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匱真言

    “老頭喝酒”就是一種中藥的花,因為這種花狀如酒杯。這種植物的正名叫地黃,地黃的根就是入藥的部分。我的家在河南,家鄉有很多地黃,入藥的部位稱之為“地黃根”。河南的懷慶府是地黃的道地產區,因此又有懷地黃的稱謂。

    先地黃根直接搗汁可以入藥,曬乾的地黃根可以入藥,經過“九蒸九曬”的地黃根可以入藥,分別是地黃汁、生地黃、熟地黃,功效有區別,也有相似之處。

    現在應用較多的是生地黃與熟地黃。《神農本草經》記載地黃:“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痺,填骨髓,長肌肉,作湯除寒熱積聚,除痺。生者尤良。”在《神農本草經》時代用的多是生地黃、鮮地黃,從這些記錄我們可以看出地黃多用在外傷之中,“折跌絕筋”,作為地黃的開篇功效,可見地黃在傷科中的應用;可以補虛,“填骨髓、長肌肉”。

    仲景先師擅長用地黃,可以治療津液虧虛引起的口渴,除心煩。而且地黃有良好的止血、補血作用,仲景用黃土湯溫中散寒止血,用膠艾湯補血止血,止痛;用腎氣丸治療陰虛引起的小腹弦急,腰痛,小便不通等。在防己地黃湯、百合地黃湯中,生地黃又發揮了除煩躁的功用。後世有犀角地黃湯一方,治療血熱出血,地黃髮揮了涼血止血的作用。

    經過九蒸九曬,生地黃就變成了熟地黃。從生地黃的涼性,變為溫性。熟地黃滋陰、補血的效果更好。生地黃可以生津液,到了熟地黃這就變成了滋陰,止血的效能變得差一些。

    熟地黃可以滋補腎中之陰,又可以養血補血。但是經過“九蒸九制”之後,熟地黃變得比較滋膩,就是不容易消。因此用熟地黃時,一般可以加入一些行氣促進消化的藥物,避免地黃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明代的張景嶽特別喜歡應用熟地黃,因此有了一個雅號“張熟地”,張景嶽對地黃的應用可以說非常成熟。

  • 2 # 棒奔霸

    被稱作老頭喝酒的植物,有什麼作用?每年春季,在田間地頭、溝渠邊甚至房前屋後,都會發現一些“老頭喝酒”的植物,植株不是很高30--50釐米左右,頂端自上而下開展著一串串很像喇叭的橙黃微微發紅的花朵,記得只要遇見它,會伸手把花兒給摘下來,放進嘴裡吸允,一絲絲甜甜的滋味,也被稱作為“蜜罐罐”,隨著環境的改變,這種“老頭喝酒”現在也是日漸稀少了。

    其實“老頭喝酒”是知名中藥:地黃,小時候記得這種植物特別特別的多,秋季在一些河灘樹林邊,經常去挖掘地黃,由於沙土地,特別好挖,當時不知道學名叫做,肥碩的根系我們稱之人參,只是知道能拿到中藥鋪賣錢的,也是放學之後的一件勤工儉學的事情,其實最多的還是因為玩。。。。

    “老頭喝酒”地下塊根為黃白色而得名地黃,其根部為傳統中藥之一,在很多地方有人工種植的。依照炮製方法在藥材上分為:鮮地黃、乾地黃與熟地黃,同時其藥性和功效也有較大的差異,按照《中華本草》功效分類:鮮地黃為清熱涼血藥;熟地黃則為補益藥。用途很廣的大宗藥材。

    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乾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知名的地黃丸使用的即是熟地黃,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對於補腎壯陽有很好的效果。

    在農村最多見的是使用熟地黃泡酒,有的還新增枸杞、人參、韭菜籽,成為一種補腎健體的藥酒,藥酒要使用高度的純糧酒,最好使用65度以上的白酒,白酒度數越高,越能讓藥效揮發的快,也更能溶於酒,這種酒雖然滋補效果極好,但也不易多喝,每天最多一兩即可。陰虛火旺的忌服。

    隨著野外的地黃日漸稀少,但地黃的使用量居高不下,人工種植地黃早已開展,以滿足對地黃的需求,地黃屬於一種很容易管理的植物,耐旱,耐貧瘠,對於環境適應性很強,具有很好的經濟價值。

  • 3 # 龍百曉生

    這種野草也叫“小雞喝酒”,在我們這邊農村路邊、地頭是非常普見的,記得春天時還拍過這種植物的短影片。它的花非常的漂亮,就像一個個倒掛的酒杯,尤其是在開戶行,會在草叢裡特別顯眼豔麗。在以前農戶家散養的小雞就會啄花裡面的花蕊吃,樣子就像是在喝酒,故而得其名“小雞喝酒”,另外,也叫“老鼠喝酒”,意思也是一樣的。因為它的花裡的確非常甜絲絲的像蜜,小時候就喜歡摘下來用嘴吸裡面的花蕊!好懷念過去的農村童年!

