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重山

    史學家范文瀾在《中國通史》裡說:“九黎族是九個部落的聯盟,每個部落包含九個兄弟氏族,共八十一個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領。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個氏族酋長……。九黎族驅逐炎帝族,直到涿鹿,後來炎帝族聯合黃帝族與九黎族在涿鹿大械鬥……結果蚩尤鬥敗被殺。九黎族經長期鬥爭後,一部分被迫退回南方,一部分留在北方,後來建立黎國;一部分被炎黃族俘獲,到西周時還有‘黎民’的名稱。”

    相傳蚩尤“宇於少昊”。又《帝王世紀》載:“少昊邑於窮桑,以登帝位,都曲阜。”可見蚩尤集團原居於山東曲阜,面如牛首,背生雙翅。有“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震天下”,所以後人將其列為戰神,而且“蚩尤作冶”、“以金作兵”,能製造和使用金屬兵器,打得炎帝招架不住,逃到黃帝處求救。

    《史記》載:“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其實,黃帝與蚩尤打過好幾回,曾九戰而不勝。但是,涿鹿一戰蚩尤慘敗,炎黃“執蚩尤,殺之於中冀”。“涿鹿之戰”影響深遠,可謂中華文明的里程碑。因怕蚩尤死後作亂,將他的頭和身子分別葬在相距甚遠的兩地。如今河北涿鹿縣就有蚩尤墓、蚩尤碑、蚩尤洞、蚩尤廟等。

    “蚩尤沒後,天下復擾亂,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鹹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弭服”。諸部族懾於黃帝威嚴,都安分守己,不敢輕易發動戰爭,這樣就使得中原及周圍趨於安定。

    九黎族戰敗後,族人流散,演變為“三苗”,或稱“苗民”、“有苗”,一些學者認為就是今天的苗族先民。“三苗之國,左洞庭而右彭蠡。今之江州、鄂州、嶽州之地是也。”《山海經》如是說。此外,南方瑤、黎、畲、羌等民族也祭祀蚩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貓為什麼要吃貓多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