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塵埃讀歷史

    武昌起義爆發以後,各地群起響應,在革命浪潮的衝擊下,清朝政府奄奄一息。為了苟延殘喘,清廷不得不起用袁世凱為其鎮壓革命運動。

    袁世凱藉口“足疾未愈”,不肯就任。直到清廷被迫授予袁世凱軍政全權 ,他才走馬上任,下令進攻革命軍。在袁世凱強大的軍事壓力下,一些革命黨人開始發生動搖,幻想借助袁世凱的力量,推翻清廷 ,實現共和,取得“廉價”的勝利。這些革命黨人的主張和袁世凱 一拍即合,經過秘密談判 ,袁 世凱和他們達成了退位優待條例。

    在騙得革命黨人的信任以後 ,袁 世凱面見清朝隆裕太后,聲稱:炯無可籌,兵不敷遣,以目前形勢,不宜再戰;為清室及滿人安全著想,請接受退位優待條例,以退位為上策。並信誓旦旦地再次聲稱 ,對清室忠心耿耿,唯清廷之命是從。袁世凱的清帝退位優待條例引起了滿洲貴族的分裂,一部分貴族認為優待條件尚可,主張接受;另一部少壯派貴族則極力反對。清廷召開幾次御前會議討淪,都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袁世凱見少壯親貴情緒激憤,單憑 日舌難以令其就範,於是以“維持北京治安”為由,調曹餛率領的北洋軍第三軍一部分進京,駐紮在東城及天壇一帶 ,用以威懾親貴。不僅如此,袁世凱還揚言即將辭職,並暗中指使他的心腹爪牙掀起“請願共和”的風潮。他的愛將段棋瑞率領北洋將領46人聯名電奏清廷,聲稱將率全軍將士人京 ,與王公剖陳利害。接著,直隸 、湖廣、安徽、山西等省督撫也聯名電奏,一致要求清廷宣佈共和。與此同時,北方各省諮議局 、駐國外各公使及地方官吏,也紛紛附和,奏電如雪片一般飛到北京。

    在“請願共和”的喧鬧聲中,最頑固的宗社黨頭子良弼被革命黨人炸死。宗社黨群龍無首,滿朝親貴心驚膽戰。清政府內外交困,隆裕太后不得已只得再次召開御前會議。經過討論 ,王公大臣們認為 ,根據 目前的形勢 ,反抗無疑是沒有一點希望的,與其反抗下臺,不如接受優待條例,還能保持一些原有的富貴。於是 ,隆裕太后宣佈,接受優待條例,清帝退位。至此 ,袁世凱用兩面手法威逼清帝退位取得成功 ,統治中國 260多年的清王朝正式宣告垮臺 。

  • 2 # 風的聲音好嗎

    袁世凱是藉助孫中山之手逼著隆裕太后退位,清末八旗兵已經徹底廢掉了,但袁世凱的小站練兵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清能維持著全靠袁世凱。

    當初各地進行武力暴動時,說實話,如果袁世凱真的一心保清,就起義的這些地方,袁世凱可以很輕鬆的平定叛亂,但袁世凱不願意,所以馮國璋平叛的太賣力,袁世凱還勸馮國璋緩緩,別那麼著急的平定叛亂,馮國璋立功心切,不理解袁世凱的真正用意,所以袁世凱還把馮國璋撤了下來。

    為什麼袁世凱不願意保清呢?清政府的一些王爺們也看出袁世凱是個大威脅,一心要除掉袁世凱,只是後來時事所迫,不能現在就殺袁世凱,所以對袁世凱罷官後又在次啟用,所以袁世凱也知道,一旦自己平定了叛亂,那自己的價值也就沒有了,那時真的是命都保不住了,既然清政府這麼無情,我又何必要保他?

