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奇聞異事新視界

    乾隆即位不久,聽說江南風景如畫,他很想去江南巡視,便派大學士訥親去江南檢視道路,當時有些大臣反對,訥親也不贊成,便給皇帝回信說:蘇州城外都說虎丘很有名,實際上就像一個大墳堆;蘇州城裡河道狹窄,糞便和船隻擁擠在一起,每到中午過後,臭氣熏天,根本不算什麼風景。皇帝聽了彙報,只好暫時取消了這個念頭。到了乾隆十四年,江南的地方官吏為了迎合乾隆,上奏請求南巡。這正合乾隆心意,況且當時天下基本穩定,他極力崇敬祖父康熙帝也曾六下江南,便決定開始第一次南巡。

    乾隆南巡的目的除遊名勝、尋享樂外,還巡視河工海防、體察民情、恩賜各級官員、閱兵祭祀。在這些過程中發生的故事也不少,我們略摘一二。

    乾隆每次下江南都帶著畫師,描繪江南的美景,回京以後,在圓明園和承德避暑山莊仿建。江南四大名園:南京的瞻園,海寧的安瀾園,杭州的小有天園和蘇州獅子林都在圓明園重建。

    “六度南巡止,他年夢寐遊”,六次南巡排場一次比一次打,耗費也一次比一次多,給百姓帶來深重的災難。一次,乾隆到蘇州,見靈巖村的梅樹長得有一人合抱那麼粗,便讚歎不已,當時以為內大臣拔出腰刀假裝砍樹,乾隆及時制止問為什麼,大臣說:“恨這棵樹沒長在圓明園,讓皇帝跋山涉水來看它”,乾隆知道這是在諷刺他,很不高興但也不好發作。

    還有一件,當時紀曉嵐任侍讀學士士,勸說皇帝,“東南一帶已經財力枯竭了,皇上得想辦法救濟他們啊”, 乾隆大怒,罵紀曉嵐說:“朕以為你有才華,才讓你掌管四庫書館,其實也不過把你當戲子一樣看,你竟敢妄談國事!以後也有南巡官員諫言,都被懲處。可見,這時國家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乾隆愛江南美女,每次來都少不了尋花問柳,所以皇后天天和他吵架,乾隆一氣之下,便把皇后送返回京。在江南節次照常膳底檔中確實有記載,頭一天晚上還有皇后的名單,第二天便沒有了,可見確有其事。

    閱兵也是乾隆南巡活動中的一項重要活動,歷代皇帝騎馬射箭技術比較強,在乾隆年間,太平日子已久,不論八旗兵,還是綠營兵都過著奢靡的生活,將軍喜歡坐轎子而不騎馬,士兵喜歡吹簫而不練武,乾隆看見這種場面極為不滿,便下令禁止,本想透過閱兵,訓練士兵,扭轉頹敗風氣,不料鬧出很多笑話,一時成為笑談。

  • 2 # 佃二代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遇一瓜農,相談甚歡,臨走時卻要殺他!乾隆皇帝是很多影視劇中被演繹最多的皇帝了,比如《還珠格格》、《延禧攻略》、《如懿傳》、《甄嬛傳》等,關於乾隆皇帝的的民間傳聞也是不勝列舉了,可見乾隆皇帝在百姓的認知中是一位放蕩不羈又喜歡遊山玩水的好皇帝。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說一則乾隆皇帝的奇聞異事。

    乾隆皇帝

    這件事是發生在乾隆六下江南的時候。正值炎炎夏日,乾隆忙完了朝政,就帶著身邊的幾個親信一番喬裝打扮後就出宮了。乾隆當時只是因為閒來無事又加夏日給他帶來的煩躁情緒,所以想在宮外找點新奇的事來緩解一下心情。

    然而天氣太過炎熱,皇帝又是千金之軀,根本就經受不住這種Sunny的暴曬,以至於沒走多遠就汗流浹背了。隨後乾隆想著找點可以消暑的東西來緩解緩解,但是卻發現眼前並沒有什麼店家,放眼望去都是田地。正當一群人都著急的時候,乾隆發現不遠處有一個賣西瓜的,只見一位瓜農搖著蒲扇在棚子底下喝茶,卻沒有聽到他的吆喝聲,也不招攬客人。乾隆覺得很奇怪,就帶著隨從走上前去,要買西瓜吃。

