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叄體光鼠家族
-
2 # 寒蕭99
黃赤交角是指黃道面和赤道面在天球上的投影夾角。
黃道面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平面,而赤道面就是地球赤道向天球投影的那個面,而赤道的由來是由地球自轉軸決定的,地球的自轉軸與黃道面的夾角約為66.5度,而與自轉軸垂直的赤道面與黃道面的夾角自然就是約23.5度了。
如果黃赤交角變小,那就說明地球的傾角在變小,自轉軸越發與黃道面垂直。
而北斗七星是7顆恆星,距離北天極最近的有29度,最遠距北天極41度,如果北天極完全與黃道面垂直的話,那麼現在的北極星和北斗七星都會圍繞新的北天極轉動。如果單說北斗七星的話,那麼距離新的北天極應該變得更近了。
-
3 # 探索者阿勇
首先黃赤交角指的是什麼呢?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詞都很懵逼,簡單來說就是指地球公轉軌道面(黃道面)與赤道面(天赤道面)的交角,也稱為太陽赤緯角或黃赤大距。如下圖: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陽直射點在地球南北緯23°26′之間往返移動的週年變化,從而引起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和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造成了地球上黃赤交角及各地獲得太陽能量多少的季節變化,於是形成四季的更替。
那如果說黃赤交角變小了,北天極是遠離北斗七星還是靠近北斗七星呢?黃赤交角的大小與迴歸線的度數與極圈度數的關係,即黃赤交角的度數大小與迴歸線的度數相等,與極圈的度數互為餘角。 黃赤交角變小,直射面積變小,北迴歸線南移,南迴歸線北移,迴歸線度數變小,極圈面積變小,北極圈北移,南極圈南移,北天極相對於和垂直軌道面角度在變小,北極點北移,而北斗七星是圍繞北天極在轉,因北天極北移的緣故造成北天極是遠離北斗七星的。
在地球上看,他們的相對位置還是不變的。北極星又叫勾陳一,在天球靠近北天極,差不多位於地球自轉軸北段的指向位置。隨著地球自傳,我們看到北半球的星空除了月球太陽和行星,其他的恆星全部是繞著北極星在轉動。黃赤交角即地球赤道平面與地球繞日軌道,也就是黃道的夾角是23度26分。減少黃赤交角,在黃道不變的情況下,只能增大地球自轉軸與黃道面的夾角,自轉軸就不會再指向北極星,所以地球自傳時,我們會看到,北斗星和其他恆星(除了太陽)包括北極星一起都在繞北天極的一個點在旋轉,且旋轉的幅度更大了,而他們的相對位置是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