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鹹魚閒聊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臨朝稱制,以太后的名義頒佈大清朝最後一道詔書,即《退位詔書》,宣佈清帝退位,統治了中國兩百六十八年的清朝至此滅亡。

    當我們再回過頭去看清朝滅亡這件事的時候,不難發現,袁世凱毫無疑問是推翻清朝統治的第一人,畢竟當時全國最精銳的部隊北洋軍隊掌握在袁世凱手中,有他的北洋軍隊在,南方革命軍是根本打不過長江的,更不用說推翻清朝統治了。

    事實上,雖然武昌起義初期,革命軍行動迅速,很快佔領了武漢三鎮,但那是袁世凱暗中受益,前去鎮壓革命的北洋軍出工不出力造成的,而隨著袁世凱的復出,北洋軍軍心大振,他們很快發動全面反擊並陸續收回其中兩鎮,革命軍節節敗退,毫無招架之力。而在向革命軍及清政府展示了自己的實力後,袁世凱便有了左右時局的籌碼,於是他一邊與革命黨談判,一邊逼迫清帝退位,最終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雖然清政府和南方革命黨都深知袁世凱的野心,但奈何清政府和南方革命黨本就水火不容,雙方不可能達成共識,加之軍權掌握在袁世凱手中,因此他們都只能各自退讓,以此在不可挽回的敗勢之中儘量換取一些對自己有利的東西,比如清朝皇族以退位換來了《清朝皇室優待條件》,南方革命黨以大總統之位換來了皇帝的退位。

    那麼,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隆裕太后決定退位了,2月12日那一天,隆裕太后主持了清朝最後一次朝會,這次朝會,大臣們並沒有向太后及年幼的宣統皇帝行跪拜禮,而是行西方的鞠躬禮。

    雖然這個舉動並不能影響什麼,但卻有更深一層的含義,即代表著舊時代的終結,新時代的降臨,雖然隆裕太后心有不快,但一想到江山葬送已是不爭的事實便也只能釋然了。

    這次朝會,袁世凱作為第一當事人並沒有出席,這一點與很多影視劇裡的演繹大不相同,但卻是事實,至於袁世凱為何不出席這次朝會,也許他內心有愧,不敢去面對隆裕太后和宣統皇帝,也許他不想背上亂扯賊子的罵名吧,總而言之,袁世凱決定不參與此次朝會了,而是派出了幾位大臣作為自己的代表來接受隆裕太后的《退位詔書》。

    當時負責接受詔書的是胡惟德,當胡惟德等大臣進入大殿後,便向太后啟奏說,袁世凱因病不能上朝,由他代表袁世凱來向皇帝及太后請安。

    而當時出席此次朝會的大臣除了胡惟德之外,還有徐世昌,王士珍,趙秉鈞,世續,榮慶等人,他們有的是袁世凱的得力干將,也有的是保持中立,置身事外的非北洋大臣,這些人只想早早結束這一切,安全的回家。至於溥儀的生父,曾經的大清攝政王載灃,當時並不在現場,因為他在袁世凱復出的那一天便已經卸任一切職務,退出朝廷回到醇親王府邸從此不問世事,過起了半隱居的生活。

    由此可見,當時除了坐在龍椅上的那對孤兒寡母之外,再沒有任何人會為大清朝落下一滴眼淚了,一想到祖宗的江山毀在自己手裡,隆裕太后不禁放聲大哭,而聽到隆裕太后的哭聲後,在場的大臣也只能象徵性的哭喊幾聲來附和一下。

    曾經盛極一時的大清王朝便在一群滑稽的哭聲中落下了帷幕,如此想來,好不唏噓。

  • 2 # 畫素說

    皇帝作為中國古代帝國的核心人物,享有無上的尊榮與地位。但,也並不是每一位皇帝都能享受這無上的尊榮。如果生於王朝末期,還是比較悲催的,作為末世之君面對的是祖宗留下開的爛攤子,沒能享受過幾天,便要陪著自己的王朝一同被消滅。

    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便是這麼一個悲催之人,生於末世,稀裡糊塗被推上皇位又稀裡糊塗的退位;接著張勳復辟,自己又一次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可沒幾天又被推下了皇位,還被趕出了紫禁城;輾轉多次後成了日本人的傀儡。

    溥儀登基之時僅有三歲,在慈禧的指定下成了清朝最後一位皇帝。但,對溥儀和隆裕太后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此時的大清已是大廈將傾,加之慈禧的離世,袁世凱再也無需投鼠忌器,轉而利用手中的北洋軍在清政府與革命軍之間左右搖擺,將二者玩弄於股掌之中。隨後又聯合段祺瑞、馮國璋聯名上書要求溥儀退位,隆裕太后於溥儀除了憤怒別無他法,只能任從袁世凱擺佈,可憐溥儀,大清帝國的皇帝,也只能成為袁世凱向革命黨獲取最高權力的一個籌碼

    我們細細推敲,袁世凱毫無疑問是推翻清朝第一人,畢竟袁世凱的手中掌握著,當時全國最精銳的北洋軍。只要有他的北洋軍在,革命軍連越過長江都沒有希望,更別說推翻清朝的統治。

    至於武昌起義之初,革命軍能快速佔領武漢三鎮,其實那是袁世凱授意之下的行為,前去鎮壓革命軍的北洋軍故意放水所致。這一點在後面袁世凱復出,北洋軍快速發動全面反擊並收回其中兩鎮,革命軍節節敗退,便可得到證實。

    而,袁世凱之所以這麼做,第一是為了能復出,其次是向革命軍及清政府展示自己實力,讓自己擁有左右時局的籌碼,並達到自己的目的,即“竊取革命果實”—清朝皇族以退位換來了《清朝皇室優待條件》,革命黨以大總統之位換來了皇帝的退位。

    不過,袁世凱不知是否因為心中有愧還是其它原因,並未出席清政府的退位儀式,而是派遣胡惟德代表自己來接受隆裕太后的《退位詔書》,同行的還有徐世昌,王士珍,趙秉鈞,世續,榮慶等人,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袁世凱的得力干將。

    至此,存在兩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落下帷幕。僅剩溥儀與隆裕太后二人放聲大哭。

  • 3 # 這個歷史很正

    1912年2月12日,清遜帝溥儀退位那時當時到場的人裡面地位最高的就是袁世凱,除此以外還有就是還有徐世昌等一幫袁世凱的得力干將。

    要說王朝更替最屈辱其實就是末代的皇帝了,古往今來一貫如此,生來沒享受多久的福分,等到大權落榜的時候徒增無限屈辱。

    溥儀就是這樣一位末代帝王,3歲時被慈禧制定為大清帝國的皇帝,但是這位子還沒做幾年,就因為爆發武昌起義,江南各省通電宣佈獨立,最後在袁世凱的要挾下,達成退位協議。

    然而在達成協議之後,還要進行最後一次的人臣之禮,但是袁世凱卻沒有出席,只有徐世昌,胡惟德等人代為行禮,而且這最後一次行禮諷刺非凡,行李之人沒有按照清朝的跪拜之禮,而是選擇了西式鞠躬之禮。儀式完成後最後宣佈清帝退位。

    溥儀作為一個末代皇帝,也確實是比較背運氣的,袁世凱給清朝皇室還留了幾分面子,而等到袁世凱死了幾年以後,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直接派鹿鍾麟將溥儀從皇宮李趕了出來。