    再有袁世凱也看出了滿人的迂腐墮落,改朝換代是大勢所趨,所以也在觀望該如何下一步,正在這時,孫中山拉攏袁世凱,承諾袁世凱如果推翻清政府,那由袁世凱來做大總統,所以袁世凱藉助孫中山的叛亂去找隆裕談判。

    袁世凱沒有說自己要返清,是說現在叛軍勢力很大,我們的軍隊對抗不了,滅亡是遲早的事情,但是臣和孫中山談好了,只要你自己退位,可以繼續住在皇宮,由國民政府出資養活你,龍裕也知道袁世凱不願意保大清了,只能這樣了。

    後面袁世凱坐上了大總統,卻發現被孫中山給騙了,這是後話了。

  • 3 # 鳥言夷面

    計策其次,首先還是袁世凱本身的實力是主要原因。

    當時的國情除了洋人作壁上觀,國內主要三大勢力:袁世凱的北洋軍閥,黎元洪的南方新軍/革命軍,滿清自己的八旗、綠營。

    滿清自己的八旗兵綠營提籠架鳥,排不上用場,好不容易建立的新軍紛紛擁護革命黨。袁世凱在天津小站成立7000人的新建陸軍,逐步發展成“北洋六鎮”的8萬新軍,其間營中每天開飯時官長都要大聲問士兵:“你們端誰的碗,吃誰的飯?”士兵要集體回答:“我們是端袁宮保的碗,吃袁大帥的飯!”這種視直屬官長為衣食父母的方式,恰恰是典型的“兵為將有”的軍閥傳統的體現。

    1911年10月,南方的新軍第八鎮發起武昌起義,清政府命北洋軍前往鎮壓,北洋軍不為所動,清廷只得再讓袁世凱出山統兵。袁世凱派手下馮國璋讓北洋軍勢如破竹連下漢口、漢陽,直逼武昌,逼迫南方革命黨人擁戴自己當總統。隨後,袁世凱又以革命黨要挾清廷,以“尊號不變”和提供供養費迫使其退位,這不得不說是一種保全滿清平穩過渡的最好策略,沒有歷朝歷代改朝換代時的屠戮。

  • 4 # 民國年間那些事

    武昌起義後,孫中山從海外回國,以其崇高威望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但臨時政府財政捉襟見肘,國際社會支持者也不多,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無力維持臨時政府運轉。在這種背景下,孫中山提出了只要袁世凱能讓清室退位,就以臨時大總統一職相讓的建議。

    孫黃革命

    袁世凱在武昌起義幾個月內,便悄悄讓清室退位,讓幾千年的帝制政體和平演變,說來也的確是有些本事。袁世凱究竟用了什麼計策迫使清室就範呢?

    袁世凱早年照

    我們都知道,武昌起事後,清廷不得不啟用袁世凱出山擔任內閣總理大臣,主持政府日常工作和對南方軍事。袁世凱一面指使段祺瑞等前方北洋大將,不要將革命黨人一舉殲滅,以造成南北對峙局面;一 面向隆裕太后索要軍餉,將隆裕的內帑銀子花了100萬兩。袁世凱還告訴隆裕太后,革命軍是如何如何厲害,孫文是如何如何有錢,單從海外就帶回千百萬鉅款。朝廷無錢無糧,如何與革命黨人開戰?袁世凱這是睜著眼睛說假話,但幽居深宮的年輕太后卻信以為真,據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回憶,他記得太后在哭,跪在太后面前的一個老頭子也在哭。這個老頭子便是袁世凱,隆裕哭是真,袁世凱的苦就是演戲了。

    擔任總統後,袁世凱和各國使節合影

    隆裕太后幽居深宮,自覺前途茫茫,衣食堪憂,於是乞憐於袁世凱。袁世凱告訴她,如果與革命黨人作戰,勝敗難料;但如果贊成共和,將來民國政府會優待皇室,每年有400多萬兩銀子花,太后可以安度晚年。

    聽了袁世凱的話,隆裕徹底動搖了,隨即表示願意退位。至於其他滿族親貴有不同意見,那都是小事,袁世凱略施小計便解決了。

  • 5 # 沂藍書院趙月光

    大陰謀家袁世凱,在逼清帝退位時,採用了很多三十六計的計策:1,瞞天過海:把皇宮裡的銀子都騙出來

    袁世凱重新掌握北洋新軍後,立即哭窮,向隆裕太后索要軍餉,說國庫裡也沒多少銀子了。

    袁世凱還騙隆裕太后,孫文的哥哥是百萬富翁,洋人借給孫文都是千百萬鉅款。北洋軍沒有軍餉,打不過武昌的革命黨。

    隆裕太后只好出了100萬兩內帑銀子。

    2,調虎離山+隔岸觀火:把馮國璋調離武昌前線,讓段祺瑞按兵不動

    馮國璋頭腦簡單,帶著北洋新軍一股腦佔領了漢口、漢陽。隆裕太后給了馮國璋一個二等男爵,就把馮國璋捧上了天。馮國璋向隆裕太后誇口,只要給他400萬兩銀子,就能滅了武昌革命黨。

