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眾裡尋TA千百度

    清末民初直至今天,國內國外的中國男人穿的外衣,短長一律稱為唐裝,女仕穿的長袍名為長衫-Cheongsam-大英百科全書譯名。所有國外的英文字典凡旗袍一詞的英譯是Cheongsam。(附註)

    旗袍是滿族旗人服式,是隨著清兵入主中原後的強制服式。它從早期的特別寬鬆倒三角型,到晚期的窄袖直身,主調一直是堅持過份地掩蓋女性的曲線。

    旗人服式漸改為貼體,我認為是從上海租界開始。 當時上海已為歐美日列強分治。匯聚各國洋僑民-有東方巴黎美譽。上海歐美婦女都穿著法國時尚的:挺胸束腰-極貼體張揚女性曲線的服式。這與全身寬鬆掩蓋女性身段的傳統倒三角型的滿服旗裝,是兩個極端而大異其趣。

    附圖-正式的旗袍-寬袍大袖三角型。

    下圖-上海當時的國際化是世界之最,遠超東京與香港。(注/世界第一條扶手電梯是在上海出現的)。上海婦女的服飾很自然地,從滿服的寬袍大袖轉向國際流行歐式的貼體。

    下圖-大清國皇太后與歐美貴婦

    清朝時期歐洲婦女-崇尚挺胸窄腰的服式。

    粵人孫文(孫中山)領導革命結束了大清國皇朝。全國滿族旗人立馬改姓易名後四散民間。民初時旗人服式在國內也跟進香港不稱旗袍,名為長衫。

    內地近十多年出現美化了的清朝宮庭電視劇集。引致一種貼體剪裁如面板,與旗人傳統服式剛好相反的長衫-潮流再起-復辟稱旗袍。

    我更欣嘗一個在二百年前,從嶺南的長衫傳去曾經法屬的越南,一種中法混血而生的長衫-已成為越南國服的-越式長衫-奧黛

    附圖-法華人把中國的長衫加以神來之筆成為今天越南的奧黛。

    注/滿清政府以廣州最早與歐美通商:著名13行掌握全國外貿。洋人最早最多接觸的華人是廣東人。故此最早的英譯幾全是根據粵音來拼音而成英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朗普當總統年薪一美元,他圖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