    而後溥儀就開始浪跡在清朝遺民之中,最後投效了日本人,企圖恢復帝制。

  • 4 # 黑句本

    在逼迫清帝退位這一場權謀大戲上,袁世凱充分演繹了何為曹操式的亂世奸雄。

    武昌起義爆發後,各地紛紛響應,滿清將領根本指揮不動由袁世凱帶出來的北洋各鎮新軍,攝政王載灃沒有辦法,只得接受與袁世凱沆瀣一氣的奕劻等人的建議,重新啟用袁世凱。

    此時的袁世凱,有徐世昌這位身居內閣協辦大臣的心腹之交提供情報,早已將京城的行情摸透,於是他待價而沽,對於清廷的啟用再三推辭,一直到被授以內閣總理大臣和統制全部兵權的欽差大臣,軍政大權全部到手的時候,他才在彰德遙領聖旨,下令北洋新軍向南方的民軍發動進攻。

    自袁世凱重新出山那一天起,他便有一整套倒清、逼迫清帝退位的奸雄謀略:第一、重兵在握的同時要力避曹操欺人的惡名,因而他一面挾清廷殘存的兵勢施壓南方民軍勢力,一面又挾南方民軍的勢力脅迫清廷;第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同時,袁世凱十分注重中外縱橫,獲得各國列強的支援被他視為問鼎天下的前提;第三、當獲得各國列強支援,與南方民軍勢力達成交易後,對清廷下手,逼迫清帝退位,袁世凱又極力避免咄咄逼人之勢,而是一步步廢掉清廷殘存的力量。

    正是在這樣的謀略下,當北洋新軍攻下漢陽,袁世凱獲得各國列強的支援後,他便按兵不動,北返京城,開始步步進逼已是苟延殘喘的清廷。

    北返京城後,袁世凱做的第一件大事即是把昔日的威脅攝政王載灃擠掉,讓這個本就不成熟的慈禧太后指定的接班人,隱退藩邸;緊接著,袁世凱又以接濟軍用為名哄勸隆裕太后拿出內帑,同時逼迫親貴大臣輸財援軍,這一招不僅讓愛財如命的親貴大臣們感到了切膚的痛苦,因為害怕傾家蕩產而不敢妄動,更一舉讓清廷的財力陷入枯竭的絕境;政、兵、財三權全部到手後,袁世凱依舊沒有直接逼迫清廷退位,而是授意駐俄公使陸徵祥聯合各駐外公使致電清廷,要求清廷退位,同時以全體國務員的名義密奏隆裕太后,說明除了實行共和,已別無出路。

    將廢清、倒清的局面經營到這一步,袁世凱不再猶豫,就在全體國務員聯名密奏的這一天,他獨自進宮,覲見隆裕太后與末代小皇帝溥儀,上演了一出表面上君臣一同抹淚,實際是最後攤牌的權謀大戲。

    這一次覲見,袁世凱直接提出了退位的問題,並以法蘭西革命史來恐嚇隆裕太后,最後以優待條件奉勸隆裕早順輿情,這三個動作真是將孤兒寡母吃得死死的。

    那時的溥儀只是個六歲上下的小毛孩,這是他唯一一次見到袁世凱,雖然並不懂袁世凱此來的“險惡用心”,但袁世凱“虛偽”的表演還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他一生痛恨這個胖老頭。

    關於逼迫清帝退位,袁世凱單獨覲見孤兒寡母是最重要、威懾力度最大的一環,袁世凱自知這是曹操式的奸雄逼宮,此舉一出,他的內心不僅有些慚愧,而且再也無法做出侍清的姿態,所以自此之後他再不進宮。

    而在最後一次覲見隆裕太后,袁世凱在東華門遭遇炸彈襲擊,又恰好給了袁世凱不再進宮的絕妙藉口,冒失的革命黨在這個敏感時刻著實幫了袁世凱一個大忙。

    按照溥儀的說法,袁世凱的最後攤牌把隆裕太后完全嚇昏了,於是連忙召集御前會議,把宗室親貴們叫來商量對策,拿主意。

    這是溥儀正式退位前,滿清朝廷最後的掙扎。

    一次接一次的御前會議有這麼幾個特點:第一、大罵袁世凱是曹操,慶王奕劻是吃裡爬外的敗類;第二、以恭王溥偉、肅王善耆、公爵載澤等所謂的頑固派宗親蒼白無力地叫囂個不停,但一說到實質的誰可領兵力挽狂瀾,一個個全都慫得不行;第三、隆裕太后的小算盤打得十分可憐,御前會議越開,她越是害怕失去最後一根救命保命的稻草,也就是袁世凱與南方談定的優待清室的那些個條款;第四、清廷最後的御前會議完全不敵袁世凱的幾句恐嚇,而代表袁世凱來恐嚇的各種角色也是一個接一個,一會是國務大臣趙秉鈞,一會是隆裕太后身邊的總管太監小德張。

    這樣的御前會議開到最後,隆裕太后徹底絕望了,再不想見到這些只能添堵,絲毫不能扛下危難的宗室親貴們。

    就這樣,象徵滿清權勢的御前會議終成了鳥獸散。

    見時機已經徹底成熟,袁世凱立即授意以段祺瑞為首的北洋將領從前線發來要求清帝退位的聯名通電,這是最後的逼宮,段祺瑞三造共和的首功便是拜這次行動所賜。

    晚清確實也到了覆滅的時刻,恰在這時,滿清頑固強硬派中僅存的有些能力的良弼又叫革命黨給炸死了。

    見大勢已去,頑固強硬派中主戰最力的肅王善耆、恭王溥偉等人首先跑掉了,一個跑到了德華人佔領的青島,一個跑到了日本人佔領的旅順,名義上他們說是要學申包胥哭秦庭,實際上完全就是痴心妄想,無稽之談,此時的各國列強早已站在袁世凱一邊。

    宣統三年舊曆十二月二十五日,統治中國兩百多年的滿清朝廷終於覆滅了,隆裕太后頒佈了溥儀退位詔書。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標誌性時刻,許多人對清帝退位的現場情況很感興趣,其實這樣的現場平淡無奇,毫無看點,如果有看點,有衝突,那隻能說明一點,袁世凱玩得不夠漂亮。

    事實上,隨著上述那一套權謀大戲演完,等到隆裕頒佈退位詔書時,剩下的僅是一個簡單的過場。

    首先,有可能鬧事的頑固派、主戰派全都跑了;其次,貪生怕死、心中有愧的那一批人,例如奕劻,也都跑進東交民巷、天津租界裡去了;最後,主謀袁世凱是一定不會出現的。

    所以最後出現在現場的只有袁世凱的心腹以及一兩個無關緊要的道具擺設罷。

    都有誰呢?