    其實這種植物的另一個名字大家應該非常熟悉,被稱為“地黃”,是一味非常名貴的中草藥,也是補腎的良藥!下面就簡單聊一下關於這方面的話題,僅供參考:一、地黃入藥,其實是“老頭喝酒”的塊根

    地黃的藥用歷史已經非常悠久了,大概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因地黃的塊根大而短,有的像胡蘿蔔,顏色微黃,比較發苦,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補腎益精、降血糖、利尿、強心、消炎等作用。一般會分為三種藥用:鮮地黃、生地黃和熟地黃。具有為:

    一般可以在秋天採挖,除泥洗淨,可以鮮用,稱為“鮮地黃”;

    也可以將其烘乾使用,稱為“生地黃”;

    也可以將生地黃和砂仁、酒、陳皮等一起反覆蒸曬,直到質地變軟、顏色變黑等繁瑣工序後就變為“熟地黃”。

    這三種地黃的藥用功效會有所不同,具體表現為:

    1、鮮地黃具有清熱涼血、生津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吐血、衄血、發疹發斑以及熱病傷陰等症狀。

    2、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生津養陰等功效,可用於治療陰虛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等病症。

    3、熟地黃具有益精髓、滋陰補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肝腎陰虛、消渴、遺精盜汗、腰膝痠軟、月經不調、崩漏、鬚髮早白等症狀。二、地黃也是可以食用的

    據瞭解,地黃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經被食用了!一般來說,可以醃製鹹菜、地黃切絲涼拌、煮粥喝等方式食用,也可以泡酒或泡茶喝的。

  • 4 # 桂北老邪

    常被稱作“老頭喝酒”,農村這種植物根部是中藥,既能清熱又滋補。

    農村的很多植物非常有意思,人們為了對它們有更深刻的印象,就給它們起別稱,方便記憶,基本上在不同的地方,同種植物的說法都有可能不同,如車前草,意思是“一種長在車前,用於尿血的草藥”,龍葵果在我們這邊稱為“野葡萄”,意思是“一種和野葡萄十分相似的果”

    那麼,“老頭喝酒”又是如何解釋呢?其實,這也是一種根據外觀特點來命名的植物。

    之所以有“老頭喝酒”的稱呼,得從花說起,花兒形同酒杯,正如老人醉態朦朧,滴酒入口的姿勢,微風一吹還稍稍擺動,好似那滴酒懸掛於杯而不掉,太有意境了。

    這種植物就是地黃,經過前人潤色之後,得到這樣的雅號。

    地黃是農村的一種中藥材,人們將其根部挖出當黃色染料,因而有個“黃”字,至於“地”,就是生長於地下的意思了,地黃的藥用功效,這一點要分析生品和炮製品,炮製方法的不同,功效上同樣也不同。

    先說生品,也就是生地黃,為其原植物的乾燥快根,生地黃的功效主要在於清熱,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的功效

    生地黃一般用於熱病煩渴,發斑,吐血和陰虛內熱等等,經過蒸制後,成了熟地黃,藥性由寒轉溫,功效也由清轉成補,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此時作用可就不同了。

    熟地黃可用於陰虛證,比如腰膝痠軟,耳鳴,盜汗,心悸等等。

    大家熟悉的六某某丸的,其中用的是熟地黃,並非生地黃,一些人搞錯了,用藥還是需要醫生來指導才有效,實際上嚴格來說,還有鮮地黃和熟地炭,這裡就不一一解釋了。

    農村就是一個“藏寶閣”,有很多藥用植物,讓我們有機會來選擇適用的中藥材,來為健康護航,“老頭喝酒”就是一種常見中藥,沒有什麼老頭,也沒有酒。選擇地黃時,還是要以自己的情況為主,生地黃和熟地黃,看起來一個顏色深,一個淺,功效作用可不同。

  • 5 # 半仙愛釣魚

    這叫地黃,我們老家農村把這個也叫“炮仗花”,因為小時候最喜歡把花瓣摘下來,捏住敞口的部分,另一隻手輕輕一拍,由於下埠小,會形成“啪”的一聲清脆響聲。

    如果將花瓣嚼一嚼會感受到略微帶點甜味。

    捏碎了,會有淡淡的花香,如果採集的夠多,還能捏出帶顏色的花汁。

    地黃很常見,但也是一種藥材,小時候如果哪裡受傷流血了,就把花瓣摘下來揉碎敷在上面,止血效果不錯。

    另外地黃的根部也是藥材,平常吃的六味地黃丸的原材料就是這個。

    不過也分鮮地黃和生地黃,藥效不太一樣,需要區分一下。

    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用於熱病傷陰,舌絳煩渴,發斑發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於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

  • 6 # 寶樹堂餘藥師

    其實就是地黃~或許是這種野花的外形長得像酒杯,或許是花的甜汁有點兒淡淡的酒香味,所以才被叫做“老頭喝酒”。現在野外的地黃已經很少了,所以大多數都是人工種植的,很好養活的,對於環境的適應性很強。炮製方法不同,藥效也是不同的,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乾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知名的地黃丸使用的即是熟地黃,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對於補腎壯陽有很好的效果。

    農村比較多見就是用熟地黃去泡酒,有的還新增枸杞、人參、韭菜籽,成為一種補腎健體的藥酒,藥酒要使用高度的純糧酒,最好使用65度以上的白酒,白酒度數越高,越能讓藥效揮發的快,也更能溶於酒,這種酒雖然滋補效果極好,但也不易多喝,每天最多一兩即可。陰虛火旺的忌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0.90歲的人還有救治的價值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