者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 以劇情片的方式聚焦了 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破產及其引發的金融動盪, 以及此後美國政府為避免金融動盪為國家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所做出的救市努力。
影片放大了決策的艱難和阻力以及與時間賽跑的緊迫性, 使得全片以一個高節奏的商戰對抗的情節模式向前推進, 尤其是前半部分雷曼破產經過的段落, 緊張得讓人透不過氣來。後半段美國政府透過給各大銀行注資的方式購入有毒資產, 向中小經營者放貸的決策和實施過程。 以美國財政部長亨利-鮑爾森、 雷曼兄弟公司 CEO 迪克•富爾德、 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 摩根大通銀行 CEO詹姆斯·迪蒙、 紐約聯儲銀行行長蒂莫西蓋特納、 前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 股神巴菲特為中心, 打造了一個包括美國政界精英及華爾街鉅子在內的群英會, 其中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在國會動員透過援救提案時說的一段話尤為驚心動魄: “信貸支撐著現代經濟, 缺乏信貸也能摧毀經濟, 如果不能大膽快速地行動, 就會重演 30 年代的大蕭條, 只不過這次會更嚴重, 如果不透過方案, 下週一就沒有經濟秩序可言了。 ”
回覆列表
剛看過書和電影,我來分享下:
第一:美國金融具有多米諾骨牌一般的串聯效應。什麼是多米諾骨牌?假如有一張牌倒下了,剩下的就是連鎖反應。
美國銀行家向來為了體現自己高深莫測,發明出一堆金融詞彙。比如:房貸抵押債券,叫MBS,次貸抵押債券,CDO,還有抵押互換債券叫做CDS,其實這些複雜的金融產品,就像積木遊戲一樣。次級貸款就大量充斥在些看似正常的積木裡。在美國房貸沒有風險的時候,積木遊戲可以一直往上堆,沒有問題。但是一旦底層的房貸出了問題,積木遊戲就會整體坍塌,宣佈GAME OVER。
第二:就是金融的欺騙性!
為什麼說華爾街充滿了欺騙?次級貸債券為什麼可以銷售的異常火爆?我們熟知的標準普爾指數就曾經給垃圾債券評級,評分為AAA。為什麼會如此?金融市場完全自由的情況下,債券公司會付給評級公司高額回報,只要評分給評高一點,就會獲得豐厚的利潤。評分高的債券,拿到市場,就會秒搶。進而推高資產價格,催生泡沫。而當泡沫破裂之時,不管是雷曼兄弟,或者是美國國際集團(也就是AIG),都會像那一堆積木一樣,轟然倒下,價值歸零!
第三:資本嗜血,保大不保小。
為什麼財政部長保爾森會放棄雷曼?而去救AIG呢?跟影片名字《大而不倒》相契合。傲慢的雷曼在求助的時候,拒絕了南韓人,拒絕了巴菲特,雷曼的老大認為被割韭菜。結果淪為了誰都不想接的垃圾,直至破產。而AIG卻因為實在太大,不能倒下。AIG手握美國90%以上的養老保險,AIG的倒下必然會讓美國的經濟萬劫不復。甚至引發大型的危機。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直接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所以AIG必須救。雷曼股東的身價因為破產而歸零。救助無門,切實反應了資本的冷酷無情以及嗜血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