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語文教師謝雨濛

    全詩如下:

    鬱孤臺下清江水,

    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這是辛棄疾在當提點邢獄時途經江西造口時,眺望蒼茫遠去的長安,有感而發寫了這首詩。

    極目遙看,遠山蒼蒼,山巒疊嶂,江水嗚咽,此情此景激起作者內心的家國淪亡之痛。

    這首詞情景交融,它不僅僅是一首描寫山水的詩詞作品,還是一首飽含悲痛家國之情的吶喊,語調沉痛悲壯。

    辛棄疾所處的時代——大宋王朝,一邊是枕戈待旦,一邊是醉生夢死,一邊是奔走呼號,一邊是鶯歌豔舞,一邊是仁人志士不得其用,甚至遭貶受阻而處江湖之遠,一邊是小人庸才步步高昇,進而大權在握,身居廟堂之高。一般人也許就此渾渾噩噩了此一生,但辛棄疾是何等人物?他是詞中之傑,人中之龍,他滿腹豪情一腔愛國熱血,他一生奔走呼號,復國興邦。他“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塞外聲,沙場秋點兵。”他至死都相信“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是的,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唯有英雄不死。時至今日,辛棄疾並沒有老去,他的詞章依然奔流著志士的熱血,呼嘯著英雄的吶喊,飛揚著壯麗的想象。如今他依然年輕,老去的是年華,不老的是我們永遠的追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還珠格格》里爾泰對塞婭公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