    外務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趙秉鈞、度支大臣紹英、陸軍大臣王士珍、海軍大臣譚學衡、學部大臣唐景崇、司法大臣沈家本、郵傳大臣梁士詒、工農商大臣熙彥、理藩大臣大壽。

    如果非要說溥儀退位的看點,大概有這麼幾點:第一、以胡惟德為首的眾大臣沒有向即將退位的滿清太后、小皇帝跪拜,他們只象徵性地行了三鞠躬,走了一個簡單的過場;第二、袁世凱沒來,胡惟德說了幾句客套話,隆裕也說了幾句客套話,但彼此的客套話下卻是殘酷的現實;第三、隆裕太后的哭聲十分淒涼,但淒涼的背後也有一絲時代進步的溫存,畢竟沒有人頭落地。

  • 5 # 常棣tandy

    要知道,逼清帝退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期間不同場合人員肯定是不一樣的。這裡我來說說清帝退位的過程,相信通過了解過程,期間的逼清帝退位的主要人物都會一一出現:

    一、袁世凱的逼宮

    袁世凱早就對清廷懷有異心,武昌起義正是其實現野心的天賜良機。正如趙秉鈞所說:“項城本具雄心,又善利用時機,武昌事起,舉朝皇皇,起用項城,授以指揮全國軍隊全權,正是大有為時機,得以償其抱負。”

    袁世凱被清廷起用之初,便開始預謀收拾南北局勢。他曾派人密告梁士詒說:“南方軍事,尚易結束,北方政治,頭緒棼如,正賴燕孫(梁士詒)居中策劃一切。請與唐少川(紹儀)預為佈置。”

    正是依靠策士梁士詒、唐紹儀等人的“策劃”和“佈置”,袁世凱得以在南北對峙的政局中縱橫捭闔,最終實現了自己的政治野心。

    袁世凱始終在玩弄兩面手法,“一方面挾北方勢力,與南方接洽;一方面借南方勢力,以脅制北方”。因此,在與南方議和談判的過程中袁世凱業已著手從多方面給清政府施加壓力,為最後的逼宮作鋪墊。

    1912年1月3日,駐俄公使陸徵祥聯合駐外各國公使,電請清帝遜位。1月4日,北京《官話報》發表社論,“敦促朝廷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並遜位”,“該報竟以路易十四和理查一世的命運告誡朝廷”。

    1月12日,駐上海外國商會致電袁世凱、奕劻、載灃,認為清廷已對中國大部分地區失去控制效力,而全國大部分人民的思想是承認共和、反對專制政體,要求奕劻、載灃“迅速轉致官廷並各皇族,立刻設法俯順輿情”。

    1月15日,開缺兩廣總督袁樹勳與四川總督岑春煊等人電奏,要求清廷“明降諭旨,早定共和政體,上法唐虞,特畀袁世凱以全權,與民軍代表組合相當政府”,“俾天下知禪讓美德,實出自朝廷本懷”。

    以上大都出自袁世凱的授意和梁士詒等人的策劃,由此而人為地造成了一個各方面要求清帝退位的氛圍。

    與此同時,袁世凱還把清帝退位的優待條件秘密地告訴慶親王奕劻,說這是替清室和滿人謀安全的最上辦法,革命黨既不讓步,用兵實在危險。

    1月12日,清室王公親貴就議和形勢召開秘密會議,奕劻提出退位的話題,除了幾個少年親貴表示反對外,大都意氣消沉。次日,載灃訪袁,探詢退位的問題,袁世凱敷衍了事。此刻,袁世凱對於清室的態度已經心中有數了。

    1月16日,袁世凱親自出馬。他以內閣總理的身份,率全體國務大臣聯銜上奏清廷,宣稱清廷大局岌岌可危。奏曰:“戰地範圍,過為廣闊,幾於餉無可籌,兵不敷造,度支艱難,計無所出,籌款之法,羅掘俱窮……常此遷延,必有內潰之一日。倘大局至此,雖效周室之播遷已無相容之地。”

    南方民軍“萬眾之心,堅持共和,別無可議”。各國列強因此次戰禍而貿易損失不小,“若其久事爭持,則難免不無干涉”,希望清廷“俯鑑大勢,以順民心”,否則將出現法國革命那樣不堪設想的後果。“讀法蘭西革命之史,如能早順輿情,何至路易之子孫,靡有孑遺也。”

    當天,袁世凱在退朝回家途經東華門大街時,遭到革命黨人張先培、楊禹昌、黃之萌等人的炸彈伏擊,侍衛長袁金標斃命,並有護兵及巡警數人受傷,袁世凱得以逃脫,張、楊、黃三位革命黨人被捕犧牲。

    袁世凱虛驚一場,便藉故請假不再入朝,而仍在幕後操縱逼宮活動。1月17日,清廷召開內閣會議。醇親王載灃、慶親王奕劻、恭親王溥偉諸王及蒙古王公均與會,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稱病未到,派民政大臣趙秉鈞、郵傳大臣梁士詒為代表。

    會上,趙秉鈞傳達了袁世凱的意旨,他說:“革命黨勢甚強,各省響應,北方軍不足恃。袁總理欲設臨時政府於天津,與彼開議或和或戰再定辦法。”此言一出,當即遭到恭親王溥偉的強烈反對,雙方唇槍舌戰,爭執不下。最後,慶親王奕劻打圓場,認為“事體重大,我輩亦不敢決,應請旨辦理”。眾人隨聲附和,會議不歡而散。

    當太后提出“是君主好還是共和好”的問題時,眾人均“力主君主”,認為“無主張共和之理”。太后再抖出奕劻與袁世凱所謂“革命黨太厲害,我們沒槍炮,沒軍餉,萬不能打仗”及“必使攝政王退位”的說法,溥偉、那彥圖、載澤、善耆等人紛紛表示反對。他們一面攻擊“奕劻欺罔”,認為“嗣後不要再信他言”;一面堅決主戰,甚至要求太后拿出宮中金銀器皿,暫充戰費,“雖不足數,然而軍入感激,必能效死。如獲勝仗,則人心大定,恩以御眾,勝則主威。”

    但隆裕太后已有無力迴天之感,她說:“勝了固然好,要是敗了,連優待條件都沒有,豈不是要亡國麼?”會議無結果而散。

    同一天,外務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趙秉鈞、郵傳大臣梁士詒聯銜奏稱:“人心已去,君主制度恐難保全,懇贊同共和,以維大局。”這顯然是袁世凱意圖的進一步公開表露。

    為了最終迫使清廷就範,袁世凱再一次打出北洋勢力這張王牌。1月26日,在袁世凱的授意下,段祺瑞聯合北洋將領薑桂題、段芝貴、倪嗣沖、王佔元、曹錕、李純、潘矩楹、王懷慶、張懷芝等50人,致電內閣軍諮府、陸軍部並王公大臣,請代奏清廷,建議清廷接受優待條件,贊同共和,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電文曰:“雖祺瑞等公忠自勵,死生可保無他,而餉源告匱,兵氣動搖,大勢所趨,將心不固,一旦決裂,何所恃以為戰。深恐喪師之後,宗社隨傾,彼時皇室尊榮,宗藩生計,必均難求滿志,即擬南北分立,勉強支援,而以人心論,則西北騷動,形既內潰,以地理論,則江海盡失,勢成坐亡。”他們強烈要求清廷“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以現內閣及國務大臣等,暫時代表政府”。

    其咄咄逼人之勢,令清廷無處藏身,清帝退位問題已經毫無迴旋餘地。1月30日,清廷再次召開御前會議,各親貴王公對於共和,均不反對。

    2月3日,清廷釋出上諭:“著授袁世凱以全權,研究一切辦法,先行迅速與民軍商酌條件,奏明請旨。”一紙上諭,終於使清廷完全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袁世凱。

