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腫瘤專家姜爭

    目前為止沒有任何檢查能替代腸鏡

    一是腸鏡能清晰、直觀的看到腸道內的微小病變,以及腫瘤形態,二是腸鏡下能直接取病理進行活檢來確診腸癌,其他的一些檢查,都是確診腸癌、制定腸癌治療方案的輔助檢查。

    如果你出現持續便血、腹痛、排便次數改變、大便變細、腹瀉便秘交替、消瘦等症狀時,排除痔瘡、腸易激綜合徵、胃腸功能紊亂等疾病,建議及時就診消化科或肛腸科,預約腸鏡檢查來明確。

    腸鏡檢查過程中是否會出現不適、疼痛,和內鏡醫生操作、患者體質、病情、檢查方法等有關,對於易緊張、腹部腸粘連、年齡較少的兒童來說,可選擇無痛腸鏡,也就是在靜脈中注射少量鎮靜鎮痛藥物,一般在20-30分鐘內完成。

    腸鏡檢查中,腸道準備非常重要,一定要遵醫囑按時按量服用瀉藥,保證腸鏡檢查的質量,以免出現漏診的情況。

    當然,腸鏡檢查也不是適用於所有人,如果有嚴重心肺功能不全、高血壓、消化道大出血、腹腔嚴重粘連、肛門直腸狹窄、急性炎症等情況,不建議做腸鏡檢查。

    除了腸鏡檢查,以下檢查可能會提示腸癌的存在。

    1、癌胚抗原(CEA)

    較普及,有一定提示作用,但存在假陽性結果,並不能作為結直腸癌的篩查指標,如果是陽性結果,需要做腸鏡明確,至於迴圈腫瘤DNA、糞便DNA甲基化有一定價值,但同樣需要進一步腸鏡明確。

    目前臨床上,癌胚抗原主要應用在結直腸癌輔助診斷、術後隨訪、療效預測、預後、是否復發等情況,但術後癌胚抗原升高,並不是一定是復發,還需要腸鏡、影像學檢查來明確。

    2、直腸指檢

    簡單易行的肛檢方法,可用手指觸到8cm以下直腸,篩查出部分直腸癌、直腸息肉、痔瘡、肛瘻、肛裂、肛周膿腫等,也可用來篩查前列腺疾病,尤其是直腸癌保肛手術,需直腸指檢來評估,如果指套帶血、或伴有其他不適,需進一步腸鏡明確。

    3、鋇餐

    也就是消化道造影,需要服用造影劑,來觀察消化道是否有病變,也可反應消化道以外的某些病變範圍及性質,但無法代替腸鏡,從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結腸、直腸的造影稱為全消化道造影,大腸造影也就是下消化道造影,直腸肛管排便功能造影,也稱為排便造影。

    造影劑對人體無害,一般1-2天后會隨大便排出體外,糞便顏色可能呈灰白色。

    4、X線、B超、CT、MRI

    屬於影像學檢查,不能直接診斷結直腸癌,但能對癌腫部位、大小、與周圍組織關係、淋巴、遠處臟器轉移的判定提供依據,不同部位選擇的檢查會有差異。

    影像學檢查是必不可少的,對實質性臟器病變有較高的檢出率,但對於消化道腫瘤,病變若侷限在最內的黏膜層和黏膜下層,或腫物體積較小,檢出率較低,需腸鏡明確。

    5、膠囊內鏡

    檢查過程較簡單,腸道準備後吞下膠囊即可,膠囊隨著胃腸道蠕動前進,然後拍下消化道照片,一般6-8小時後,會隨大便排出體外,可觀察到食道、胃、小腸等情況,屬一次性用品,可有效發現診斷小腸腫瘤,不適用於腸梗阻、腸狹窄患者。

    6、PET-CT

    可檢查全身是否有腫塊、轉移,可早期發現腫瘤,以及一些微小病灶,費用相對較高,不建議將其作為常規體檢專案,可在確診癌症後做PET-CT,來明確是否有區域性、遠處器官轉移。

    7、糞隱血試驗

    透過觀察糞便,來判斷是否有消化道出血,較為侷限,如果糞隱血試驗呈陽性,提示消化道出血,但不代表患結直腸癌,因為飲食、其他腸道疾病,也會導致陽性結果,需多次檢測。

  • 2 # 甜媽胖胖

    腸癌的症狀

    並無特定症狀可言,一般以肛門出血、排便習慣改變、像鉛筆般細的糞便、不明原因的持續想排便、腹痛、腹脹、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等較常見。由於腸癌最明顯的症狀為肛門出血,因此常被誤認為痔瘡,而致延誤治療。

