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圳餵魚哥老李
-
2 # 竹尖筍芽
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第一:魚塘需要打底窩料“麝香小藥米+豆粉”,第二:天氣狀況,魚餌是否對路,刺激魚開口;氣溫低地話+腥味“紅蟲或鮮蝦粉”;氣溫高的話一定不能加腥味料,因地制宜,或麩香或酒香;第三:釣什麼魚用什麼魚餌料,一定要分門別類。
另外,釣魚用的竿,線,浮漂一定要選擇合適。大魚大鉤粗線,小魚小鉤細線,中魚的機率特別受垂釣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
釣魚是一種健身娛樂運動,希望大家都能喜歡這種消遣方式。想溝通,互探討,加我吧!
-
3 # 靜默塵埃
最近天氣比較熱,沒口很正常,向這種天氣的話,最好晚上五點掉到八點這個時間段,這個時候是涼快,魚活躍還有就是晚上吃了晚飯左右幾個小時,這個是釣魚最佳的時候,夜釣也可以哦 ,我比較喜歡夜釣比較安靜,涼爽舒服點,魚和人差不多,我們覺得熱魚也會熱,這種天氣熱的都不想吃飯,所以我覺得魚也不會吃食,躲在水深的地道,有喜歡夜釣的可以約我哦。
-
4 # 瑤鄉小康
現在正值夏季熱天,由於白天的Sunny比較強烈,氣溫較高,所謂古話說的“神仙難釣午時魚”,這樣的天氣,這種季節作釣,可以建議把餌料從腥味加果酸味,或者去掉腥味等,可以從餌料上作作文章,也可以嘗試一下改變作釣時間,比如早上10點以前,下午5點以後,這兩個時間段去嘗試,避開中午炎熱的太陽……
-
5 # 路亞釣魚強哥
釣魚沒口,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相信每一位釣友都遇到過,有時候甚至坐一整天,浮漂一點動作都沒有,乾坐著也確實是挺無聊的。
尤其現在是夏天,今年夏天真的是格外炎熱,白天還堅守在一線的釣友都是牛人!要是這樣的天氣還遇上沒口,那真是煎熬了,彷彿氣溫都上升了好幾度。
在遇到沒口的時候,釣友們一般有兩種極端,一種是折騰型的,沒口就抽窩子、打頻率,再不行就重新開餌、調漂,釣靈找口。還沒見給口,那就再打窩子,要麼乾脆換釣位,一分鐘都不能停下,直到有口為止。
另一種就比較佛繫了,反正窩子打了,餌也開好了,都是在這個釣點適用的窩料餌料,那就釣著,沒口就再等等,該來總會來的,不來的話再怎麼折騰也沒用。
甭管哪種,他們所堅持的事情都有道理,沒有誰對誰錯之分,但一味的只堅持一種風格肯定是不好的,該堅守的時候堅守,該變通的時候變通,關鍵得用心去想,分析當前的魚情。
釣魚沒口有很多原因,不同的原因決定我們應該如何應對,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野釣沒口的幾種情況以及應對方法。
一、窩子裡沒魚
人這一生,很多事情不是做了就能有結果,釣魚也是如此,不是我們打了窩子,魚就一定會進窩。
如果作釣了一段時間,完全沒口,連小魚鬧窩的口都沒有,浮漂就像定海神針一樣,窩子裡也沒有出現過任何是魚星或者像魚星的氣泡,反覆提竿中也完全沒有感覺矛到魚,那麼基本就可以確定窩子裡目前沒魚了。
窩子裡要是沒魚,那麼甭管咱們怎麼重新開餌、調漂,那都是徒勞的,還得從誘魚方面來解決。窩子裡沒魚,也有幾種可能,我們還是逐一來分析:
1、窩料問題
如果是在一個新釣點,那麼也許是我們的窩料在這個釣點不那麼合適,亦或是該釣點對應的魚種比較少。這種時候最好找周邊的釣友打聽一下,瞭解一下這個釣點的情況,再做出改變。
如果是老釣點,但咱們用的是新買的或者新配的窩料,那就趕緊另起一窩,換上自己拿手的窩料試試吧。
2、天氣和釣位問題
要是在熟悉的釣點,用的也是熟悉的窩料,遇到魚沒有進窩的話,首先就應該考慮一下天氣問題。先想想目前的天氣是否適合釣魚,也可以看看氣壓是否過低,再考量一下,目前坐的釣位是否適合當前的天氣(天氣不同涉及到深、淺、遠、近等問題)。
如果是冬天的話,發窩比其他季節慢是非常正常的,這方面也應當考慮進去。
