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學博士教種植
-
2 # 鄉約臨沂
姜瘟又叫姜腐爛病或青枯病。主要危害根部塊,呈水漬狀,黃褐色,內部逐漸腐爛,積壓有汙白色汁液,有臭味。莖部染病,呈暗紫色,邊緣捲曲,6月開始發病,8一9月遇高溫,連陰雨天發病更加嚴重。
防控措施:1選易排水、澆水容易的地塊。2增施磷、鉀肥。桔杆遮陰,預防生薑瘟病發生。3選抗病能力強的品種,種植前將姜種浸泡消毒。4生長期,在雨天過後,及時排水,以防淹沒。5發現姜瘟及時清裡,將周圍半米內門株苗全部挖走,在土壤中撒施生石灰消毒。
防治方法:1灌根,用90%姜瘟寧300倍,3%克菌康粉劑600一800倍,康發可溼性粉劑400—800克兌水,72%農用鏈黴素粉劑或硫酸鏈黴素3000一4000倍灌根,每株用0.5一1升,7至10天一次,連用3一5天。2葉面噴灑:用20%葉枯寧1300倍,30%氧氯化銅800倍或用1:1:10的波爾多液或50%琥膠肥酸銅粉劑500倍。畝用75一100升,5一7天一次連噴2一3次。
姜瘟病預防為主,早發現早治療,控制姜瘟發生,才能達到豐產增收目地。
-
3 # 努力就好
姜瘟病!三個字,姜農朋友聽到就會頭皮發麻!為什麼?因為厲害!我們來看看它厲害在那裡。
姜瘟病又叫腐爛病,青枯病。主要危害大姜的根部及姜塊,是細菌性病害,一般6月開始發病,8--9月高溫季節發病嚴重。借澆水傳播,發病期長,蔓延快,危害嚴重,可導致絕產。更可氣的是,你的姜得了此病,別的姜農都怕你,怕你去他們的姜地,怕傳染給他們,真是像躲瘟疫一樣!弄的自己好像也抬不起頭來!那如何防控呢?
防治辦法
1,選擇地勢高的,排水和澆水比較容易的地塊種植。因地勢低窪,易積水地塊易發病。
2,合理增施磷鉀肥,少施氮肥,重視有機肥的施用。因土壤粘重或偏施氮肥地塊易發病嚴重。
3,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抗病品種。再就是挑選沒有發病的地塊留姜種。搞好輪作。因此病可潛伏姜塊和土壤中越冬。
4,大雨過後,及時排水,防止積水。一旦發現病株及時拔出,撤出病株周圍土壤,同時撒入生石灰消毒,特別是病株窩,一定要多撒,然後用塑膠薄膜覆蓋病土,周圍壓實,防止隨水傳播。
5,發病初期用3%的中生菌素600--800倍灌株,也可用20%的葉枯唑400倍,或5%的硫酸銅800倍等灌株。也可用氫氧化銅或噻菌銅加天達2116噴霧加灌根。
6,用氯化苦等燻蒸姜田,現在為很不錯的防治措施。成本有點大哈。
總而言之,大姜姜瘟病很難防治,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從姜種,地塊,藥劑等多方面下手,力爭將姜瘟病消滅在萌芽狀態!
-
4 # 農友君
生薑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種調味蔬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看到,生薑也是農村裡比較常種植的一種調味蔬菜,在農村裡,一般都會在菜地裡種上一些生薑,那麼題主問的,在種植生薑的過程中要怎樣預防和控制姜瘟病呢?
