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溼毯僧

    秦國只是名義上的統一,各國貴族還都存在,不然項燕的孫子項羽也不可能再翻身,只是比周朝的分封更接近直接管理,真正的統一是漢朝,從心理上認同自己是漢人,而不是趙人,秦人和楚人。

  • 2 # 雲中子595

    歷史沒有如果,人生也沒有如果,如果就是一個偽話題,聰明的人以史為鑑,愚蠢的人幻想著如果,狡猾的人用如果說事。

  • 3 # 閒著聊聊天呀

    你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歷史不容假設,每一步都是歷史自身的選擇。

    首先,秦沒有統一六國,也可能齊統一六國,楚統一六國,也可能匈奴統一七國,也可能分成幾十、幾百個小國,誰知道呢?怎麼就一定會科技進步?

    其次,焚書坑儒,也沒有坑掉儒,也沒有阻礙儒學的發展,儒教從漢朝一直延伸到清末二千多年,焚書也沒有焚掉經史子集,這些四書五經一直是科舉的課目,怎麼連科學的影子也沒找到?跟焚書坑儒有啥關係?

    再次,百花齊放秦始皇也沒禁止,各種學說一直延續到漢朝竇太后死前。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后是黃老之學的信徒,對儒家學說非常痛恨,要求子孫都學老子的學問。漢武帝即位後,聽從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思想,但也沒即刻實施。而是等竇太后死後,才起用搞儒道的田蚡做丞相,其它百家之學全部罷黜,獨尊儒術。可見扼殺百家的是漢武帝,是董仲舒,不是秦始皇,不要壞事都往他頭上戴。

    還有一些分裂反動的書不焚,留著禍國殃民?遠的不說,看看收回的某gang,使用教材不當,最後發展成黑爆,中小學生很多去參加,現在不還是要撥亂反正,加強國民教育。不要一看到焚書就是什麼罪過,反動書籍、破壞團結的書籍該燒還得燒,絲毫不會阻礙科技進步。

  • 4 # 老話空談

    如果秦始皇或秦國沒統一中原,那科學和現代工業,資訊業,天文地理,計算機,晶片和高階晶片等等就會出現在中原而不是歐洲。

  • 5 # 槐蔭樹下的老曹

    從題主的提問傾向來看,似乎秦國統一六國以及焚書坑儒,對當時的科技繼續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

    那麼,秦國統一六國以及焚書坑儒,對當時的科技繼續發展,起到了怎樣的阻礙作用呢?

    在老曹看來,科技的發展不發展,和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及“焚書坑儒”,是沒有直接的關係的。

    科技的發展,一是靠既有的技術基礎向前引申;二是靠利益導向的推動;三是靠人們的思維方式的助力。

    好比說,瓦特看到水壺的水開了,能夠推動壺蓋跳動,於是,就掌握了一個用蒸汽作為動力,來推動壺蓋反覆跳動的技術原理,以這個技術原理作為基礎,他就進一步地向前引申,從而發明了實用的蒸汽機技術。

    但是,瓦特能夠發明蒸汽機,除了具有這個能夠製造出蒸汽機的技術基礎外,另一個能夠讓他的技術發揚光大的條件,就是利益導向,就是他能夠從這個技術發明中獲利。

    如果他不能從這個技術中獲利,他的這個技術能夠發揚光大嗎?

    所以,農業生產時代,有農業生產時代的技術發展;工業生產時代,有工業生產時代的技術發展;宗教時代,關於宗教方面的技術創造,就更為出色。

    這都是由利益導向推動的。

    在技術基礎和利益導向之外,還有一個影響科技發展的因素,就是人們的思維方式。

    我們華人傳統的思維方式是陰陽比較性的,西方人的傳統思維方式是科學分析性的。

    這兩種思維方式的區別是什麼呢?

    就好比一杯水,我們華人不看這杯水本身的本質是什麼,而只看這杯水的性質,就是它與它的環境背景相比較,它是個什麼樣子。

    水的環境背景,首先是杯子,相對杯子的固態,它是液態的,這是它的第一個性質。

    然後,水的第二個背景,是它旁邊的米湯,相對於米湯的白色,水是無色的,這是它的第二個性質。

    然後,水的第三個背景,是它旁邊的醋,相對於醋的酸味,水是無味的。

    就是透過這樣與環境相比較,我們就比較出水的性質,是無色無味的液體。

    這就是我們華人的陰陽比較法所看到的事物,也是文明華人的思維方式。

    但是,西方人認識水,不是透過和環境相比較,而是深入到水本身的結構裡面去,去看這個水的結構是什麼樣的,原來是兩個氫離子和一個氧離子的結合。

    這樣看到的,就不是水的性質,而是水的本質。

    這樣的認識事物的方法,就是科學分析法,它就是西方人基本的思維方式。

    其實,這個思維方式是一種習慣,是可以學習和改變的,所以,它對於科技的發展,並不是決定性的。

    最主要的,就是科學技術,她是一種層層的累積,工業時代的技術,是從農業時代累積起來的;農業時代的技術,是從漁獵時代和宗教時代累積起來的。

    一方面依靠累積,二方面依靠利益導向。

    以前有用的技術,現在不一定有用,它就會被淘汰和遺忘。

    現在有用的技術,即使還沒有被掌握,它也能夠在利益導向的作用下,被髮明出來。

    那麼,我們再來看,秦始皇統一六國,會對技術發展起到什麼作用呢?

    秦始皇“焚書坑儒”,又會對技術發展起到什麼作用呢?

    其實,都2020年了,還相信秦始皇“焚書坑儒”的那種鬼話,智商,是不是該充值了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說說當上門女婿過的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