    大腸癌的診斷

    除病史外,肛門指檢、腸鏡檢查、下消化道鋇鹽X光造影檢查、腸鏡檢查為主要診斷工具,其他血液檢查可為輔助作用。定期的糞便潛血檢查,對大腸癌篩檢有它的價值。

     大腸的良性息肉相當常見,通常60歲以上的人,至少有一半的人大腸內長著息肉。大部份的大腸息肉是無害的,但有些息肉具有惡化成癌症的潛在能力,所以當發現息肉時,要將息肉切除。大腸癌比其它癌症生長速度慢,早期症狀不明顯,所以應該積極主動的接受腸癌篩檢,而不是等待發生症狀時才尋求檢查治療。

  • 3 # 肛腸醫生馬秋影

    大腸癌常用的檢查方法有以下幾種:

    肛門指檢

    直腸是大腸癌最常見的發病部位,肛門指檢可發現距肛門7-8釐米的直腸腫瘤,並且操作簡便、無需裝置,具有經濟有效的優點。中國約75%的直腸癌為低位,大多能在肛門指診中觸及。因此在常規體檢中要特別重視直腸指診,爭取有病就早期發現。

    內鏡檢查

    內鏡包括直腸鏡、乙狀結腸鏡和全結腸鏡,內鏡檢查不僅能發現腫瘤,還能做鏡下治療,並取病理活檢,以明確性質。全結腸鏡與肛門指診是檢查大腸癌最基本的檢查手段。

    大便隱血試驗

    早期大腸癌及癌前病變在臨床上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但腫瘤組織的壞死和表面黏膜充血,可以使糞便中混有肉眼難以覺察的血液。但對大腸癌的預測率只有44%—50%,容易漏診,檢查陽性者仍需要作結腸鏡確定病變性質

    影像學檢查

    包括鋇灌腸、腔內超聲、CT、MRI,影像學檢查對於檢查周圍臟器和淋巴結的轉移有重要意義。

    大腸癌是高發癌症之一,但也是可以預防的癌症。除了調整飲食結構,堅持規律運動,保持良好心情之外,早期篩查對適齡人群至關重要。雖然篩查方法不止一種,但腸鏡檢查是最為直接有效的。具體篩查的方法還需因人而異,建議就醫諮詢。

  • 4 # 王醫生談胃腸健康

    除了結腸鏡,早期腸癌其他儀器還真難查出來,其他儀器能查出來的沒什麼早期的了,因為腸癌基本上都是大腸息肉來的,大腸息肉癌變之前除了靠胃腸鏡檢查,還真沒什麼其他好辦法,大便隱血陽性得是大腸息肉出血了才能發現

  • 5 # 子夜月光

    如果是癌症,腳背靠腳指根的部位用手搓或者按壓,患者就很痛。這個位置也是乳腺增生的反射區,有乳腺增生的朋友這個位置按壓也會痛。希望朋友們區別對待。

  • 6 # 普外科曾醫生

    大腸的腺瘤或者腸癌,一般是透過以下幾種途徑被發現的,儘管可以被發現,但最終都需要做腸鏡,因為腸鏡可以取病理活檢,取一點點組織送去病理科,病理醫生在顯微鏡下觀察,如果找到了癌細胞,才能百分百確診是腸癌。很多人一開始並不是做腸鏡,而是透過以下臨床表現或者輔助檢查發現的:

    (1)便血或者黑便

    這是比較常見的,患者出現便血或者大便發黑,或者體檢查大便潛血陽性,去醫院看病,醫生建議做腸鏡,就可以明確診斷。

    (2)肚子疼,腸梗阻

    這個也挺常見的,腫瘤導致腸管狹窄,排便困難,甚至出現腹痛、腹脹,停止排氣排便,先做一個CT檢查,發現結腸上面有佔位,最後做腸鏡明確診斷。

    (3)直腸指檢

    如果是中低位的直腸癌,可以透過手指觸診發現,用手指可以摸到直腸裡面有一個質地比較硬的腫塊,做腸鏡明確診斷。

    (4)腹部包塊

    有一些腫瘤,長的比較大了,可以在腹部摸到一個腫塊,醫生會建議進一步檢查,透過B超或者CT,提示腹部腫物來自於腸管,最後做腸鏡明確診斷。

    總而言之,想要確診腸息肉或者腸癌,離不開腸鏡,一般都必須做腸鏡檢查。大家也不用害怕,腸鏡檢查不是很難受,都可以忍受。如果害怕,可以選擇無痛腸鏡,一點都不痛,非常的安全。