姜瘟病也就是我們說的姜腐爛放病,種植的生薑如有該病,發病地塊一般會影響到生薑的產量和品質,所以我們在種植生薑時,應從種植管理的各個環節中進行綜合的預防,防止姜瘟病的發生。
一、進行輪作換茬種植:我們在種植生薑選地塊時,最好是選用那種新茬的菜地,前茬是種植過蔥蒜的,或者是種植過糧食作物的地塊來種,進行3~4年以上的換茬輪作。
二、整地:在種植生薑時,一般是選地勢高些,排水較好的地方來種,並開好溝,做好姜地排水方面的管理。
三、選種、浸種消毒:種植生薑時,我們要選那種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生薑來做種,在催芽前選對種姜進行浸種消毒後再進行催芽。
四、肥水方面:在種植生薑時,給生薑灌溉時最好是用乾淨的水單田進行,在給生薑施用農家肥時,要施經過充分腐熟過的。
所以農友個人認為,種植生薑時要預防姜瘟病應從種植地塊進行輪作換茬,選地整地,浸種消毒,肥水管理等各環節進行綜合預防。
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5 # 寒吐
姜瘟病主要危害姜的根莖,大都在近地面的莖基部和地下根莖上半部先發病。是由真菌細菌引起的植物土傳性病害,是生薑生產中常見的一種毀滅性病毒.。
姜瘟病發生的原因:
一、品種間的抗性有差異。
二、環境多變。高溫高溼,天氣或晴或雨,土溫差異大,易發病形成流行趨勢。6一9月份,是發病高峰期。
三、姜瘟病可在土壤及種姜內越冬,並可在土壤裡成活2年。栽種地連作、低窪等偏私氮肥的土壤發病率較高。
預治方法:
一、選擇抗病、抗倒伏、無病的種姜,對種姜進行藥劑消毒處理,杜絕帶病種姜。
二、姜田實行3一4年以上輪作,保持排水灌溉通暢。可與大蒜間作,大蒜可殺死姜瘟病的病毒,減少姜瘟病的發生。切忌與茄科作物輪種。
三、種植前,對姜田消毒。每畝用氯化苦25一35千克燻蒸土壤。
四、種植時,用穀殼質、矽肥作為基肥。在姜生長過程中,追施磷鉀肥,還可用稻草和秸稈遮雨,預防姜瘟病的發生。
五、藥物防治。
①、在發病初期,可用72%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2000一4000倍液,1:2(300一400)倍波爾多液等,採用藥劑灌根或莖部噴施,每隔7一10天噴一次,連噴2一3次。
②、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撒石灰在病株穴內,用無菌土填病穴,用50%的多菌靈500倍液灌根。
姜瘟病發病期治療效果較差,一般以預防為主。
-
6 # 鄉村關中第一,姜瘟病的危害特點。
姜瘟病一般發生在靠近地面的莖部和根部的上半部分。起初患病部位呈水漬狀,表面發暗,內心褐色,散發臭味,並隨著氣溫溼度的變化而逐漸軟化,其內部充滿乳白色的惡臭汁液;而莖杆受害的部位,就會變成暗紫色,逐漸變成黃褐色,內部組織腐爛,葉片患病部位呈凋萎狀,葉色淡黃,邊緣捲曲,逐步下垂,直至整個植株枯死,並不斷向附近植株漫延。
第二,姜瘟病的高發期時間。生薑種植在每年的6月下旬至7月上旬期間,隨著高溫高溼天氣的加劇,姜瘟病就開始零星患發,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姜瘟病處於高峰期,它的持續時間較長,危害極大,發現後不及時挖除,病毒性菌種擴散速度極快,給各地產區的農民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又束手無策。
第三,姜瘟病發生的原因。我們在長期的生薑種植中發現,生薑的生長週期是喜陰涼,忌高溫高溼的農作物。姜瘟病的病原菌適宜生存的溫度為25~30℃,夏季高溫高溼的天氣,給病菌生長提供了天然的溫床,且夏季雨量增多,陰雨天后暴晴,加速了姜瘟病的傳播和蔓延。這主要是因為土壤溼度大、溫度高,病菌的活力十分旺盛,而且傳播速度十分快速。
第四,防治姜瘟病的方法措施。1、對種植的土壤進行深翻和暴曬。天氣晴朗時,深翻土壤30公分以上,暴曬少則3天,多則一週,減少土壤中病源菌種,增強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活力,增強土壤抵抗病毒菌的能力。
2、輪茬更換種植。輪茬種植是解決土壤帶菌的重要舉措,一般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的地塊,偏酸性土壤每畝可撒生石灰100公斤左右進行土壤消毒處理。我們發現,前茬種植茄子、土豆、辣椒、西紅柿等矮植株的農作物,發生姜瘟病的可能性增大,而與豆類、玉米、小麥、棉花等農作物實施輪茬耕種,姜瘟病發生的機率相對較少。
3、種植無病害的姜種。留種的生薑姜種要無病菌感染,無害侵襲,種植前用40%福爾馬林100倍液浸泡半小時,或一小時,預防性殺滅病毒菌種再種植,從根本上切斷病菌基因。
4、及時剷除姜瘟病株。我們在田間作業管理時,一般在6月初,如果發現田間有病毒性的植株,要及時將其,及附近的植株一併進行挖除,在田地外圍銷燬,這樣能有效控制病害蔓延;同時,在挖除病穴的地方,撒施新鮮的生石灰消毒,剷除病灶。
總之,對於生薑種植過程中發生的病害,只有及時預防,從根本上切斷病灶,才能有效治療。我們在實踐操作中,對於這些病變植株,要能分辯出來,要能及時挖除,並認真處理。否則,隨著夏季高溫高溼天氣的加劇,病毒不斷漫延,造成的損失就會更大。這個菜農一定要注意。
-
7 # 齊格格
生薑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種調味蔬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看到,生薑也是農村裡比較常種植的一種調味蔬菜,在農村裡,一般都會在菜地裡種上一些生薑,那麼題主問的,在種植生薑的過程中要怎樣預防和控制姜瘟病呢?
