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竹絲
-
2 # 河洛堂
對農政策的利弊已經顯現,種地和外出打工帶來的收益嚴重脫鉤,糧食的壓力恐怕沒有我們想的那麼樂觀,對農政策急需改變,眼下習大大提出的鄉村振興,一定會解決長期以來三農的問題。
-
3 # 琿春徐飛768
這種狀況,是中國實現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狀況,理應正確對待,無需大驚小怪。
正如你所說,國家正在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按照國務院《關於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到2022年,全國將建成高標準農田10億畝,以此可以穩定保障糧食產能在1萬億斤以上,約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80%以上。
至於出現大量撂荒土地,有兩個原因:一是偏遠山區的貪瘠土地居多,因為土地面積少,每家只有兩三畝地,靠種地難以養家餬口,所以被農民撂荒了。但一共撂荒多少,目前尚無準確資料。我個人做過估算,撂荒土地不超過總面積的5%左右。二是國家為了恢復地力,有計劃地進行輪作,今年也故意撂荒了耕地3000萬畝。
總之,沒有必要對撂荒土地擔心,完全在國家計劃掌控之中。中國人均佔有糧食475公斤以上。國家糧食是安全的。
-
4 # 蹇微居士
趨利避害,是人之長情。一畝三分的薄地,雖不致飢餓,也不能富足,已成農民的雞肋,五六十歲的人,一早城裡,一晚村莊,每日近二百元的收入,才是勉強可以縣城買房、娶親、供孩子城裡讀書的有力支撐。
這種人與地,收入與支出關係的糾結,是造成農村土地荒蕪的主因,所以,農民的養老,土地的投入產出,才是農村的主要問題。
-
5 # 香樟樹
主要還是要讓農民種糧有積極性才是真理,種一畝地的純收入如果還不如在城裡打三天工掙錢多,那還是讓土地荒蕪了吧。
-
6 # 樂善好施66
耕地減少是不容爭辯的事實,尤其大量良田被永久去農化,應當引起高度重視!我們都可以看到城市在不斷以指數擴張,令人痛心!新區幾乎是空城,有必要嗎?而且還在年復一年的這樣,應該提倡土地集約化利用,有些地方政府把城市擴張視為政績,更是不可取的,農村也是空心村,不斷外擴,佔用大量耕地,中央應該從政策層面引導土地合理利用,嚴格控制城市擴張,空心村土地利用,統籌發展與耕地保護!
-
7 # 珍惜人生152628290
平川的土地除了建設用地基本沒有撂荒,山區的年輕人搬走了,老人種地有困難,撂荒是可能的現在關鍵問題是如何利用好山區土地,因為哪裡的土地也在耕種面積裡面。
-
8 # 黃方萬158
這是個體化向集約化轉變方式之一。既然土地被拋荒,說明這土地擁有者由於各種原因,不會善養土地了。這就給國家或者集體,擁有了收回土地的機會。只要調節合理,一定會達到滿意之效果。有人不願種地,有人很想種地。稍加指導,土地就會按照人們的需要去種植。整理土地,是農田進化的必須。只有把土地整理好了,那種先進的耕種模式,才能發揮它的無比優越。一張白紙,能寫畫出自己滿意的東西。無憂無慮,各所其張。望人們,能在理想的田野上,心想國家,情繫人民,保障自己,優好發展。這樣中國的人們,一定會在發展中越來越好,美麗的鄉土風情,會在土地的最佳化中,變成人間仙境。
-
9 # 閒不住的豬
以前農村只要能達到人均一畝地,一家人就能夠有吃有喝。日子雖然不很寬裕,倒也是悠哉悠哉。現在社會再有這樣的人均土地面積,我估計一家人要窮的揭不開鍋。棄農從商,棄農打工,家裡能夠種地的都是些六十歲以上的了。種點夠一家人吃就可以了,糧食價格那麼底,二十年前的價格和現在差不多吧?人均工資可是漲了十多倍吧?農村人不會算大帳,老婆孩子熱炕頭,為了維持自己家庭的溫飽就只能出門經商打工。種地一年一畝地能夠收入幾百塊錢吧?還不如有點技術的建築工人一天的收入!呵呵呵,講啥農業情懷!
-
10 # 知丘陵
一方面在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一方面大量的耕地開始荒蕪,你怎麼看待這種現狀?