  • 7 # 卓智哥

    結腸鏡檢查,只能看到回盲部,而空腸,迴腸都無法透過結腸鏡看到,而胃鏡也只能看到十二指腸球部,中間這部分,只能透過一種方法,膠囊鏡,透過吞進一個膠囊胃腸鏡,對整個腸道進行拍照攝像,透過感測器,記錄在身體外部一個裝置,可以看的腸道的病變。

  • 8 # 消化科鄭醫生

    感謝悟空邀請,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首先大概瞭解下腸道,通常來講腸鏡只是檢查結直腸和少許的末端迴腸,對於長達數米的小腸來說,是檢查的盲區,人體的腸道分為小腸、結腸和直腸,小腸又可分為十二指腸和空腸迴腸,結直腸可以用結腸鏡檢查,部分十二指腸比如球部和上段降部可以用胃鏡檢查,其餘部分的檢查則另有手段。

    通常所說的腸癌,一般是指結直腸,因為是好發部位,小腸不好發但不意味著不發,除了結腸鏡檢查,還可以選擇如下檢查手段來診斷腸癌:

    1.腹部增強CT,檢查範圍廣,對腸道佔位性病變具有良好的檢查作用,缺點在於有輻射,病灶小於1cm的話可能會出現漏診,並且無法取病理,優點在於方便便宜無痛苦。

    2.腫瘤標誌物,可用於常規體檢篩查,簡單便捷,隨時隨地可檢查,不受空腹影響,缺點在於敏感性和特異性,也不能作為確診的依據。

    3.膠囊內鏡,檢查小腸的利器,新的270度廣角攝像頭,再加前後雙攝像頭,基本可以做到無死角觀察,無痛苦,缺點在於價格昂貴,無法病理活檢。

    4.小腸鏡,如同胃鏡和腸鏡一般直視觀察,可取病理,缺點在於操作時間長,痛苦大,價格昂貴。

    5.PET/CT,是全身的腫瘤檢查,價格昂貴,機器稀少,輻射大,不建議作為常規篩查,而是作為最後的手段。

  • 9 #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腸腫瘤或腸癌的檢查、診斷,不僅僅只靠腸鏡這個檢測手段。還其他的檢查,諸如體格檢查、CT、彩超、磁共振等。但毫無疑問,腸鏡是最直觀的的檢查方法,視野之下,眼見為實。

    有什麼方法可檢查出腸癌?

    一、體格檢查

    包括腹部的觸診,可以觸控到較大的腹腔內包塊,配合著彩超及CT也有診斷意義;其次是直腸指檢,直腸腫瘤可以透過手指觸控到,也可以透過肛窺器觀察,檢查過程順便夾取腫瘤組織做病理檢查也可明確診斷。

    二、腹部增強CT或磁共振檢查

    腫瘤有單獨血運,往血管內注入造影劑後,可將腫瘤顯影,增強CT或磁共振可有效判斷腫瘤的位置,以及和周圍組織器官的距離,是否侵犯等。但一般人不會上來就做增強CT及磁共振,CT有輻射,磁共振耗時長費用大。常規是抽血檢查腫瘤標誌物,若腸道腫瘤標誌物明顯升高,才有進一步檢查的意義。

    三、口服腸道造影

    口服碘海醇注射液或鋇餐後,分時段拍片檢查,如果腸管內有腫瘤,可以看到腸腔狹窄、充盈缺損等。但對於外生型的腸道腫瘤,腸腔內徑無明顯改變,該檢查是檢查不出來的。

    四、大便內找腫瘤細胞

    對於特定的粘液血便,高度懷疑腸道腫瘤患者,可取糞便進行常規檢查及定向分離檢查,排除有無脫落的癌組織。

    總之,腸道腫瘤的診斷,是一門綜合學問,需要綜合各項檢查才能下結論。而且人類發明工具就是為了更好服務人類,不能因為害怕做腸鏡檢查而棄之,如果有相應的症狀,還需要配合醫生的診療。

  • 10 # 月亮灣拉布拉多犬舍

    癌症其實並不需要用儀器來檢查,疾病的早期都是有症狀的,透過仔細觀察自己身體的狀況就能看出有沒有病,用儀器只是確定到底是什麼疾病。

    可以使用什麼儀器來檢查有沒有腸癌?