    影視劇中乾隆出遊

    讓人更驚奇的是,瓜農的攤位上竟只有一個西瓜,瓜地裡也沒有西瓜了。乾隆這時要買這唯一的西瓜,但是這位瓜農卻說:“這個瓜不賣,是留給自家人吃的。”乾隆一聽就勃然大怒,皇帝要吃個西瓜竟然不讓吃。瓜農看了看眼前的一群人,其中一人相貌堂堂,有王者氣勢,料定此人不是一般人,便讓他說出真實身份,西瓜可以送給他。乾隆覺得這個瓜農很有意思,便給他說了自己的身份,瓜農也很信守承諾,便將西瓜送給了乾隆,還一同坐下一邊吃瓜,一邊閒談。

    乾隆下江南

    在聊天的過程中,乾隆發現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談吐不像是一個瓜農,定有大才,於是便心生招他入朝為官的念頭。老農知道乾隆的意思,便以山野村夫,不懂人情世故為由,婉拒了乾隆好意。乾隆沒有再強求,於是便沒有再提及。

    但是身邊侍衛追上前去,發現那人已經不見了蹤影,乾隆回想到,或許是一仙人,於是作罷。

  • 3 # 月下讀書

    乾隆效仿康熙六次南巡,每一次都是聲勢浩大,勞民傷財。途中消耗錢財不知凡幾,每到一地防衛嚴密,能有什麼奇聞異事,不要相信影視小說裡面的編撰。

    最奇聞的恐怕來之於乾隆本身,歷史公案,都說雍正曾經用女兒換了海寧陳家的兒子,這個兒子就是乾隆。乾隆估計也是自己想搞搞清楚身世。

  • 4 # 導演青寧

    多年前,我編導撰稿了一個系列清宮紀錄片中的兩集,其中一集《繽紛后妃寂寞園寢》,敘述了東陵所葬諸后妃的命運沉浮。現摘錄有關乾隆下江南中牽扯到的兩位皇后不同的人生落幕片斷的解說,回答這個標題:

    弘曆還是皇子的時候,父皇雍正給他指定了兩樁婚事。這兩個女人在他繼承皇位以後相繼成了第一、二任皇后。前者紅顏命薄,後者晚景淒涼。

    孝獻皇后是以樸素節儉、處事公平贏得乾隆恩愛和嬪妃尊敬的。從來不見她珠光寶器的招搖和頤指氣使的做派。生活中她幾乎是一位素面朝天的皇后。

    皇后獻給皇帝的生日禮物,是親手縫製的一個荷包。不用金銀絲線雕琢,只在傳統鹿羔皮上用功精做,以提醒皇上不要忘本。這對於喜歡奢華、好大喜功的乾隆來講,可以是規勸;也可以是添堵。她並非不曉得這裡面的深淺禍福。好在皇帝還沒有看淡那份結髮夫妻的情分。

    皇后靜靜地做著一個賢明皇后該做的一切。一生中只有一次違背祖制向皇上討要東西,她提出本該死後才能評議追封的諡號。那是在給一位亡故皇貴妃議論諡號的時候。她含淚說道:“我朝後諡上都有一個孝字。倘若允許自己百年之後諡有賢字,我一定會更加終身自勵,以不負這兩個字。”不久,皇后以37歲的年華,病逝於隨駕東巡途中的山東德州。乾隆痛不欲生,親自扶梓回到京城,追諡愛妻為孝賢皇后。

    獨守靈堂,詩人乾隆作《述悲賦》傾訴哀痛至極的無限淒涼:“念懿後之作配,廿二年而於斯;痛一旦之永訣,隔陰陽而莫知……”,流露出皇帝作為一箇中年喪妻的男人孤雁傷悲、看破紅塵的悲觀情緒。“信人生之如夢兮,了萬事之皆虛。嗚呼,悲莫悲兮生別離,失內位兮熟予隨?”這一刻,像極了他的曾祖順治。此後,無論哪一個后妃怎樣得寵,都無法替代弘曆內心深處對愛妻的眷戀。

    如果說丈夫對結髮妻子的這份哀思,妻子可以想到的話;那麼皇帝由治喪引發了一場上至朝廷,下至地方的官場風波,恐怕就不是皇后所能料到的。這場先從斥責兩個異母皇子沒有哀容、不盡仁孝開始,借喪儀細節,百般挑剔,先後牽連50餘位官員罰俸、降職、削爵、甚至殺頭的事件,實在是乾隆整飭吏治懈怠、官場扯皮的藉口。憑著心情不好的因由,好拉下臉皮來做事。這是乾隆與順治的不同。

    繼任的皇后烏喇那拉氏,是另外一種性格的賢德皇后。她穩定的履行了15年皇后職責,母儀天下的風範一點不遜於孝賢皇后。但是她自己知道這可能不是最終的結局。她不能很好地做到有效規勸越來越放任自流的皇帝;或者換句話說,越來越不檢點的皇帝不再能夠聽得進逆耳的聲音。特別是追求美色的口味越發刁鑽起來。

