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客家缺牙耙

    我們這邊的肉菜市場,肉檔主都是把半片豬擺在案板上,現解現賣;賣豆腐的都是把剛做好的整板豆腐擺出來,現切現賣。哪裡會有什麼擔心?“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的說法,早就過時了!

  • 2 # 果證蘭因

    其實是老說法。我們這邊是“早打酒,晚稱肉”過去豬肉解開後成片的賣,都是先賣血脖往後砍,賣到最後才是後肘,是最好的啦!酒早買更好理解,上邊是缸冒嘛!最清最純當然在上面!晩不買豆腐最簡單了,豆腐新鮮的好吃呀,晚買怕餿或招蒼蠅類的不乾淨嘍!

  • 3 # 川陝美食坊

    作為一個餐飲工作者,每天跟肉和豆腐之類的食品原材料打交道,對這方面比較瞭解。下邊我就來向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有“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一說。

    早不買豬肉

    在飯店裡邊,豬肉一般都是由鮮肉店的老闆直接送貨來的,自己不去買。所以說時間久了跟鮮肉店的老闆比較熟悉,偶爾還會聊聊他們賣肉的情況。據老闆介紹,他們每天早晨三四點的時候去肉聯廠批發肉。這些肉都是剛宰殺好的新鮮豬肉,等回到店裡的時候,天才剛剛亮。這個時候他們就要將肉按不同的種類分割切塊。可以分為排骨,大骨,純瘦肉,裡脊肉,五花肉,前腿肉,後腿肉等等種類價格各不相同。

    經常去菜市場的朋友肯定能夠發現,肉幾乎都是用鐵鉤掛起來賣的。這就出現了一個情況,肉掛的時間越長,水分蒸發的越多,到時候同樣的一塊肉重量就要減輕一些。肉價沒有改變的情況下,一塊肉的重量減輕了它的總價也會減少。早晨剛掛起來的肉沒有經過長時間的水分蒸發,同樣的一塊肉是比較重的。所以說有經驗的人都會等到中午或者下午去買肉,因為中午和下午肉的水分蒸發掉了一部分,肉的重量也會減輕一些,相應的也會少花一些錢。如果到最後碰到打折銷售,還會省下更多的錢。

    晚不買豆腐

    豆製品是最容易變質的食物,尤其是炎熱的夏天。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豆製品任何時候都要放在冰箱裡。尤其是溫度比較高的夏天,如果豆腐放在冰箱外邊最多半天時間就會變味。

    經常買菜的朋友肯定知道,菜市場的豆腐是沒有放在冰箱裡的,直接擺放在案板上。所以說買豆腐的時候應當早上或者上午去買,等到下午的時候很可能豆腐已經變質了,買回來就不能吃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當天取消婚約折射社會的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