    腸癌的檢查其實有很多選擇,有些人不想用腸鏡檢查,一是覺得難堪,二是覺得不舒服。透過加強型CT,或者是磁共振也是可以檢查是否有腸癌的。當然,還有簡單的,如觸控法或者是腸道照影都可以檢查。也有膠囊鏡,口服吞下以後,會在腸道內拍攝照片影片,透過WiFi的方法傳遞出來實時的照片,更清晰準確。

    有哪些表現說明可能患有腸癌

    ①便血

    當大便長時間不規律過長時間便秘便稀,然後突然有一天,你發現便血了,這個時候一定不能忽視身體給你最後的警告,如果不是痔瘡,那麼患有腸道腫瘤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抓緊時間放下手頭所有的事趕緊去進行檢查。

    便血時通常是無痛便血,不知不覺就有鮮紅深紅的血液隨著糞便排除體外。

    ②排便不盡

    腸癌發現到中期,腸道已經發生改變,患者會有經常排便或排不淨便的感覺。這個時候排便已經產生了很大問題,糞便不多,大部分都是尿液和血,這個時候不用懷疑,腸癌妥妥的。抓緊時間,擴散不嚴重還有的治。

    腸癌到了晚期的時候,會擴散到附近如膀胱,前列腺等部位,會引起排尿困難,尿頻尿急,尿不盡等症狀。

    多數腸癌晚期會擴散到肝臟,引起肝部異常腫大,腹水,黃疸等,此時治療起來將困難百倍,不過也不是全然沒有希望,但一定要科學治療。

    腸癌在癌症上初期的表現是很明顯的,希望每個人都拿自己的身體當回事,有症狀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檢查,早發現早治療,基本都可以完全治癒的,生存的機率是非常高的,到了晚上,患者痛苦不堪不說,也後悔莫及。

  • 11 # 365健康管家顧問

    結直腸癌是中國常見的惡性腫瘤,在西方發達國家其發病率居惡性腫瘤的第2~3位。隨著華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飲食習慣的變化,中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也逐年增高,已躍居第3位,特別是在大城市增幅則更快。哪些人是結直腸癌的篩查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主要依靠糞便隱血試驗、內鏡(包括全結腸鏡和乙狀結腸鏡)、影像學檢查及實驗室分析(包括基因檢測)

    總的來講,結直腸癌的早期篩查是早期發現大腸癌的有效手段,可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而早期治療,實現更長的生存時間,甚至治癒大腸癌,其篩查方法包括FOBT(大病隱血)、大便基因檢測、內窺鏡等。篩查流程,一般先評估結直腸癌的風險高低,根據風險高低來選擇篩查手段。

  • 12 # 李醫生告訴你

    腸癌又叫做結直腸癌,是指發生在所有結腸及直腸部位發生的惡性腫瘤,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那麼腸鏡檢查又是怎麼做的呢?它是透過伸跟管子進去到結腸、直腸部位來該部位的結構、形狀等,並取一些組織來進行病理檢查來明確診斷。可以這麼說,腸鏡檢查是診斷腸瘤或者腸癌的金標準!

    作為醫生想要診斷一個疾病需要依靠病史+症狀體徵+體格檢查+輔助檢查,而腸鏡檢查是屬於輔助檢查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意義的檢查之一。而腸癌的診斷還可以藉助其他儀器。

    症狀+體徵

    1.直腸刺激症狀和排便習慣的改變,如腹瀉或便秘。

    2.便血是大腸癌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

    3.直腸、肛管腫瘤當體積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常使大便的外形發生改變,表現為大便變細、變形等。

    4.腹痛和腹部不適 也是本病的早期症狀,多見於右側大腸癌。

    5.腸梗阻症狀 當腫瘤生長至相當體積阻塞腸腔或浸潤腸壁引起腸管狹窄時,可以引起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梗阻症狀。

    6.腹部摸到腫塊 以右半結腸癌多見,早期不易摸到,腫瘤增大後在腹壁可摸到腫塊,初期可推動,侵襲周圍後則固定不動。

    7.晚期時引起全身症狀 晚期出現貧血、消瘦、發熱、無力等全身症狀。

    每一個疾病都會有它相應的症狀體徵出現,腸癌屬於腸道疾病,當有上訴症狀體徵出現時應當警惕腸癌的可能。腸鏡只是一個很重要的檢查方法,除了這個還可以有其他的實驗室檢查可以進一步診斷大腸癌。