    南巡的聖駕又一次來到軟玉溫存的杭州城裡。這是那拉皇后命運轉折的開始。

    那一天晚上,她無法控制多年隱忍的苦衷,也再想不出更好的方法勸阻皇上越來越出格的行為。於是,手持揣了好多日子的諫章,闖進乾隆與一千女尼裸體歡娛的寢宮。

    於是,龍顏怒了。怒了的龍顏很不好看。

    諫章也就撕了。祖訓只背了個開頭。

    於是,那拉皇后第一次在皇帝面前表現出了激動的一面。她改變了一下跪的姿勢,用剪刀剪下來自己的頭髮,說皇帝既然喜歡女尼,臣妾也落髮以博聖上一樂!這讓惱怒但依然思維敏捷的乾隆抓住了把柄,給了日後拿的出手又讓皇后無可辯駁的罪款。因為剃髮在清朝是天大的罪過。

    第二天,人們莫名地發現皇帝身邊沒有了那拉皇后。她已經孤零零地踏在回京的官道上。

    轉過年來,那拉皇后死在人們習慣於稱為冷宮的一座小院舍裡,身邊只有兩個宮女。這是給答應們配屬的最低標準。

    皇恩浩蕩,烏喇那拉皇后的名分沒有收回,皇帝生前也就沒有再更換皇后,但是那拉皇后卻沒有死後陪伴乾隆,合葬地宮。乾隆的諭旨是這樣說的:“皇后自冊立以來尚無失德。去年春,朕巡幸江南,皇后性忽改常,類跡瘋迷。因令先期回京,在宮調攝。此時皇后福分淺薄。朕仍存其位號,已為格外優容。但所有喪儀止可照皇貴妃例行。”(《東華續錄》卷22)後來,合葬裕陵地宮的是另一位孝儀皇后,她是嘉慶皇帝追封的生母魏佳氏。

    那拉皇后的喪儀同樣也牽扯了一批官員罷官、流放、甚至殺頭,不同的是因為治喪規格降低了標準,憤憤不平的大臣主動上疏給自己招來的禍事。皇帝一個也沒有饒恕。

    純惠皇貴妃的墓券曾被兩次開啟過。一次肯定是盜墓者所為,這個開放的皇貴妃墓讓後世的人們看到了這一夥盜賊實在不壞的身手。但是人們更關注另一次開啟墓門幹了些什麼。那是純惠皇貴妃安寢了6年以後的一天,來人把一幅嶄新的棺槨草草地塞到她的一側了事。這就是夕日位居後宮之首的烏喇那拉皇后。沒有神牌,沒有祭祀。

    清東陵這塊皇家萬吉之壤的風水寶地裡,烏喇那拉皇后是唯一一位死後沒有屬於自己陵墓的人。

  • 5 # 關河南望

    乾隆下江南,發生最奇葩的事,就是創作了一首詩,而這首詩是乾隆一生寫的4萬多首詩中,唯一一首入選現代小學課本的詩。這首詩就是《飛雪》。

    個人覺得這首詩對於小學生來講,最大的好處就是好背,好記。其實關於這首詩的創作,是發生在乾隆南巡杭州的時候,杭州下起了大雪,他帶著官員一起去西湖賞雪。對於乾隆這麼勤快的詩人來講,遇此美景怎麼能不吟詩一首呢,然後張口就來:“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到了最後一句忽然卡殼了。

    可能乾隆自己也覺得,這首詩的前三句確實沒什麼深意,雖然是想描寫大雪紛飛的場景,可惜詩句辭藻單調,全靠簡單的數字穿插堆砌成句,這就是妥妥的打油詩啊。他也想有個好的結尾,但一時也想不出來更好的句子,就卡在那裡望著大雪沉思。大臣們也都覺得很尷尬,想著皇上不會又要用數字來糊弄第四句詩吧。