姜瘟病也就是我們說的姜腐爛放病,種植的生薑如有該病,發病地塊一般會影響到生薑的產量和品質,所以我們在種植生薑時,應從種植管理的各個環節中進行綜合的預防,防止姜瘟病的發生。
一、進行輪作換茬種植:我們在種植生薑選地塊時,最好是選用那種新茬的菜地,前茬是種植過蔥蒜的,或者是種植過糧食作物的地塊來種,進行3~4年以上的換茬輪作。
二、整地:在種植生薑時,一般是選地勢高些,排水較好的地方來種,並開好溝,做好姜地排水方面的管理。
三、選種、浸種消毒:種植生薑時,我們要選那種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生薑來做種,在催芽前選對種姜進行浸種消毒後再進行催芽。
四、肥水方面:在種植生薑時,給生薑灌溉時最好是用乾淨的水單田進行,在給生薑施用農家肥時,要施經過充分腐熟過的。
所以農友個人認為,種植生薑時要預防姜瘟病應從種植地塊進行輪作換茬,選地整地,浸種消毒,肥水管理等各環節進行綜合預防。
-
8 # 小磊精品阿拉斯加
提到生薑的種植,最讓種植戶頭疼的問題便是姜瘟病,可以說是一種毀滅性的病害。姜瘟病的病原是青枯假單胞桿菌,屬變形菌門細菌。又稱為姜腐爛病或青枯病,植株的根、莖、葉等部位均可染病。發病初期,植株葉片捲縮、萎蔫、無光澤,病葉由基部向上逐漸變為枯黃色,最後導致整株枯黃死亡。莖基部和地下根莖部發病初期受害處稍微變軟,淺褐色,水漬狀。如果將病莖基部或根部橫切檢査,病部維管束變色,用手擠壓,有汙白色黏液從維管束部分溢位。發病後期,內部組織變褐腐爛,溢位灰白色汁液,殘留纖維,最後凋萎並易從莖稈基部折斷死亡。
發生規律:該病是生薑種植區最常見,並且在中國各地均普遍發生的一種毀滅性病害。發病地塊一般減產10%~20%,重者達50%以上,甚至造成絕產,對生薑的生產構成嚴重威脅。病菌主要在種姜病部或土壤內越冬,帶菌的種姜是主要的侵染源,栽種後成為中心病株。生長期間藉助雨水或灌溉水以及昆蟲等媒介傳播,病菌通常會從莖基部和生薑的自然裂口或機械傷口入侵。該病害發生適溫為26~31℃,溫度越高,發病越快。高溫、多雨天氣病害發生嚴重。華北地區,一般7月開始發病,8~9月進入發病盛期,10月天氣涼爽,病情逐漸穩定。
防治方法:姜瘟病的發病期長,可多次侵染,病菌傳播途徑較廣,因此防治比較困難。目前沒有理想的殺菌藥劑,也未發現抗病品種,因此應以農業防治為主,輔之以藥劑防治,以切斷傳播途徑,儘可能控制病害的發生和蔓延。
1)農業措施。嚴格進行選種,收穫時在田間嚴格選擇無病的植株留種;播種前再進行嚴格挑選,以防帶病種姜播種。多年種植姜的老薑田尤其是已發病的地塊,實行3~4年以上的輪作。加強田間管理,防治地下害蟲,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重施基肥,特別要多施草木灰。一旦發現病株、病姜,就應立即拔除,在病穴及其周圍撒施石灰消毒,病株及病姜應集中處理,不能用來做堆肥。
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採用下列藥劑防治:72%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2000~4000倍液、1:2:(300~400)倍波爾多液、88%水合黴素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90%新植黴素土黴素與鏈黴素復配2000~4000倍液、86.2%氧化亞銅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46.1%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27.13%鹼式硫酸銅懸浮劑800倍液、47%加瑞農加收米與鹼性氯化銅復配可溼性粉劑800倍液。
