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非誠勿擾

    前朝的歷史都是後代修的。清朝滅亡,袁世凱命趙爾巽修清史,亂世中清史沒有完成,稱《清史稿》。《清史稿》遺漏甚多,於是建國後國家組織專家修清史,到現在為止尚未完成

  • 2 # 小瘋瘋34

    從史記到明史的“二十四史”是清朝“整理並修訂”,自然是沒有清史啦。

    而且由於各種歷史原因,清史只有“清史稿”——咱們某個省自己出那個清史,侷限性太大,沒啥參考價值。

  • 3 # 樵者歸來

    這個原因其實不復雜,傳說當時在清朝乾隆初年,乾隆下令刊行上朝的《明史》,然後加先前各朝歷史,命名為《二十二史》。後來又增加了《舊唐書》成為《二十三史》。再後來從明朝《永樂大典》中轉摘錄出來的《舊五代史》,經乾隆皇帝同意欽定,合稱《欽定二十四史》。這就是中國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規模修訂匯刻。

    這部書上起傳說中的黃帝(約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按照先後順序分別為是:《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朝本朝還沒有來得及修訂就被民國取代了。

    1921年,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曾下令將《新元史》列入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為“二十五史”。但各省多數地方不同意將新元史列入。後來史學界有的建議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將兩書都列入正史,計劃形成“二十六史”。但爭論到後來仍然是《清史稿》階段,《二十四史》的稱呼還是沒有改變。

    新中國成立以後出版了點校本《二十四史》,是毛澤東主席指示,周恩來總理親自部署,由中華書局組織全國百餘位文史專家,全國學術界、出版界通力合作,歷時二十年完成的新中國最宏大的古籍整理工程。以上就是我們所瞭解到的一些二十四史的史料。

  • 4 # 百花亭雜談

    二十四史的最後一部是《明史》,其中並沒有《清史》,那麼怎麼沒有《清史》呢?

    按照中國的歷史傳統,中華民國推翻了清朝後,《清史》的編纂任務就落到了當時的北洋政府頭上,而北洋政府也在1914年啟動了《清史》的編纂工程。歷經14年,到了1927年,《清史》大致有了一個原型,被稱為《清史稿》,然後北洋政府就倒臺了。眼看成書無望,乾脆直接將《清史稿》出版了。

    由於《清史稿》的編纂者中有許多清朝遺臣,所以後來的南京國民政府認為這部書弘揚滿清統治,就把它徹底否定了,但由於時局動盪,日本侵華,南京國民政府就再沒有重修《清史》了。

    《清史稿》不能算是定稿的“正史”,只能算是一個半成品,其中有許多史料有嚴重問題,而且並沒有經過嚴格校對。

    《清史》在新中國的重新修訂是在2002年以後,國家啟動了《清史》編纂工作,不過這部書什麼時候定稿發行,還不得而知。

  • 5 # AlexanderG

    修史書的慣例是後朝修前朝史書。比如《三國志》是晉朝人修的,《宋史》是元朝人修的,《明史》是清朝修的。所以正常《清史》由民國來修,而且實際上袁世凱也組織人修了,目前有《清史稿》傳世。由於後來的戰亂而沒有繼續修史,至於為什麼現在不修,我也說不上來,可能和政治有關

  • 6 # TonyDeng

    二十四史是一個籠統的稱呼,早期是二十二史,後來增補入圍,清朝時把這一批史書叫二十四史,民國後追加《清史稿》叫二十五史。正式的《清史》和《民國史》現在都沒釋出。其實歷史正規書籍並不僅僅是二十四史,還有許多典籍也是需要的,不要總覺得二十四史才是正式史書。

  • 7 # MR阿柒

    二十四史的概念是在清代由乾隆欽定的,所以一般講二十四史的時候是不包括清史稿的,二十五史的話要包括新元史,二十六史才包括清史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蘇聯?為什麼要成立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