    二、清帝宣佈退位

    1912年南北雙方在和談中涉及到對清朝皇帝、皇族的待遇問題。處置清室的基本辦法是:清帝退位,給予優待。

    有關清帝退位的“優待條件”,是經過南北雙方反覆商討後確定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考慮了清室的意見。“此條件文字,蓋經往返商討數十次而後定,皆由(梁士詒)先生與唐少川(紹儀)先生居間傳達,南方則由汪精衛先生主稿者居多,每次持稿入奏(隆裕)皇太后,則先生與趙秉鈞也。太后逐字討論,見解明快,對宗廟陵寢最為注意。”

    事實上,早在1911年12月29日唐紹儀與伍廷芳第三次會議時,已經初步提出有關優待條件。

    有關清皇帝之待遇條件規定:

    一、以待外國君主之禮待之;二、退居頤和園;三、優給歲俸數目,由國會定之;四、陵寢及宗廟,聽其奉祀;五、保護其原私產。

    有關滿蒙回藏之待遇條件規定:

    一、一律與漢人平等;二、保護其原有之私產;三、先籌八旗生計,於未籌定八旗生計以前,原有口糧,暫仍其舊;四、從前營業之限制,居住之限制,一律廢除;五、所有王公等爵,概仍其舊。

    後來,清方提出要儲存大清皇帝名號,並要“世世相承”,“仍居宮禁”等條。對此,孫中山、黃興表示堅決反對。1912年1月18日,孫中山致電伍廷芳提出修改意見:“一、名號定為宣統皇帝,刪去“世世相承"四字。二、退居頤和園。”同一天,黃興也致電伍廷芳痛斥說:“議和愈出愈奇,殊為可笑!第一條仍儲存大清皇帝之名稱及‘世世相稱’字樣,可謂無恥之極。第二條‘仍居宮禁’,是與未退位無異。第一、第二,為我軍人之絕對的反對。”

    1月19日,伍廷芳覆電孫中山、黃興,認為“若清帝退位,則共和目的已達,其他枝節,似可從寬”,所謂清帝的名號只不過是個空名、“廢物”,不必重視,“仍居宮禁,改為暫居宮禁將來遷移,勢在必行,所爭只在遲早”。“優待條件”經過稍加修改,由伍廷芳於1月20日正式電告袁世凱內閣。

    優待皇室之條件,規定:

    一、清帝退位之後,其名號仍存不廢,以待外國君主之禮待之;二、暫居宮禁,日後退居頤和園;三、優定清帝歲俸年支若干,由民國政府提交國會議決,惟不少於三百萬之數;四、所有陵寢宗廟得永遠奉祀,並由民國妥為保護;五、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及奉安經費,由民國政府照實用數目支出;六、保護其原有私產。

    優待滿蒙回藏人之條件,規定:一、與漢人平等;二、保護其應有之私產;三、先籌八旗生計,於未籌定以前,原有口糧,暫仍其舊;四、從前經營之限制、居住之限制,一律蠲除;五、所有王公世爵概仍其舊。

    後又經過雙方多次反覆修改,於2月6日由南京臨時參議院透過最後修正案,並電告袁世凱。

    與此同時,胡漢民請張謇起草了《清帝退位詔書》,並由唐紹儀轉電袁世凱。袁擅自在後面加入“以袁世凱全權”一語,狡猾地自以為乃是從滿清政府取得政權。孫中山發現後大怒,責其不當,但袁與唐推諉於清廷,辯說“以其為遺言之性質,無再起死回生而使之更正之理”。

    2月12日,由隆裕太后代行頒佈退位詔書,並以諭旨宣告接受優待條件。

    《清帝退位詔書》宣稱:

    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持,商輟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華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

    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立憲共和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

    總期人民安堵,海字義安,仍合滿、蒙、漢、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

    清帝退位優待條件共分三部分:

    甲、關於大清皇帝宣佈贊成共和國體中華民國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條件:

    第一款,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以待各外國君主之禮相待;第二款,大清皇帝辭位之後,歲用四百萬兩,俟改鑄新幣後改為四百萬元,此款由中華民國撥用;第三款,大清皇帝辭位之後,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侍衛人等照常留用;第四款,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其宗廟陵寢永遠奉祀,由中華民國酌設衛兵妥慎保護;第五歉,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禮仍如舊制,所有實用經費均由中華民國支出;第六款,以前宮內所用各項執事人員可照常留用,惟以後不得再招閣人;第七款,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其原有之私產由中華民國特別保護;第八款,原有之禁衛軍歸中華民國陸軍部編制,額數停餉仍如其舊。

    乙、關於清族待遇之條件:

    一、清王公世爵概仍其舊;二、清皇族對於中華民國國家之公權及私權與國民同等;三、清皇族私產一體保護;四、清皇族免當兵之義務。

    丙、關於滿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條件:

    一、與漢人平等;二、保護其原有之私產;三、王公世爵概仍其舊;四、王公中有生計過艱者,設法代籌生計;五、先籌八旗生計,於未籌定之前,八旗兵弁體餉仍舊支出;六、從前營業、居住等限制,一律蠲除,各州、縣聽其自由入籍;七、滿、蒙、回、藏原有之宗教,聽其自由信仰。

    清帝的退位,宣告了統治中國268年的清王朝的覆亡,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終於退出了歷史舞臺。

    (正文完)

  • 6 # 知天命188845558

    一個逼字,用的不恰當!清朝滅亡難道不是全華人民所希望的?對這麼個喪權辱國、民不聊生的腐敗政府還有些許的留戀?

  • 7 # 荔鄉小王

    的人,有當時出席朝會的大臣除了胡惟德之外,還有徐世昌,王士珍,趙秉鈞,世續,榮慶等人,他們有的是袁世凱的得力干將,也有的是保持中立。

  • 8 # 初夏的味道369

    是這樣的,那時民意是傾向共和,辛亥革命的時候,袁世凱被解除了職務賦閒在家,但是清廷的主要戰力北洋軍只有他能調動。辛亥革命之後清政府無人可用,只得請袁世凱出山,袁世凱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到達湖北後與革命軍只是打打停停,一方面北洋軍的戰力遠在革命軍之上,袁世凱想取武漢三鎮毫不費勁,但是他的算盤只是壓住革命軍並不想剿滅,同時借革命軍來跟清廷要大筆軍餉。清廷拿不出,袁世凱就以沒有軍餉不能打仗的理由逼清廷跟南方革命軍講和。袁世凱對清廷也已經不抱希望,藉此逼得清廷走投無路,只能帶著小皇帝退位讓權。然後袁世凱以逼清帝退位有功而在南北和談中取得大總統地位。

  • 9 # 入南風

    袁世凱:是其中知名度比較大的一位。

    慶郡王 奕劻:身份比較特殊,有愛新覺羅氏的血脈,是乾隆的孫子,是中國最後一個鐵帽子王。同時又是個貪官。

    段祺瑞:與袁世凱聯名眾人,逼清帝退位。

    那桐。

  • 10 # 小奔說史

    1912年2月12日,即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距離中國傳統農曆新年只有五天。

    不過,對於統治中國已有276年的清王朝來說,已經不會再有近在咫尺的宣統四年了。

    1911年10月11日,武昌起義爆發,曾是立憲派的湖北諮議局議長湯化龍立即通電各省,表達了支援革命的態度,認為新政已是“維新絕望,大陸將沉”。他還與黎元洪一起致電資政院和各省諮議局,表達了他們對於革命派的理解,“清廷違拂民意,靳憲不予,人民憤激,不得已起而革命”。