還可以用50%琥膠肥酸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溼性粉劑1000~1200倍液20%噻菌銅懸浮劑1000~1500倍液、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60%琥銅·乙膦鋁可溼性粉劑500~700倍液、47%春·氧氯化銅可溼性粉劑700倍液等。採用藥劑灌根或基部噴施,視病情每隔7~10天噴藥1次,連續防治2~3次。發現病株後將病株拔除並按照控制蔓延法處理以後,應用50%的多菌靈500倍液灌根,對治療病害有一定的效果。姜瘟病發病期防治效果較差,一般以預防為主
-
9 # 鄉村新雨
俗話說“春種一塊姜,冬收萬塊子”,每年在生薑種植基地,都能看到忙忙碌碌的姜農們播種、填土、覆膜。彷彿一眼就可以看到下半年時,堆堆黃澄澄的“姜山”,充滿了豐收的氣息。姜確實是農民致富的“金疙瘩”,但是想要種好姜也不容易,尤其是遇到對姜生產構成嚴重威脅的“姜瘟病”,嚴重的時候會絕產的。那麼,如何科學防控“姜瘟病”呢?
一、易發病時間
姜瘟病流行期長,危害嚴重。華北地區一般7月始發,8-9月發病最盛,10月停止發生。發病早晚、輕重與當年的氣溫和降雨量有關。是生薑產區中最常見且普通發生的一種毀滅性病害。發病地塊一般減產10%-50%以上,甚至絕產,對生薑的生產構成嚴重威脅。其病害可多次侵染,病菌的傳播途徑多,防治困難。目前沒有理想的殺菌藥劑,亦未發現抗病品種,因此,應以防治為主,輔之以藥劑防治,切斷傳播途徑,儘可能控制病害發生和蔓延。
二、病 症
姜瘟病主要發生於地下根莖部分,也可發生於葉莖和根部。一般多在靠近地面的莖部和根部的上半部發病。初發病時,植株葉片變黃、萎蔫、反捲,變黃部分和綠色部分界限不明顯。病葉由基部向上發展,最後整株變黃枯死。莖基部和地下根莖部受害處稍微變軟,淡褐色,水漬狀。如將病莖基部或根部橫切檢查,病部維管內部組織糜爛,溢位灰白色汁液,僅留下完整的表皮。在莖基部和姜塊腐爛後,常因腐敗性細菌進一步侵入而有惡臭。
三、傳播途徑
種姜是田間病菌初次侵染的主要來源,也是遠距離傳播病害的主要途徑;發病的姜田因病株殘體遺落在地裡,致使土壤帶菌。重茬連作往往引起發病,所以,帶菌土壤也是姜腐爛病的重要侵染源;有些姜農用病株殘體或帶菌土壤漚制圈肥作為基肥施人姜田,也為姜田增加了病菌,引起發病;灌溉水和雨水也是傳播病菌的媒介,尤其在發病盛期,如果水源被汙染,帶菌的水澆到地裡,病菌隨水而流,也能引起發病。
四、防治措施
1、選擇肥沃、地勢平坦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塊,做到灌溉和連陰雨天田間不積水。輪作換茬是解決土壤帶菌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是對已發病地塊,間隔3年以上才可種生姜。發生過青枯病的地塊更不宜種姜,對偏酸性土壤施生石灰進行土壤消毒。
2、嚴格選種,種植前消毒姜種。生薑收穫前,先在姜田裡選無病健壯的植株留種,單獨採收,收穫後單窖貯藏,第二年催芽前再嚴格選種,基本杜絕姜種帶菌隱患。選擇無病姜田生產的姜塊肥大、色澤鮮亮、肉質鮮黃、不幹縮,不腐爛、未受凍、無病蟲害的健壯、抗病品種姜塊作為姜種。 種植前用1:1:100的波爾多液浸種20分鐘後掰姜;然後用新鮮、清潔的草木灰封住傷口。