    袁世凱趕緊把馮國璋調離武昌前線,轉任北京的禁衛軍總統。再讓段祺瑞接替前線總指揮,按兵不動,與鄂軍眉來眼去,觀察形勢。

    3,借刀殺人:藉助洋人的力量向隆裕太后施壓

    袁世凱四處活動,促成北京外國公使聯合上書清政府派人議和,駐上海外國商會也要求清帝退位。

    4,假痴不癲:袁世凱在隆裕太后面前假惺惺地哭

    袁世凱一臉忠心未泯的樣子,對隆裕太后說,事到如今只能退位了,他已經盡力幫皇室爭取了最好的優待條件,我是迫不得已啊!然後袁世凱忠心耿耿地大聲抽鼻涕。

    5,欲擒故縱:給清室優待條件換退位

    袁世凱的優待皇室條件:保留紫禁城和頤和園,年費四百萬兩。

    隆裕太后真上當了,對近侍說:“袁世凱真是忠臣。你看他哭的那樣,又給我們爭優待費。”

    6,釜底抽薪:讓滿清貴族答應條件,否則讓他們出銀子打仗

    袁世凱把底線亮給慶親王奕劻等滿清貴族,如果不答應,就各位王爺們掏銀子出軍餉。

    滿清大部分貴族(除了良弼等少壯派)都想,如果大清亡了,我這銀子不都打水漂了嗎,我還是自己留著銀子花唄。

    7,趁火打劫:北洋將領兵諫

    袁世凱讓段祺瑞等北洋將領共50多人,聯名上書,要求清朝接受優待條件退位,否則“將心不固,一旦決裂。勢成坐亡。”

    在袁世凱強大的計謀下,僅僅經過小宮斗的隆裕太后只好乖乖答應清室退位。

  • 6 # 屹立的風骨

    河南人自古到今出過幾個好東西?古有司馬懿!把中原大地弄得滿目瘡痍,漢人因他差一點被外族滅種,近代又冒出了袁世凱,又是一個賣國求榮的小人!

  • 7 # 使用者94738516596

    很簡單實力決定的。當時整個大清帝國唯有袁世凱的新軍才能讓大清依靠,只要袁世凱一反大清就馬上完,很多人說大清有百萬大軍,大清的八旗兵,綠營兵哪裡去了呢?

    清朝軍隊最頂峰的時候,把所有的軍事力量和準軍事力量加起來也不過120萬左右。所以在清朝末期的時候哪裡來的百萬大軍啊!!!!

    清朝軍隊最多的時候就是乾隆嘉慶時期,當時除了八旗兵,就是綠營兵大概有70萬,加上八旗兵,這個時候的清朝軍事力量達到了120萬左右。但是之後清朝的部隊就開始下降了。

    一說到清朝的軍隊首先就是想到的是八旗兵,八旗兵在滿人入關之後就被分散到各地駐防了,但是其實人數是非常少的。總共加起來不過十來萬人。盛京作為大清的龍興之地,駐防的八旗軍是最多的,不過才兩萬人左右,成都當時駐防的只有兩千人不到。所以清朝的八旗兵主要的任務就是駐防地方,維護清朝的統治。

