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智有勇
-
2 # 資料完善度低
所謂“天時”丶“地利”丶“人和”講的都是客觀自然條件。
“天時”是指氣候條件,這個其實是“虛化”觀念,應指順應時勢,這個時勢也可理解為事物發展趨勢,順應這種發展趨勢就叫“天時”。
比如,晚清世界都在進步發展,這是大趨勢。可清統治者看不清時勢,拒絕維新變革還政於民,最終土崩瓦解,好在最後能認清現實和平退位保全了“皇族”。而李鴻章丶張之洞等“洋務派”開啟“洋務運動”,這就是順“天時”。
袁世凱開始順應天時,小站練兵;後又逆天時“登基稱帝”落得過“竊國大盜”美稱,被訂在歷史恥辱柱上。
“地利”好理解,就是地理條件,比如四川被稱“天府之國”,土地肥沃丶資源豐富,擁有此地進可攻中原逐鹿爭天下丶退可守,利用險要地形拒敵千里之外。
“人和”當然是指“民心背向”,得道多助丶失道寡助,民可載丹也可履舟,一個為民的政府,自然佔“人和”。
主觀能動性,是要去發現自然丶探索自然丶瞭解自然丶研究自然,而後才能佔“天時”。而後才能創新去改造自然丶征服自然。
今天的“天時”,就是要合符順應事物發展規律,那就是“科學技術”發展趨勢。如果一個民族,反科學反智,玩固保守不思進取,終將吃苦果果。
-
3 # 銀河特麯
社會與四季農時道理相通,農時是一年復始,這個好講,人隨季節運作,春種秋收,與時俱進。
說社會有季節,可能不太好講,因為現代科學家是不承認易學的。不管承認不承認,人都是逆轉不了的。
姜子牙、諸葛亮、劉伯溫都是按著易經原理輔國的。易經就是四時的根。什麼時候生長什麼事物。
本人也只是掘見,由大家共同探討吧。
-
4 # 瘦馬180
天時,地利,人和,實質就是主觀能動性必須符合客觀規律,也就是諸葛亮的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華人祖先崇拜的天,並非純粹的是封建迷信,是一種敬畏,是對大自然的服從,對客觀規律的尊重。
歷朝歷代的封建統治者,把自己美化成半人半神的真命天子,龍的化身,要求人民絕對的服從,將自己主觀意志強加於人民,把自己的集團利益代表人民利益,壓抑了人民群眾的人性發揮,阻礙了社會發展,違背了天意,也就是不符天時,地利,人和,最終被拋進歷史垃圾堆。
回覆列表
華人只談天時、地利、人和,不談時也、勢也、事也。只因大多數人不明人造事,事造勢,勢造時之理。所以華人只知順天應時,卻不知事在人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