3、肥料應保證無病菌,使用的有機肥發酵腐熟要徹底,防止摻雜感染姜瘟病的秸稈或土壤等雜質。最好使用腐熟的大豆或豆餅配合其他化肥。澆水時還應控制水量,切不可大水漫灌。
4、藥劑防治。發病初期、中期,可用20%葉枯唑1300倍液噴灑植株中下部或灌根,連續防治3次,每次間隔15天。用生物農藥3%中生菌素可溼性粉劑(克菌康)1000倍液灌根或噴灑植株莖基部,每隔7天一次,連續3次;還可用50%向農4號可溼性粉劑400倍液單株灌根進行防治,也可畝用50%向農4號可溼性粉劑2公斤隨水衝施進行全田防病。
-
10 # 鄉農時光
植株受病菌侵害後,不論莖葉或根莖,都能出現症狀。根莖發病初期呈水浸狀,黃褐色,失去光澤,後內部組織逐漸軟化腐爛,僅殘留外皮,擠壓病部可流出汙白色米水狀汁液,散發臭味。根部被害,也呈淡黃褐色,終至全部腐爛。地上莖被害呈暗紫色,內部組織變褐腐爛,殘留纖維。葉片被害呈凋萎狀,葉片自下而上變成枯黃色,邊緣捲曲,最終枯萎。
防治方法姜腐爛病的傳播途徑多,發病期長,因而防治較為困難。目前尚無理想的殺菌藥劑,亦未發現理想的抗病品種,因而應以農業防治措施為主,輔以藥劑防治,以切斷傳播途徑,儘可能控制病害發生和蔓延。
土壤消毒。按每667米2用氯化苦25~35千克燻蒸土壤。具體使用方法為:播種前30天左右,以專用施藥器具按30釐米左右的間距,將藥液施入15~25釐米深的土層,每點注入2~3毫升,然後用塑膠薄膜覆蓋3~5天,撤除薄膜15~20天后整地備播。氯化苦毒性極高,揮發性強,施藥時必須由專業人員操作。亦可用溴甲烷進行燻蒸,具體方法參考氯化苦。
此外,還可使用石灰氮進行土壤處理。石灰氮是一種肥效較長的綠色肥料,同時具有殺蟲、殺菌、除草,提高地溫,調節土壤酸鹼度,加速土壤殘留植物根茬腐爛,抑制硝化反應的功效。其使用方法有土壤消毒和開溝撒施2種方式。土壤消毒可在生薑種植前20~30天,按每667米2用50~100千克石灰氮與足量有機肥或切碎的作物秸稈混勻,施於田間並灌水,然後以塑膠薄膜覆蓋15~20天后,整地備播。開溝撒施,按每667米2用50千克石灰氮與有機肥混勻撒於溝內,並與土壤充分混勻,然後澆水、播種。土壤消毒處理的效果與溫度有密切關係,一般以20℃以上效果較好,低於15℃則效果較差。
-
11 # 三農種植通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下姜瘟病和發病的規律
姜瘟病是一種種植生薑過程常見的一種病害,姜瘟病也叫青枯病,軟腐病,姜瘟病是一種細菌性的病害,細菌病害的主要病原菌為青枯假單胞桿菌,在種植生薑地區每年都會發生,一般在每年的5-6月細菌開始侵害生薑,在6-7月的時候病害的發生開始上升,到了7-9月期間姜瘟病屬於發病的高峰期,到了9-10月的時候,姜瘟病成為第二個發病的高峰期,細菌滋生的溫度在20-28度左右,尤其是種植生薑的地區溫度出現高溫高溼的情況下,種植地連續出現陰雨天的時候,姜瘟病發生病害的機率也是非常高的。
如何判斷自家的生薑是得了姜瘟病呢?對於發生的姜瘟病的生薑,主要是危害生薑的根莖和姜塊,但是對於在發生病害後,種植戶從生薑的葉片可以觀察出來是否患病,對於發生姜瘟病的生薑主要是有以下的症狀,在生薑患了姜瘟病的時候,生薑的葉片出現了下垂的現象,類似缺水狀,葉片乾枯,沒有光澤,隨著病害的侵害速度加快,後期生薑的葉片開始發黃枯萎,葉片開始捲曲,然後根莖的位置出現油漬狀黃褐色的病斑,根莖不發病後,土壤裡的姜塊就會快速的變軟腐爛,然後流有白色的黏液,黏液並有腐臭味,最後整株生薑因為發病後全部倒伏後死亡。