3、釣點問題
也許這個釣點或者釣位被電工和網工光顧過了,那麼短期內釣不到魚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二、窩子裡有魚但不開口
這就和上一條相反了,如果根據我們觀察到的種種跡象表明窩子裡有魚,但就是釣不到,那麼要考慮的肯定不是窩料了,而是餌料和釣法的問題:
1、有魚不咬鉤
看到窩子裡魚星不斷,時不時還能矛上個魚鱗來,但就是沒口,那就很有可能是餌料的問題了。能在魚群中完全沒口的餌料,要麼就是味型和狀態上完全不對魚的胃口,要麼就是咱們的窩料比餌料更有誘惑力,魚都在吃窩料而不願吃餌料了。
甭管是哪種,麻溜的重新開餌就得了,先看看當前餌料的味型和狀態,重新開出不同型別的餌料試試。
2、咬鉤但打不到
這種情況大多數時候是魚鉤的大小和窩子裡的魚不匹配,也就是鉤子大了。不一定是小魚鬧窩,也許是鉤子真的太大了,或者餌料搓得太大,讓魚無法順利吸入。
這時候就先換個小鉤子試試吧,要真是小魚鬧窩,再調整不遲,至少咱們摸清原因了。
當然,有時候鉤子太小也會有打不到的情況,但很少很少會每一口都打不到。
3、釣法問題
完全沒口可以嘗試釣靈一些找口,有口打不到也有可能是釣太靈了,試試釣鈍一些,沒準問題就解決了。
另外也有可能釣點水底有比較厚的水草或者醬層,常規釣底的話魚很難找到我們的餌料,所以可以嘗試釣離底或者釣浮,看看是否有口。
確認窩子裡有魚但沒口的時候,不空認為不存在是魚不願意進食,因為我們的窩料也是食物,魚既然能進窩子,那就說明魚是願意吃東西的,只是因為種種原因,不願意吃我們的餌料或者吃不到我們的餌料,所以在這種時候多從餌料、釣法、調釣等方面去找原因。
三、停口
有時候不是一直沒口,而是釣著好好的,突然就沒口了,這種情況肯定不少釣友經歷過,不空以前也專門寫過一篇關於停口的文章,有興趣的釣友可以去找找看,今天也還是簡單的說一下。
1、補窩問題
窩料是會消耗掉的,當窩子裡的窩料被魚吃完,這個窩子對於魚而言就沒有任何可留戀的了。就算魚會因為留著等待新的食物,但我們不補窩的話,是肯定不會有新魚進窩的,而窩子裡的魚是會被釣完的。
所以釣魚不僅是打窩,補窩也同樣重要,一般在上魚高峰期過後魚口開始變慢的時候,就可以補窩了。補窩要注意一定要輕,免得把窩子裡的老魚也嚇走了,新魚還沒進窩,那就是一段空白期了。
2、天氣突變
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尤其是在夏天,從朗朗乾坤到烏雲密佈也許只需要幾分鐘時間,烏雲蔽日狂風席捲,溫度也下降的很快,而魚對於這樣的突變是非常敏感的,很容易導致魚突然停口。
3、炸窩
最常見的就是矛魚或者中大魚切線後跑魚導致的炸窩了,魚在窩子裡一掙扎,很容易把其他魚嚇走的,大魚效果更甚。
釣魚沒口很正常,是堅守還是變通?其實不空說了種種原因以及應對方法,都敵不過一個“我喜歡”。釣魚本是休閒,喜歡研究這些的,那就研究透徹了對症下藥;不愛講究這些的,那便順其自然,想怎麼釣就怎麼釣!我們釣魚人,本就是圖一個開心。
-
6 # 老周愛漁樂
現在正直夏季最熱的時候,白天溫度較高,魚口本來就不好,夏天魚口不好的主要原因有一下幾點;
水溫不合適,一般淡水魚的活躍溫度在15℃到28℃左右,魚是變溫動物,隨著環境的變溫而變溫,水溫較低時魚也不怎麼開口,一但水溫高於30℃普通的淡水魚也很少開口,大多數魚基本都在深水區去避暑了,白天只能釣深潭,釣深潭一也不能一味的去釣底,魚兒一般在深潭離底30 公分處避暑,這就要求我們要做個水層探釣,可以試一下釣浮,從離底30 公分開始搜尋水層的魚,找到魚開口的水層。
釣時,天氣氣壓因素很大;夏季我們垂釣的黃金時間是早上五點到九點,太陽一出來後,水溫開始升高,到中午基本上就停口了,所以夏天儘量避免大太陽的中午去垂釣,晚上九點以後,太陽已經落山,水溫也在慢慢降低,這時候也是垂釣的好時間,夏天我的建議是有條件夜釣的朋友,最好夜釣。夜晚水溫適宜,大魚也敢靠近岸邊了。除了垂釣的時間很關鍵,天氣氣壓也會影響,夏天過於悶熱的陰天也最好別去釣魚 天氣悶熱一般都伴隨著氣壓降低,人也覺得不舒服,魚在水裡也是補舒服 ,有些魚密度大的水域經常可以看到大魚上浮水面,說明水中含氧量降低 ,這時候也是沒什麼口的。
