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何理解“”越親的人,越要防備,因為他們瞭解你的弱點”?
10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713010916

    聽說三國時代的袁本初就是這樣的人,內緊外寬,他說,我有七十萬大軍,誰與我爭風我不怕,我要防的是身邊的人,包括兒子

  • 2 # LaoHuang188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父母是最親近個人,不需要提防!

    其他人,提防點有必要!因為,在利益面前,有時是沒有親情的!

  • 3 # 537168432

    因為越親的人你就會放下戒心,十分的相信,然而往往能傷自己最深的都是自己最親的人,付出了才會用心,用心了才會受傷!

  • 4 # 使用者3333022930974

    這是心靈變態,覺得身邊的所有人都是敵人,生活覺得失去安全感,是一種孤獨寂寞症患者,生活中要想得到別人尊重,首先自己要懂的珍惜身邊的人,尊重別人的感受,才能是生活中的快樂,

  • 5 # sun追求無我

    記得那樣一個故事,一個有為青年回家,當親戚問他手上的新表是多少錢買的時候,他的母親搶先回答100元,那可是7000多的表。當親戚走後,母親對他說,你再有能力,在親戚面前都要低調。真正想讓你過的好的人只有父母。

    從心理學上來講,也許有很多人希望你過的好,但是卻不希望你比他過的好。這就是人性。所以你要是做生意或者創業的時候就要引以為戒。至親之外的親人都是你前進路上的各種隱藏阻礙因素。

  • 6 # 洛陽艾農

    話歸正題“越親的人越要設防”,這說明了什麼?互不信任,也就是人們的誠信出了問題,甚至包括親人都不可以信任。古話說“言而無信,不知其可”。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一張圖片,上邊是一個顧客與老闆的交易在進行中,老闆手拿百元大鈔對著天空仔細檢視,顧客也在認真查驗買來的東西。

    尤其是在親人間最不應該出現此種現象。因為“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即使兄弟姐妹之間有些矛盾,也應該“兄弟鬩於牆,外御其辱”。早在五十年代初,小學《國語》(語文)有一篇文章說的就是要兄弟之間加強團結的故事。父親將兄弟十人叫到跟前,每人一雙筷子,讓他們撅斷,他們都輕易做到了。父親又拿出十雙筷子捆在一起,讓他們分別來將筷子撅斷,誰也撅不斷了。

    人與人之間尤其是兄弟之間如果沒有信任,就沒有團結一心,就是一盤散沙,如何“外御其辱”?毛主席號召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打敗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全中國萬眾一心,取得一個接一個看來是不可能的勝利。

    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我們自己首先做一個誠信之人,兄弟之間、親人之間建立起誠信才能夠互相支援,互相幫助,團結和睦,其樂融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沒有一場印象深刻的旅行?