種植戶疑問:為啥姜瘟病那麼頑固每年都會發生呢?有的農戶會問道。為什麼自家的生薑每年都能得姜瘟病呢?其實這裡面主要的原因是,這種細菌性的病害非常的頑固,細菌在土壤裡可以生存3-5年,據不完全統計,有的生薑種植地的土壤裡細菌潛伏的時間還要長,可以說在沒有經過處理的土壤,帶有病菌的機率幾乎在100%,細菌在侵害一茬的生薑後,就會潛伏在土壤裡,細菌可以隨著季節進行越冬休眠,等到了春天的時候,溫度一旦適宜細菌的生長,那麼細菌就會在土壤裡繼續侵害剛種植的生薑,生薑會透過雨水的流動傳播,肥料的傳播,病殘體的傳播等方式進行生薑地的大規模傳播,造成生薑大面積的發病,一旦發病後,姜瘟病的病情難以控制,治療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如果種植戶在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那麼幾乎在每年姜瘟病都會光顧我們的種植地,年復一年的侵害種植的生薑,所以姜瘟病的病害非常頑固,值得種植戶認真的思考和切實的進行防治。
為什麼姜瘟病總是發病?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1,品種問題是個很大的主要發病因素,種植戶在前期種植前購買的生薑種可能就帶有病菌,或者是都買了易感姜瘟病的品種,造成了種植戶在種植生薑的時候,病菌隨著生薑種進入土壤後不久就會發病,還有的種植戶在自家的生薑地裡實行的自留種,有的種植戶可能在沒有察覺到的時候,一些發生姜瘟病的生薑就會成為帶有病菌的生薑種,這樣栽種的生薑成為發病的源頭。
2,土壤成為帶有病菌的土壤,一些帶有病菌的土壤在沒有進行消毒的措施後,種植戶就貿然進行種植生薑,造成生薑種植後極大的發生感染病害,重茬地,連作地都是發生病害的主要原因,前面咱們也是說了,姜瘟病的病菌在土壤裡可以存活3-5以上,所以重茬地種植生薑會加速感染的時間,導致生薑大滿級的感染髮病,同時對於土壤酸鹼度不平衡,低窪地,土壤黏重,有機質含量少,排水不良,這些土壤都是利於發病的主要原因。
3,溫度和氣候的原因也是造成發病的一個主要的因素,對於在發生姜瘟病的地區,幾乎在每年的7-9月份的時候,是姜瘟病發病的主要的月份,尤其是在7-9月期間也是高溫的季節,多雨高溼,天氣突然放晴,溫度在20-30度的時候,是病害發生的溫度,所以姜瘟病的發生是和溫度和氣候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種植地在7-9月份的時候,下雨的時間比較頻繁,那麼姜瘟病發生的速度會有所加快。
4,,水肥的管理也是導致發病的原因,前期種植戶在種植生薑的時候,由於施入的底肥含有細菌,細菌會在肥料裡進行寄生,然後在種植戶整地施肥的時候,細菌隨著肥料進行進入土壤裡進行潛伏,然後土壤裡下入生薑種的時候,細菌就會快速的進入姜塊上進行感染,後期在追肥的時候,沒有按照合理的施肥的要求進行施肥,氮肥的用量加大,其他肥料的比例偏少,在澆水方面,大水漫溉,澆水過多,導致園區排水不暢,細菌在雨水裡流動後感染其他健康的植株。
5,田間管理也是發病的源頭,對於在前期種植的生薑,由於種植密度過大,造成園區的通風性變差,植株之間的若是發生病害後,細菌就會快速的進行大規模的感染,田間勞作時由於動作過猛,造成生薑的植株出現傷口,細菌就會從傷口進入植株內部進行感染,後期發生病害時,種植戶沒有及時的進行清除發生病害的植株,導致病株在園區繼續感染,種植地的土壤裡有大量的蟲害,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滅蟲治療的話,蟲害造成的傷口出現後,細菌就會從傷口進入,造成生薑發病。
種植戶如何預防姜瘟病的發生和治療姜瘟病呢?一,種子的處理
