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考核裡有一項,年度預算任務,完成率正負5%,沒有完成就扣負責人的績效,為了完成預算任務,拼命的花錢,而且合法合規的花錢。曾經不懂事,為公司節約了300多萬,結果被要求一個季度內把錢花完。雖然不是個人的錢,但是心疼。節約了,錢不會發給員工,相反還要扣績效……所以,大家以完成預算任務為目標,根本沒有成本意識……這是體制問題還是領導問題?
回覆列表
-
1 # 追逐陽光的小格
-
2 # 平凡小百姓
不正常
1.制定績效和預算的管理目的是什麼?
績效是衡量公司的投入產出比,是評估各崗位履職情況。預算是為了合理控制成本,保障運營所需的現金流,合理規劃資金排程。
績效和預算的管理初衷與實際執行已經產生了質的差異。
2.績效和預算不但沒起到激勵作用
在兼顧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長期目標,在保證產品質量安全好公司品牌美譽度的前提下,無論是採取改進製作工藝流程還是控制人員編制等的各項合理措施而帶來的成本降低都是有利於企業發展的,應予以獎勵。反之則應處罰。
超預算但能帶來利潤的合理提升也不是壞事,畢竟業績是需要資源支援的,具體要看超出的預算到底產生了什麼結果。這需要財務資料分析做支援。
3.出現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調整。
制定制度尤其是資料指標不是跟著感覺走,而是拿客觀歷史資料與現在的行業環境和現有團隊和資源情況綜合評估後而定的。是要週期性分析和修正的,一成不變的制度害人害己。
-
3 # 賢笙企業管理諮詢
企業的問題都是體制的問題。表面看是領導問題、員工問題,其實都是人的問題,而人的問題都是人性(人只關心和自己有關係的事)的問題。關係就是體制,企業體制就是老闆與員工的關係。
為什麼員工不顧成本浪費,只保證考核,就是因為成本是公司的老闆的,和員工沒關係;考核目標和員工績效有關係,所以員工會努力完成。
改制度、改機制都不如改體制,透過體制改革與工作發生關係,員工才會真的操心負責。
-
4 # 筏度有我榮姐
要知道我們還不是完全市場機制,我們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你節約了成本那與你相關的產業鏈就難以生存了。我也是費了好大勁爬到一定高度才明白這個道理。
-
5 # grrrpt
正常, kpi的考核是因為人治已經管理不過來必須引入制度管理, 但是在制度前提下你卻在人為考慮成本, 也就是人治, 兩者只能佔其一,要兩者兼顧的實際情況往往是打著節約的旗子大行腐敗
早晚要改革。
制度不行,改制度;
流程不行,換流程;
人不行,就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