    僅僅短短兩個月內,就已經有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佈脫離清政府獨立。

    換句話說,此時此刻的清政府,所能統治的國土已經縮水一半,這齣戲已經唱不下去。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舉行臨時大總統就職典禮,孫中山正式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至此,所有人都明白的是,該換演員了。

    這一天清晨,乾清宮中濟濟一堂,分別是外務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趙秉鈞、度支大臣紹英、陸軍大臣王士珍、海軍大臣譚學衡、學部大臣唐景崇、司法大臣沈家本、郵傳大臣梁士詒、工農商大臣熙彥、理藩大臣大壽。

    其中,外務大臣胡惟德面向寶座,其他人則分列兩行。

    然而,這不是一次普通的上朝,他們今天來,只有一個目的:

    等隆裕皇太后和小皇帝溥儀頒佈清室遜位詔書。

    等了一會兒之後,隆裕和溥儀出來了,按照慣例是等二人升座,眾大臣下跪磕頭,給皇帝和太后分別請安,然後再平身。

    不過,這一次不同於以往,皇權即將轟然倒地,清帝在位時間已經是用分鐘來計算。

    所以,胡惟德等眾大臣只是一起三鞠躬,以示尊敬。

    禮畢之後,胡惟德作為代表說道,“因為總理袁世凱身體欠安,未能親自前來見駕。所以委託我帶領各國務大臣來給太后和皇上請安。”

    這是客套話,隆裕當然知道,袁世凱再也不會來了。一個月前,袁世凱從紫禁城回家的路上,被革命黨刺殺,躲過一劫的袁世凱,此後藉口“養傷”,再也不上朝了。

    閒話多說無益,今天胡惟德帶領大臣們前來的唯一目的:不是請安,而是請清帝遜位。

    隆裕當然知道,不過哪怕謝幕,該說的話也還是要說的。

    於是,隆裕對胡惟德說:袁世凱身受皇恩,局面能夠應付到今天,確實為國家,為皇帝出了很多力氣。如今議和能夠使南方政府滿意,確保皇室得到優待,頗為不易。我和皇上為了老百姓早一天得到安頓,國家早一天恢復和平統一,所以今天按照議和的條件,交出國家大權,由袁世凱來辦共和政府。

    你回去請袁世凱早點出來,恢復安寧吧。

    說完,隆裕站起身,把早已擬好的遜位詔書親手交給胡惟德,詔書上面寫著:

    奉旨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軍起事,各省相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輟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華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

    遞交完詔書,隆裕又對胡惟德說,你把我說的意思也告訴他吧。

    胡惟德連忙走到隆裕太后跟前,鞠躬之後雙手接過詔書,說,

    “現在大局如此,太后睿明鑑遠,顧全皇室,天下蒼生,袁世凱和眾大臣,百姓哪能不知?絕不會辜負太后慈衷善意。如今優待條件已經確定,今後五族共和,天下太平。敬祈太后保重,太后放心。”

    隆裕聽完之後,面容慘淡,想到祖宗江山得來不易,如今在自己手中親手葬送,忍不住悲從中來:

    “予三年中深居宮中,不預外事,一般親貴,無一事不賣,無一缺不賣,賣來賣去,以致賣卻祖宗江山。”

    說完這句話後,隆裕放聲大哭起來,傷心地對大臣們說:“親貴至今日,不出一謀,事後卻說現成話,甚至紛紛躲避。只知性命財產,置我寡婦孤兒於不顧。即朝臣亦紛紛告退。卿等獨自在此勉力維持,予甚愧對卿等。”

    說完之後,隆裕帶著小皇帝退朝了,從此,再也無朝可上。

    胡惟德等大臣沉默地看著他們離去,看著一個王朝的背影轉身。

    隨即,胡惟德等人帶著詔書直奔石大人衚衕外交大樓,藉口身體欠安的袁世凱早已在那裡等待。

    袁世凱雙手接過詔書,也一併接過來大清王權,很快,另一出民國的大戲即將上演。

    這一天,除了遜位詔書,隆裕太后還頒佈了另外兩個詔書,一是公佈優待條件詔,二是勸諭臣民詔。

    前者是將民國優待條件公佈於眾,防止日後後悔。

    後者則是向那些仍然忠於清朝的臣民宣佈,大清over了。

    其實,在徐世昌、那桐、紹英、榮慶等大臣當天所記的日記中,並沒有如何渲染。他們都只是簡略地記下了這個事實,平靜得出奇,似乎波瀾不驚。

    倒是在辜鴻銘這樣的自命遺老身上,反應出奇地激烈,辜鴻銘當天正在上海沈曾植的家裡參加宴會。

    辜鴻銘後來回憶道,當從晚間快報上得知退位詔書已經發表的訊息後,所有人一起起立,隨即向北邊跪下,一面哭泣,一面叩頭。

    深夜,辜鴻銘離開時,對沈曾植說:“災難臨頭了,我們怎麼辦?”

    沈用雙手抱住他,流著眼淚,用一種他永遠也不會忘懷的聲音對他說,“世受國恩,死生一志。”

    不過,無論辜鴻銘怎麼哭,大清王朝再也不會回來了。

  • 11 # 四方天下游

    逼清帝退位最為主要的人物就是袁世凱,他的目的就是換取革命黨人許諾的臨時大總統一職。為此,袁透過威逼利誘隆裕太后和皇室族人,策劃鼓動北洋軍將領段祺瑞等人進行聯名要求清帝退位,使出多種手段“逼宮”,最終清帝宣佈遜位,孫中山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袁世凱選為臨時大總統。遜位後的宣統皇帝,則根據相關的“優待條件”,繼續住在紫禁城裡,直到1924年11月5日被馮玉祥的國民軍逐出紫禁城。

  • 12 # 清水空流

    公元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三日,歷史將在這裡定格,這一天不僅標誌著歷時268年清朝統治的結束,也證明了在華夏大地上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正式結束。就此亞洲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出現在歷史舞臺上。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一天之內武昌易主,滿清震動,但滿清上下無帶兵之將,無可用之兵,國庫無可用之銀。此時的滿清好比百年賈府一樣。已經是一片片白茫茫真乾淨,宣統皇帝不過三歲,其父攝政王也不過28歲,也是少不更事之人,唯一可用之人唯獨袁世凱,而此時袁世凱已經被罷免,一介平民。滿清任命其為總理大臣負責剿滅亂黨。宗室之中也有明白人言講:袁世凱是那是活曹操,廢話,死曹操咋用,是的,他是活曹操,那也得用,革命黨既要滿清的江山,也要滿清貴胄的命,而袁世凱大概不會,但出乎滿清貴胄意外的是,袁世凱起復組閣,擔任內閣總理大臣的第一件事就是:與革命黨談判。而袁世凱最大的籌碼就是滿清的皇帝,太后以及那些 八旗貴胄。而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也願意和舉行和談。於是在1909年10月24日,袁世凱全權代表唐紹儀前往南京,與革命黨代表黃興,汪精衛舉行談判,滿清已經完全失去主動和談判資格。袁世凱代表北方,孫中山代表南方。南北和談就此開始。

