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倉陝西特產
-
2 # 小刀王老五
2012年國慶,在爐霍縣城裡吃了一次板栗燉雞湯鍋,是我這麼多年來戀戀不忘的。那段時間到藏區還有點怕,到這家藏族朋友開的店裡硬著頭皮點了板栗燉雞,由於雞現殺,等了很久,可能是久等的原因,可能是對這偏僻的地方的期望值低的原因,但最大可能還是原料地道新鮮的原因,我們一群人都說已經很久沒有喝過這麼濃郁的雞湯,直到過去了這麼多年,還回味無窮
-
3 # 旅行之聲
新疆土火鍋:這種火鍋在新疆流傳的歷史比較長,烏魯木齊798鮮工廠的範文瑞先生說,這種火鍋原先主要流傳在哈密巴里坤、昌吉東四縣,乃至伊犁一帶,在新疆有百年以上歷史,上世紀80年初開始在烏魯木齊市面上出現,90年代以後逐漸擠佔市場,因為用的是新疆容易找到的各類食材,所以被本土新疆人所眷戀和喜愛。另外老新疆的土火鍋裡以前是有酸白菜的,現在因為成本的原因以及一些人不太喜歡這個味道,所以市面上流行的土火鍋基本上再沒放酸白菜了。
現在烏魯木齊各類火鍋可謂風起雲湧,內地的、國外的紛紛大舉進疆。北京羊肉火鍋、東北白肉火鍋、重慶麻辣火鍋、廣東海鮮火鍋、雲南滇味火鍋、臺灣沙茶火鍋、浙江八生火鍋、日韓的紙火鍋、瑞士乳酪火鍋、北韓酸菜白膘火鍋、泰國冰炭火鍋、印度咖哩火鍋.....等在烏魯木齊都擁有一席之地。此類火鍋的燃料多以酒精、燃氣或電來代替,從環保和健康角度有一定的先進性。
新疆的土火鍋因為使用銅質,具有傳熱快、食物加熱均勻、保持食物口感和風味等特點。但銅鏽或引發銅中毒,而且銅離子促進維生素氧化的能力遠超過鐵離子。所以,黃銅火鍋在使用前一般要徹底清洗。此外,土火鍋的加熱一般用木炭或無煙煤,加熱不當時可能會產生少量一氧化碳,因此要注意通風。
土火鍋製作時,將各類食材依次放在一口鍋裡,滿是滿載後蓋上蓋子,採用慢燉的方式,鍋開後揭開蓋子,濃香四溢,便可以大塊享用了
-
4 # 實屬無奈GX
我是重慶人,本地的麻辣火鍋就不再提了。旅遊中碰到最好吃的火鍋是在貴州都勻,當時是從廣西北海旅遊回重慶的路上,臨時決定在都勻休息一晚再走。在大眾點評上找到了這家牛肉清湯火鍋店,特色就是燙新鮮牛肉,牛雜等等與黃牛相關的食材,帶皮黃牛肉粘上當地的糊辣椒,那種美味那種香味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實在是太好吃了,可以幹三碗菜。貴州都勻的湯鍋跟重慶的火鍋是兩回事,重慶是吃火鍋湯底的味道,都勻湯鍋是注重食材的新鮮跟糊海椒的香味。
-
5 # 舌尖上的秦風楚韻
火鍋吃過很多次,但大部分吃的不是川味麻辣火鍋,就是三鮮火鍋,有時候會來一個鴛鴦鍋。要說印象最深刻的,要數在貴州黔東南自治州榕江縣出差時,對方單位招待時吃到的“牛癟火鍋”,據說是當地特色。
之所以印象深刻,首先是鍋底不一樣,平時吃的火鍋湯底或者是麻辣的,或者是三鮮的,也吃過酸菜魚火鍋,酸湯肥牛,但那種“酸湯”卻是第一次吃到。對方大致講過酸湯的製作方式,記不清楚了,就不亂說了。
其次是材料大不同。我們平時會選擇牛肉卷或者肥牛,但“牛癟”卻是第一次聽說。因為據說製作方式外地人可能不太習慣,所以對方對比只是“語焉不詳”的說了幾句。
要說好吃不好吃,這個就因人而異了。同行的幾位同事,有吃的開心的,也有和我一樣,沒吃幾口的。可能還是因為飲食習慣的問題,吃不太慣吧。不過,這東西據說在當地可是十分有名的美食,只能說我沒這個口福吧。雖然沒怎麼吃,但卻印象深刻。
-
6 # 承諾0512
我沒在旅遊途中吃過火鍋,但我知道一個地方的火鍋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習慣和特點,不用太糾結,適合自己的就好!
-
7 # Foodboy
作為一個北方人,吃火鍋也比較多,老式火鍋,優質服務的海底撈等等,大多都是差不多的配菜,差不多的芝麻醬。我其實很不喜歡火鍋沾芝麻醬的,一度費解為啥“都要”配芝麻醬。
自從前幾年去了川渝,我對火鍋的印象顛覆了。
原來吃火鍋是用芝麻油的,原來吃火鍋也可以幹碟,原來還可以涮豬腦,原來可以涮雞屁股,原來這邊喜歡吃折耳根(魚腥草),原來還有那麼多沒有吃過的配菜,不單單牛羊肉,丸子。原來火鍋可以吃的第二天起來菊花疼,好多震撼。講真川渝火鍋種類真多,火鍋店也真多!叫我流連忘返啊,也非常難忘!