    就在此時,有一位大臣站了出來,替乾隆解了圍。這位大臣具體是誰說法不一,其中最有可能的是這三位,紀曉嵐、劉墉和清代詩人沈德潛,總歸就不是乾隆寫的。這三位大臣的其中一位站出來先是對乾隆作的詩吹捧了一番,然後說自己這會也詩興大發,請求皇上將最後一句結尾詩句賜給自己來續接。乾隆一看,有臺階可以下,立刻恩准了大臣的請求,於是這個畫龍點睛之句就是這樣出來的。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家錢鍾書曾在《談藝錄》中評價乾隆的詩是這樣說的“清高宗亦以文為詩,語助拖沓,令人作嘔;兼酸與腐,極以文為詩之醜態者,為清高宗之六集”。這麼犀利的言辭在錢鍾書文學批評生涯中都很少見。乾隆的詩有一個明顯不足之處,就是詩句過於直白,像白開水一樣沒有味道。在北京大學未名湖畔,有一塊植樹牌,上面還留有乾隆當年題的詩。雖然已經模糊不清,但詩的第一句還是清晰可見:“清明時節宜種樹”,這麼直白的詩句不僅沒有美感,反而讓人看著忍俊不禁。

  • 6 # 歷史守望者

    清朝的皇帝外出巡視、微服私訪在歷朝歷代帝王中是非常有名的,康熙微服私訪、乾隆六次下江南等等,伴隨這些清帝王巡查地方工作的史料,很多文藝工作者借題發揮想象,創作出無數的香豔題材的小說。

    最為大家廣為熟知的是乾隆爺和夏雨荷相遇大明湖畔的故事,這段故事無從考證,民間戲說和瓊瑤言情小說裡最為多見。今天不談香豔的風花雪夜,只談趣聞奇異的故事。

    大明湖的蛤蟆不會叫

    趣聞指數91%;離奇指數99%

    老濟南的朋友或者常居濟南的朋友都會知道關於大明湖的一些奇聞異事,其中有一件事跟乾隆爺關係非常大,那就是大明湖的蛤蟆不會叫。

    傳說,乾隆爺下江南的時候,每次都喲夜宿在趵突泉或是大明湖旁邊,一來這個地方涼快,二來這地方有風有水有境,非常符合乾隆爺骨子裡的風雅。 乾隆最後一次下江南,同樣是夜宿大明湖。乾隆爺是一個漢化程度很深的帝王,四書五經六藝非常精通。也很喜歡像文人士大夫那樣,喜歡夜裡挑燈讀書。

    人嘛,年紀大了喜歡圖個清淨,乾隆爺晚上讀書的時候,大明湖裡的蛤蟆一直呱呱叫個不停,搞的乾隆爺心煩意亂。

    於是,乾隆爺把隨從喊過來,囑咐隨從出去弄點動靜,別讓這些蛤蟆叫個不停。

    僕人們就來到湖邊,扔石頭驅趕蛤蟆。

    哪知蛤蟆哪理會幾個太監,蛤蟆心想,就你一個太監奴才,還不如我們這些水中之物活的逍遙自在。繼續呱呱叫個不停。

    太監回去稟報,這群蛤蟆不聽話。

    乾隆爺一聽,我的口諭還不好使了。

    於是,提筆寫下“肅靜”二字。讓太監扔到水裡,等於給蛤蟆們下了一道聖旨。哪知蛤蟆們接到聖旨,立刻鴉雀無聲。

    等到乾隆爺離開濟南府的時候,走的匆忙忘了把御旨撤回,這些蛤蟆們到現在還不敢開口。

    這就是大明湖的蛤蟆不會叫的歷史傳聞。

    與農夫對聯打賭吃便便

    趣聞指數94%;離奇指數85%

    乾隆爺是帝王中出了名的愛玩,而且貴為天子玩的還挺另類。

    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路過江南一戶人家,看到還偷玩耍、小雞啄米的景象。隨即出對聯“飢雞盜稻童筒打”,隨從們都不能對答,乾隆爺沾沾自喜、哈哈大笑到你們這幫奴才虧你們天天“之乎者也”吹天冒泡,你們都對不上來,朕以後的江山社稷該依仗誰。

    此時,有個當地的落魄秀才聽到了,說這有什麼難的。

    乾隆一聽,這分明是潑冷水。上前問道,老人家可不要信口開河。

    老秀才說道,哪敢哪敢。

    乾隆說,要是對不上來怎麼辦。

    老秀才說,我要是對不上來就吃便便,要是對的上來,老爺您去吃便便。

    乾隆說:好 !

    老秀才開口對到:鼠暑涼梁客咳驚。

    乾隆一聽,目瞪口呆。但還是要履行諾言,老秀才趕緊制止,借一步說話“草民剛才無禮冒犯”。

    乾隆爺,哈哈大笑說,好一雙慧眼,賞黃馬褂一件,黃金百兩。

    隨即,離去。

    其實關於乾隆爺六下江南的趣聞軼事有很多,更多的都是民間插科打諢、茶餘飯後的談資,大家聽個樂呵即可,千萬不要與歷史混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小眾香水最讓你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