對於在前期發生種植生薑的時候,種植戶需要進行外購生薑種的時候,應該選擇沒有發生過姜瘟病的地區購買種子進行種植,卻不可購買帶有細菌的生薑種,如果要使用自家留種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沒有發生病害地塊的生薑種進行種植,挑選優良健康沒有病菌的種子進行種植,在對於種植前的準備是,種植戶使用新植黴素2000倍液浸種24個小時以上,然後進行下種。
二,土壤的改良
對於下入生薑種的土壤,我們需要選擇使用土質肥沃的,有機質含量高,土質疏鬆,利於排水保肥的土壤為宜,種植地不能使用連茬地種植,尤其是辣椒,茄子等作物發生過青枯病的地塊堅決不能使用,其他作物輪作地必須要在3-5年以上使用種植,種植前土壤進行全面的消毒,使用旋耕機進行土壤多次旋耕,土壤深耕在20-30釐米以上,然後清理出土壤裡的雜物,如果土壤酸性過高的話,可以使用使用生石灰進行土壤調整,為了防止土壤裡帶有細菌,可以使用滅毒劑進行滅毒,可以提前使用氨水進行高溫土壤悶棚滅菌,消毒後的土壤然後配合使用辛硫磷或者馬拉硫磷乳油進行土壤拌土滅蟲。
三,水肥的管理
對於前期整地的時候,除了滅菌殺蟲外,在整地後種植戶需要施足量的腐熟的農家肥或者發酵過的堆肥作為底肥使用,肥料切記要完全腐熟的避免肥料裡帶有細菌,有條件的種植戶可以配合大豆餅肥和有機菌肥的使用效果更好,儘量少使用化學性的肥料,有條件的可以進行測土配方施肥,後期追肥的時候,要注意多施磷鉀肥,少用氮肥,防治生薑生長速度過快造成生長出現弱勢,同時在澆水時保持土壤溼潤為主,小水澆灌為宜。
四,田間的管理
在前期種植時,應該避免密植,合理的種植密度可減少病害的發生,種植期間及時的進行園區的巡查,尤其是進入到了7月以後,種植戶應該加強巡查的時間,到了雨季的時候,及時的排出園區的積水,防治積水過多造成生薑澇害,田間勞作時,要注意動作幅度不應該過於猛烈,工具使用前後都要進行消毒,儘量使用專用的工具進行勞作,發生傷根的或者植株受傷的話,要及時的使用草木灰進行塗抹傷口進行消毒,田間溼度大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進行培土降低田間的溼度。
田間出現地下病蟲害時,及時的清除發病的植株,病株要統一進行集中銷燬措施,然後使用農用硫酸鏈黴素淋灌穴坑,出現害蟲可以使用敵敵畏或者敵百蟲進行噴灑和灌入土壤裡進行殺蟲。收穫後的生薑,要及時的進行清園處理,清除一切帶有細菌的病枝殘葉,土壤進行大掃除,滅殺土壤裡的細菌,滅殺細菌的土壤儘量不要在種植生薑,建議輪作百合科和豆科類的作物,可有效降低土壤裡的細菌病害。
五,藥物的預防和治療
對於發病嚴重的園區,種植戶需要進行藥物的滅菌措施,把損失降到最低,對於在藥物上的使用,我們也要注意及時的更換使用,避免病害出現藥物抵抗力,建議使用的藥物有,20%葉枯寧1200倍,康地蕾得75倍,農用硫酸鏈黴素5000倍,50%多豐農可溼性粉劑600倍,5-7天灌根一次,連續2-3次。同時可殺得和姜瘟淨也可有效的減緩姜瘟病的發病速度,以上藥物注意不要在高溫的環境下和雨天使用,天氣放晴的時候及時的進行用藥。
-
12 # 湖城隨拍
答:“姜瘟病”是生薑種植最常見的病害,又稱“姜腐爛病”或“姜腐敗病”該病是影響生薑生產的毀滅性病害,發病地塊一般減產10%~20%,重者達50%以上,有的甚至絕產。
因此,預防及控制“姜瘟病”的發生是生薑生產中的重要環節。據我瞭解,“姜瘟病”一旦發生,採用藥劑防治收效不明顯。
因此,應從栽培管理的各個環節採取綜合預防措施,杜絕發病條件,從根本上防止“姜瘟病”的發生。
根據“姜瘟病”的發病特點,我來分享一下預防措施,請望下看。