這個沒有什麼可奇怪的呀!中國地域廣大幅員遼闊,就農業人口也是好幾個億。除了大戈壁、沙漠和荒無人煙的大山區以為外,城市佔地面積畢竟是少數,其餘全是農村了。不能說東邊在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就能保證西邊沒有人繼續舍棄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去追求自己能賺更多錢的機會吧!可能正是因為有這種現象在不斷發生發展,國家才著手並提倡合村並居,發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呀!
有人說了,幹脆把土地收歸國有,開展大集團高標準農業。可是小編要說:老兄,這不行啊!國家的聯產承包責任制政策還有幾十年呢!可以這麼說吧!如果要那樣的話,國家這麼做也很容易,只須簡單幾個字的紅標頭檔案一發就辦到了。要是真那樣做了,國家就會有不可承受之重:
這樣吧!光憑本人瞎說八道說明不了什麼,還是舉個例子比較方便。
比如有這麼一個農戶,一家四口在十多年前就舉家出門闖蕩江湖了,但老家的房子還在,也有幾畝的土地使用權,但土地巳經被別人種了十幾年分文不取。現在在某市又有房有車有自己的家庭企業。除女兒出嫁以外,自己又娶了兒媳婦,又生了孫兒孫女兩個,這就變成了一家六口了吧!如果國家突然提出要收回他的土地使用權,他必須馬上回來有千萬條理由找國家、找政府要吃要喝要討說法。這樣的例子恐怕在全國不說成萬上億,起碼也有成千上萬吧!
(最令人欣賞的網路農田圖)
-
11 # 老農老孫476
這是農村存在的兩種情況。一方面,大量耕地(大量是多少好像沒有一個具體統計資料,反正量比較大)撂荒,總之不是好事情,是農業存在的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方面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我認為是解決農田撂荒的一種方法之一,建設高標準農田,必須是排水,灌溉,道路以及電力設施都是高標準的,規模化的農田。不會存在因為土地碎片化原因而引起什麼灌溉渠道、排水道堵塞,斷頭路等問題,這樣就解決了因為上述原因而引起不能耕種而撂荒的那部分土地。實現高標準農田以後,有利於農田機械化操作,為實現農業現代化打好基礎。如果全國十八億畝耕地都建成了高標準農田,那中國農業距離現代化已經不遠了。
-
12 # 明月如初
一方面在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一方面大量的耕地開始荒蕪,你怎麼看待這種現狀?
首先要分析大量的耕地是怎麼荒蕪的,本來人均土地面積就不多,這點土地在以前只夠溫飽的,有的地方甚至溫飽都成問題,這一畝三分地往上40年,農民把它當做寶貝疙瘩,因為時代限制,那時候填飽肚子為第一要素,隨著改革開放,經濟搞活,大量的農民進城打工,家裡農村的一畝三分地成了雞肋,食之無味,丟之可惜,慢慢的就都放棄了,我們老家在沂蒙山區,小的時候,農民把山頭的地都種的的很仔細,現在河邊的平地,都荒蕪著無人問津了,曾經不止一次的聽老一輩的長輩們說過,出去打半個月的工比在家種一年的地收入都高,是啊,歸根結底還是社會進步了,經濟增長了,現在不是單純的靠種地過活的時候了,這種土地荒蕪的情況,在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尤為嚴重,我05年左右在蘇州 杭州 寧波等地工作的時候,已經見過大面積的土地荒蕪的情況,既然不用種地就能填飽肚子,相信沒有幾個人會去種地的,畢竟種地太累太苦了。
我以前就是做土地工作的,經歷過一次全國性的土地大普查,以縣為單位的話,基本上普查的耕地面積比上一次的土地大普查面積都要小,這就充分說明,經濟在發展,而耕地面積是逐年萎縮的,大量的人為荒置,看著讓人心疼。以人均看的話,這點土地不足以引起農民本身的重視,但是站在國家的角度,這種耕地荒蕪程度還是很危險的,18億畝耕地,這是紅線,一條不能逾越的紅線,因為這個是我們國家的根本,國家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就是為了應對大量的耕地荒蕪,包括現在的土地整合流轉,都是在想方設法的去解決土地荒蕪問題,國家重視三農,發展三農事業,國家振興,離不開農業的振興,只有農民農村富了,我們才是真正的富了,才是真正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13 # 渴望殷鬱
