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老申說史

    北魏最大的決策失誤是: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為什麼這麼說呢?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以進攻南齊為藉口,率領文武大臣及步兵騎兵三十多萬南下。行至洛陽時,正好碰到秋雨綿綿,道路泥濘,行軍困難,但孝文帝仍堅持行軍,大臣們本就不想征伐北齊便借天氣原因紛紛出來勸阻,孝文帝則乘機迫使大臣們同意了遷都洛陽的要求,這便是北魏孝文帝改革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舉措——遷都洛陽。

    這一舉措的成功方便了北魏進一步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並加強了對黃河流域的統治。但是遷都洛陽除了給北魏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之後,也帶了巨大負面影響。

    一、遷洛破壞了拓跋鮮卑原來的利益制衡關係,激化了拓跋鮮卑的內部矛盾,使北魏王朝原來的立國根基動搖了。特別是南遷後,在北方設定六鎮防範柔然,根本沒有融入漢族文化,後來的北魏分裂以及產生的八柱國都由此演化而來。

    二、分定姓族,使鮮卑宗室貴族等成為一個特權階層,在漢化改革過程中獲得了最大利益,與鮮卑民族中的其他階層形成了嚴重的分化和對立。

    三、南遷促使北魏統治集團腐化墮落,喪失了平城時代的樸素傳統和尚武精神,重走西晉司馬氏集團的老路,無可挽回地腐敗下去,並且激化了社會階級矛盾。

    呂思勉先生曾有論雲:“南遷之計,於虜為損乎?為益乎?……謂武質而安,文華而亂,固已曲盡事情,離乎夷狄而未即乎中國,固不免有此禍。然遂終自安於夷狄可乎?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一人如是,一族亦然。鳥飛準繩,豈計一時之曲直?是則以一時言,南遷於虜若為害,以永久言,於虜實為利也。孝文亦人傑哉!”呂先生所論言簡意賅,將民族融合的終極規律與鮮卑民族盛衰的命運結合起來,這是比較公道和深刻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恆大的裝修質量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