-
8 # 棋驢觀美食
成都有句話這麼說:火鍋是一群人的冒菜……所以,吃火鍋,一般兩人以上,按照我自己和朋友的食量,基本上人均3-4個菜。所以我評判火鍋的標準,就是第一涮味道好吃+涮了十個菜以上或煮了半小時以上味道不發苦!高贊裡面推的【小龍坎】【大龍燚】鍋底碎渣渣比較多,煮久了以及菜煮多了就容易糊鍋,然後發苦,(肯定有人說,你自己不曉得多攪拌啊!親,碎渣渣會粘在鍋邊邊上然後煮糊的),所以即使第一口吃下去味道還行,基本上吃到後面都令人想吐……兩個人去這些火鍋,迅速吃完,應該是不錯的……
那麼如果和我一樣在意這個口感,或者本身吃火鍋的人比較多,可以參考下我的推薦:
【麻辣空間】這家火鍋是熬製的帶有味道的火鍋油而不是一大堆碎渣渣底料,所以避免了上述問題,當然,正是因為鍋中沒有底料,所以味道會越煮越淺,最後只剩下鹹味……所以推薦度一般。
【蜀九香】我自己而言,覺得最好的還是蜀九香,味道足,且煮很久鍋底都不會泛苦,而且菜品也比較新鮮,所以當我想好好吃一頓火鍋或招待朋友的時候,我會選蜀九香(想隨便吃一頓火鍋過過癮就在家附近隨便找一家吃了就是)。
另外,為了增強參考意義,我也說下自己口味:在自己更年輕的時候,喜歡特辣特麻重口味,但現在,已經不喜歡爆辣的那種感覺了,我自己在重慶吃火鍋的時候,被辣的嘴唇發痛,這種體驗對我而言是不好的。所以現在我口味在四川這個地方應該算是居中了,如果你是重口味,請謹慎參考。
-
9 # 邂逅的美麗148265426
我幾年前去四川成都時,親戚請我們在他家附近的火鍋店吃火鍋,接著幾天,我們離開成都去四川別的城市旅遊,可是在成都吃的火鍋竟然沒法忘記,想了一路。再次回到成都那天是我們要離開四川回家那天,本來還想再去吃一次那家的火鍋,可是因為離火車站太遠,怕來不及趕車,我們決定在火車站附近隨便找了一家吃,可是沒有之前那家店的好吃。
我再也沒去過成都,也沒記住那家店的店名,但是真的很想念那個火鍋的味道,可惜的是我再也不能吃辣的啦!
-
10 # 小小武開心
重慶火鍋,我感覺特別好吃,正好一個人吃,小姐姐給我找了個玻璃我坐在玻璃對面吃,看著自己的影子,還是感覺可以的
-
11 # 小編是吃貨
有一次搭親戚收割的車到壽縣轉車,在那邊過了一夜,晚上我們幾個出去吃飯,轉著轉著就看到路邊一家大排檔人氣挺旺,就進去了。問老闆這邊有什麼好吃的,老闆回答說,火鍋唄。那就整點。我是一個肉食主義者,無肉不歡,在選單上一頓點,肥牛、肥羊、川白肉。。。等了一會,老闆把鍋底端了上來,當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我覺得這就是火鍋,我小時候的火鍋就是這樣的。一個老式炭火爐,鍋底滋滋響,想吃什麼就下什麼,中辣的鍋底,吃到嘴裡又辣又燙,嘴一直在吸溜,那感覺,倍爽,大排檔裡的大啤酒杯,滿滿的倒上一杯,一下一大口,舒服、放鬆、愜意、懷念。火鍋吃的不僅僅是味道,還有氣氛,更有情懷,再來兩打啤酒,盡情的說出你的故事!
-
12 # 愛新覺羅and北鼻
我是一個出生於60年代末的重慶人,說起火鍋外地的我就不說了,下面就說一下重慶火鍋: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重慶火鍋進入了繁盛時期當時的湯底是最能代表重慶火鍋的味道,牛油,菜油,豬油比例適當,豆豉,郫縣豆瓣,醪糟在加上一些冰糖帶來回甜味,明確的麻味與辣味些許的大料這才是最重慶的味道。
現在有些宣稱的全牛油火鍋,油太重新增一些合成香料真沒有以前火鍋的味道了。
-
13 # 洞香村豔姐
火鍋是我最喜歡的美食沒有之一隻有唯一,喜歡吃火鍋時的熱鬧氛圍,喜歡清油火鍋的麻辣鮮香,更喜歡牛油火鍋的辣麻純厚濃香,成都和重慶的火鍋都各有所長。
吃東西百人百味,各有喜好,沒有標準的答案,但我在四川綿陽吃的一家叫"洞香村戰國文化生態火鍋""令人回味無窮,值得推薦,個人認為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火鍋
回覆列表
絕對是重慶的老火鍋,太帶勁了,沒有之一。本來就不能吃辣~變態辣、爆辣、微辣、不辣,想著微辣就行了,結果直接給整了4塊火鍋底料,邊吃邊突突的冒汗,真雞兒爽,不過邊吃邊看江景也是很愜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