一方面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一方面大量的耕地開始荒蕪,你怎麼看待這種現狀?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掃來竹葉煮茶葉,劈碎松根煮茶根。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是歷史的沉澱,是時代的召喚,是黨中央的英明決策,是明智之舉。從現實情況來說,中國是個有十四億人口的大國,又是一個農業大國。十四億人口,喉嚨深似海,日月快如梭。農業是國家的基礎,糧食是基礎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從歷史來說,千年故國,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國無農不穩,民無糧不安。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牢記歷史的教訓,開創輝煌的未來。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糧食安全,民殷才能國富,是民族復興,農村振興,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基礎性保障舉措。
第二,春風桃李花開度,秋雨梧桐花落時。鄉村興,百業興。糧食穩,天下安。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是民族復興,農村振興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土地承包,一家一戶,分散零片。各家各戶,自主經營。多品種種植,多渠道出售。形不成規模,出不了品牌。分田到戶,分片經營。制約了農業現代化,智慧化的發展。農村振興,必須要走出這個困境。開展建設高標準農田,一是保障了糧食安全,二是順應了農村振興。開展建設高標準農田,土地連片種植,科學耕作。糧種統一,播種施肥,鋤草澆水,收割銷售,機械化操作,現代化運作,一條龍服務。快捷,方便,高效。創品牌,上專案。辦企業,謀發展,解決農村人就業,幫助農牧民致富,農村村容村貌建設,改變農村人宜居環境等等,都將會起到一定的帶動作用。
第三,萬事盡從忙裡錯,一心須向靜中安。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是明智之舉,長久之策,國之大幸,民之所盼。是農村振興,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也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內容之一。必須精準施策,有序穩妥推進。再說,農村大量土地荒蕪現象。中國土地遼闊,東西南北中,平原河流,高山峻嶺,情況不同,形態各異。平原水地,永遠是寶,沒有撂荒現象。靠天吃飯,荒山野嶺,邊遠偏僻地區,有撂荒現象,但這種現象是暫時的,不長久的。隨著國家十四五規劃開局實施,農村振興,一系列政策落實,這種撂荒現象將會逐漸消失,得以解決。
-
14 # 嘶嘶哀鳴的驥
因為高標準農田建設是上面號召的。有資金補貼,有政績。而有些耕地比較偏僻,上面來人也看不到。種了,政府也沒有多少收益,現在人誰還幹這傻事?
-
15 # 三農問題探討者
不請自來!
正是因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在透過調研視察工作之後,審時度勢地發現了全國農村大量的耕地荒蕪,特別是貧困山區的這種現象,更加的嚴重,才試點性地在全國有條件的平原地區,舉辦一億畝高標準豐產農田的基本建設和一百個以行政村為集體的試點工作。其目的已經非常明瞭了,若干年後,也許這就是我們未來中國農業的走向!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現在農村的耕地大量的荒蕪呢?
首先這種拋荒現象,在經濟發達的平原地區,絕無僅有!因為平原地區的農田,更加地適合大型機械化連片種植,而近年來各地擁現的大量農莊,種田大戶幾乎都在平原地區,他們幾乎充數在整個平原地區!所以說平原地區幾乎看不到大面積拋荒的現象……!
而在經濟不發達的貧困山區,農民們為了生計,不得不背井離鄉的去外地打拼,再加上中國的地形地貌多丘陵山區,土地高低不平,難以連片化種植,也難以大型機械化作業,所以農民們不得不將自己熱愛的土地拋荒,令其荒蕪。
關於題主所問,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筆者認為,農村大量耕地荒蕪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原因就是種地不掙錢,糧賤傷農,難以形成規模化種植,就難以形成氣候,也就難以實現掙錢的夢想!
要想徹底改變目前的囧境,國家和政府光靠種地補貽和財政補貼,已經難以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目標,必須以政策扶持,產業扶持,古語說的好:授之以魚,則不如授之以漁,只有讓農村實行產業化結構,以工輔農,讓農民在家能夠掙到足以養家餬口的錢,農村留住了青壯年勞動力,那麼耕地荒蕪的現象,就可以得到徹底的解決!
回覆列表
農田荒蕪是南方沿海省市的普遍現象,產糧大省開展農田標準化建設是為了提高糧食產量,南方沿海省市地少產量少,代表不了全國性的大方向,所以農田基本建設對全國性而言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