    經過幾次談判,雙方達成協議,滿清皇室必須退位,建立新的資產階級共和國,革命黨承諾:只要袁世凱能夠讓滿清皇帝退位,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就就由袁世凱擔任。也就是說,日後袁世凱成為中華民國總統是合理合法的,是雙方談判的結果,不存在袁世凱竊國大盜之說,而袁世凱能夠和平解決國家體制問題。沒有出現法國的暴力革命,也避免了外國的武力干涉,這是袁世凱最大的功績,是值得的讚賞的。而袁世凱為了避免外人評論他是活曹操,力爭之下給予滿清皇室優厚待遇:民國政府每年補助清室家用五十萬元,清室之宗廟陵寢永遠奉祀。清室私產歸清室完全享有,民國政府當為特別保護,其一切公產應歸民國政府所有,可惜後來民國政府沒有遵守這個條約。以至於才有了後來的演變。

    在1912年2月23日,44歲的隆裕太后最後一次升殿,最後一次召見了她的文武大臣,但可惜的是,最重要的一個人沒有參加,袁世凱自言愧對先帝(光緒)不敢面君。升朝以後,文武大臣第一次以西方禮節也是最後一次覲見太后和皇帝,朝太后皇帝三鞠躬,雖然隆裕太后早就知道,但面對這個禮儀還是難免惆悵。禮畢以後,49歲的外交大臣胡唯德將由狀元張謇退位協議呈交給隆裕太后,隆裕太后默默無語,此情此景孤兒寡母大有昔日司馬昭逼迫曹魏退位,萬幸的是,現在國家已經開明,不會有殺前朝皇帝之事,隨即隆裕太后用璽蓋章。完成一切法律程式。隨即在場的徐世昌、那桐、紹英、榮慶再次朝隆裕太后三鞠躬,退出。這正是標誌滿清的借宿。徐世昌滿清副總理大臣,體仁閣大學士,時年57歲。那桐滿族鑲黃旗人,內閣協理大臣時年56歲。這裡要提一句的是,清華大學題名“清華園就是他的手筆,紹英滿州鑲黃旗人,內務府大臣時年51歲,榮慶蒙古正黃旗人,太子少保,弼德院副院長。時年51歲。

    見證滿清退位這一歷史時刻的就這6個人,沒有留下任何影像資料,這是一件十分遺憾的事情、“退朝以後”胡唯德把詔書公佈於世,當晚袁世凱就剪了辮子,他的秘書頗為難為情,下不去手,言講我這一剪子下去就是大清江山。但無論如何滿清的退位都是國家前進的重要標誌,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 13 # 金如寶

    爭權爭利爭天下)誰為民眾爭安康?卻爭來個國破家敗)八國聯軍,血流成河!攜財外逃的君子們依然過得很富有/有誰與民共存亡/死也要死在國土上;以表心在國中!

  • 14 # 財神爺爺說你要發

    清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華民國元年二月二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以清廷的名義,頒佈了清帝退位詔書: 第一道諭旨提出退位,並命袁世凱籌備相關事宜,“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 第二道諭旨主要是商酌優待皇室各條件。 第三道諭旨主要是保全民命,不忍以養人者害人,說白了也是退位交權保護自己,“著民政部步軍統領薑桂題、馮國璋等,嚴密防範,剴切開導,俾皆曉然於朝廷應天順人,大公無私之意!” 清朝皇室眼中的“三大漢臣,

    1 袁世凱

    袁世凱是漢人,這一點是需要特別強調的(因為在清朝的時候,清朝是滿人為主,不會讓漢人掌握太多的兵權)。1882年北韓發生軍亂,袁世凱隨清軍入朝,鎮壓譁變。由於作戰勇猛,被報首功。甲午戰爭爆發前袁世凱回國,被李鴻章舉薦,榮祿提拔在天津小站練兵,也就是後來參與逼宮的中堅力量北洋新軍,成為清末陸軍主力。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時期的各路軍閥,也大多出自於北洋新軍。從1902年開始編練北洋新軍開始到1905年,北洋六鎮編練成軍,除了其中第一鎮由滿洲貴族組成的旗兵之外,其餘五鎮都受袁世凱的控制。此時袁世凱不僅手握兵權,而且還負責整頓新政,因此逐漸擁有了可以左右朝局的能力,他的權力已經達到了人生的頂峰。那為什麼此時的袁世凱並沒有選擇推翻清朝的統治,而是在1912年才選擇逼宮呢,其實這和當時的清朝統治者慈禧相關。可惜晚年荒唐稱帝,晚節不保。值得一提的是,後面兩位軍隊將領都曾經是袁世凱的手下。

    2 薑桂題

    薑桂題(1843—1922),字翰卿,又作漢清,清代安徽亳州(今亳州市譙城區)人,北洋政府高階將領,陸軍上將。其捻軍出身,後叛離捻軍,投靠僧格林沁,因為作戰勇猛被毅軍首領宋慶招致麾下,後在軍中成為統帥。曾在遼河一帶襲擊過日本軍隊。1895年參加海城大戰,2月參加爭奪大平山之戰,3月參加保衛田臺莊戰鬥,血戰二十餘天大獲全勝。1895年應袁世凱之邀加入北洋集團,任右翼翼長兼步兵第一營統帶。1898年改為武衛左軍(北洋五大軍隊之一)。1899年任武衛左右軍統領,1900年入京統領禁衛軍。1912年12月15日補授陸軍上將。1914年6月30日特授昭武上將軍。薑桂題家鄉是太平軍、捻軍活動的地區,其父姜永茂因“通捻”罪被清軍所殺,母雷氏因貧困無以自給把他送往捻軍,投奔舅父捻軍小花旗旗主雷彥,任趟主。同治二年(1863年)1月,請“殺賊自效” ,僧格林沁見薑桂題身高魁梧,膂力過人,任其為百夫長,後因率部夜襲捻圩,使用詭計破了“剽疾能戰”的黃雙部,擊斃黃雙,取得了僧格林沁的信任,遂任僧格林沁的衛隊官。1867年11月捻軍終於被平息,薑桂題隨宋慶(山東蓬萊人,毅軍創始人)西征秦隴,鎮壓回部收復新疆失地,被升任正二品總兵,加“長勇巴圖魯”勇號。1869年3月,薑桂題隨左宗棠鎮壓陝甘起義,攻肅州時負重傷,以功以總兵加提督銜,封“清字巴圖魯”勇號。

    3 馮國璋

    馮國璋可以說幾乎是清帝和袁世凱都十分倚重的部將了。1911年12月15日,袁世凱命令馮國璋離漢赴京,任禁衛軍總統,兼察哈爾都統。禁衛軍是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組建的一支保衛清王朝的武裝,共一師二旅,計1.2萬人。除步兵第三標是漢人外,其餘各部官兵全系滿、蒙軍人。 馮國璋之所以能以漢人統帥禁衛軍,是因為他以前曾為陸軍貴胄學堂總辦,且近在漢陽之役又被封二等男爵,再加上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袁世凱曾指使馮國璋等15名北洋將領發表了“誓死擁護君主立憲,反對共和政體”的通電,因此,王公貴族都認為他效忠清室,予以信賴。馮國璋被清廷任命禁衛軍總統,從而完全掌握了京畿防務大權。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遭到禁衛軍官兵的反對,以致議和條件遲遲不能發表。這時,馮國璋決心助袁一臂之力,親赴禁衛軍總部召集全體官兵,高聲宣佈大清皇帝辭位後之優待條件,對於禁衛軍額數俸餉亦仍維持不變,聲言非此不能保全皇室。馮國璋並以身家性命擔保,尊號仍存不廢,讓權不讓位,兩宮保全及禁衛軍待遇皆擔保到底,無論個人調任何職,必仍以禁衛軍自隨。於是一場企圖阻礙清帝退位的禁衛軍風波被平息下來,馮國璋在關鍵時刻為袁世凱篡權立下了汗馬功勞。民國元年(1912年)9月,馮國璋出任直隸省都督兼民政長