    但是還需要一支軍隊來守衛大清,於是綠營兵就出現了。在乾隆嘉慶時期綠營兵達到了70萬人,歷史的頂峰。清朝乾隆年間全國綠營共六十六鎮,總兵力將近六十五萬人。

    但是不管是八旗兵還是綠營兵在清朝末期根本就沒有戰鬥力了。經過一兩百年的腐敗,這個時候的八旗兵和綠營兵能上戰場就不錯了。而且根本不滿編,人數也是遠遠不夠。

    到了清朝末期的時候,湘軍在滅了太平天國之後就被瓦解了,淮軍也在甲午戰爭中被打完了,後來清朝沒辦法就只能訓練新軍了,一開始名義上有36鎮新軍,相當於36個師。但是其實根本不滿編。加上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又把武衛軍打的差不多了。清朝的經濟已經是到了崩潰的邊緣了,根本養不起這些人了。所以只能是交給給省自己來管理這些軍隊了。

    到了辛亥革命的時候,新軍這個時候其實大部分的兵力都在袁世凱手裡,或者說有戰鬥力的6個鎮就是袁世凱的嫡系部隊。加上還有一些新軍早就已經是革命黨人了。

    所以說這個時候真正在大清皇室手裡的軍隊幾乎已經是沒有了。面對袁世凱的逼宮,清皇室除了退位別無選擇。

  • 8 # 希望星晨58298869

    雲煙散去,發現竊國大盜袁世凱是文韜武略的。在逼清帝退位時,他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大古代名將“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風範。

    1.對隆裕太后瞞天過海。袁世凱再次掌握北洋新軍後,立馬向隆裕太后哭窮,張開血盆大口,向孤兒寡母索要軍餉。隆裕如實相告:國庫裡面也沒多少銀子了。

    袁世凱對隆裕說:孫中山的哥哥是做生意的,富可敵國,捐助了孫文千百萬鉅款。而打仗是要錢的,可北洋軍無軍餉,無法戰勝武昌的革命黨人。隆裕太后無法,只好出了100萬兩內帑銀子。

    2.對北洋軍釜底抽薪、調虎離山。

    馮國璋作戰勇猛,帶著北洋新軍一鼓作氣拿下了重鎮漢口、漢陽。讓驚恐萬狀的隆裕心境稍安,於是隆裕以太后的身份賜給了馮國璋二等男爵,並把馮國璋吹捧了一番。馮國璋心花怒放之餘,信誓旦旦:表示朝廷再拔他400萬兩銀子,他可以滅了武昌的革命黨。

    袁世凱審時度勢,立即把馮國璋調離了前線,再讓心腹段祺瑞接替前線指揮權。並下令要段按兵不動,以觀察形勢變化。

    3.兩面三刀哄寡婦。

    袁世凱結好北京各外國公使,促成他們聯合上書,逼迫清政府派人與革命黨議和。在此影響下,聲勢浩大的駐上海的外國商會也要求清帝退位。袁世凱又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向隆裕太后表白:事到如今,為保護您與幼主的安全,只能退位了。

    然後,痛哭流涕,長跪不起。袁世凱為皇室“爭取”的條件是:保留紫禁城和頤和園給皇室安居,每年給費用四百萬兩。隆裕心腸軟,她以為袁世凱忠貞體國。

    4.那壺不開提那壺,打滿清貴族軟肋。

    袁世凱為逼清朝退位,對慶親王奕劻等滿清貴族說:如果不答應清廷退位,請各位王爺們自掏腰包發軍餉打仗。滿清貴族都知大清岌岌可危,再出銀子,將來依靠誰過日子?心痛銀子,只好就範。

    5.落井下石、趁火打劫。

    袁世凱暗中指使段祺瑞等北洋將領聯名上書,促使政府接受“優待條件”退位,否則,“勢成坐亡。”。把隆裕嚇昏過去了。隆裕清醒後,對袁世凱可能有新的認識。但,為時已晚,人家軍權在握,只好乖乖地答應了清室退位。

  • 9 # 號角催人紅旗飄

    大軍閥一詞未免牽強,袁在清代是總督,是內閣總理,在民國是行憲選舉的大總統!袁世凱在宣統三年就任內閣總理後在東華門在三義茶館被革命黨人用炸彈炸傷馬車轅馬和御手後,就稱病不上朝了,在讓皇族帶兵出征,讓皇族捐銄後各地獨立,袁最後一次上朝,跪在兩宮面前說:自古無不亡之國,讓亡國之君身受殺戮之苦,自古有史斑斑可考?隆裕大哭,第二日就在退位詔書蓋印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山治的後宮都有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