一、【輪作換茬】。實行輪作換茬:生薑種植的前茬最好選用新茬菜地或種植糧食作物的地塊,菜地最好是蔥蒜茬。觀察發現,實行4年以上的輪作,並使用無病的種姜,加上精細的管理,對控制“姜瘟病”的發生有顯著效果。
二、【嚴格選種】。嚴格選用無病種姜:10月上旬,姜田病情己基本穩定,可在無病姜田進行嚴格選種,選健壯無病的植株留種,收穫後單收單貯。第二年催芽前再嚴格挑選,以防帶病種姜傳播病害。
三、【種子消毒】。浸種消毒:催芽前用1:1:100的波爾多液浸種20分鐘,或1%石灰水浸種30分鐘,或高錳酸鉀1000倍液浸種10分鐘,或農用鏈黴素4000倍液浸種12小時消毒後,將種姜用清水洗乾淨,撈出晾乾後催芽。
四、【選地與整地】。選地和整地塊時:應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塊,而後周圍開好排水溝,排水溝深以低於姜畦20公分,寬30公分。整地做姜溝(一般不超過16米長),以利於排灌,防止田間積水引發病害。
五、【灌淨水、施淨肥】。(1):灌淨水。姜田最好採用井水灌溉,並防止被汙染。灌水最好單溝或單田進行,不可大水漫灌,防止病害侵染蔓延。如有條件,應採用管道灌溉或滴灌。
(2):施淨肥。不能施用病株或病土漚制的農家肥,施用農家肥一定要充分腐熟。
六、【病株清除】。及時清除病株。如在姜田發現病株,應及時挖掉,而且要挖掉相鄰的無病植株,挖去帶病土壤。在病穴內撒施石灰粉,而後用乾淨的無菌土填埋病穴,以控制病害蔓延。
回覆列表
姜瘟病又稱為腐爛病、軟腐病或者細菌性青枯病,屬於生薑栽培中的一種嚴重病害。感病植株不僅不能產子姜,母姜也會全部腐爛,減產達到20%-30%,重病年份減產高達50%-70%,甚至直接絕收。由於姜瘟病傳播途徑多、發病期長,尤其是在高溫多雨季節,病原菌潛伏期短、蔓延速度快,很容易造成多次再侵染,因而防治起來十分困難。
主要發病症狀
姜瘟病也就是姜腐爛病、姜青枯病,受到病菌侵染後,葉片最初表現為下垂無光澤,隨後由下而上變為枯黃色,葉緣捲縮最終枯死;當莖部受害時,先是基部呈現水浸狀,然後變黃,等到葉片全部凋萎枯死之後,會從莖基部折斷倒伏;根莖發病後,先出現水浸狀,隨後逐漸變軟腐爛,擠壓病部有汙白色汁液流出,並散發出臭味。
綜合防治
(1)實行輪作換茬:由於姜瘟病病菌能夠在土壤中存活2年以上,輪作換茬是切斷土壤傳菌的重要途徑。對於已發病的地塊,務必間隔2-3年以上才可以再次種植。種植生薑的前茬地應是新茬地或種植糧食作物、豆科作物的地塊。
(2)科學運籌肥水:姜田所用肥料應該保證無姜瘟病病菌,因而不能用病姜、病株及帶菌土壤漚制雜肥,所選用的有機肥必須經過充分腐熟後方可使用。我們在種姜時,重施基肥,增施磷鉀肥,嚴忌多施氮素化肥。在姜苗生長期間,輕施、巧施追肥,可以多次撒施草木灰,忌用灶灰和人糞尿。在生薑生長期間,嚴禁姜田串灌、漫灌,乾旱時最好實行人工澆灌。
(3)藥劑防治:掰姜前,可以考慮用40%福爾馬林100-300倍液浸種或悶種6個小時,也可以用72%農用鏈黴素500-800倍液浸種48個小時。掰姜後,及時用康地雷得300-500倍液浸種,後將掰口蘸新鮮清潔的草木灰後播種。在剛開始發病時,我們要拔除病株,及時用克菌康72%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20%龍克菌懸浮劑、2%寧南黴素水劑、50%殺菌王可溶性粉劑等藥液灌根。在發病初期,可以用20%噻森銅懸浮劑300-500倍液、20%葉枯唑可溼性粉劑400-600倍液、50%氯溴異氰尿酸水溶性粉劑800-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