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山上的俠客
-
2 # 理工男價值觀
城市本應該是體現效率的地方,因為資源很集中,資源交換和配置距離都比較短,物流成本也相對比較低,物流速度也比較快。
但是有那麼一段時間,認為城市太大了不行,會出現環境汙染和交通擁堵的城市病,這不好,於是不主張發展大城市,鼓勵農村人口向鄉鎮,鄉鎮人口向地市,地市人口向省會或者中心城市有秩序的合理梯次流動,不要都跑到省會城市來,或者叫城鎮化。
很顯然,這是一個偽命題。原因如下:
1、人口不管是集中在大城市,還是分佈在小城鎮,只要他們買車,總排放量是一定的。甚至更高,因為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較遠,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那麼方便,付出的資源交換成本更高,排放可能更多;
2、交通擁堵問題可以解決,比如修建高架橋,比如合理規劃,比如修建地鐵等,中國的大城市的人均地鐵里程比起美國還差很遠;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現在國家重點發展的中心城市就是鼓勵人口向中心城市遷移,使中心城市的優質資源能夠得到更加合理且充分的配置,且資源交換與配置的社會總體成本更低,比如地鐵是電力驅動的,一般人口透過地鐵通勤,不開車,這會減少大量碳排放,也更快,也便宜。
言歸正傳,城市是最經濟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資源能夠在城市以最優效率的方式配置,資源價格是最經濟的。比如,在大城市買一臺膝上型電腦的價格肯定要比從農村乘坐長途大巴到大城市買一臺膝上型電腦要便宜,因為賣家的倉儲、物流、營銷和推廣等成本均攤到單檯筆記本上成本相對較低,且並不需要支付其他如大巴車的費用,可能坐幾站地鐵就到。
城市可以包羅永珍,有錢人,窮人都可以生活。只要每天出去隨便乾點事,一天的生活費就有了,購物,出行,就醫都比農村方便,成本也比農村相對低些,對有些窮人來說在城市是最經濟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