  • 15 # 大國布衣

    1912年2月12日,清朝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也是自秦始皇創立皇帝制度以來的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宣佈退位,並頒佈《清帝退位詔書》,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統治宣告結束。

    宣統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震動了清王朝,革命之火已從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勢。即位剛兩年的小皇帝溥儀驚慌不已,下《罪己詔》,命陸軍大臣蔭昌率北洋軍隊兩鎮南下鎮壓,但北洋新軍是袁世凱一手辦起來的,蔭昌名為陸軍大臣,實則無法調動新軍。在河南項城老家“養病”的袁世凱正在密切注視著局勢的發展,雖然清廷對袁世凱忌憚很久,但眼下也只有他才能出面收拾局面。

    袁世凱被再復起用,以湖廣總督之職督師南下,但袁世凱陽奉陰違,以腳疾未好拖延時間,清廷不得已,召回蔭昌,以袁世凱出任內閣總理大臣節制水陸大軍,如此,身在彰德的袁世凱“遙領聖旨”,但北洋軍攻下漢口後即止步不前。此時的袁世凱已經深知清朝已經難以自保,利用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攫取大權正當時候。最終,袁世凱帶領新軍入京組成責任內閣,宣統皇帝之父恭親王載灃被迫辭去監國攝政王職務,至此袁世凱大權獨攬,成了可以左右滿清政局的一號人物。

    在清帝遜位,封建帝制終結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中,袁世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南北內戰爆發後,南方接受革命思想的省份紛紛獨立,清朝統治的省份僅限於北方,京畿周邊的幾個省,清朝亡國盡顯,因此袁世凱作為漢臣,絕不可能死心塌地效忠於早已腐朽不堪,夕陽西下的滿清王朝。在革命之火已從南方往北迅速蔓延的情況下,促成清帝遜位,實現政權的和平過度,避免過多的流血成為南方革命黨的期望。最後孫中山與袁世凱達成密約,若能使清帝遜位,即以袁世凱就任大總統。

    共和已不可變,袁世凱一面脅迫,一面勸說溥儀退位,並以優待條件作為誘餌,經南北和談五次會議,達成了八項足可以保全清室,並使溥儀衣食無憂又能儲存尊嚴的優待條件,如繼續沿用皇帝尊號,每年撥款400萬兩作為皇室日常之用,特別保護皇傢俬有財產等等。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將草擬好的《清帝遜位詔書》於養心殿呈隆裕太后御覽,太后未覽終篇已淚如雨下,隨後交給列位的軍機大臣世續、軍諮大臣徐世昌蓋用御寶。時反對遜位的保皇黨恭親王傅偉自請求見,隆裕太后表示說:“彼親貴將國事辦得如此腐敗,猶欲阻撓共和詔旨,將置我母子於何地!”拒絕接見所有滿清貴族。溥儀在隆裕太后懷中,母子哭聲徹殿,袁世凱及各部大臣亦同聲一哭。

    2月13日,44歲的隆裕太后攜小皇帝最後一次升殿議事。袁世凱自感有愧於帝后,沒有出席遜位儀式。以徐世昌領銜的六大臣向宣統及隆裕太后最後一次行使了人臣之禮,不過這一次使用的是西式的三鞠躬禮。然後,由滿面戚容、眼噙淚花眘隆裕太后將三道退位詔書交給外務大臣胡惟德,頒佈天下,從而結束了清朝268年的封建統治。

  • 16 # 路之意

    導讀: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爆發後,革命烈火越燒越猛,滿清政府已呈搖搖欲墜之勢。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帶著6歲的小皇帝溥儀,在養心殿舉行清王朝的最後一次朝見,頒佈了《清帝退位詔書》。至此,清王朝統治中國268年後,終於宣告結束。同時,這也是在中國延續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清帝退位前的和談內容

    1909年10月24日,袁世凱全權代表唐紹儀前往南京,與革命黨代表黃興,汪精衛舉行談判,滿清已經完全失去主動和談判資格。袁世凱代表北方,孫中山代表南方,南北和談就此開始了。

      

    經過幾次談判,雙方達成協議,滿清皇室必需退位,建立新的資產階級共和國,革命黨許諾:只要袁世凱能夠讓滿清皇帝退位,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就就由袁世凱擔任。而袁世凱能夠和平解決國家體制問題。沒有出現法國的暴力革命,也避免了外國的武力干涉,這是袁世凱最大的功績。

    清帝退位細節

    1912年2月23日,44歲的隆裕太后最後一次升殿,最後一次召見了文武大臣,但可惜的最重要的一個人沒有參與,袁世凱自言愧對先帝(光緒)不敢面君升朝以後,文武大臣第一次以西方禮節也是最後一次覲見太后和皇帝,朝太后皇帝三鞠躬,雖然隆裕太后早就知道,但面對這個禮儀還是難免難過。

    禮畢以後,49歲的外交大臣胡唯德將由狀元張謇退位協議呈交給隆裕太后,隨即隆裕太后用璽蓋章。完成一切法律順序。

    隨即在場的徐世昌、那桐、紹英、榮慶再次朝隆裕太后三鞠躬,退出。這正是標誌滿清的借宿。

    見證清帝退位一共有六位

    徐世昌滿清副總理大臣,體仁閣大學士,時年57歲。

    那桐滿族鑲黃旗人,內閣協理大臣時年56歲。

    紹英滿州鑲黃旗人,內務府大臣時年51歲,

    榮慶蒙古正黃旗人,太子少保,弼德院副院長。時年51歲。

    外交大臣胡唯德, 時年49歲

    狀元張謇 , 立憲運動的領袖 時年59歲。

    滿清副總理大臣徐世昌

    徐世昌(1855年—1939年6月6日),字卜五,號菊人,又號弢齋、東海、濤齋,晚號水竹村人、石門山人、東海居士。直隸(今河北)天津人。其曾祖父、祖父在河南為官居,出生於河南省衛輝府(今衛輝市)府城曹營街寓所。

    徐世昌早年中舉人,後中進士。自袁世凱小站練兵時就為袁世凱的謀士,併為盟友,互為同道;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曾任軍機大臣。徐世昌頗得袁世凱的器重,在袁世凱稱帝時以沉默遠離之。民國五年(1916年)3月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起用他為國務卿。民國七年(1918年)10月,徐世昌被國會選為民國大總統。他下令對南方停戰,次年召開議和會議。民國十一年(1922年)6月通電辭職,退隱天津租界以書畫自娛。徐世昌國學功底深厚,不但著書立言,而且研習書法,安陽袁林的墓碑“大總統袁公世凱之墓”九個大字系徐世昌的手筆。工於山水松竹,如《石門山臨圖帖》等。一生編書、刻書30餘種,如《清儒學案》、《退耕堂集》、《水竹村人集》等。被後人稱為“文治總統”。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6月5日,徐世昌病故,年85歲,先寄葬於天津桃園村原英國公墓,後同夫人一起歸葬於河南省輝縣市百泉鎮蘇門山下。