    影像學檢查

    鋇劑灌腸檢查,是結腸癌的重要檢查方法,但是有一缺點就是對直腸癌的診斷意義不大,可以用來排除結直腸癌以及息肉病。

    超聲檢查,可以透過該檢查監測腫瘤侵潤的深度以及有無侵犯臨近臟器。

    MRI檢查,可以評估腫瘤在腸壁內浸潤的深度,對診斷以及術前分析都有重要的價值。

    抽血檢查

    目前公認的大腸癌診斷有意義的腫瘤標記物如CEA、CA19-9、CA125等,當該檢查專案生高明顯時則考慮為大腸癌。

    每一個疾病都是可以透過很多方法來診斷的,腸鏡檢查是診斷大腸癌最有重要意義的檢查之一,而其他的檢查方法也可以證實是否存在大腸癌。

  • 13 # 佳園道

    腸道腫瘤分為小腸腫瘤和大腸腫瘤。

    小腸腫瘤的發病率要比大腸腫瘤低得多,小腸腫瘤的確診比大腸腫瘤要困難得多。

    臨床上要診斷某個疾病,主要依靠患者的症狀、體徵以及必要的輔助檢查。一、對於小腸腫瘤的診斷:臨床表現

    ①腹部隱痛、腹部脹痛甚至腹部出現劇烈的絞痛。

    ②間斷排血便或者柏油馬路樣大便,甚至消化道大出血。未被察覺而小量的消化道出血容易導致貧血。

    ④部分患者可以因為毛細血管擴張而出現一陣一陣的頸部、面部以及上半身面板潮紅。

    對於出現上述表現的一種或者幾種表現的時候,要想到小腸腫瘤的可能,除了腸鏡檢查,還可以選擇X 線鋇餐檢查,如果有手術指徵,則可以考慮行剖腹探查術,在行病理活檢,即可以確診。

    二、對於大腸腫瘤的診斷:臨床表現:

    ①出現血便,排大便的規律發生改變,出現腹瀉和便秘,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或者大便次數減少甚至頑固性便秘等,排大便的時候可以出現大便不盡感或者裡急後重等各種不舒服。

    ②腹痛腹脹以及腹部包塊或者直腸腫塊。

    對於有上述表現的患者需要警惕大腸腫瘤的可能,確診除了症狀查體以及行腸鏡檢查,還可以參照大便常規+隱血檢查、血清癌胚抗原(CEA ),X 線鋇餐檢查,腹部CT 等檢查,必要時剖腹探查送病理活檢。從上面可以看出要確診腸道腫瘤最好的是臨床表現+腸鏡檢查+腸鏡下取病理活檢。

    (本內容僅供參考。)

  • 14 # 美中嘉和腫瘤科普

    當你出現腹痛、血便、大便次數變多和形狀改變,到醫院就診也可能被診斷為腸炎,殊不知腸癌的症狀和腸炎非常相似,也是很多腸癌早期不被發現和診斷的因素。腸鏡是篩查腸癌的有效檢查手段,除此之外,還可以透過哪些檢查確診腸癌呢。

    結腸癌的確診還需要以下幾種方式確診。

    1,大便隱血檢查(FOBT)

    糞隱血試驗是篩查結腸癌的最簡便和快捷的方式,它的敏感度也較高。它也可以作為對高危人群的初篩手段,如果陽性,則需要進一步檢查。每年進行便隱血試驗可以將腸癌的死亡率降低33%。

    2,影像學檢查

    CT、超聲、核磁、pet-ct等影像學檢查,可以有效看到腫瘤的大小、數量、侵犯範圍,對於早期診斷和疾病的治療效果評估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3,指檢

    直腸指檢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透過手指觸及直腸四周的粘膜,這樣檢查可以進行初步的診斷,如有異常,則可以安排進一步檢查。

    4,腸鏡檢查

    腸鏡檢查是檢查腸癌的有效檢查手段,相關資料顯示,腸鏡可以篩查出60%的早期患者,如果能早期發現結腸癌,及時進行手術切除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和延長生存期。另外,建議50歲以上人群進行結腸癌篩查,有結腸癌家族史的人群應該在40歲開始進行腸鏡檢查,以便及早發現病變並進行有效干預。

    腸息肉或者良性腫瘤出現癌變,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只要我們規範治療,相信也一定可以阻止它癌變的。然而也需要我們掌握正確篩查和確診腸癌的檢查,如果發現及時處理,降低腸癌的發病和死亡率。

  • 15 # 協和胃腸外科高金波

    對於腸癌的診斷,目前來說首選的是腸鏡檢查,腸鏡檢查不僅可以直接看到腸道有沒有異常的表現,而且還可以針對異常的組織進行取活檢,明確診斷。除了腸鏡檢查還有一些其他輔助檢查,也可以幫助診斷腸癌以及明確分期,比如CT,MR I,PET,血癌胚抗原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歲多的小孩需要補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