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瑩光流火
-
2 # 800米深藍
看到“憤懣”這個詞,突然有些不解,還是在“上課”——課堂上,呵呵!
世界上最難改變的就是人的“思維”。每個人看待事物的想法多種多樣,正所謂是“遠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角度不一樣,想法肯定會不一樣。那天去同學家吃飯,席間做了一道紅燜“鯉魚”最後出鍋時,同學把切好的“蒜末”放進去了,另一個同學說錯了,應該把蒜切成“片”放進去,“末”會改變魚的鮮美,“片”呢,沒那麼碎,只是借一下味………,一條魚的做法竟然最後出鍋的一瞬間就能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想法!
可想而知,在課堂上,教授提出的問題,肯定是經歷了一些“思維”以後,取精華之所在的,如果學生真的有自己的獨到想法,可以禮貌的說出,不能“憤懣”,憤懣裡本身就帶著情緒的,想想帶著情緒,怎麼能夠去真正的探究?有想法不可怕,研究就得有想法,但是態度要端正,就事論事,要弄清楚針對的是“人”,還是研究的“事”!
有想法,是好事,可以下課私底下和教授溝通,他畢竟是你的老師,尊敬師長也是最起碼的,無論老師對與錯,私下解決也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否“對”哈哈
學生聽教授講課,並非一定要認同教授的觀點,人類的進步源於每個人都能夠獨立思考,並不斷創新。學生獨立思考不贊成教授的觀點,不但不能限制,甚至還應當鼓勵。但我奇怪的是“憤懣”這個詞——有什麼好“憤懣”?有什麼理由“憤懣”?莫非學生可以不贊成教授的觀點,教授卻一定要同意學生的或其他人的觀點?不同意我就要“憤懣”?“憤懣”那些人的思維方式的本質是:有一種終極真理,我的觀點就是終極真理,誰跟我不同,就是反真理,我就跟誰急。但實際上,沒有任何人可以壟斷真理。教授不能,學生更不能,任何人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