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歷史造飯處

    首先得明白一個對趙國至關重要的詞彙——“胡服騎射”,“胡服”簡單說點就是短打扮,拋棄過去的長袍大袖,而按照遊牧民族的服飾,利於騎馬打仗。而“騎射”,就是騎在馬上射箭,因為在春秋戰國時代,騎馬是沒有馬鐙的,沒有馬鐙,人就很難在馬上保持平衡,很難像後來的騎兵一樣,直接拿馬刀砍。

    趙國在胡服騎射之後,組建了騎兵部隊,主要就是靠射箭殺傷敵人,而騎兵戰術的誕生其實就在從趙國對付匈奴的邊軍開始的,直到漢武帝時霍去病封狼居胥,用的騎兵戰術還是來自趙國。司馬遷評價匈奴就說“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禮儀”,說白了,就是早先的游擊戰術,能打就打,有便宜就一窩蜂的往前衝,不能打就趕緊跑。

    而同時期戰國其他列國用的主要還是步兵方陣,戰車戰術,雖然殺傷力巨大,但機動性就能不跟騎兵比了,在平原上打秦軍,完全就是降維打擊;而在草原上跟匈奴打,又有中原兵法跟長城,誘敵深入,匈奴也佔不到便宜。秦軍對戰趙軍,幾次失敗,大部分都是在時間上算錯了趙軍,而且想找李牧的騎兵主力決戰,根本追不上。

    李牧之所以被很多人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很大原因是他所率領的趙國邊軍騎兵部隊,往往都是以少勝多,除了戰術得當,在那個年代,其他各國幾乎很難阻擋騎兵。李牧被殺後,趙國騎兵回防邯鄲,深壁高壘,騎兵變步兵,失去了速度優勢和游擊戰術,戰鬥力直線下降,何況邯鄲城內還有小人作祟,趙國的滅亡就理所當然了。

  • 2 # 紅辰夢劫

    我是紅辰,為您解答。

    李牧,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李牧長期駐守代地雁門郡,防備匈奴。李牧首先提出“胡服騎射”,效仿遊牧民族衣短袖窄的服裝,在奔跑的馬背上射箭。之前中原各諸侯國都是長袍大褂,還沒有發明出馬鞍、馬鐙等騎兵裝備,騎兵都是等馬停止的時候才能射箭,俗稱騎著馬的步兵。

    李牧破匈奴

    除了胡服騎射,在李牧的防區內,稅收都歸李牧的幕府,作為軍隊的經費。每天宰殺幾頭牛犒賞士兵,那時候除了遊牧民族,當兵的誰能天天吃上牛肉?

    吃得好體格就健壯,且經常訓練士兵練習射箭騎馬,小心看守烽火臺,多派偵察敵情的人員,對戰士待遇優厚。訂出規章說:“匈奴即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

    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傳來警報,立即收攏人馬退入營壘固守,不敢出戰。像這樣過了好幾年,人馬物資也沒有什麼損失。可是匈奴卻認為李牧是膽小,就連趙國守邊的官兵也認為自己的主將膽小怯戰。

    趙王也坐不住了,申飭並召回了李牧,派別人代他領兵。此後一年時間裡,匈奴屢次進犯,趙軍皆出戰,結果損兵折將,防區內也遭到匈奴人的擄掠,無法再耕種莊稼和放牧牲畜。

    對比之下,趙王發現抵禦匈奴還得靠李牧才行,遂請李牧再次出山,李牧先是託病不受,等趙王再三催促他領兵。李牧說:“大王一定要用我,我還是像以前那樣做,才敢奉命。”趙王答應了他的要求。

    到了邊境,李牧依然故我,好吃好喝地犒賞著士兵,匈奴來襲就堅守營壘,過了幾年,士兵個個油光滿面,精力旺盛,騎射的訓練也有了一定的成果,李牧認為時機到了。

    李牧挑選了精兵15萬,戰車1300輛,戰馬13000匹,集合訓練大規模作戰,同時讓人趕著牲畜到處去放牧。

    匈奴小股部隊來騷擾,李牧就讓守軍佯敗,匈奴繳獲甚豐,匈奴單于不知是計,率領大批人馬入侵。結果就是匈奴軍隊一頭鑽進了李牧的伏擊圈。

    這場戰役,趙軍大敗匈奴,殺死十多萬人馬。滅了襜(dān)襤(lán),打敗了東胡,收降了林胡,單于逃跑。此後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城鎮。

    李牧卻秦軍

    公元前245年,趙孝成王去世,趙偃即位,是為趙悼襄王。本來趙國有兩位名將,李牧和廉頗,結果趙王(趙偃)剛即位便奪了廉頗的軍職,廉頗氣憤之下離趙投奔了魏國。

    公元前235年,悼襄王逝世,趙王遷即位。一年後,秦軍在武遂打敗並殺死趙將扈輒(zhé),斬殺趙軍10萬。趙王遷任李牧為大將軍,統兵抵禦秦軍。

    李牧率趙軍在宜安附近與秦軍對持,他認為秦軍連續獲勝,士氣甚高,應避其鋒芒,遂築壘固守,擺出一副全力防守的架勢。

    秦軍統帥桓齮覺得,李牧和廉頗都只會防守,不足為懼。於是,桓齮率秦軍主力轉攻肥下,企圖把李牧引誘出來,在野外殲滅趙軍。

    李牧沒有上當,對手下將領說:“敵攻而我救,是致於人,乃‘兵家所忌’。”李牧認為,秦軍主力去肥下,營中留守兵力必定薄弱,疏於戒備。

    李牧率軍襲擊秦軍大營,俘獲全部留守秦軍及輜重。站在對手的角度去想,李牧判斷出桓齮被抄了後路,必然回救,遂在半路設了口袋陣。

    果然,桓齮一頭鑽進了口袋裡,趙軍三面合圍,經激烈戰鬥,大破秦軍。此戰史稱:肥之戰,李牧因功被封為武安君。

    公元前229年,趙國因連年戰爭,國力衰弱,秦國又派王翦統帥大軍進攻趙國。趙王任命李牧為大將軍,司馬尚為副將,傾全軍抵抗入侵秦軍。

    王翦自認未必打得過李牧,遂玩了一出反間計,用重金收買了曾經陷害過廉頗的趙國大臣郭開,讓郭開散佈謠言,說李牧、司馬尚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

    就這種“小兒科”的計謀,趙王遷竟然信了,派人取代李牧、司馬尚,李牧知道有小人陷害他,對趙王使者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趙王遷得知李牧不聽自己的命令,直接派出親信殺了李牧。唐代史學家司馬貞在《史記索隱》裡說:“頗、牧不用,王遷囚虜。”

    紅辰說

    歷來名將們能夠戰無不勝的前提是,有一個明事理的君主。衛青、霍去病能夠大敗匈奴、縱橫大漠是因為皇帝是漢武帝,岳飛沒有滅了金朝的原因是,他的皇帝是昏君趙構。你認為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可知道人在失戀的時候,最想幹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