在下來就是釣位的問題,天熱主張的是釣陰不釣陽,我們的釣位最好選在一些有障礙物遮擋水面的區域垂釣,比如一些樹陰處 一些橋洞下 白條天非要釣的話,建議釣深水區,剛才已經講過釣深潭的操作,這裡就不在講了,除了找陰涼處,也可找些水草豐盛的區域下竿,挨著水草的邊上釣,效果也不錯。
關於夏季的用餌方向 夏季天氣較熱 魚的開口性本來就不是很好,這時候我們用餌基本上以本味型餌為主,腥餌最好不要用,為了增強魚的食慾,可以在餌料里加些藥酒和果酸,有促進魚兒開口的作用。釣鯉魚可用用些紅薯餌,效果也很好。
解決夏季魚不開口的辦法,要從以下幾點著手,儘量釣一早一晚,大太陽的中午能不去釣就不釣 ,就是非要去釣,也只能碰運氣了,我的建議是最好選擇氣壓高的好天氣夜釣,早釣近午釣遠,活水釣淺,死水釣深。 -
7 # 君威君臣
秋季來臨,目前正是夏轉秋季節,早晚和白天的溫差大,所以,在這個季節建議大家最好釣早6至9點,晚7至10點這兩個時間段釣魚收穫大些,白天天氣大,最好不去釣,除蚊子較多,太陽也大,那怕有傘依然難受!
前些日子由於洪水引起導致魚來說經歷了很大考驗,加之洪水導致水質渾濁,水質差,大水沖毀了許多原來魚兒的居住地,到處流浪,無家可歸,甚至水急導致魚經歷了生死考驗,生活無著,體力透支,目前基本得到緩解,但是要重新找居住地還有個過程,加之,下雨反覆發作,剛剛好一二天雨又來了,導致很長時間水都很渾,水渾難釣魚,除黃臘丁,鯰魚外,其它魚類很難釣到!
本來釣魚是一種心情,最近由於各地洪水漲了很多,水退得較慢,原來的釣點還淹沒,即便退了,老釣點全部都是泥,所以,找釣點難,有些河,江水還流著漂站不穩,即便海竿重鉛依然難以施展,主線不一會粘滿水草,雜物,樹枝等漂浮物,使海竿難以負重導致魚兒咬鉤不好區分,餌也不易掛牢,經常收竿取主線上的雜物很難取,直接影響施釣!所以不易釣魚!
所以,希望大家早晚在上述時間段去施釣,在這期間爆護難,確保不空軍,那怕野釣到1至5斤都不錯了,並且基本是小魚多,大魚少!
真正魚開囗要等氣溫穩定,水質轉好,氣壓增高,溫度在15至25度左右時,在去早晚施釣就有可能收穫理想!
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回覆列表
魚口微弱,漂相不清晰
其實這種漂相,完全是氣溫低而導致的輕口現象,當釣友遇到這種魚情時,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浮漂調釣:首先在開釣之前,儘量要選擇吃鉛量較少的浮漂,其次調釣的目數不宜過高,因為調釣的太高,反而會增強魚兒吸食的難度,從而造成漂相傳遞不及時,有口不中魚等負面影響。
線組搭配:另外在挑選線組時,一定要熟知作釣當天的氣溫,若是氣溫太低,在不跑魚的前提下,線組用的越細越好,因為主線大影響漂相傳遞,子線大影響魚的吃口。
餌料調整:當然冬天垂釣輕口魚,最為關鍵的還是餌料的味型與狀態。因為此時氣溫和水溫都比較低,魚吃餌時的力度非常輕,所以為了正常作釣,配餌時一定要加入輕質狀態粉,並且以1:1的餌水比開一款拉餌。
2、漂相混亂,小雜魚鬧鉤
所謂的“漂相亂”,要麼是浮漂調釣太靈,要麼是雜魚鬧鉤太嚴重。在這種情況下作釣,首先想到的解決辦法是將浮漂釣目提高,比如之前調3釣3,這時得調整為調3目,釣5、6目。
如果情況太嚴重,此時可上推鉛墜上方的太空豆,以跑鉛的方式進行作釣,並且在餌料方面,儘量降低霧化,改拉為搓,用搓餌的方式掛鉤施釣。
3、有魚無口,水底有醬層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線組搭配過大,餌料味型不對路,以及窩料投放過多,浮漂調釣過鈍等原因。當遇到水底有醬層時,首先要將調釣目數降低,儘量拉直兩子線,使魚餌處在醬層之上,當然在這種環境下作釣,使用海竿串鉤釣法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