    內閣協理大臣那桐葉赫那拉·那桐(1856—1925) 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字琴軒,一字鳳樓,葉赫那拉氏,滿洲內務府鑲黃旗人,舉人出身,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

    在清末光緒、宣統年間先後充任戶部尚書、外務部尚書、總理衙門大臣、軍機大臣、內閣協理大臣等,併兼任過京師步軍統領和管理工巡局事務。

    1900年,八國聯軍侵犯北京,慈禧西逃,那桐充任留京辦事大臣,隨奕劻、李鴻章與聯軍議和。《辛丑條約》後,任專使赴日本道歉。清帝退位後,遷居天津。

    滿州鑲黃旗人紹英

    紹英本姓馬佳氏,滿洲鑲黃旗人。始祖馬穆敦公曾在一個叫馬佳的地方安家,於是以地名為姓,至今已經有500多年了,現在在瀋陽還有馬佳氏祠堂。始祖生一子黑德莫爾根,為二世祖;二世祖生了19個兒子,第三子奇普圖是三世三祖,紹英是三世三祖的第十四代孫。

    紹英歷任盛京禮部侍郎、盛京將軍,成都、綏遠城將軍,左都御史兼都統,工部尚書等職。父寶,官兵部侍郎、山海關副都統。紹英於宣統間任度支部侍郎,辛亥革命後,為溥儀宮中的內務府大臣。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把紹英稱為“恭順”、“出名的膽小怕事的人”,是伴隨清廷走完最後一段路程的“遺老”之一。

    2009年,國家圖書館出版了《紹英日記》。

    太子少保,弼德院副院長榮慶

    1879(光緒五年),榮慶中舉人,當時僅二十歲。後又考中貢生、進士,入翰林院。並因此充任鑲藍旗管學官,晉升至侍讀學士、蒙古學士。一開始榮慶的仕途較艱澀,

    1899年任山東學政後才開始出現了轉機。山東學政這個職務僅次於巡撫,含有欽差的意味。榮慶因此結識了當時的山東巡撫袁世凱,受到袁世凱的賞識,兩人的關係日益密切,榮慶也因此透過袁認識了更多的顯貴要人。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榮慶被任命為署理倉場侍郎,在這期間,榮慶嚴格要求自己,廉潔奉公,以垂範下屬,並採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來革故布新,得到了朝廷認可。不久,榮慶任政務處提調,參與辦理《辛丑條約》簽訂後諸事宜,得到朝廷的表揚。

    1902年,榮慶任刑部尚書,次年被任命為管學大臣,與張百熙共同管理京師大學堂的事務。因為熱心教育的張百熙和榮慶在教育方面是革新派與守舊派的代表,因此,滿心抱負、決心改革教育體制的張百熙處處遭到榮慶的“調濟”,連連受挫。而榮慶的守舊和刻意阻撓顯然深受清統治者和守舊官僚的歡心,於是幾個月以後榮慶便轉任禮部尚書,再轉戶部尚書,兼在“軍機處學習”,足見清廷對他的信任和器重。

    狀元張謇

    張謇[jiǎn](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號嗇庵,漢族,祖籍江蘇常熟,生於江蘇通州海門長樂鎮(今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市常樂鎮)。清末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南通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河海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復旦大學、東華大學、南京大學等學校的創始人。

    張謇創辦中國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開中國紡織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紡織原料供應基地,進行棉花改良和推廣種植工作;以家鄉為基地,努力進行發展近代紡織工業的實踐,為中國民族紡織業的發展壯大作出了重要貢獻。 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被稱為“狀元實業家”。

    總結:見證滿清退位這一歷史時刻的就這6個人,沒有留下任何影像資料,這是一件十分遺憾的事情、退朝以後胡唯德把詔書公佈於世。清朝末年是中國由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演進的歷史轉折時期。

  • 17 # 大老二爺

    第二道諭旨主要是商酌優待皇室各條件。

    第三道諭旨主要是保全民命,不忍以養人者害人,說白了也是退位交權保護自己,“著民政部步軍統領薑桂題、馮國璋等,嚴密防範,剴切開導,俾皆曉然於朝廷應天順人,大公無私之意!”

    在這之前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一天之內武昌易主,滿清震動,但滿清上下無帶兵之將,無可用之兵,國庫無可用之銀。此時的滿清好比百年賈府一樣。已經是一片片白茫茫真乾淨,宣統皇帝不過三歲,其父攝政王也不過28歲,也是少不更事之人,唯一可用之人唯獨袁世凱,而此時袁世凱已經被罷免,一介平民。滿清任命其為總理大臣負責剿滅亂黨。宗室之中也有明白人言講:袁世凱是那是活曹操,廢話,死曹操咋用,是的,他是活曹操,那也得用,革命黨既要滿清的江山,也要滿清貴胄的命,而袁世凱大概不會,但出乎滿清貴胄意外的是,袁世凱起復組閣,擔任內閣總理大臣的第一件事就是:與革命黨談判。而袁世凱最大的籌碼就是滿清的皇帝,太后以及那些 八旗貴胄。而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也願意和舉行和談。於是在1909年10月24日,袁世凱全權代表唐紹儀前往南京,與革命黨代表黃興,汪精衛舉行談判,滿清已經完全失去主動和談判資格。袁世凱代表北方,孫中山代表南方。南北和談就此開始。

    經過幾次談判,雙方達成協議,滿清皇室必須退位,建立新的資產階級共和國,革命黨承諾:只要袁世凱能夠讓滿清皇帝退位,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就就由袁世凱擔任。也就是說,日後袁世凱成為中華民國總統是合理合法的,是雙方談判的結果,不存在袁世凱竊國大盜之說,而袁世凱能夠和平解決國家體制問題。沒有出現法國的暴力革命,也避免了外國的武力干涉,這是袁世凱最大的功績,1912年2月23日,44歲的隆裕太后最後一次升殿,最後一次召見了她的文武大臣,但可惜的是,最重要的一個人沒有參加,袁世凱自言愧對先帝(光緒)不敢面君。升朝以後,文武大臣第一次以西方禮節也是最後一次覲見太后和皇帝,朝太后皇帝三鞠躬,雖然隆裕太后早就知道,但面對這個禮儀還是難免惆悵。禮畢以後,49歲的外交大臣胡唯德將由狀元張謇退位協議呈交給隆裕太后,隆裕太后默默無語,此情此景孤兒寡母大有昔日司馬昭逼迫曹魏退位,萬幸的是,現在國家已經開明,不會有殺前朝皇帝之事,隨即隆裕太后用璽蓋章。完成一切法律程式。隨即在場的徐世昌、那桐、紹英、榮慶再次朝隆裕太后三鞠躬,退出。這正是標誌滿清的借宿。徐世昌滿清副總理大臣,體仁閣大學士,時年57歲。那桐滿族鑲黃旗人,內閣協理大臣時年56歲。

    見證滿清退位這一歷史時刻的就這6個人,沒有留下任何影像資料,這是一件十分遺憾的事情、“退朝以後”胡唯德把詔書公佈於世,當晚袁世凱就剪了辮子,他的秘書頗為難為情,下不去手,言講我這一剪子下去就是大清江山。但無論如何滿清的退位都是國家前進的重要標誌,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缸機真的很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